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颅脑正常与异常影像学表现

第一节 正常表现

一、头颅X线平片

正常头颅X线平片见图2-1-1、图2-1-2。

(一)颅壁

颅壁的厚度、密度和结构可因年龄、个体差异和部位的不同而不同。6岁前颅骨厚度较薄,密度较低,不能分辨内板、外板与板障。成人时可见顶骨隆突与枕骨粗隆较厚且致密;颞骨鳞部、枕骨鳞部及额骨垂直部较薄,密度相对较低。成人颅壁分为内板、外板及板障三层,内板、外板为致密骨,呈高密度线状影,板障居中为松质骨,密度较低。

(二)颅缝

冠状缝、矢状缝及人字缝为颅盖骨缝,呈锯齿状透亮影,30岁后开始闭合,偶可终生不闭。婴儿期额骨中线区可见额缝,正常人偶有终生不闭合者。枕骨假缝及上、下纵裂于出生后几周内仍可见到,不能误认为骨折。后囟及人字缝间可见大小及数目不等的缝间骨,为解剖变异,无病理意义,不可误认为骨折。

(三)颅壁压迹
1.脑回压迹
图2-1-1 头颅后前正位像正常表现
1.矢状缝;2.人字缝;3.蛛网膜压迹;4.岩骨;5.内听道;6.眶顶
图2-1-2 头颅侧位像正常表现
1.冠状缝;2.人字缝;3.脑膜中动脉压迹;4.内板;5.板障;6.外板;7.前颅凹底;8.蝶鞍;9.后颅凹底

脑回压迫内板所致骨板局部变薄区,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不清的低密度区,多见于颞骨鳞部和额顶骨下部,在儿童和青年早期明显,前囟闭合前及老年人不明显。

2.血管压迹

为脑膜中动脉、板障血管和硬膜窦压迫颅壁而形成的低密度影。脑膜中动脉分前后两支,前支较清楚,居冠状缝稍后,后支细小,不易显示。脑膜中静脉可在脑膜中动脉的位置形成平行的压迹,行程直,且无分支。板障静脉压迹粗细不均,呈网状或树枝状排列,多见于顶骨,粗细、数目及分布差异较大。

3.蛛网膜粒压迹

为边缘不整、锐利的颗粒状透亮区,直径0.5~1.0cm,大多位于矢状缝两旁2~3cm区域内,数目不等。明显者可贯穿颅壁,形成小的缺损,有时可形成壳状外突阴影,不可误为病变。

(四)蝶鞍

头颅侧位片上可观察蝶鞍大小、形状和结构,正常蝶鞍个体差异较大,前后径为7~16mm,平均11.5mm;深径为7~14mm,平均9.5mm;横径约为20mm。还可计算蝶鞍的面积和体积,作为判断大小的标准。蝶鞍形状分为椭圆形、圆形、扁平形,成人多为椭圆形,儿童多为圆形。蝶鞍各部位的厚度与密度不同,老年人可因骨质疏松而密度减低。正位片可观察鞍底,呈平台状。

(五)岩骨及内听道

可在后前位片中经眼眶观察。内听道两侧基本对称,大小相差一般不超过0.5mm,内听道宽径最大可达10mm,平均5.5mm。内听道形状分为:①管状,即宽度均匀;②壶腹状,管道膨隆;③喇叭状,内口小而远端膨大。内听道口居内听道内侧端,呈弧形。

(六)颅内非病理性钙化
1.松果体钙斑

正常成人显影率高达40%,10岁以下很少发现。其位置较恒定,正位片上居中线,侧位片上在岩骨后上方,呈椭圆形或密集颗粒状、大小不一。可根据其移位的方向,判断肿瘤等占位性病变的大致部位。

2.大脑镰钙化斑

侧位片多不显影,正位片上居中线区,呈带状或三角形致密影,显影率约为10%。

3.侧脑室脉络丛钙化

多两侧同时发生,正位片居眶顶上方,侧位片在松果体钙斑后方,呈环状。显影率不足0.5%。

4.床突间韧带钙化

可见“桥形”蝶鞍,显影率为4%。

二、血管造影
(一)颈内动脉系统

脑的动脉来自于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以小脑幕为界,幕上结构接受颈内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血液供应,幕下结构接受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

1.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于第4颈椎水平(甲状软骨上缘)分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内动脉从后外侧向内侧移行,入颈动脉管上行,再向前内侧经破裂孔入颅,穿于硬膜之间,经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的下面弯向上向前,经蝶鞍侧面的海绵窦内前行,至前床突内侧又弯向上,并进入蛛网膜下腔,达大脑外侧裂内侧端,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全程分为颈段、颈动脉管段、海绵窦段和脑段。有时把其在海绵窦段及上方的弯曲合称虹吸部。

在血管造影上,过去将颈内动脉分为5段(Fischer,1938年),即海绵窦前段(C5)、海绵窦段(C4)、虹吸曲(C3)、水平段(C2)和上升段(C1)。C1和C2称为床突上段,C3、C4和C5称为床突下段(图2-1-3a)。这种分段方法有两点不足:第一是各段分界在解剖上缺乏明确的标志;第二是分段顺序为逆血流方向。

1996年Bouthillier提出新的分段法,即7段分法。该分段法各段的解剖分界明确,这7段是:C1为颈段,C2为岩段,C3为破裂孔段,C4为海绵窦段,C5为床段,C6为眼段,C7为交通段(图2-1-3b)。

该分段法具体为:

C1:颈段起于颈总动脉分叉水平,终止于颈动脉管颅外口。这段颈内动脉与位于其外侧的颈内静脉和后外侧的迷走神经共同位于颈动脉鞘内。在鞘内,颈内动脉周围绕以含脂肪的结缔组织、静脉丛和节后交感神经。颈动脉鞘是由椎前筋膜折叠形成的。在头侧,颈内动脉进入颈动脉管水平,鞘分为两层,内层延续为颈动脉管的骨膜,外层延续为颅底颅外骨膜。颈段通常不发出任何分支。

C2:岩段颈内动脉位于颈动脉管内,起于颈动脉管颅外口,终止于破裂孔后缘。岩段颈内动脉在颈动脉管骨膜内走行,周围绕以结缔组织、静脉丛和节后交感神经。按其走行方向可分为三部:垂直部、弯曲部(颈内动脉后弯)和水平部(向前、向内走行)。

图2-1-3 颈内动脉分段方法
a.Fischer分段法:C1.上升段;C2.水平段;C3.虹吸曲;C4.海绵窦段;C5.海绵窦前段。b.Bouthillier分段法:C1.颈段;C2.岩段;C3.破裂孔段;C4.海绵窦段;C5.床段;C6.眼段;C7.交通段

C3:破裂孔并非单一的孔道,而是由两部分组成:颅外骨膜上的一个孔和一个垂直管道。后者由破裂孔周围的骨结构和纤维软骨构成。破裂孔段起于颈动脉管末端,动脉越过孔部,但不穿过这个孔,在破裂孔的垂直管内上升,向着海绵窦,止于岩舌韧带上缘。岩舌韧带是颈动脉管骨膜的延续,连接前方的蝶骨小舌和后方的岩尖。在此韧带以远,颈内动脉进入海绵窦。破裂孔段颈内动脉四周为结缔组织、静脉丛和节后交感神经。

C4:海绵窦段始于岩舌韧带上缘,止于近侧硬膜环。这段颈内动脉主要走行于海绵窦内,四周为结缔组织、脂肪、静脉丛和节后交感神经。海绵窦段按其走行方向可分为垂直部、后弯、水平部和前弯。近侧硬膜环是由前床突的内、下面骨膜结合形成的,该环不完整地围绕着颈内动脉。该段一般发出两个主要分支,即脑膜垂体干和下外侧干。

C5:床段起于近侧硬膜环,止于远侧硬膜环。床段短,长约4~6mm,斜行于外侧前床突和内侧颈动脉沟之间。由于近、远侧硬膜环在后方海绵窦顶部融合在一起,因此床段呈楔形。床段属于硬膜外结构。

C6:眼段起于远侧硬膜环,止于紧靠后交通动脉起点的近侧。颈内动脉穿过远侧硬膜环后,即进入硬膜内,因此远侧硬膜环是颈内动脉硬膜内、外部分的分界线。在血管造影上,如何确认远侧硬膜环的位置,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这段颈内动脉常发出两条重要动脉,即眼动脉和垂体上动脉。在颈内动脉穿过远侧硬膜环的内侧,有时硬膜冗长,形成一个小的硬膜囊或隐窝,为硬膜内间隙的扩展,其尖端指向海绵窦。这个硬膜隐窝称之为颈动脉腔。

C7:交通段起于紧靠后交通动脉起点的近侧,止于颈内动脉分叉处。此段发出两个重要分支: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

2.颈内动脉的分支(图2-1-4a、c)
(1)颈内动脉在颈动脉管段的分支:

①颈鼓动脉;②翼突管动脉。

(2)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

①脑膜垂体干;②下外侧干;③McConnell垂体被膜动脉。

(3)眼动脉:

经视神经孔入眶,主要分出眶上动脉、鼻脊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

(4)后交通动脉:

是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间的沟通。

(5)脉络膜前动脉:

主要分布于基底节区、下丘脑、海马结构等。

(6)大脑前动脉:

①眶额动脉;②额极动脉;③额上回动脉、额中回动脉、额下回动脉;④旁中央动脉;⑤楔前动脉;⑥胼胝体压部支;⑦Heubner回返支;⑧前交通动脉;⑨豆纹动脉。

(7)大脑中动脉:

①额前动脉;②中央前沟动脉、中央后沟动脉、中央沟动脉;③顶下动脉;④颞极动脉;⑤颞前动脉、颞中动脉、颞后动脉;⑥角回动脉;⑦豆纹动脉外侧组。

图2-1-4 颈内动脉造影
a.20°正位,动脉期:C1.颈内动脉颈段;C2.颈内动脉岩段;C3.颈内动脉破裂孔段;C7.颈内动脉交通段;CA.颈内动脉虹吸段;A1.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2.大脑前动脉纵裂段;M1.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2.大脑中动脉侧裂段。b.20°正位,静脉期:1.大脑上静脉;3.上矢状窦;7.横窦;8.乙状窦.c.侧位,动脉期:C1.颈内动脉颈段;C2.颈内动脉岩段;C3.颈内动脉破裂孔段;C4.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5.颈内动脉床段;C6.颈内动脉眼段;C7.颈内动脉交通段;A2-1.眶额动脉;A2-2.额极动脉;A2-3.胼缘动脉;A2-4.旁中央动脉;A2-5.胼周动脉;A2-6.楔前动脉;M2-1.额前动脉;M2-2.前中央动脉;M2-3.中央动脉;M2-4.顶前动脉;M2-5:顶后动脉;M2-6.角回动脉。d.侧位,静脉期:1.大脑上静脉;2.大脑中静脉;3.大脑下静脉;4.上矢状窦;5.丘纹静脉;6.大脑内静脉;7.大脑大静脉;8.直窦;9.横窦;10.乙状窦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图2-1-5a、c)
1.椎-基底动脉行程

椎动脉源于锁骨下动脉,于第六颈椎水平入横突孔,上行达寰椎横突孔向后经枕大孔入颅,在桥延池内双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上行至脑桥上缘分成双侧大脑后动脉。

2.椎-基底动脉的分支
(1)椎动脉颅外段分支:

①脊髓支;②肌支。

(2)椎动脉颅内段分支:

①脑膜支;②脊髓后动脉;③脊髓前动脉;④小脑后下动脉;⑤延髓动脉。

(3)基底动脉分支:

①小脑前下动脉;②脑桥动脉穿支;③小脑上动脉。

(4)大脑后动脉分支:

①后交通动脉,系与颈内动脉的交通;②颞底前动脉、颞底中动脉、颞底后动脉;③距状裂动脉;④顶枕动脉;⑤后丘脑穿动脉。

(三)颈外动脉系统及分支

1.甲状腺上动脉。

2.咽升动脉。

3.舌动脉。

图2-1-5 椎动脉造影
a.20°正位,动脉期:V3.椎动脉枕段;V4.椎动脉颅内段;V41.小脑后下动脉;B1.基底动脉;B3.小脑上动脉;P1.大脑后动脉大脑脚段。b.20°正位,静脉期:1.直窦;2.横窦;3.乙状窦。c.侧位,动脉期:V3.椎动脉枕段;V4.椎动脉颅内段;V41.小脑后下动脉;B1.基底动脉;P1.大脑后动脉大脑脚段。d.侧位,静脉期:1.直窦;2.横窦;3.乙状窦

4.面动脉。

5.枕动脉。

6.耳后动脉。

7.颞浅动脉。

8.颌内动脉 ①脑膜中动脉;②翼管动脉;③圆孔动脉;④眶下动脉;⑤颊动脉;⑥腭降动脉。

(四)脑静脉系统

脑静脉多不与脑动脉伴行,管壁薄,且无瓣膜。脑静脉血主要回流汇集至硬膜窦,再经颈内静脉回流至心脏。大脑的静脉又分为浅、深两组,浅静脉汇集脑浅层的血流,深静脉汇集脑深部实质的血液(图2-1-4b、d,图2-1-5b、d)。

1.大脑浅静脉

①大脑上静脉;②大脑中静脉;③大脑下静脉。

2.大脑深静脉

①大脑大静脉;②大脑内静脉;③基底静脉;④脑底静脉环。

3.硬膜窦

①上矢状窦;②直窦;③下矢状窦;④横窦;⑤乙状窦;⑥窦汇;⑦海绵窦;⑧岩上窦;⑨岩下窦。

(五)脑动脉的吻合和侧支循环

脑动脉的吻合和侧支循环是代偿器官血液供应的重要结构。人脑的动脉吻合,最突出的是脑底部动脉吻合所形成的大脑动脉环(Willis circle,Willis环),是人脑血液供应的重要调节结构。

1.脑底部的动脉吻合
(1)大脑动脉环:

是由成对的大脑前动脉交通前段、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交通前段与不成对的前交通动脉所围合而成。

(2)延髓动脉环:

双侧椎动脉于脑桥下缘发出的脊髓前动脉在正中线汇合而成。

2.脑周围的动脉吻合

(1) 大脑前动脉分支与大脑中动脉分支间的吻合。

(2) 大脑中动脉分支与大脑后动脉分支间的吻合。

3.脑内动脉吻合

脑内动脉之间存在广泛的吻合。

4.颈内动脉分支与颈外动脉分支间的吻合

(1) 颈内动脉的眼动脉与颈外动脉分支间的吻合。

(2) 颈内动脉的颈鼓动脉分支与颈外动脉的脑膜中动脉分支间吻合。

(3) 颈内动脉的翼管动脉与颈外动脉的腭大动脉分支间的吻合。

5.椎动脉与颈外动脉分支间的吻合

颈外动脉的分支与椎动脉横突孔内分支的吻合。

(六)脑的静脉吻合

脑的静脉吻合比脑的动脉吻合更加丰富,数目更多。

1.大脑半球浅层的静脉吻合

(1) 大脑上静脉分支间吻合。

(2) 上吻合静脉(即Trolard静脉),连接上矢状窦与大脑浅中静脉。

(3) 大脑中静脉与大脑下静脉间的吻合。

(4) 下吻合静脉(Labbé静脉),连接横窦与大脑浅中静脉。

2.左右大脑半球间的静脉吻合

(1) 左右大脑内静脉及基底静脉汇入大脑大静脉。

(2) 窦汇是双侧大脑半球浅深层静脉最大、最集中的静脉吻合。

3.颅内、外的静脉吻合

(1) 导静脉是贯穿颅骨孔、颅骨管的静脉,借此建立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2) 环绕神经干或血管干的静脉丛,连接颅内硬膜窦与颅外静脉丛。

(3) 颅内外间的小静脉吻合。颅内海绵窦分别连通卵圆孔静脉丛、眼静脉等,与颅外的面静脉、眶上静脉等相吻合。

(4) 板障静脉,一方面与颅外的静脉和脑膜的静脉交通,另一方面又连接着颅内硬膜窦及硬膜静脉。

三、CT

CT多用轴位横断面图像,为一定厚度的重建图像,因此扫描层面与体轴间的角度以及层厚的不同可使所含的解剖结构不同。

(一)平扫

平扫CT图像是指未注射造影剂所得的图像,可直接显示某些结构的影像,如骨、钙斑、充以脑脊液的脑室、脑池、脑沟以及灰质和白质等。但某些结构没有密度差别,又无解剖标志,只能从位置上间接推断,如某些神经核等。不同层面正常头部平扫CT表现见图2-1-6。

颅骨观察宜用骨窗,可显示骨的细微结构。骨窗可清楚显示颈静脉结节(图2-1-7a),岩骨,内听道(图2-1-7b),蝶鞍,前、中颅凹底,颅骨孔、窦、气房,如颈静脉孔、卵圆孔、破裂孔、枕大孔、蝶窦、筛窦及乳突气房。颅盖骨除可见内板、外板及板障外,还可识别冠状缝、人字缝、颞鳞缝等。

图2-1-6 横轴位头颅平扫CT各层面正常表现
图2-1-7 正常颅骨
a.CT平扫(骨窗)可见颈静脉结节(↑)、颈静脉孔( );b.CT平扫(骨窗)可见岩骨呈锥形,其中见内听道( )和乳突气房

脑室、脑裂、脑池与脑沟等腔内含脑脊液,为低密度区,CT值为0~20Hu。脑脊液腔因年龄增长而扩大,如纵裂池、侧裂池、脑干周围脑池、枕大池、鞍上池等。鞍上池为鞍上的星形低密度区(图2-1-8),因扫描位置与角度原因可有三种表现:如扫描层面为头部前屈位,则池的后界为脑桥前面,而形成五角星形;如为头后伸位,池的后界为大脑脚及脚间窝,池呈六角星形;有时呈四角星形。

鞍上池前界为额叶直回,侧方为颞叶海马。鞍上池前部可见视神经、外侧部可见颈内动脉,呈点状。在侧裂中有时可见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在后方,脑桥前池与脚间池中可见基底动脉呈点状,多居正中部,有时可偏一侧,特别在动脉硬化致动脉延长、迂曲时常见。鞍上池内可能显示上述结构,但这些结构多不能在一个层面上全部显示。

侧脑室形态不规则,于不同层面表现不一,但两侧对称,前角、体部常显示,而后、下角正常年轻人多难以显示。第三脑室位于大脑半球中线区,前后走行,为裂隙状低密度区。第四脑室为后颅凹中线区的马蹄状低密度结构。正常情况下有时可见透明隔间腔、韦氏腔和中间帆腔(图2-1-9)。

图2-1-8 正常鞍上池CT表现
a.四角星形;b.五角星形;c.六角星形

正常皮层灰质、灰质核团如尾状核、豆状核、丘脑等与白质有一定密度差别,CT可分辨,但脑干、小脑半球因CT对比分辨力较MRI低以及伪影干扰而不能区分灰白质。CT为识别生理性钙斑的最佳方法,常见松果体与缰连合钙化、脉络丛球钙化,40岁以后出现苍白球钙化,60岁以后可见大脑镰钙化等(图 2-1-10)。

(二)增强检查

正常颅内组织如血管内腔、脉络丛和硬膜在增强检查后发生强化,密度增高。脑底动脉环(图2-1-11)、上矢状窦、直窦、基底动脉和脉络丛可清楚显影。使用较大剂量造影剂,则颈内动脉分支也可显影。硬膜如大脑镰与小脑幕明显强化。但正常脑实质的X线吸收值只略有增加。

小脑幕轴位强化基本上可分为四种形态:①哥德弧形:小脑幕切迹的断层层面,恰可显示由前床突到切迹尖端的整个轮廓,少见。②V形与Y形:在窦汇上方层面,切迹缘可显示为V形高密度带,两肢可平直或突向外。大脑镰显影则由V形变成Y形。③八字形:在窦汇平面以下层面切迹缘呈八字形,两肢一般向外略突,也可为直线状。④M形:层面直接切过窦汇,则呈M形。层面中的V形或Y形、八字形两肢前方、M形内侧肢之间均代表小脑幕切迹(图2-1-12)。

图2-1-9 正常CT表现——透明隔间腔、韦氏腔和中间帆腔
a.两侧侧脑室前角间带状脑脊液密度区(白箭),与前角有线状高密度(透明隔)相隔,为透明隔间腔;b.位于两侧侧脑室体后下部间的脑脊液密度区为中间帆腔(白箭),为中间帆池扩大形成;c.两侧侧脑室体部间脑脊液密度区为韦氏腔(白箭),位于中间帆池上方
图2-1-10 正常平扫CT表现——颅内钙斑
a.松果体钙化;b.脉络丛球钙化;c.苍白球钙化;d.大脑镰钙化
图2-1-11 正常脑动脉强化CT表现
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白箭)

垂体冠状薄层面增强检查显示为鞍内均一强化软组织密度影,上缘下凹、平直或略上凸,至鞍底高度为4.4~8.0mm。可见与上缘相连的垂体柄,两侧与强化的海绵窦无清楚界限。

四、MRI
(一)概述

脑位于颅腔内,颅腔被硬膜构成的小脑幕分隔为较大的幕上部分和较小的幕下部分。幕上部分主要由两侧大脑半球占据。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有半球间裂,内有硬膜构成的大脑镰,将两侧大脑半球分隔开来。于大脑镰游离缘下方,两侧大脑半球借白质连合纤维彼此连接,其中最大的连合纤维是胼胝体。

大脑半球表面皮质为灰质,皮质灰质下方是白质。大脑半球白质深部有灰质核团——基底核等。大脑半球表面有许多脑沟和脑回。

颅腔和椎管内,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腔,内含脑脊液。脑沟、裂、池均为蛛网膜下腔。脑内含脑脊液的腔隙构成脑室系统。在幕上,每侧大脑半球内各有一个侧脑室,两侧侧脑室通过左右室间孔与位于中线区、两侧丘脑间的第三脑室相通。在幕下,延髓、脑桥的背侧与小脑之间有第四脑室,借中脑导水管与幕上的第三脑室相通,第四脑室向下与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相通。脑脊液主要由两侧侧脑室的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再经第四脑室中孔和侧孔进入蛛网膜下腔。在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流向大脑背侧,经蛛网膜粒吸收入上矢状窦内,回到血液循环中。

图2-1-12 正常小脑幕强化CT表现
a.小脑幕呈V形(白箭);b.小脑幕与直窦、大脑镰强化呈Y形(白箭);c.小脑幕呈八字形(白箭);d.小脑幕呈M形(白箭)
(二)大脑半球表面解剖
1.外侧面

大脑半球外侧面与颅穹窿相对,呈凸形,有两条明显的脑沟:中央沟和外侧裂。中央沟大致自大脑半球外侧面上缘中点处向前下走行,止于外侧裂的稍上方。外侧裂是大脑半球外侧面最深、最明显的脑沟,起始于大脑半球底面颞极前方,起始段是额、颞叶的分界。当外侧裂走行至大脑半球外侧面时,发出一短的前水平支和一短的前升支,主干向后走行,延续为后支,末端转向上,止于顶叶的缘上回。在大脑半球外侧面,以外侧裂和中央沟为界,外侧裂下方为颞叶;外侧裂上方、中央沟前方为额叶,外侧裂上方、中央沟后方为顶叶。大脑半球外侧面后部,颞、顶、枕叶之间无明确的解剖分界标志,彼此间通过两条假想线作为分界。第一条假想线是顶枕沟上端与枕前切迹(大脑半球外下缘枕极前约4cm处)之间的连线,该线后方为枕叶,前方为颞叶、顶叶;第二条假想线是外侧裂后支末端与第一条假想线中点之间的连线,该线上方为顶叶,下方为颞叶。

(1)额叶:

中央沟前方为中央前回,其前方是中央前沟,走行与中央沟平行。自中央前沟向前水平发出两条脑沟,即额上沟和额下沟,是额上、中、下回的分界。额上回越过大脑半球上缘至大脑半球内侧面。额下回的后部被外侧裂的前水平支和前升支分为三部分:前水平支以下的部分为眶部;前水平支与前升支之间为三角部;前升支后方为盖部,即岛盖的额部。三角部的后部和盖部又称为Broca区。

(2)颞叶:

在大脑半球外侧面,颞叶被与外侧裂平行走行的两条脑沟(颞上沟和颞下沟)分为颞上、中、下回。颞下回延伸到大脑半球的底面。

(3)顶叶:

中央沟后方是顶叶的中央后回,其后方是与中央沟平行走行的中央后沟。中央后沟后方是顶上小叶和位于其下方的顶下小叶,两者之间的分界是顶内沟。顶下小叶由两个脑回构成,前部为缘上回,围绕在外侧裂后支末端周围;后部为角回,围绕在颞上沟末端周围。

2.内侧面

内侧面较平坦,与半球间裂内的大脑镰相对。大脑半球内侧面最显著的解剖结构是位于大脑镰游离缘下方的胼胝体,由前向后可分为嘴、膝、体、压部。胼胝体上缘有胼胝体沟围绕。胼胝体沟后部向后下走行,绕过胼胝体压部转向前,延续为海马沟。在胼胝体沟上方是扣带回,围绕在胼胝体上方。扣带回上缘是扣带沟,走行大致与胼胝体沟平行。扣带沟向后走行至胼胝体体部中点附近,发出一转折向上的分支,称旁中央支或旁中央沟;再向后,约在胼胝体压部,向后上发出另一分支,称边缘支,后者末端达半球内侧面的上缘。扣带沟的后部转折向下,延续为顶下沟。在此处,扣带回位于胼胝体沟与顶下沟之间的部分称扣带回峡,绕胼胝体压部转向前,进入颞叶底面,延续为海马旁回,前端呈钩形称海马旁回钩。扣带沟的旁中央支与边缘支之间的部分,为旁中央小叶,是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延伸。中央沟随中央前、后回越过大脑半球上缘伸入旁中央小叶内,是大脑半球内侧面额、顶叶之间的分界,并将旁中央小叶分为较大的前部(属额叶)和较小的后部(属顶叶)。旁中央小叶的前方,是额叶的额上回延伸至大脑半球内侧面的部分。旁中央小叶的后方,是顶叶的楔前叶。顶枕沟位于楔前叶的后方,是大脑半球内侧面顶、枕叶之间的解剖分界标志。在顶枕沟后方,距状裂是枕叶内最明显的脑沟,自枕极向前走行至扣带回峡附近,与顶枕沟的下端汇合。顶枕沟与距状裂之间的三角部,是枕叶的楔叶。距状裂下方是枕叶的舌回。舌回的前部向前走行,延伸至颞叶底面,位于海马沟与侧副沟之间,并与海马旁回相延续。舌回外侧是梭状回,位于枕叶底面,也向前延伸至颞叶底面,位于侧副沟与枕颞沟之间,并借枕颞沟与颞叶的颞下回相邻。在大脑半球内侧面和底面,枕、颞叶之间无明确解剖分界标志,一般以枕、颞叶下缘间的切迹至扣带回峡之间的连线作为分界线,该线前方为颞叶,后方为枕叶。

正常MRI T1WI矢状位表现见图2-1-13。

图2-1-13 正常MRI T 1WI矢状位表现
(三)正常层面解剖
1.轴位层面解剖

以眶耳线为基线,以下简述轴位(横断)层面影像解剖。

(1)鞍上池层面:

约相当于眶耳线上2~3cm水平。在该层面,鞍上池位于中线区偏前部、脑桥和中脑的前方,依层面高低和扫描角度可呈四角形、五角形或六角形。鞍上池内可见视交叉、视束、灰结节、乳头体、漏斗(垂体柄)等结构。外侧裂起始部与鞍上池外侧端相连,稍宽大,称侧裂池或大脑侧谷,其前方为额叶,后方为颞叶。半球间裂位于中线前部,后端与鞍上池前端相连,将两侧大脑半球额叶底部彼此分开。额叶底部位于前颅凹内,由位于中线两侧的直回和直回外侧的眶回构成,层面稍高时在眶回外侧还可见到额下回的一部分。

颞叶位于侧裂池后方、中颅凹内,颞叶外侧缘由前向后依次为颞上、中、下回。颞叶内侧缘的最内端由海马旁回钩及其后方的海马旁回构成,下方即为小脑幕切迹,内侧与位于中线区的脑桥、中脑毗邻,两部之间有环池相隔。海马旁回后方颞叶内侧缘由梭状回构成。颞叶的深部、海马旁回外侧有时可见到侧脑室下角,呈三角形或裂隙状。在该层面,颞叶后方有小脑幕缘,其形态依层面的高低和角度而定,可呈V形、八字形、Y形、M形。当层面较高时,不显示小脑幕缘,颞叶的后方可见到枕叶。

(2)第三脑室层面:

大约相当于眶耳线上3~4cm层面,含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和侧脑室三角区。在中线区,两侧侧脑室前角前方横行的白质纤维为胼胝体膝部,两侧侧脑室前角之间为透明隔。侧脑室前角外侧有尾状核头,在侧脑室前角外侧壁形成压迹。第三脑室居中线处,前方借室间孔与两侧侧脑室前角相连,两侧为丘脑,后方的结构依层面而定,层面稍高时为胼胝体压部,层面稍低时为中脑顶盖。在大脑半球深部,尾状核头、丘脑外侧是内囊,呈“> < ”形,由白质传导束构成,其外侧是豆状核。内囊在尾状核头与豆状核之间的为内囊前肢,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是内囊后肢,前、后肢结合部是内囊膝部。豆状核由两部分构成,外侧部为壳核,内侧部为苍白球。从壳核向外,依次为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和脑岛。外囊和最外囊是薄层状白质纤维束,屏状核呈窄带状。在解剖学上,尾状核和豆状核(两者组成纹状体)、屏状核、杏仁核(位于海马沟内)统称为基底神经节,简称基底核,是大脑半球深部的灰质核团。脑岛是大脑半球皮质的延续,深埋于外侧裂附近额颞顶叶皮层灰质的深面。覆盖脑岛的额、颞、顶叶皮层灰质,分别称为额盖、颞盖、顶盖,合称为岛盖。

在该层面,大脑半球外侧缘被外侧裂分为前、后两部分。外侧裂前方有额上、中、下回和额、顶盖,外侧裂后方是颞上、中、下回,再向后是枕叶。在两侧大脑半球前部,半球间裂较短,其后端止于胼胝体膝部,大脑半球内侧缘从前向后由额上回和扣带回构成;在两侧大脑半球后部,半球间裂稍长,前端止于胼胝体压部,大脑半球内侧缘从前向后由扣带回峡、距状裂和枕叶构成,扣带回峡的前方即胼胝体压部。

(3)侧脑室体部层面:

大约相当于眶耳线上5cm层面,含侧脑室体部。在该层面,大脑半球外侧缘的脑回和主要的脑沟,从前向后依次为额上、中、下回和中央前回,中央沟位于中央前回后方,位置大致与侧脑室体部与前角的结合部相对,中央沟后方为顶叶的中央后回、顶下小叶(缘上回和角回),其后方为颞顶叶结合部,相当于颞顶叶间假想分界线处,再向后为颞顶枕叶结合部。在该层面大脑半球内侧面,仅前、后部有半球间裂深入,使两侧大脑半球彼此分开,而中间部有胼胝体将两侧大脑半球彼此相连。依从前向后的顺序,半球间裂前部大脑半球内侧缘由额上回和扣带回构成,其中额上回向前、外延伸至大脑半球外侧缘;半球间裂前、后部之间为胼胝体,位于两侧侧脑室之间的上方;半球间裂后部大脑半球内侧缘由扣带回峡、顶叶的楔前叶、顶枕沟和枕叶的楔叶构成。顶枕沟较深,易于识别,是重要的解剖分界标志。在该层面还常显示出两侧侧脑室前角和三角区,前者位于侧脑室体部前端,后者位于侧脑室体部后端。侧脑室体部的方位大致呈矢状位,而前角和三角区则稍向外侧弯曲。沿侧脑室体部的外侧壁是尾状核的尾部,呈一窄带状或梭形灰质核团。

(4)侧脑室上方层面:

相当于眶耳线上方6~7cm层面。层面中不含侧脑室。每侧大脑半球可分为中心部和外周部。中心部为白质,即半卵圆中心;外周部为灰质构成的脑回,走行曲折,表面有脑沟深入,脑回内侧有来自半卵圆中心的白质深入。

在该水平轴位层面,大脑半球外侧缘呈弧形,中央沟位于外侧缘中部,深入半球内向后内走行,将大脑半球分成大致相等的前后两部分。中央沟前方的额叶脑回,从前向后依次为额上、中、下回和中央前回;中央沟后方为顶叶的中央后回,其后方是中央后沟。再后,在稍高层面显示顶上小叶,在稍低层面显示顶下小叶,两者后方是枕叶,但顶、枕叶之间无明确的分界标志。大脑半球内侧缘较平直。在稍高层面,可识别出较深的中央沟,位于内侧缘中部,围绕其周围的是旁中央小叶,扣带沟的旁中央支和边缘支分别构成旁中央小叶的前、后界;在稍低层面,显示扣带回,其皮层灰质呈前后走行,位于半球内侧缘,易于识别。旁中央小叶或扣带回的后方是顶叶的楔前叶,顶枕沟位于其后方,是半球内侧缘顶、枕叶间的分界标志。该沟后方是枕叶的楔叶,最后端是枕极。

正常MRI T1WI轴位表现见图2-1-14。

2.冠状位层面解剖

以下简述与眶耳线垂直的冠状位层面影像解剖(图2-1-15)。

(1)额叶中部层面:

该层面大约位于外耳道前方3cm处。在中线区,两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的上部,由额上回和扣带回构成,半球间裂由大脑半球上面向下深入,止于胼胝体;两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的下部,由额叶直回构成,半球间裂由大脑半球上面向下深入止于透明隔。在胼胝体下方、中线两侧为侧脑室前角,透明隔位于两侧侧脑室前角之间中线区。在大脑半球上面和外侧面,从上至下为额上、中、下回和外侧裂,外侧裂的下方为颞叶前部的颞上回和颞中回。在该层面,外侧裂是一个显著的解剖标志,其上方为额叶,下方为颞叶。在外侧裂附近,额下回的外侧面和颞上回的外侧面分别构成额盖和颞盖,覆盖深面的脑岛。大脑半球底面由额叶的直回、眶回和颞叶底面构成。在额叶直回和眶回下方、两侧大脑半球的颞叶之间,有蝶鞍和其两侧的海绵窦。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区内,脑岛与侧脑室前角之间,可见到两个灰质核团,即尾状核和壳核,两核借灰质带彼此相连。

图2-1-14 正常MRI T 1WI轴位表现
图2-1-15 正常MRI T 1WI冠状位表现
(2)丘脑中部层面:

该层面大约位于外耳道前方0.5cm处。在中线区,两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由额上回后部或旁中央小叶前部和扣带回构成。半球间裂下端止于胼胝体。在胼胝体下方中线两侧为侧脑室体部,穹窿居于两侧侧脑室体部之间。穹窿下方的中线区结构为第三脑室,呈裂隙状,两侧为丘脑。第三脑室下方中线区主要由脑干前部占据。在大脑半球上面和外侧面,从上至下,为额上回、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外侧裂和颞上、中、下回。额上回和中央前回属额叶,约占上1/3;中央后回属顶叶,约占中1/3;颞叶的颞上、中、下回大约占下1/3。中央沟和外侧裂分别是额与顶叶、顶与颞叶之间的分界标志。脑岛位于顶、颞叶深面、外侧裂内侧。覆盖脑岛的中央后回和颞上回分别构成顶盖和颞盖。两侧大脑半球底面由颞叶脑回构成,从外向内依次为颞下回、梭状回、海马旁回。在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区深部、两侧侧脑室体部外侧有较小的尾状核尾部。两侧丘脑外侧依次为内囊后肢、豆状核、外囊、屏状核、最外囊、脑岛。在豆状核的下方、颞叶深部有近于横行的裂隙状侧脑室下角。

(3)胼胝体压部和松果体层面:

大约位于外耳道后方2cm处。在中线区,两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的上部由旁中央小叶和扣带回构成。半球间裂止于胼胝体压部。侧脑室体后部位于胼胝体压部的两侧。胼胝体压部下方是四叠体池,将胼胝体压部与中脑顶盖隔开。中脑向下与脑桥、延髓相续。中脑内中线处可见裂隙状的导水管,脑桥两侧向外延伸的部分是小脑中脚。大脑半球上缘由顶叶和颞叶构成,从上至下依次为旁中央小叶、中央沟、中央后回、顶上与顶下小叶、外侧裂、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外侧裂是颞顶叶的分界标志。大脑半球底面和内侧面的下部由颞叶的颞下回、梭状回和海马旁回构成,侧脑室下角位于颞叶深部,下角的内侧有横行裂隙状的脉络膜裂。

(4)颞顶枕联合区层面:

大约位于外耳道后方3~5cm处。在中线区,半球间裂将两侧大脑半球彼此分开,两侧大脑半球之间已无胼胝体的横行白质纤维束相连。两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由顶叶的楔前叶和枕叶的楔叶构成。在半球间裂内,大脑镰下端与位于大脑半球底面的小脑幕相连,大脑半球底面从外向内依次为颞下回、梭状回和舌回。侧脑室后角位于两侧大脑半球深部。小脑幕下方为小脑占据。大脑半球外侧面由顶上小叶、颞顶联合区和颞叶构成,其中顶叶约占上2/3,颞叶约占下1/3,两者间无明确的分界标志。

(四)正常颅脑MRI信号特征

在正常颅脑SE序列MRI图像上,皮质骨、脑膜结构和钙化因质子密度低,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鼻窦窦腔内空气中质子含量极低,也呈低信号。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和中脑导水管中流动的脑脊液产生流空现象,使血管和中脑导水管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但由于受流入增强现象、偶数回波复相位效应的影响,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也可呈高信号。颅内脂肪和骨髓质在T1WI上呈高信号,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在FSE T2WI上呈较高信号。蛛网膜下腔和脑室系统CSF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脑皮层灰质比白质含水多,故T1WI信号强度稍低于白质,而T2WI信号强度稍高于白质。骨骼肌在T1WI、T2WI上呈较低或中等信号。

表2-1-1 几种正常组织、成分的信号强度和影像灰度

表2-1-1列出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组织、成分在FSE序列MRI图像上的信号强度和影像灰度。

正常成人随年龄增长脑内有铁质沉积,主要发生于锥体外系的神经核,其中以苍白球、黑质网状部、红核最显著,其次是壳核、小脑齿状核、丘脑下核和尾状核,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

(张 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