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节 组织细胞肿瘤

2016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组织细胞肿瘤(histiocytic tumours)作为一个单独的肿瘤类型进行描述,包括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ocytosis,LCH)、罗 -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脂质肉芽肿病(Erdheim-Chester disease,ECD)、青少年黄色肉芽肿(juvenile xanthogranuloma)和组织细胞肉瘤。

一、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概述】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ocytosis,LCH),是包括莱特勒-西韦(Letterer-Siwe,LS)病、韩 -薛 -柯(Hand-Schuler-Christian,HSC)病和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EG)的一组疾病的统称。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婴儿和儿童,成人相对少见。属于全身多系统多器官性疾病,几乎可累及全身任何脏器。骨病变中颅骨损害最为多见,颅内以下丘脑垂体最易受累,其他少见累及部位包括脑膜、脉络丛、松果体和脑实质。

病理上以朗格汉斯细胞为主的组织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增殖浸润为基本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病变细胞的CD1a和CD207染色阳性是确诊LCH的重要依据。

【临床特点】

本病根据病变侵犯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多样。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预后差异很大。发病年龄越小(如小于2岁),受累器官越多,器官功能障碍越明显,预后越差。颅骨侵犯时常表现为头皮软组织肿块或者无痛性颅骨病变,下丘脑垂体受累常引起中枢性尿崩症状。

【影像检查技术与优选】

X线、CT和MRI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颅骨X线平片检查主要用于观察颅骨溶骨性损害。颅脑CT较普通X线检查发现颅骨病变更敏感,在评估颅底骨侵犯时较X线检查有明显优势。颅脑MRI对于颅骨病变不如CT敏感,但由于组织分辨率高,是颅内LCH的首选检查方法。颅脑MRI增强是LCH垂体下丘脑损害的最佳检查方法。PET/CT是识别LCH病灶和跟踪评估LCH疗效的最敏感的功能性检查方法。颅脑以外的骨骼、肺、肝脾以及淋巴结影像学检查是LCH诊断和治疗前的必要检查步骤。

【影像学表现】
1.CT

病变颅骨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图4-10-1a~d)。病灶内有时可见纽扣状残余骨,称为“纽扣征”。多发病灶也可相互融合,颅骨三维容积再现,可见典型的“地图样改变”。颅骨内外板可同时受累,形成锐利的破坏缘:“刀削征”,近外板外侧可见软组织肿块。

2.MRI

颅骨破坏通常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弥散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周边显著强化(图4-10-2a~c)。下丘脑垂体损害表现为下丘脑视交叉区域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图4-10-3a~c);垂体受累可表现为垂体后叶T1WI神经垂体高信号消失,垂体柄增粗并明显均匀强化,冠状面病灶多呈菱形,周围可见水肿。脑膜受累表现为T1WI等信号,T2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脑实质受累少见。

图4-10-1 LCH的颅骨损害CT表现
a、b.横断面骨窗;c.三维颅骨容积再现,示右枕骨多发性溶骨性骨质破坏; d.横断面脑窗(另一病例),示右枕骨骨质破坏伴邻近外板外侧软组织肿块
图4-10-2 颅骨LCH典型MRI表现
a.横断面 T 1WI;b.横断面 T 2WI;c.横断位 DWI。示中线偏右侧枕骨肿块,累及颅骨内外板, T 1WI等-稍低信号,T 2WI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
图4-10-3 下丘脑受累LCH典型MRI表现
a.冠状位T 1WI平扫;b.冠状位T 1WI增强扫描;c.矢状位T 1WI增强扫描。示下丘脑视交叉区肿块向下累及垂体柄,T 1WI呈稍低信号,肿块呈明显均匀强化
【诊断要点】

LCH影像诊断基本特征包括颅骨的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以及垂体下丘脑损害,但这些征象对诊断LCH不具特异性,最终确诊需要病理活检。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根据发病部位和年龄不同,主要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根据发病部位

脑颅骨受累,需要与转移瘤,浆细胞瘤以及恶性脑膜瘤等鉴别;颅底受累,除了与上述肿瘤鉴别外,还需要与横纹肌肉瘤、骨纤维结构发育不良以及严重的乳突炎等鉴别;下丘脑垂体受累,需要与结节病、结核性肉芽肿、生殖细胞肿瘤和转移瘤等鉴别。

2.根据发病年龄

在儿童,需要与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鉴别;在青少年,需要与横纹肌肉瘤鉴别;在成人,则需要与浆细胞瘤或骨转移瘤鉴别。

LCH影像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病变,评价病变累及的部位和范围,为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对病变疗效进行跟踪随访。

二、罗-道病
【概述】

罗-道(Rosai-Dorfman)病于1969年由Rosai和Dorfman详细描述,他们发现一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和体重下降的患者具有相似的病理表现,即淋巴吞噬现象(lymphophagocytosis),故将此病称为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大多数发生于淋巴结内,也可同时累及淋巴结及结外不同部位,甚至单独发生于结外器官。颅内罗-道病罕见,约占结外病变的4%,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率1.5︰1,好发年龄39岁左右。

光镜下较为特征性,可见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窦性增生,并以吞噬淋巴细胞的组织细胞为特征,缺乏典型的朗格汉斯细胞核凹陷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特异性组织细胞S-100蛋白、CD68阳性,另外,CD1a抗原阴性以及电镜下组织细胞缺乏Birbeck颗粒是区别于LCH的特征性病理表现。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多样,约70%不伴有肿块样淋巴结肿大。神经系统症状取决于发病部位,可有头痛、癫痫、麻木和脑神经症状,如累及下丘脑垂体轴,可有尿崩症状。病程通常为自限性,70%~80%的病例可以自发缓解,但颅内罗-道病自发缓解少见。

外科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几乎没有复发,而通过手术不能全部切除的病例,可以辅助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但疗效报道不一。

【影像检查技术与优选】

颅脑CT和MRI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头颅MRI增强检查优先推荐。

【影像学表现】

颅内罗-道病约占中枢神经系统罗-道病的75%,脊柱约占25%。颅内罗-道病常累及大脑凸面(图4-10-4),矢状窦和岩斜部。鞍区受累少见(图4-10-5)。少数病例可累及海绵窦。部分好发于中线区域,以中线为轴左右对称分布。

1.CT

病灶可单发或者多发。肿块内部表现为等或高密度,无钙化,边界清晰(图4-10-4),可与硬膜相连。偶可见颅骨受累,多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尚未见骨质增生性改变的报道。

2.MRI

肿块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以稍低信号为主,病灶中心可见低信号(目前认为是炎性巨噬细胞释放自由基所致),边界清晰,可见瘤周水肿,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图4-10-5),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可见“脑膜尾征”或广泛脑膜增厚。DWI以低信号为主。病变可侵犯静脉窦,填塞窦腔。

相比于典型脑膜瘤的富血管特征,罗-道病病灶血管相对较少些,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MRI, PWI)上,肿块内部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降低,呈低灌注表现,rCBV值降低。

【诊断要点】

罗-道病影像诊断困难,极易误诊为脑膜瘤。若中年男性,临床病程呈良性发展,MRI发现脑膜或者脊膜生长单发或多发病灶,特别是伴脑脊膜广泛增厚者,T2WI病灶中心低信号,T2WI和DWI均呈低信号(双低)时,应考虑到RDD的可能性。确诊有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鉴别诊断】
1.脑膜来源的肿瘤
图4-10-4 罗-道病的CT表现
a.软组织窗;b.骨窗。示右侧额部片状高密度灶,紧贴颅骨,局部骨质略变薄

T2WI/FLAIR等信号肿块内部伴更低信号是罗-道病特征,有助于与T2WI高信号的典型脑膜瘤鉴别。脑膜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而罗-道病中年男性多见。文献提示PWI罗-道病肿块内部低灌注,有助于鉴别脑膜瘤、孤立性纤维瘤和血管外皮细胞瘤。

图4-10-5 罗-道病MRI表现
a.冠状位T 1WI;b.轴位T 2-FLAIR; c.冠状位增强T 1WI; d.矢状位增强T 1WI。示下丘脑、视交叉肿胀,T 1见团片状等信号伴斑点状高信号,FLAIR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明显较均匀强化
2.颅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CH信号不均匀,增强后病变不均匀明显强化,可伴有邻近颅骨破坏或软组织肿块,可与罗-道病鉴别。

3.神经纤维瘤病(Ⅱ型)

主要表现为听神经瘤和多发脑膜瘤,多有家族性倾向,常合并皮肤的咖啡牛奶斑或多发神经纤维瘤。

4.其他少见的脑膜起源的肿瘤

① 纤维黄色瘤:信号不均,不均匀明显强化,可伴邻近颅骨破坏或软组织肿块;② 浆细胞瘤:多累及颅骨,表现为以颅骨为中心侵犯的软组织肿块。

(姚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