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儿童的智慧越成熟,情绪的发展也越深化和复杂。同理,儿童的情绪发展越成熟,智力也越发达。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情绪特点也会发生变化。
相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童年的孩子社会情感迅速发展,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都逐渐发展起来了。并且,孩子调节情绪的认知策略开始出现,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强。他们开始掩饰自己的情绪,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情绪表达规则,知道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可以得到成人相应的反应。他们还会使用富于表达性的身体动作来辨别情绪,对情绪的外部原因和结果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知道发生的某个事件让大人或同伴高兴或是不高兴。
此时,孩子社会情感的发展还没有完善,因此他们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场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会有所增强。
1.易感染
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情绪具有情境性,会因为周围环境、事物的变化而产生兴趣的变化。例如,买了新玩具、妈妈离开、新朋友出现……都会使他们的情绪大起大落。很多时候情绪不是由孩子自身发出来的,而是因周围人的情绪波动而引起的。
幼儿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小朋友哭起来了,其他小朋友也莫名其妙地跟着哭起来,整个场面变得混乱极了。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控制能力加强,这些情绪特征就会逐渐减少,情绪的控制力、稳定性也随之提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慢慢加强,易冲动、易外露、易感染这些特征就会逐渐减少,情绪的控制力、稳定性也会随之提高。
2.易冲动
3~6岁孩子的内抑制发展差,控制力弱,言语的调节功能不完善,因此当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孩子时,孩子情绪就会出现爆发性,常从情绪的一端迅速发展到另一端。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易波动,极不稳定。这个时期孩子的脸就像春天的天气那样多变,说哭就哭,说笑就笑。
3.易外露
这个时期的孩子通常会将情绪变化毫不隐藏地表现出来,而且擅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例如,不高兴就哭,高兴就大笑或者是手舞足蹈,愤怒就瞪眼跺脚,有高兴的事就要向亲近的人诉说。
4.道德感
3岁以后,孩子产生了简单的道德感。在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中,初步接触到社会人群对人和事物的好坏、美丑的体验和评价。孩子的道德感就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在成人的评价和语言强化下发展起来的。儿童了解了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成人夸奖了他,他得到了肯定,体验到满意愉快的体验,又在成人语言的指导下得到强化。他们逐渐知道哪些行为会引起满意的体验,哪些行为会引起不满意和不愉快的体验。他们开始按照社会行为标准认识好坏、美丑,从而使道德感发展起来。
这个时候父母不妨多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会准则,同时要用夸奖来巩固孩子的利他行为。例如,孩子会主动地擦桌子,给奶奶洗苹果,爸爸妈妈要多给他鼓励和夸奖,让孩子建立自豪感,为自己而骄傲。
5.审美感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家长和成人对事物的态度、自身的体验、自己言语的直接影响下,也开始能直接感触到自己周围的事物,逐步产生自己的审美,如自然美景、穿着、音乐等。
到5~6岁,由于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及成人的指导,儿童对事物的分析和辨别能力增强。儿童就能从生活中分辨美丑,知道什么图画美、什么音乐好听、什么语言美、什么行为美。这样就产生了对美的事物舒服而愉悦的情绪体验。
这时候,作为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事物,也可以带他走出家门去欣赏美丽的事物,孩子对事物的感觉会更加敏锐,艺术修养也会有较大提高。
此时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情绪调节能力,也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来掩饰自己的情绪,并掌握了简单的表现规则。
如在做错事时,为了逃避惩罚,掩饰自己的负罪感和真实情绪,孩子会撒谎,但是他们的策略是简单的,很容易被成人发现。成人这时也不必发怒,要先检查自己的禁令是否合理,和孩子讲清楚道理,同时要记住,之前如果申明要惩罚的,就一定要执行。
此时的父母,要细微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真实的想法,然后告诉孩子正确的情绪应对方法,这样孩子的应对策略才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