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1953年大工业梦想
一个没有现代工业的国家,是永远强大不起来的。1953年第一天到来的时候,新中国前行的脚步出现新的音符。《人民日报》这天的社论,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第一个五年计划”,还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1953年,中央宣布要向社会主义过渡,意思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当时中国人的理解,其实也很简单,叫做“一化三改”,主体内容就是工业化。1953年成为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第一年。要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有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包括钢铁、煤炭、炼油、机械、飞机、汽车、发电各个行业。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奠定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7月,中国的第一个汽车制造基地在长春举行奠基仪式,人们把毛泽东题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几个字刻在汉白玉基石上面,植入一片荒凉的黑土地里。
鞍山钢铁公司是新中国成立时最大的钢铁厂。当时是一片废墟,日本人走的时候断言,今后的鞍钢只有种高粱了,要恢复生产,必须要20年的时间。然而,江山易手,情况便是两样。鞍钢不仅很快恢复了生产,1953年还新建了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七号高炉,生产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根无缝钢管。
随着鞍钢一道出名的还有位劳动模范,他的名字叫孟泰。他凭着朴素的劳动经验,把认为有用的东西收集起来,放在炼铁厂的简易房里,逐步建起了一个“孟泰仓库”。
劳动者就是主人公,主人公就是劳动者。北京永定机械厂钳工倪志福,这年接到高锰钢加工打眼任务。用传统的“标准钻头”要钻半天才能打通一个眼,而且一天要烧坏12根钻头,于是他反复琢磨,发明了一种省时省料的三个尖七个刃的新钻头,人们把它叫做“倪志福钻头”。
国营的多数企业建立了比较合理的工资等级制度。这年工人实际工资所得,平均为每月56万元(旧币,相当于新币56元)。
工业建设需要人才。从1953年开始,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统一分配制度,叫做“集中使用,重点配备”。于是,暑期毕业的34985人大多分配给了工业和交通系统,有5700多人留在高等学校当助教或读研究生。
对老百姓来说,工业化意味着繁荣、富强和幸福。但怎样去干,事实上很陌生。于是,被称为“老大哥”的苏联专家来了。他们带来技术和设备,手把手地教一些昨天还是农民的青年工人怎样操作机床。
学习俄语和苏联文化成为时髦。电影院里放的是苏联的电影,书店里摆满了苏联的书籍,几乎每一个青年学生都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几乎每个少年都熟悉《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几乎每个城里人都会唱几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样的歌曲。人们真诚地相信,苏联就是大工业的榜样。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3月5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共中央书记斯大林逝世,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前往苏联驻中国大使馆哀悼。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来后,农业支援工业的势头很猛。1953年的一个统计很有意思,从1951年至1953年三年内,中国丝绸公司华东区公司运销国外的生丝,换回大量机器、钢材、燃料及化工原料。如果把这些工业用品都换算成钢轨,估计可以筑成十多条成渝铁路。
农村的生产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分得土地的人们成立大量临时性或季节性的互助组。新中国成立前分得土地的地方,开始推广长年互助组,甚至组建起以土地入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也结束了。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署。最终代表“联合国军”在协定上签字的,是美军上将克拉克。他沮丧地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场战争牺牲了近二十万中华儿女,其中有大约两万人至今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在这年召开的全国妇女大会上,毛泽东见到了用身体堵枪眼的黄继光烈士的母亲邓芳芝。一位是父亲,一位是母亲;一位是领袖,一位是农村老大娘。他们都在朝鲜战场上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他们承受着共同的悲伤,也拥有共同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