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硬膜下血肿与积液
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是指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临床常见,占全部颅内血肿的50%~60%。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出血源于硬膜窦或窦旁桥静脉者称单纯型硬膜下血肿,源于脑皮层灰质挫裂伤、脑表动静脉破裂者称复合型硬膜下血肿。根据血肿形成的时间和伤后症状出现的早晚,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积液(subdural fluid accumulation)也称硬膜下水瘤,多见于婴幼儿或少年,也见于老年。
一、急性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指伤后3天内发生的血肿,占硬膜下血肿的70%,好发于大脑半球凸面,以额极、额颞部最常见。急性硬膜下血肿均由直接暴力所致,大多属于复合型硬膜下血肿。加速性损伤主要造成着力点的冲击性损伤,血肿常在着力点的同侧;减速性损伤除着力点冲击性损伤外,主要造成对冲性损伤,血肿常在对侧,也可双侧。血肿位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由于蛛网膜柔软而无张力,血肿在硬膜下潜在间隙内易于蔓延。因此,血肿范围较广泛,但厚度较薄,沿着颅骨内板呈新月形。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程短,症状重,迅速恶化,多为持续性昏迷,进行性加重,常有意识障碍,且很少有中间清醒期,颅内压增高、脑疝症状、去大脑强直等出现较早,局部定位体征不明显。
急性硬膜下血肿以CT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一般不宜行MRI检查。少数疑有颅底、颅顶区硬膜下血肿而冠状CT扫描不能配合或冠状重建不满意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行MRI检查。
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区(图5-2-1)。伤后三天内血块凝固收缩,血清吸收,血红蛋白浓缩使血肿密度增高CT值可达70~80Hu。少数硬膜下血肿早期即可呈混杂密度或低密度,系蛛网膜破裂,脑脊液混入所致。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低,血肿密度较低,甚至接近等密度。硬膜下血肿范围广泛,可超越颅缝,且常并发脑挫裂伤,故占位表现较硬膜外血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前、中颅凹及颅顶区的硬膜下血肿在横断扫描常难发现,需行冠状位或斜位扫描。另外,由于螺旋CT的Z轴分辨率提高,使冠、矢状重建图像质量改善,有助于上述区域血肿的诊断。
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或半月形异常信号区,其信号改变与急性硬膜外血肿相似,即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急性硬膜下血肿可因蛛网膜破裂,脑脊液混入而呈混杂信号(图5-2-2)。
1.头颅外伤史。
2.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混杂高密度影,诊断一般不困难。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病因类似,多是外伤致血管破裂引起,部位是硬脑膜与颅骨的间隙之间,但不同的是CT表现为范围较局限的双凸透镜形,一般不超过颅缝。极少数硬膜下血肿也可呈梭形,与硬膜外血肿鉴别有一定困难,鉴别要点在于,硬膜外血肿较局限、边缘光滑、常伴有颅骨骨折,而硬膜下血肿范围较广泛、边缘不甚光滑、占位表现较前者明显,较少伴有颅骨骨折。
硬膜下脓肿与硬膜下血肿均位于是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依据MRI信号强度或CT值,结合临床表现易于鉴别。
蛛网膜下腔血肿可以表现为颅压增高、意识障碍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血肿可合并硬膜外出血,要与硬膜下血肿相鉴别;自发性蛛网膜下腔血肿常以剧烈、爆炸样头痛起病,其病因多为颅内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破裂。
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指伤后4天~3周内的血肿,约占硬膜下血肿的5%。其致伤因素、出血来源及好发部位与急性硬膜下血肿基本相同,只是原发损伤相对较轻,出血较缓慢,血肿形成较晚,呈新月形或半月形。临床表现较急性者出现得晚且轻,可有意识障碍和脑疝。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同样以CT作为首选影像学方法。MRI对发现颅顶、颅底区硬膜下血肿以及小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优于CT。对亚急性期血肿的提示,MRI要优于CT。但由于MRI检查时间长、费用高、难以显示并发的颅骨骨折、不便于危重患者抢救,因此不作为首选检查,可作为CT的补充。
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区(图5-2-3)。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较早期,血肿密度与急性期相似呈高密度。由于血红蛋白不断溶解、吸收,血肿密度逐渐减低,大约伤后1~2周可变为等密度。CT仅表现灰白质界面内移,脑沟消失,脑室变形,中线结构向健侧移位。有脑萎缩的外伤者一侧不显示脑沟和脑室扩大则提示本病。增强检查可见血肿边缘点状或线状血管强化,从而显示血肿轮廓。随着红细胞崩解,细胞碎片及血块沉积于血肿下方,血肿呈混杂密度,上部为低密度,下部为高或等密度,两者常有清楚的界面,但也可分界不清。
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或半月形异常信号区,其信号经历由T1WI上的等信号、T2WI上的低信号向高信号的演变过程(图5-2-4)。这种变化常从血肿周边开始,所以血肿T1信号的增高标志着亚急性期的开始。此后血肿T2WI也呈高信号,最终血肿在T1WI、T2WI为均匀高信号区。
1.头颅外伤史。
2.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半月形高密度或混杂密度,MRI表现为T1WI和T2WI上高信号可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在CT上根据灰白质界面内移及其他占位表现亦可诊断。一侧出现硬膜下血肿,而中线结构向患侧移位,即出现矛盾性占位表现,则提示对侧有更大的等密度血肿。双侧硬膜下血肿,其中一侧较小且为等密度,易被忽视而漏诊,增强检查有助于诊断,但MRI更敏感。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病因类似,多是外伤致血管破裂引起,部位是硬脑膜与颅骨的间隙之间,但不同的是CT表现为范围较局限的双凸透镜形,一般不超过颅缝。极少数硬膜下血肿也可呈梭形,与硬膜外血肿鉴别有一定困难,鉴别要点在于,硬膜外血肿较局限、边缘光滑、常伴有颅骨骨折,而硬膜下血肿范围较广泛、边缘不甚光滑、占位表现较前者明显,较少伴有颅骨骨折。
硬膜下血肿与硬膜下脓肿均位于是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依据MRI信号强度或CT值,结合临床表现易于鉴别。
三、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指伤后3周以上的血肿,约占硬膜下血肿的25%。慢性硬膜下血肿并非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迁延,而有其自身的病理过程。可为直接暴力伤,也可为间接暴力伤,外伤轻微,甚至被忽略。好发于老年,系因脑萎缩使脑表面与颅骨内板间隙增宽,致使外伤时脑组织在颅腔内移动度增大,悬跨于灰质表面与硬膜窦之间的桥静脉很容易断裂出血。出血量小而且缓慢,沿着硬膜下间隙缓慢扩散,早期不形成明显占位。伤后3周以上血肿周围形成包膜,将血肿包裹。血肿可不断增大形成半月形或双凸透镜形。造成血肿增大的原因,传统观点认为是血肿液化,血红蛋白分解,渗透压增高,使血肿外液体渗入所致。目前多数研究证明,血肿不断扩大与脑萎缩、颅内压降低、静脉压力增高及凝血机制障碍等有关。慢性硬膜下血肿常不伴有脑挫裂伤,为单纯型硬膜下血肿。患者症状轻微,可有头痛、头晕,也可无症状。多于伤后数周或数月出现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表现为头痛、乏力、轻偏瘫、反应迟钝。
慢性硬膜下血肿同样以CT作为首选影像学方法。然而在慢性低密度的硬膜下血肿诊断困难时,MRI多序列成像,能显示出血肿的异常信号,特别对于CT上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MRI具有独特优势。
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半月形,低密度、等密度、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区(图5-2-5)。血肿的密度和形态与出血的时间、血肿大小、吸收情况及有无再出血有关。慢性期的较早期,血肿多呈混杂密度或等密度,也可为高密度,一般随时间延迟血红蛋白不断溶解和吸收,血肿密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等密度逐渐变为低密度,混杂密度区内低密度部分越来越多,直至变为低密度。
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半月形异常信号区(图5-2-6)。慢性硬膜下血肿早期信号强度与亚急性者相仿,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铁血红蛋白继续氧化变性,变成血红素,后者为一种自旋性、非顺磁性的铁化合物,其T1时间长于顺磁性的高铁血红蛋白,故信号强度在T1WI上低于亚急性者,但因其蛋白含量仍高,故其信号强度仍高于脑脊液,在T2WI上也呈高信号。
与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相似。
与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相似。
四、硬膜下积液
硬膜下积液占颅脑损伤的0.5%~1%,好发于一侧或两侧额、颞区,双侧者占50%左右。系外伤引起蛛网膜撕裂,形成活瓣,使脑脊液进入硬膜下腔不能回流;或液体进入硬膜下腔后,蛛网膜破裂处被血肿或水肿阻塞而形成。积液内液体为水样,呈淡黄色或淡红色,蛋白质含量较脑脊液高。硬膜下积液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少见,在数小时内形成。慢性形成很晚。硬膜下积液可因出血而成为硬膜下血肿。临床上可无症状,也可有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损害和头颅局部或整体增大的临床表现。
CT和MRI均可确证,诊断可靠。但由于MRI检查时间长、价格昂贵等的限制,CT仍作为首选检查。
头颅X线平片上,大的积液可出现头颅增大和颅压增高征象,局限性积液则可致局部颅壁菲薄,向外膨出。
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均匀低密度区,密度与脑脊液相似,CT值平均7Hu,常位于一侧或两侧额、颞区,两侧者低密度区深入前纵裂而呈M形(图5-2-7)。一般无或仅有轻微占位表现,周围无水肿。个别病例随访观察病灶密度可以增高,由低密度变为等密度、混杂密度,甚至高密度,系合并出血所致。纵裂硬膜下积液表现为纵裂池区增宽,大脑镰旁为脑脊液样低密度区。
病灶T1WI为均匀低信号,T2WI为均匀高信号,FLAIR呈低信号改变(图5-2-8)。而形态和位置与CT所见相同。
CT显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脑脊液样低密度区,或MRI显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可诊断为硬膜下积液,诊断不困难。硬膜下积液出血较新鲜者CT、MRI均敏感,但陈旧性出血CT远不如MRI敏感。
硬膜下血肿与硬膜下积液均是由外伤引起,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依据MRI信号强度或CT值,易于鉴别。
硬膜下积液与硬膜下脓肿均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依据MRI信号强度或CT值,结合临床表现易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