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相信混杂动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什么有些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答案是,因为有些时候人们发现自己无法置某个人或某种情形于不顾,有些东西牵绊住了他们,让他们无法抽身,于是他们不屈不挠而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们很坚定,不在乎艰难险阻,不在乎局势叵测,不在乎旷日持久,不在乎危机重重,始终坚持不懈。丽贝卡本来可以轻巧地绕开眼前的问题,但她没有,有些东西使她没法那样去做。
利他主义可以自然而然地解释这些行为,但这种解释很容易产生误导。人们普遍认为,领导者就是乐于为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舒适和方便。例如,在《圣经·新约》里,圣约翰展示了这样一个自我牺牲的英雄楷模:“一个人为了朋友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了。”1与此相似的,还有美国消防队员们传统祈祷中开头的这几句:
当我听到职责的召唤,无论何时烈焰肆虐蔓延,
请赐我力量来拯救一些生命,无论他们正当何年。
请帮我抱出一个孩子,趁一切都还不晚;
请助我救出一位老人,在厄运降临之前。2
我们所读到的这些话语里头,没有一个字眼提到消防队员自身的安全,只是颂扬拯救他人的勇气。许多伟大的领导者为他们的理想做出了最大的牺牲,还有一些英雄牺牲后则是籍籍无名。
这些英雄主义的自我牺牲的故事深深地鼓舞着人心。它们向我们展现了人类精神有时能够达到多么高尚的境界,摆脱了自怜自哀、利己主义,以及自然而然地为个人成就和贡献而自得等因素的羁绊。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人希望成为烈士或是为某项事业牺牲自己的一切——而这恰恰说明为什么我们会赞扬和称颂少数能做到这些的人,把他们称作圣人和英雄。
其他人的本性没那么高尚,却更加复杂。像丽贝卡一样,许多人在意,甚至有时非常在意自己会给其他人或他们所在的组织带来些什么,他们也同样在意自己。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在他们的行为中并行不悖。伟大的犹太学者和教育家希勒尔[1]揭示了人类动机的复杂性,他问道:“如果我不为自己打算,谁会来为我打算?如果我只为自己打算,那么我又算是什么呢?”3
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复杂混合的动机正是沉静型领导者成功的关键所在。
首先,如果他们的动机不是混合的,如果他们只是一味地利他或一味地牺牲自我,他们的努力不会那么持续,也不会那么卓有成效。沉静领导之道是在无名僻壤上漫长而艰难的长跑,而不是在欢呼的人群面前激动人心地冲刺。丽贝卡的例子说明了在面对挫折和阻碍的时候,耐心与坚持是何等重要。潜在的领导者需要从众多动机中汲取力量——不论这动机是高尚的还是平凡的,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是利他的还是利己的。他们面对的挑战不是如何压抑利己的念头和平凡的动机,而是协调、引导和控制它们。
其次,能够长期贯彻和持续的领导之道,往往就意味着领导者成为“圈内人”。这给领导者以机会,让他们能在不少问题上和很长时期内运用其权力和影响力来尽职负责。但是,人们不可能不知不觉、无意之间就成为圈内人,他们必须要保持警惕、保护他们的恰当位置、保有对于决策的发言权,才能继续他们的领导。换句话说,他们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关注自身利益的意识。正如马基雅维利所说:“在社会中没有一席之地的人,连让狗冲着他叫两声都做不到[2]。”
传统的领导故事所描绘的可是很不同的一幅图画。它们强调的是领袖们拥有纯洁的动机,强调的是他们毫不动摇地献身于伟大的目标和高尚的事业,强调的是他们乐于挑战既有的制度。往好的方面讲,这些故事鼓舞了人心,给人们指明了方向;往不好的方面说,它们用煽情动人的话语而非现实主义的理性观点,来解释人们所有行为的动因。它们还告诉那些有着混合和复杂动机的人,他们也许会因太自私、太矛盾、太迷惑而不能成为“真正”的领袖。
沉静领导之道的哲学则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它首先承认,领导者的动机往往恰如尼采(Nietzsche)[3]所说:“人性的,太人性的。”它还认为沉静型领导者的成就往往要归功于他们复杂混合的动机,而不是动机单一。换句话说,在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里信奉复杂性的人,往往比那些试图粉饰棘手事实的人,更有可能战胜日常的挑战。
当然,对于思考领导者的动机来说,这不是一条方便的途径,但它给那些面对艰难的现实抉择的人,提供了非常有价值而又实用的一些道理。为了理解这些道理,我们要仔细分析两个案例,案例中的主角并不是历史舞台上的大人物或大型公司的领导者,而只是在组织中试图走出自己的路的普通人,他们都遇到了严肃的伦理上的问题,也都成功地解决了它们——通过承认并利用他们自身复杂而混合的动机。
[1] Hillel the Elder,犹太先哲,有类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传世,即你自己讨厌的东西不要强加给你的邻居。 — 译者注
[2] 此句马基雅维利的名言旧译为“没有社会地位的人,连狗都不会对着他叫”。 — 译者注
[3] 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悲剧的诞生》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人性的,太人性的》《善恶的彼岸》 《道德的谱系》 《权力意志》等。 — 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