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着色
(1)墨与色
墨为主,色为辅。“墨”是国画色彩体系中的主导,起统领色彩的作用。 “色”应在此基础上与墨相辅相成,色与墨融为一体。色应协调,有助于绘画主体的表达,深入表现画面的意境。色彩的对比应表现在最精彩、最重要的位置,使绘画的主题明确突出。
(2)调色
根据不同的绘画对象有时要将颜料混合调制出需要的颜色。将需要的颜色挤在调色盘的内壁上,两种颜色之间间隔开。用毛笔蘸取一点清水,将主要的颜色调进调色盘底部,再用笔尖适当蘸取另一种颜色,在调色盘中进行调和。注意调色盘、清水和毛笔应保持干净,调出的颜色才能干净。
调和的颜色不能过多,保持颜色的纯正。
(3)着色
根据不同的绘制内容选择不同的着色方法。
◎平涂法
先勾出形象再填色,或一次平填或按绘画对象色彩的深浅、轻重、厚薄分数次加填。画面色彩变化丰富,形象生动。

平涂法
◎点染法
用笔尖蘸色,注意观察笔尖与笔肚的浓淡变化,结合绘画对象的形态特征,以简练的用笔直接画出色彩深浅浓淡的变化,以点代染,落笔成形,一气呵成。

点染法
◎罩色法
先用墨勾画出形象,待墨干透后,再用淡彩和淡墨加色套染,可染多遍,也可在画幅背面染色。

罩色法
◎破色法
先用湿笔蘸色画出基本形状,再用墨笔以勾、擦、皴、点等多种笔法破色,达到墨色统一,融为一体。破色法常用于花叶、树叶、树干、枝条等。

破色法
◎烘托和反衬
在浅色或白色的形象轮廓周围用淡墨或淡色烘染衬托,使画面主体形象更加突出。

烘托和反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