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三个要点
(1)沟通的焦点不是讲道理,而是看效果。
有一个孩子的爸爸曾经向我求助,他的孩子15岁,正上初三,在校外补习英语,去了两次就说不想再去上了,除非换英语老师。
这位爸爸想不明白,家长们都听过这个英语老师的试听课,大家一致反映老师很优秀,无论口语还是语法,都讲得很好。于是就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是因为自己不肯学或者遇到困难退缩了,便跟孩子讲了一通大道理。比如,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尊重老师是每个孩子必须要做到的,等等。结果孩子很反感,还跟他赌气,两个人两天没说话。
后来那位爸爸向我求助,我问他:“你知道孩子不肯去补习英语的真正原因吗?”孩子爸爸说不知道,我就教这位爸爸去跟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以聆听为主。果然,孩子不想继续补习英语是有原因的,而且与英语老师有直接的关系。孩子说:“那个英语老师在骂我的同学的时候,竟然爆粗口。老师是为人师表的,我感觉这个老师的素质太低了!”
后来,我们一起帮助这个孩子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方法是让这个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跟英语老师做沟通。
这个孩子准备了一盒巧克力,并在盒子里放了一张纸条,亲笔写了这么两句话:“老师,请您以后批评我们的时候,不要爆粗口!这样我们才会更喜欢您!”孩子把这个礼物送给了老师。英语老师收到礼物之后,很真诚地给这个孩子道了歉,并感谢他的提醒,保证自己下次一定不这样了!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关注效果的沟通就是这么神奇,最后每个人都很舒服,还都会取得进步。
(2)沟通重要的不是自己说了什么,而是对方听到了什么。
我们在第一章里讲到“聆听,是沟通的开始”,因此聆听其实是沟通的一部分。沟通时,除了需要主动聆听,还要关注对方是否听得准确。不能你说你的,对方听对方的,或者反正我说了,听是你的事……如果这样沟通的话,就会像给公主找月亮的大臣们一样,大臣们弄不来月亮,公主也得不到她想要的月亮。只有听的人真正明白了说的人说的真正内容,才叫有效的沟通。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说话人说的话,才能做出正确的回应或行动。
有一个小学员曾经跟我们分享过她写的一篇日记:
“你这次怎么考得这么差,你要好好想想自身的原因。”说完,那个美丽的语文老师便转过头批改作业了。
我只好站在那儿,呆呆地望着脚底下的方砖,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无助的我顿时迷失了方向。
过了一会儿,她似乎很累,只是注视着我不说话,我的头更低了。良久,她突然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从不认为你只有这个水平!”
老师的话语像一股清泉滋润我的心田,让我不再自卑、不再拘束,打开了话匣子跟老师说起了自己的目标。我的内心充满了勇气,我的信心仿佛给了我翅膀,我迫不及待地想飞向蓝天,与老师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往后的日子,我跟老师的相处也越来越融洽,我的六年小学生活已经过去了,我偶尔还是会想起那个老师。沟通真是一颗很神奇的果子,让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甜蜜的味道。
的确,好的沟通就如一阵和风细雨,会温暖我们的心田;就如一杯醇香的热茶,能赶走严寒酷暑;也如一缕灿烂的阳光,让世界充满爱,在心与心之间搭建起一座不朽的桥梁。
(3)沟通是要对说过的话或为对方听到的话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因为说话本身不是目的,达成结果才是目的。所以,说话的人要为说的话最终需要达成的结果或者为对方听到之后要达成的效果,负百分之百的责任。《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很多人应该都耳熟能详,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沟通不到位的案例。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医生叫扁鹊。
有一次,扁鹊遇见了蔡桓公,他看了看蔡桓公的脸色,然后说:“国君,您的皮肤显示您有病,不治怕是会加重!”蔡桓公笑答:“我没有任何病。”等扁鹊告辞之后,蔡桓公对臣相们说:“医生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便显示自己有本事。”
过了十几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看了看蔡桓公的脸色之后又说:“国君,您的病已经到了皮肉之间,不治真的就更重了。”蔡桓公觉得他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很生气,没有理扁鹊。
又过了十多天,扁鹊又来朝见蔡桓公,并神色凝重地说:“国君,您的病已入肠胃,再不治就危险了!”蔡桓公气得叫人把他给轰走了。
又再过了十几天,蔡桓公出宫巡视。扁鹊远远地望见了蔡桓公,转身就走。蔡桓公很奇怪,就差人去追问。扁鹊叹息说:“皮肤上的病,用药物敷贴就可以治好;皮肉之间的病,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之间,服用汤药可以治好;但是若病入骨髓,那么生命就掌握在司命之神的手里了!医生是无能为力的。如今国君的病已深入骨髓,所以我就不敢去见他了。”
蔡桓公听了仍不相信。五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连忙派人去请扁鹊,但扁鹊已经逃往秦国躲起来了。不久,蔡桓公就病死了。
过去,我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基本都集中在蔡桓公讳疾忌医、不肯听劝的角度。但是,换个角度看一下,扁鹊对蔡桓公的死也是负有责任的。试想一下,扁鹊作为一位医者,在与患者蔡桓公沟通病情的时候并没有做到有效沟通。四次相见,四轮沟通,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样的教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今天,每个行业的工作者都需要提升自己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在不同角色上的责任,我们都需要对自己说过的话或者为别人从我们嘴里听到的内容最后产生的结果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也只有这样,才算沟通到位。
记住:当你说话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对方听到了什么,并且你还要为你说的内容会达成的结果负百分之百的责任。当你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你和孩子的沟通才会真正支持到孩子,和朋友、家人才能真正融洽地相处,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才会高效地达到预期的目标。最后再给各位讲一个小故事,或许能对你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有所启发。
一个妈妈正在厨房洗碗,听到小孩玩耍的声音,于是大声问他:“你在干吗?”
小孩答道:“我要跳到月球上!”
妈妈并没有泼冷水地冲孩子说“小孩子不要胡说”之类的话,而是微笑着说:“好,但是不要忘记回来喔!”
这个小孩就是阿姆斯特朗,后来他成为第一位造访月球的地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