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我思故我在”,什么才是无可怀疑的?
阅读挑战
笛卡尔
这本书从形式上看是一篇日记,虚构的连续六天智识静修的经历……六天的每一天对应于一篇“沉思”……在《第一沉思》里,笛卡尔迫使自己怀疑,他的一切想法是否都有客观对应的存在物。他抛弃了对一切物质客体的信任,甚至不再相信纯物质简单本质的存在。
——汤姆·索雷尔《笛卡尔》
引言
+ 中国有句古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人真的能完全依赖自己的感觉吗?一方面,人必须依赖感官,这是我们和外部世界打交道的唯一方式;另一方面,人的感知力不但有限,还总在出差错。因此,若要建立一套精确的知识体系,就要从审视人的感觉做起:思维与感知,大脑与身体,它们之间是如何互动的?我们如何判定真实与虚幻,正确与谬误?假设退一万步,人不再相信自己的任何感觉,又有什么是确定无疑的呢?
17世纪的欧洲,有一位哲学家躺在床上思考这些问题,提出了最为激进的怀疑,也得出了最为彻底的回答——那就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提出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
Ⅰ 为何要普遍怀疑?
1596年,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出身于一个法国贵族家庭,父亲是布勒丹省法院的法官。笛卡尔从小就被送到耶稣会的学校接受优质的教育。由于生下来就体质很弱,所以上学的时候笛卡尔被免去了早操,于是他养成了躺在床上想问题的习惯。他的很多著作就是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写出来的。他的一些哲学思考也受到了梦境的刺激——他从自己的梦境中惊醒,于是就问自己:如何区分梦境和现实?如果我们不能区分梦境和现实,那么真假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笛卡尔试图怀疑一切未经过人的反思和检查就被盲目接受的教条和传统。他要将知识建立在绝对可靠的出发点上,使人类获取知识的路径能拥有数学般的明晰性。
《第一哲学沉思集》(The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以下简称《沉思集》)是笛卡尔用拉丁语写成的,出版于1641年。书中详尽地展示了笛卡尔的形而上学系统。笛卡尔曾在另一本著作《哲学原理》中写道:“整个哲学好像是一棵大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从这树干上发出的枝条是各种其他科学,主要分为三门,就是医学、力学和道德学。”在笛卡尔看来,形而上学就是第一哲学。笛卡尔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旨在研究关于知识的知识。例如,人的思维如何获取知识?什么是判定真理的标准?现实的确切本质是什么?
笛卡尔的总体目标就是要为知识大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而他所采取的方法被称为“普遍怀疑”或者“系统怀疑”。换句话说,就是怀疑一切,直到找到那个不可被怀疑的基点。笛卡尔之所以采取如此极端的方法,是因为在他看来当时的哲学与神学虽然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逻辑进行论证,但前提都是不可靠的。前提不可靠,推论出来的结果自然也就成问题了。对此,笛卡尔在他的第一本书《谈谈方法》里就说:“由于我们在长大成人之前当过儿童,对呈现在我们感官面前的事物做过各种各样的判断,而那时我们还没有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所以有很多先入的偏见阻碍我们认识真理,因此我们要挣脱这些偏见的束缚,就必须要一生中又一次对一切稍有可疑之处的事情统统加以怀疑。”
这样的怀疑不是为了否定一切,笛卡尔的怀疑只是一种方法,他需要对以往的知识做一次总的检查、总的清算。就好比在一只麻袋中发现了一个烂了的土豆,就一定要把整袋的土豆都倒出来一一检查。针对知识,笛卡尔也要去伪存真。他有一句格言:“一切都无法确定”,这句话也可以被翻译为“万物皆可怀疑”。知识不能建立在流沙之上。
Ⅱ 用“我思”来抵御感觉的恶魔
《沉思集》的第一沉思就是审查那些需要被怀疑的事物。笛卡尔首先怀疑的是自己的感官。比如,他能感觉到自己正坐在炉火旁边,穿着室内长袍,两只手上拿着一张纸。不过,每个人都做过梦,在梦境里,也有过非常相似的感觉。究竟要如何分辨现实和梦境呢?这就是笛卡尔提出的第一个怀疑。我们自觉真实的感知其实也有虚幻的一面,因此人的感知并不是绝对可靠的。
如果推而广之,那么人们其实能够怀疑经验中的一切感觉。笛卡尔想象出了一个和上帝一样本领强大却阴险狡诈的妖怪:人们所看到的天空、呼吸的空气、脚踏的大地,以及各种事物的颜色形状声音,都是妖怪用来骗人的假象。也就是说,人们再也不能依赖眼睛、四肢、鼻子、耳朵传递的感觉信息来感知这个世界了,因为它们都有可能是妖怪编织出来的幻境。可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连人们自己的身体都可能是假象吗?那么又有什么武器能去破除妖怪的魔障呢?笛卡尔回答道:那武器就是人们的思维本身,它是最纯粹、最根本的东西。就像永远无法被怀疑的二加三等于五,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等数学公理一样。作为数学家的笛卡尔对代数、几何研究的明确性深信不疑,即便物理学、天文学、医学这些复合型学科都可以被怀疑,但数学只牵涉包含于心灵中的真理。这些真理又被称为“天赋观念”,不论是在现实还是在梦境,它们都不会被扭曲、改变。
既然笛卡尔毅然决然选择了一条决绝的道路,将人的所有感知都置于怀疑之下,那么对于人自身而言,又有什么东西是确定无误、不必怀疑的呢?这里就要引出笛卡尔无人不晓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拉丁语:Cogito ergo sum;英语:I think, therefore I am)。”这是笛卡尔在《谈谈方法》的第四部分中首先提出来的。完整的表达应该是:我怀疑,所以我思考,所以我存在。也就是说,我在怀疑的时候,我不能怀疑我自己的存在。这里的“我”就是一个纯粹的思维的主体,不包括感知,不包括肉身。在《谈谈方法》中,笛卡尔说:“我认识了,我就是一个本体,他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只是思想。”在第二沉思中,笛卡尔也有类似的表述:“严格来说我只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精神,一个理智,或者一个理性……”这一思想构成了整个西方近代哲学的基石。
笛卡尔说:“假如我试图怀疑我自己心灵的存在,那么我就会发现,我所怀疑的正是我在怀疑。而如果我对我在怀疑进行怀疑,那么我实际上就必定在怀疑。”所以,“对于我在怀疑这一点,我是不能够怀疑的”。“对于我在思考这件事情,我是不会弄错的,因为我正在就思考进行思考这一事实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我在思考。”近代哲学从此走上了一条特殊的道路,理性、精神和理智成为了不可动摇的阿基米德之点。
Ⅲ 身心二元论
笛卡尔提出,心灵和物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每一个实体都有一种主要的属性,如思维(thought)就是人的心灵的属性,广延(extension,如长、宽、高、形状等)就是物体的属性。”“我”清楚、分明地认识到“我”作为一个在思考的东西存在,而思考的东西并不需要肉体的存在,因此“我”的灵魂与肉体有所区别。灵魂,或者心灵是精神性的,而肉体则是物质性的,它具有广延,即占据一定的空间,有长、宽、高、大小、位置、形状,会发生运动。将心灵和身体分开思考,就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
不过,笛卡尔也明确提出身体和灵魂是紧密联系的:“我不仅住在我的肉体里,就像一个舵手住在他的船上一样,而且除此之外,我和它非常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融合、掺和得像一个整体一样的同它结合在一起。”这个场景后来被哲学家赖尔称为“机器中的幽灵”。这种联系也正是身心二元论的症结所在:如果灵魂和身体是绝对不同的两样东西,那么身体和灵魂的联系是如何发生的?比如你不小心划破了手指,然后会感觉到疼痛。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在笛卡尔那里却很难解释。因为,人是肉身受到了损害,却是心灵反映出了疼痛的感觉。这两者之间是如何发生关联的呢?由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有限,笛卡尔把大脑中的松果腺当作沟通心灵和身体的中介。
身心二元论的症结也困扰了不少后世的哲学家们。笛卡尔将肉体与心灵完全区隔开,难免给人留下一种印象:思维者就像是一个个孤独的鲁滨孙,被困在自己的观念之岛中。虽然笛卡尔并没有完全否定肉身与感知的意义,但后世的哲学家依旧看出了一种极端的理性主义具有的潜在危机。因为人是充满感觉、欲望和激情的存在,不是吗?正是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在体悟万般情感的过程中,生命才获得了无限的丰富性与可能性。
1650年2月11日,笛卡尔去世,享年54岁。笛卡尔在临死前曾经写道:“我的灵魂啊,你被囚禁了那么久,到了摆脱肉体重负、离开这囚笼的时候了。你一定要鼓起勇气,快乐地接受这灵肉分离之痛。”
那么,究竟是什么困住了人,思维还是肉身?
延伸阅读
1.[法]勒内·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2.[英]汤姆·索雷尔:《笛卡尔》,李永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
3.[法]皮埃尔·弗雷德里斯:《勒内·笛卡尔先生在他的时代》,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4.[法]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5.[意]罗伯托·罗西里尼:《笛卡尔》(Cartesius),电视电影,19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