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尽管近年来我国新材料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新材料整体创新能力还偏弱,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互结合的新材料创新体系。分研究阶段看,基础研究阶段,资源分散,缺乏集中力量围绕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的机制,原创性研究成果不多;工程化阶段,缺乏对材料、工艺、装备等有机结合问题的系统性研究,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和体系还未建立;产业化应用阶段,有关批量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研究较少,高端材料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不能完全保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牌号和体系还没有形成。从研究主体角度看,高校以前沿性研究和理论研究为主,部分科研成果无法落地转化;企业自主创新周期长、风险高、投资大,创新积极性不高,多为生产跟踪仿制品。总之,我国关键核心新材料技术自给率偏低,专用装备、关键元器件、核心部件等受制于发达国家,国际竞争力不强。
(2)产学研用衔接不紧密,新材料推广应用存在困难
“十三五”期间,为推动新材料上下游协同创新,我国在重点新材料领域开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等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现阶段我国新材料研发、生产与应用结合还不够紧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发和生产相互脱节。我国新材料领域研发投入总体不断加大,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偏低,存在“研发强、生产弱”的现象。尽管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转移机构,但大多侧重于行政管理职能,人员少且专业性不足,和企业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互补合作关系。据统计,我国财政资金支持的技术成果转移率不到10%,低于发达国家的40%~50%的水平。另一方面是生产和应用相互脱节。上游材料企业生产的产品性能无法满足下游应用需求,造成“有材不好用”;涉及国家安全和人身安全的下游应用领域,对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新材料必须经过严格充分的服役验证才能应用推广,由于我国新材料迭代不够,缺乏可靠性数据,下游用户不敢轻易选用,造成“好材不敢用”。
(3)新材料产业“遍地开花”,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不强
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为代表的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及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中西部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其中综合性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较强,配套设施较健全,下游应用市场广阔。尽管如此,与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英国剑桥科技园等世界级产业集群相比,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总体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聚而不集、集而不群”问题。部分地区打着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名号发展传统材料,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容易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部分地区盲目上新材料项目,搞新材料园区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引导,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新材料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特别是领军型企业数量少,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程度不够,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生态还没有形成,上下游企业间关联度不高。区域协作不充分,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未完全建立,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尚未形成,集群效益不明显。
(4)产业基础设施不健全,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
自“十二五”开始,我国不断加强新材料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了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了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实施了“互联网+”新材料行动,有效支撑了新材料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但与快速增长的新材料产业需求相比,我国新材料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还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还未完全建立,工业基础软件和材料设计软件还没有普及,质量技术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安全生产与管理体系还有待加强。新材料上下游协作配套能力不强,部分新材料的关键配套材料还未实现工业化生产;新材料检测、评价、计量等标准和体系有待完善,市场化服务能力弱;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储备不足,引进渠道不畅,激励机制不灵活;政策有效性亟待加强,财政、科技、金融等政策对新材料重点领域、产品和技术的支持相对分散、不够聚焦;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统计体系推广力度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