击败孤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如果觉得“只有自己是孤独的”,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小白鼠的实验中有这样的报告:大脑有关孤独的部位的神经细胞变得活跃后,小白鼠变得“具有社交性”。

具有社交性指的是积极建立人际关系,擅长与人交往。可以想象,是由于不愿变得孤独所以积极地融入群体中,又或者是因为不愿被对方抛弃所以考虑对方的感受,因此显得“擅长与人交往”。

的确,从我自身角度来思考,因为“时刻考虑着他人的感受,与周围的人相处得小心翼翼”,所以在周围的人看来会显得“具有社交性”。

但是,从小白鼠的实验可以知道,大脑中有关孤独的部位只要有了一次活跃运动的经验后,即使回到集体中,也只会使该部位的运动变得更加活跃,导致“孤独感加强”。

那么,为了打消已经膨胀的孤独感,忍耐着并对周围的人更加地小心翼翼,我们只能重复这样的循环吗?

其实并不需要。

观察人类,会发现偶尔有“理性之弦被切断”的现象发生。

当为了不被对方抛弃而忍耐着,并且为对方尽心尽力的时候,或是当被对方冷漠对待的时候,我们会不禁大喊“受不了啦!”然后爆发愤怒,或是将与对方的关系一刀两断等,会违背自己的内心表现出具有破坏性的言论与行动

可以想象以下的情形:大脑有关孤独的部位由于神经细胞的运动正变得活跃,与此同时,“哔哔哔”地一次性释放大量的电荷从而引起发作。

以我的小学时代为例,虽然一直都忍受着孤独并且努力着,但是当被大家指出自己的错误的时候,积累的孤独就像电流般一瞬间“哔哔哔”地被释放,然后引起大脑的发作。当时的我“哇”地大哭起来,冲出了教室。

当有关孤独的神经细胞变得活跃时,会照顾周围人的感受,或者向大家谄媚而显得具有“社交性”。但是当“电流”引起发作的时候,“社交性人格”会变成“破坏性人格”从而破坏人际关系。

如果以为“只有自己是孤独的”,电荷就会在有关孤独的部位一直累积,然后“哔哔哔”地引起发作,变身为具有破坏性的人格从而破坏人际关系。

认为“只有自己是孤独的”,是源于“希望有人能够理解我的孤独,依偎在身旁温暖我”这样的想法,但是也有可能变身为具有破坏性的人格从而破坏人际关系,最终有可能会违背自己的愿望变得更加“孤立”

然后再次感觉“只有自己是孤独的”,在大脑中累积电流,引起发作并破坏,如此循环。

例如,当我参加聚会时,站在谈笑风生的众人旁边感觉“只有自己是孤独的”。

那时的我认为“因为没有人和我说话,所以只有自己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搭理我,所以我就倚靠着墙壁,化作了“壁花”。

这时我的姿态,被拍进了不知道是谁拍摄的照片中。看到照片的我吓了一跳!

“咦?原来我的脸像面具一样恐怖!”我不禁感叹。

因为感觉“只有自己是孤独的”导致电流积累,“哔哔哔”地引起发作,过剩的电流流过大脑时,控制表情的大脑部位被感应,做出了“非常恐怖的表情”。

所以周围的人认为“那个人表情好恐怖”,导致没有人敢靠近我。

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变成了具有破坏性的人格。因为,那是一种自身无法控制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因为感觉“只有自己是孤独的”而引起了不良情绪发作,然后用面具般的表情破坏了本该可以在现场建立的人际关系。

大家一定会认为“只有自己是孤独的”这种情感是产生于自己的大脑内,所以“没有给任何人带来麻烦”。

但是如果这么想着的话,大脑内就会积蓄更多的电流,“哔哔哔”地引起发作的时候,会“变身为具有破坏性的人格”(指失去理性做出破坏人际关系的言行),通过具有破坏性的言论与行动伤害到周围的人。

这时,大脑会流过由于发作而引起的过剩电流,因此有可能会出现“失去记忆”的现象。所以即使自己做出了伤害对方的言行,也会认为“咦?我可没有说过那么过分的话”。

因为伤害过他人言行的记忆不复存在,所以会认为“只有自己是受害者”,从而误认为“只有自己是孤独的”。

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不理解“为什么对方渐渐疏远了自己”,是因为自己变为具有破坏性的人格时没有留下任何记忆。

认为“只有自己是孤独的”,然后引起发作,却误以为“自己记得发生的一切”,并没有觉察到自己其实失去了部分记忆。

然后又会认为“自己的记忆是正确的,他人的是错误的”。因此,“大家都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就更加强烈。

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破坏性的言论与行动,所以会认真地认为“没有人理解自己的感受”。

最终真的陷入“只有自己是孤独的”情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