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我认知,掌控成功的方向
01.先学会认识自己的情感
哈佛语录
情感可以说是一种很物质化的事物,而情商则是人在进化中发展出来的技能。情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情商的高低。正是因为有了情商,人类才能在进化中逐步胜出,最终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
读懂你的情感
2008年5月12日,受汶川地震的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顷刻间坍塌。第二天,当救援人员扒开废墟的时候,眼前的情景令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
一位救援人员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当我们赶到时,发现他的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他的身下有四个学生,学生的命保住了,而他却离开了我们!”这个“他”就是谭千秋,一个伟大的中学教师。
原来,地震发生前的一刻,他正在这栋教学楼里给学生们上课。在地震发生的瞬间,他像童话里的那个救世主一般,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得救了,他却不幸遇难,献出了51岁的生命。
一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生死攸关之时,为孩子们承受住了千钧重压,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教师在生命的危急关头,也没有忘记用他的爱为自己的学生铸造起一堵坚实的城墙。
是爱这种强烈的情感,激起他非凡的勇气。人们从中看到了情感的目的性与伟大的情感爱所演变成的强大力量。
如果用理智的眼光看,自我牺牲是非理性的,但对于情感而言,这便是唯一的选择。
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内在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出现,直至深深地印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成为一种先天的、自主性的情绪反应倾向,这再次证实了情感的存在价值。
那么,什么是情感呢?
情感的含义是非常深广的,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恨、喜、怒外,还包括道德感、责任感、理智感、美感等的高级情感,这些高级情感明显带有很强的理智因素。而高级情感在某种意义上是智力活动的结果,它往往伴随着智力活动的全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智力活动的方向和力度。
《钱伯斯字典》中对情感的概述是:一种感觉的触动;一种思维的激动,如气愤、喜悦、恐惧、悲伤,以及相对应的身体症状;一种与认知和意愿不同的感觉。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需要、欲望、判断、态度和观念,情感就是人在这些因素的支配下,对事物的切身体验或反应。
从生物学上讲,情感的作用有两点:一是情感延续了生命。因为在冲动、欲望和爱的驱动下,有了男女的交合,而父母对子女的保护欲望更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无可替代的安全感。二是情感保护了我们的安全。对人类来说,特别是在早期狩猎时代,如果没有对危险本能的情感反应,就不会有逃跑和抵抗的行为驱动力,那么人类就很难生存下来。美国精神病学家阿伦·贝克说:“天性宠爱忧虑基因。”意思是说,忧虑和恐惧的情感在危险的情境下,拯救了人类,免去了更多的潜在危险。所以说,情感一直在保护着我们的安全。
情感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的心理,尤其是会加快心跳速率,当血流迅速供应到情绪相对应的身体部位时,就会使人作出相应的反应,或悲或喜。
可以说,情绪、情感与人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现实无法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失落、忧伤、恐惧等消极性情绪和情感;当现实符合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满足、愉快、兴奋等积极性情绪和情感。
认识自己的情感
不认识自己的情感就无法管理自己的情感,就会影响成功的效果。
那么,如何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呢?
科学家通过对大脑的研究发现:情感来自于一个被称为“中枢边缘系统”的部位,在这个系统的中心位置有个扁桃形的小结构——大脑杏仁核(amygdala),这便是情感思想的聚集地,如悲伤、快乐、喜欢、厌恶、愤怒、恐惧和欲望等都出自这里,而爱则来自大脑的另一部位——新皮质。
我们可以把大脑杏仁核看作是一个守门员,它负责审视每一条进入的信息。它往往比理性思维更快速地采取行动,而不用费神去考虑后果,只管作出判断。如果它发现有些信息是紧急情况,就会“自动报警”,迅速启动大脑和身体的其他部位。
在人类的大脑反应中,原始的情感仍然存在。在人们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现象:当人感到恐惧时,血液便迅速流向大腿肌肉,从而使人更易于行动——奔跑;当人感到惊讶时,眉毛会上扬,以使眼睛扩大视野,获得更多的信息;当人感到厌恶时,脸部自然向上皱起,使鼻孔完全关闭,以阻挡异味的进入,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原始的情绪沉淀。
一个人的情感有着很强的指向性,即情感的倾向性。人的情感倾向性是由人的需要所决定的。如果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产生肯定性情感;如果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否定性的情感。比如,有的人会对危害社会及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产生厌恶和抵触的情绪,而有的人却可以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有的人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而有的人却会产生不满和不服气情绪。
因此,为了避免情感完全脱离我们,大脑必须控制情感。而控制情感的重任是由新大脑皮层来担当的。新大脑皮层位于人的前额的正后方,这是情感大脑的一部分,它负责情绪的“控制”和对情境的重新“评估”,以便找出一个可能更合适的反应。不过,在重新评估上所耗费的时间要比大脑杏仁核及时反应的时间长,所以大脑杏仁核督促行动在先,新大脑皮层作出理智的思想判定在后。
看来,大脑杏仁核的本能情感反应完全战胜了新大脑皮层,以致大脑短时间内无法作出更为冷静的判断。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在心烦意乱之时,经常会说:“我现在无法冷静思考。”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他真的不能理性思考,因为此时大脑杏仁核已经将新大脑皮层“劫持”了。这也是我们的理性经常败于感性的原因所在。
情感的自我认知,是指持续地关注自己的内心思想状态,认识自己的感受,以及感受产生的缘由,以辨别引起心烦和情感劫持的事件起因。简单地说,对于自己的情感,要注重客观事实,要关注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而不是想看到的和想听到的。
如何培养自我控制力
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经常会误解事实,或者无凭无据地胡乱猜想所听到的事实,即忽视实情,相信假象。而没有质疑或核实事情的准确性就妄下结论,更是坏习惯,这会让人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事情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最终的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答案就是——培养自我控制力,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利用现有的条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更不贬低自己的一切。
这样一来,当你陷入某种困境时,你的情感才会保持冷静,你的思路才会更加清晰,你的行为才能保持端正,进而帮助你走出困境,重新获得自由和光明。
当然,培养自我控制力并非易事,我们要不断地努力学习。那么,应从哪里着手呢?
首先,要认识并准确地表达自我情感,争取在情感失控之前控制它。如果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起了冲突,那么你首先要准确地表达自我情感,找到错误在哪一方,若是错在自己,就要主动调整自己的情感,化干戈为玉帛;若是错在他人,就要努力磨合情感,以免激化矛盾。
其次,当你遇到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时,要自我选择如何作出反应,而不是任由“亚情感”自由发展成“我已无法控制,只能随意妄为”的地步。
再次,无论遇到什么状况,你都要充满自信,作出恰当的反应。
此外,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情绪思维,使其更灵活、合理地应对各种状况,不至于一遇到突发事件,就手忙脚乱。
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情商(情感认知能力)基础。只要你不断努力,就能有效地运用这些技能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哈佛的智慧
一个人必须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就无法管理自己的情感,就会影响成功的效果。
02.人到底有没有第六感?
哈佛语录
通过第六感,人可以自动地与无穷的智慧沟通,从而培养一种抵御恶劣情绪及境遇的情商和能力,这便是发现第六感存在的意义。
很久以前,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列出了人的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除了这五种感觉,他认为人类不可能存在着第六感觉。
那么,人到底有没有第六感觉呢?
20世纪90年代末,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对人的行为进行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他们以解剖学及生理学原理为依据,做了一项实验,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类确实存在着第六感觉。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罗纳德·任辛科对40个人进行了实验,他在电脑屏幕上向受试者展示了一系列的图像,而且每一图像在电脑屏幕上停留的时间只有1/4秒,每个图像过后都会被短暂的空白灰屏所取代。
任辛科教授把这项实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照实验,即先后出现的图像其实是一致的。在这组实验中,同样数量的被测者确信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另一种是控制实验,即前一个图像会在短暂灰屏后,被另一个有细微区别的图像取而代之。在这组实验中,大约有1/3的被测者能确认一点:在图像发生变化之前,他们就能感觉到图像发生了变化。这说明,两种实验的反应确实有所不同。
任辛科教授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有意识的视觉感觉模式,他将其命名为“心智直观”。他分析说,视觉系统能够产生一种强烈的深度感觉,它能察觉到某物已经发生了变化。而那些相信第六感存在的人则可以从这一现象中找到更多的解释。
当一个人走进一个房间的时候,他感觉到有些东西发生了变化,但却无法判断出哪里出现了差异。任辛科认为,其实这也是“心智直观”的一种典型表现,它可能是一种预警系统。
当然,“心智直观”不可能一味地单独工作。它可能和一些其他感觉共同发挥作用,以示警示。比如,当你在深夜时分独自走在街上的时候,有时会察觉身后有人尾随于你,其实这个时候就是“心智直观”和听觉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视觉研究员丹·西蒙斯对此项研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认为,任辛科的发现标志着一种前所未知的、有趣的注意机制的存在,而且在区分精神感觉和盲目相信的工作上,任辛科的研究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第六感是人类潜意识中创造性想象力的一部分,它曾被称为“接收机”,通过思想和意念在人的大脑中一闪而过,就如同转瞬即逝的流星一般,虽然短暂,却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后来,这种闪耀被称为预感或灵感。
一旦场景发生变化,第六感就会在冥冥之中与人类来个神秘约会,对当下场景马上作出反应,这时人类在顷刻间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情绪反应,或恐惧,或不安,或焦虑,或愤怒,或欣喜,从而迫使人类作出适当的反应和行为。
哈佛的智慧
第六感觉是在人类进化中沉淀下来的一种直觉,它综合了人类进化中不同场景下的不同情绪特征。
03.自我心像是自我认知的助推剂
哈佛语录
自我心像有助于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只有确立一个准确无误、积极向上的良好的自我心像,才能增强你的自信心,助你马到成功。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就发展了一种叫“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学模式。
卡尔·罗杰斯认为,人都有各自的潜能,只要善加利用内置的动力,就能随时将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罗杰斯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实现趋势”,他指出,在人的思想中都会有一个理想中的自我,即一个真正想成为的人。
不过,很多人都发现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根本不能合二为一,而这个自我被罗杰斯称为真实的自我。罗杰斯认为,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越接近,我们的情商就越高。
这就说明,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存在着些许或极大的差别,而辨别这一差别就要以自我心像理论为依据。
所谓的“自我心像”就是自我认识或自我意识中的一部分,它是在自我认识或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人们根据个人以往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尤其是童年经验),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不自觉形成的。
不同的自我心像会让你有不同的人生
如果你的自我心像是正直而积极的,那么你就会经常看到一个受人尊重、进取向上的自我。这时的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对自己说:“我行,一定行。”如此良好的心态有助于你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自身价值和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等,进而能够有效地拉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距离,用较高的情商开启你的成功人生。
如果你的自我心像是愚钝而自卑的,那么你就会经常看到一个无所作为、平庸无能的自我。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你就会唉声叹气,自怨自艾,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成为理想中的自我。结果,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样一来,自卑、沮丧、无奈、无力、不平等不良情绪将会填满你的生活,这就注定了你只能是一个平庸的小人物。
自我心像需要不断地调节
威廉·詹姆斯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个公式:自足感=成就÷抱负。从这个公式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自我感觉满足与否,与个人的抱负水平成反比,与个人的实际成就成正比。这个公式可以成为调节自我心像的一个参考。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与其抱负水平相当,那么他将对自己感到满意,这有利于实现自我肯定性的评价,由此而产生的自我心像则是积极的,他会有足够的自信和成就感。
反之,如果一个人的抱负大而取得的成就却不如预期,那么他将感到不满足,由此而产生的情绪和结果会有两种:一种是他可能因此而更加努力,进而取得成就;另一种是他可能因此而感到自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自暴自弃,从而一败涂地。
针对上面的分析,其中最需要调整的就是——自卑的自我心像。
当你经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凡事都是力不从心,处处不如别人的时候,这就说明,你的自我心像是自卑的,这不利于你今后的发展,所以你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我心像。这时候,你要树立自信心,同时要树立肯定自我的信念:我是独一无二的,我的存在一定有价值,我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价值,为自己打造一片天!
当然,过于高大的自我心像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对自己的估价过高,就很容易自负,那么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的。因为自满的情绪不仅不利于客观地设计进取目标,还会破坏人际关系,给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
总之,自我心像的调整必须掌握好尺度。只有自信心与成就、抱负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才有利于自我能力的提高,才能使成功的几率增加。
可是有些时候,坚定的信心与过于高大的自我心像难以识别。比如,别出心裁的创意、独特先进的见解等,往往是高级才智的表现。但在某种情况下和一定的时间内,这种高级才智会受到众人的质疑。这时,你不必过于烦恼,而要坚持己见,坚定信心,这才是一个高情商者所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不过,当你对自己的能力、贡献等方面的评价与多数人发生大的分歧的时候,就要意识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你放大了自我心像。在这个时候,你应该尽量缩小真实自我与自我心像之间的距离,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
自我心像助你认识自己
在一定意义上说,良好的自我心像可以是自信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一个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常会持有肯定的态度和较高的自我接受度,他认为自己有智慧、有能力,至少不比别人差。同时,他对自己和他人能作出准确的、客观的认识和判断,这些都有利于个人独立感、安全感、价值感和成就感的树立。
自我心像确立的原则
既然良好的自我心像对一个人是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了解确立自我心像的原则,即在真实自我的基础上,最好略高一些,因为比真实自我略高一些的自我心像会使你的信心更强,由此能够确定更远大的目标,有利于将你的潜力更多地挖掘出来。
如果自我心像确立时要比真实自我偏低,尤其是明显偏低,就会损伤你的自信心,甚至会产生自卑的情绪,这会导致你连现有的能力都无法发挥出来,那么挖掘潜力、获取成功就更是遥不可及了。
哈佛的智慧
自我心像虽然是不自觉形成的,但这种心像的形成有助于对自身价值、自身能力、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进行评估。人们可以依据它去判断自己,并指导自己的行动,大大地提高了行为的准确性。
04.成功,从认识自己的性格开始
哈佛语录
认识了自己,你就是一座金矿,你就能够在人生中打造别样的辉煌。这是因为,认识了自己,你就有了掌控成功方向的指南针,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正确地认识自己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只有具备准确觉察、识别和判断自我情绪的能力的高情商者,才能具备“知彼”的能力。
如果要想真正地认识自己,就要从认识自己的性格开始。尼克松说:“对一个人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他的背景、他的肤色、他的种族,或是他的宗教信仰,而是他的性格。”
在心理学上,性格被定义为一种先天遗传和后天养成的一贯的行为倾向。为什么有的人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能够心平气和,泰然自若,而有的人却心灰意冷,痛苦绝望?为什么有的人整日容光焕发,笑容满面,而有的人却永远是愁眉苦脸,自寻烦恼?为什么有的人习惯热闹,活泼张扬,而有的人却喜欢宁静,安静内敛?为什么有的人在遭遇失败时越挫越勇,勇往直前,而有的人却怨天尤人,临阵脱逃?……其实,这些都是人的性格使然。
想要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想要成就大事业,就要从认识自己的性格做起。那么,如何准确地认识自己的性格呢?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人的性格类型做了细微的研究,他提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性格测试方法,请你参照下面不同的性格特征,与自己做一个对照比较。
现实型
这种性格的人一般比较外向、乐观,他的逻辑思维很好,可以轻松地将事情分析得条理井然,并且加以整合,让事情可以循序渐进地顺利进行,绝不会出错。
他很少做无谓的空想,用常人的思维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与周围的人相处得很和谐,不惹是生非;他很重视目前的工作,有时会为了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而烦心伤脑;他的思维一般只停留在可视范围之内,他只在乎其中与自己有关联的人和物;他经常是在强者面前退却,在弱者面前踊跃;他特别在乎细节上的问题,因为他要随时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常常是选择好的,放弃坏的,而且会为了对自己有利的人和事放弃原则;他会特别在意眼前的利益,往往心中不再有任何的奢求,只满足于现状,心里只想如何能够让现状很好地维持下去,从来不想跳出眼前的小圈子,站在高处设想一个更灿烂、更广阔的天空。
完美型
这种性格的人一般比较内向,爱思考,悲观,他一旦做起事来,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讲求条理,精益求精,坚守标准,绝不妥协。
他通常很严肃,很少笑脸相迎;他是天生的怀疑论者,总是对一些与自己要求不符合的人或事不由自主地挑剔;他喜欢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他的完美个性让他既怕别人不在意自己,又担心别人太过于在意自己;他重视三思而行,一丝不苟,坚持原则,追求高标准、高质量和完美无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在他的眼中,世界的缺点很多,他的不满很多,所以常常会陷入一种消极、忧愁的情绪中而无法自拔。所以,即使他追求上进,会很优秀,但他却缺少快乐。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过分追求完美的心态对人的身心伤害很大。那些在工作中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感到压力大、焦虑、身心疲惫,有些人年纪轻轻就患上各种身心疾病。
早在1996年,心理学家保罗·海威特和乔丹·弗莱特就对103位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患者都是对自己提出很高要求的人,他们追求十全十美,以至于心态越来越抑郁,最后不得不接受治疗。追求完美本身不是坏事,但是为了达到尽善尽美而丢掉享受快乐的机会,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权威型
这种性格的人比较严肃、力争上游,他的独立性和自尊心都极强,当他遇到挫折、阻力或失败时,他会当机立断,从头做起,直到成功为止;他是那种执着地从事事业的人,即使是上刀山、下油锅,也不会令他退却;他不怕冲突,能承受压力,勇于承担责任。
他有改革派的作风,勇于创新,总感觉必须全力以赴推翻障碍,才能成功;他讨厌规则,除非规则是自己制定的;他会频繁更换职业,因为他不喜欢在原处滞留或受外力限制;他一心渴望权力与掌控能力,不拘小节、粗率、跋扈及缺乏自制。
他总是夸张地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有强烈的正义感,不喜欢拐弯抹角,即使在他的上司面前,只要他认为对方有什么不妥之处,也会理直气壮地指出错误;他总是喜欢在他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威严,期望能够成为主导力量,让所有的人都毫无怨言地服从;他工作时可以很拼命,玩起来可以很投入,他不怕把情绪表露出来,有冲动想要得到什么,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得到,不允许别人阻止,也不理会别人的劝告;他经常把破坏游戏规则看作是创造,他不甘于平凡,总希望自己能创造奇迹,总认为自己能办别人办不了的事情;他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精明能干,相信自己的决定永远都是对的;他总是拒绝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认为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至高无上的,希望自己身居高位;他喜欢任何事情都由自己来掌控,凡事做主管,变得非常专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唯我独尊”等都是他的座右铭,他总是要争当一个王者,希望自己永远处于中心位置;他不愿意听到别人谈及自己的过失与不足,如果有人当面反驳他的想法,他就很容易作出过分强烈的反应,突然爆发。所以,一个权威型的人可以是一个具有活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力的领导者,但也可以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成功者,因为他很情绪化,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享乐型
这种性格的人一般比较外向、乐观、好动、喜欢与人交流,他喜欢参与新奇有趣的活动,他的生活哲学是:“最紧要的是玩得开心。”
他的爱好十分广泛,具有很高的鉴赏力,懂得充分享受生命,热情洋溢,多才多艺;他喜欢把大部分的精力投注在感兴趣的事物上,不喜欢没有回报或反复做同一件事;他渴求有新鲜感的生活,最忌讳被束缚、被控制,喜欢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他的头脑很灵活,思维多变,反应机敏,往往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他常有很多的创意,能够运用各种各样的别出心裁的办法解决问题;他喜欢参与计划的起步阶段,因为在计划的过程当中,可以考虑很多有趣的选择。
如果对正在进行的事情失去兴趣,他就会转移目标,改做其他比较有趣的事;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常常会选择逃避,然后再找一个新项目,以免使自己陷入困惑之中;他喜欢保持感情的高峰状态,喜欢用快乐的活动比如谈话、接触和相处来取代深层的思考和计划;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感受新鲜,享受快乐,对过去痛苦的事,会选择主动忘掉。
性格没有优劣、好坏、强弱之分,有的只是特点。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命运和人生。成功和挫折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来发现自己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做到发扬积极因素,调节或克服消极因素。我们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训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情商,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认知、体察和管理,进而掌控成功的方向。
哈佛的智慧
高情商者与低情商者之分,并不在于性格上的差异。那些具有高情商的人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性格特点。但是,他们依然能够取得成功。究其原因,是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性格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认识和判断,知道自己性格中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更可贵的是,他们总能超常发挥和扩大自己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和正面影响,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性格中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
05.不要畏惧自己的缺点
哈佛语录
成功离不开智慧,更离不开情商,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取长补短,乃是一个高情商者必做之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成就辉煌的人生。
世间并无完美无缺的人或事,人也不可能没有缺点,但对缺点采取何种态度却是关系到人生成败的大事。因为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否能够找到、改正、克服自身的缺点。
如果你不能找出自身的缺点,去改正它、克服它、战胜它,那么你只能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小人物。反之,你将会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
五年前,戈尔斯还只是一个汽车修理工,当时的处境离他的理想差得很远。
一次,戈尔斯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招聘信息,休斯敦一家飞机制造公司由于扩大规模,正向社会招募人才。当时的戈尔斯非常开心,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争取这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戈尔斯做了简单的准备就前往休斯敦了,到达那里已是晚上,面试就在第二天进行。晚饭过后,戈尔斯一个人坐在旅馆的房间里陷入了沉思,以往的生活如同怀旧电影一般一幕幕地在他的脑海中闪过,曾经的苦难和辛苦仿佛又经历了一次,一种莫名的惆怅萦绕心头:我并不是一个愚笨的人,为什么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想到这里,戈尔斯拿出了纸和笔,把他这几年认识多年的好友的名字写在上面,其中有两位曾是他以前的邻居,现在他们早已住到高级社区去了。还有两位是他的同窗好友,现在也已成家立业,生活富足。戈尔斯扪心自问,和他们相比,他除了工作不如他们,其他的都不必他们差。论智慧,他们不比自己强;论口才,他们更比不上自己。
戈尔斯分析来分析去,最后他发现,和这四个人相比,自己确实缺乏一种能力,那就是无法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性格情绪。
此时,已是凌晨三点钟,但是,戈尔斯的思绪却很清晰,因为这是戈尔斯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的缺点。他发现,自己过去很多次处于即将成功的边缘,却因为自己不能控制情绪,比如冲动、暴躁、遇事不冷静、急不可耐,甚至在关键时刻产生自卑的心理,等等,这些都让成功的脚步停滞不前。
这一个晚上,戈尔斯就坐在房间里自我反省,自我检讨,他发现自己从小就是一个缺乏自信、得过且过、轻言放弃、不思进取的人。虽然他一直渴望成功,却缺乏争取成功的勇气,而且这么多年来,他始终都不曾想办法改变自己性格上的缺陷。
同时戈尔斯发现,很多时候,他都在自贬身价,从过去的每一次失败中,都可以感受到自己那种失落、忧虑、无奈、惆怅的情绪。
找到了令自己无法成功的根源,戈尔斯顿时豁然开朗。于是,他痛定思痛,作出一个令自己都很吃惊的决定:今后,无论遇到令人兴奋的事情,还是遇到令人失望的事情,他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全面改善自己的性格,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清晨,戈尔斯走到窗前,看到艳阳高挂的景象,他心潮澎湃,信心大增,于是他充满自信地前去面试,结果,他被顺利地录用了。
走出面试大厅,戈尔斯的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笑容。他很清楚,这次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份工作,就是因为自己有了一种敢于面对和改正自身缺点的勇气。面试的成功,终于让他明白——缺点并不可怕。对于与生俱来的缺点,只要勇于改正,就能化缺点为优点;对于后天形成的缺点,只要引以为戒,就不会妨碍光彩的绽放。
两年后,戈尔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所属的组织和行业内建立起了名声,树立起了威望。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乐观、聪明、进取、和善的人。他在公司里的晋升速度是最快的,从普通职员一跃升为部门主管,成为公司所倚重的人物。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他仍是同业中少数可以获得生意的人。后来,公司改革重组,戈尔斯得到了可观的股份,这让他有了更大的资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一个人的优点是自身的法宝。你要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形成鲜明的特点,让自己的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所认识,而在劣势上更应该以平衡心去对待。
一个高情商的人一定会客观地审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不会夸大优点,更不会轻视缺点。很多人不愿意直面自己的缺点,这是自欺欺人的行为。讳疾忌医,是许多人的通病。
其实,找出自己的缺点是自我完善的关键环节。正如韩国现代集团总裁郑周永说:“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认清自己的缺点,然后努力地去克服它。”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因为只有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才能够清楚应该从何处进行弥补。
但是,要明白一点:绝不能因为发现缺点而使自己无端自卑,垂头丧气,而是要给自己一个勇敢和积极的心态。一个人的心态是否良好关乎成败,所以,要有一颗平常心,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参与竞争,勇敢地迎接挑战。
哈佛的智慧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的缺点是与生俱来的,有的缺点是后天形成的,但不论我们的缺点是如何存在的,那都不可怕。只要我们在面对那些缺点时,能够客观分析,理智对待,那么所有的缺点都可以一一克服。
06.亨利·福特的成功启示
哈佛语录
人生的转折和理想的转变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只有在这种不断的自我诊断、自我试探中,才能找到一个让自己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的理由。
亨利·福特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的一座农场,自幼帮父亲在农场干活,他的父亲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和自己一样优秀的农场主。
可是,亨利·福特却很反感做些锄地、挤牛奶、养马等无聊的农活,手中拿着的往往是锉刀、铁锤、铆钉、锯子和螺丝帽等工具,成天琢磨着设计机器来摆脱“苦役”。对他来讲,一天中最有趣的事情就是修钟表、修机器。
有一天,亨利·福特对父亲说:“我想做一个机械师,不想做农夫。”父亲没有把他的话当真,认为他是随口说说的。
不过,他的心中一直坚持着这个想法,所以,在他17岁那年,他毅然离开了农场,去了底特律,在一家机械厂当学徒,修手表和各种机器。他感觉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可是在外打工的生活却越来越艰难。
最后,迫于无奈,他还是结束了整整八年的漂泊生涯,回到了家乡农场。回家后,父亲给他40亩木材地,但条件是让他放弃做一名机械师。作为权宜之计,他同意了。
换作其他人,在尝过了生活的艰辛和闯荡的艰难后,也许便会就此认命,在农场里做一辈子的农夫。可是,他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的心里仍做着那个机械师的梦。
所以,在做农活的时候,他用一部分砍下来的木头搭建了一个自己的工作间,开始专心研制使用内燃发动机驱动的交通工具,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发明制造这种用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上。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年的努力,他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第一部汽车引擎。此时,他拿到了一家电力公司月薪45美元的聘书,木头也全都砍完了,从此他告别了农场。
1896年,他把底特律第一辆“汽油马车”开上了大街,1899年8月,37岁的他从电力公司辞职,从此将全部精力投身于汽车事业。
1903年,亨利·福特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汽车公司。
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福特就是一个自知的人,他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是高明的、智慧的,他的成功与他的自知是分不开的。
在有限的人生中,怎样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你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的头脑中有智慧,你的心里有目标,每走一步都有一个可行的理由,那么,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哈佛的智慧
一个人最大的本领是能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行事途径。不邯郸学步,不东施效颦,要有自己独特的行事方式;不刻舟求剑,不缘木求鱼,要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
07.高情商者的人生定位论
哈佛语录
一个人想要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在人生中能够取得更大的辉煌成就,就必须及时地发现自己的卓越与缺陷,认识自己的发展方向,给自己作出明确的定位,从而以自身的条件决定去干什么,不去干什么,用理智的方法选择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坚持不懈地勇往直前,这样你就一定能够看到成功的曙光!
人生定位贵在适合自己
罗西在大学里读的是数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担任宣传部干事。他父亲是一家专营皮肤药业的董事长,固定资产高达一个亿。
罗西在国有企业工作了三年后,听了父亲的话,回到自家的公司当了一名老总。但是半年后,他发现自己原有的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于是,他又报考了中医学院。通过三年苦读,他拿到了本科文凭。如此一来,专业理论加上他的经验,业绩越做越大,家族企业很快成了一家品牌企业,他也当选为市政协常委。
正当罗西准备在自己的公司大干一番的时候,他的父亲突然决定要他弃商从政,很不情愿的他只能以孝为先,由一个企业的老总摇身变成了政府部门的一个官员。
三年后,罗西凭借自己的能力,当上了区政府办主任。但是,官场上的生活让罗西感觉身心疲惫。于是,罗西作出了一项令所有人,包括他父亲都感到惊讶的决定:辞去官职。
当时,罗西的主要领导对他的辞职感到十分惋惜,而且认为他在商场上不会干出什么名堂。然而,充满自信的他始终认为从商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于是,他从社会上聘请了一批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大学生,重新组建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他担任董事长。
罗西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和经商的经验,在父亲耳濡目染的熏陶下,经过短短三年时间,就在房地产市场站稳了脚跟。
如今,他所开发的楼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部售罄,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开发商之一。
有一次,罗西和朋友在茶楼闲聊,朋友问他:“罗西啊,我就想不明白了,你当初为什么舍得放弃官位,而且还不回到你父亲的公司,自己要从零开始创业呢?”
罗西感慨地说:“你知道吗,在官场从政,我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因为那不是我的强项。但在商场就不同了,只要你遵循市场的客观规律,有毅力坚持下去,就没有办不到的事。经过这些年的打拼,我积累了一些经验,而且我感觉自己是经商之才。如果我还继续留在政界,不仅会毁了自己的前程,还会浪费自己的青春,这就是我之所以要退出官场重新选择从商的理由。”
说到这儿,罗西喝了口茶,用十分深沉的语调继续说道:“一个人的生命有限,青春更有限,而作为一个想要成大事的人,更不能轻易地挥霍时间。所以,应该趁年轻时,及早给自己的人生定位,而且每走一步都要自我判断一下,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认准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那就要义无反顾地向前走。等到年纪大了,再去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就算作出了决定,一切也都是枉然,因为精力和体力都跟不上了。但是,要记住:你的定位必须适合自己,否则一切都是枉然。”
有人适合从政,但不适合经商;有人擅长搞研究,但不擅长做学问;有人在商海里如鱼得水,却在政界毫无作为。罗西是一个具有高情商的人,他在做每一个选择时,都有明确的理由,可以说他的成功是一种必然,绝非偶然。
事实上,由于人生定位的正确而获得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只要你进行分析,所有成功与失败的最终的归属点都落在人生定位上。
一个高情商者在做决定时,会给自己作出一个明确的人生定位,从自己的真实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他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作出这个选择,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行业。如果非要往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圈里钻,最后不仅得不偿失,而且还会贻误自己的大好前程,岂不悲乎?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说:“了解自己喜欢什么,而不是听任别人告诉你应该喜欢什么而恭敬从命,只有这样才能维系自主灵魂的生命。”
这样,就能避免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一些误区,与成功失之交臂,从而沦为平庸。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其实,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缺乏志向与抱负,对什么都无所谓,这些现象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对自身进行定位。
如果不对自身进行定位,就像水面上飘摇不定的小舟,只会随风而动,没有目标地飘来飘去。更可悲的是,当别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后,把你越甩越远。所以,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对自身进行定位,清楚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尤其是对即将面临重大选择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一定要从自己的专业、性格、爱好、特长等诸多方面进行通盘思考,进行深层次的自我剖析。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大小,根据以往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给自己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位,从而为自己设计出可行的发展方向。
那么,如何为自己作出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位呢?
首先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自己所处的地位,同时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欲人为之,必先自为之。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要做到这些是很难的,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很难正确地认识自我,所以,其次要做的是:多向身边的人咨询,多与有经验的人沟通,及时修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最后,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看问题少用感情,多用理智;少用感觉,多用头脑。这有助于你提高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但许多错误的选择都源于对自己认识不清。我们应该定时开展自我评估,通过对以往成长经验的反省,检视自己的价值。
哈佛的智慧
越是成功的人士,其人生的定位越准确,其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定位越准确。在这一基础上,遵守“时代变,定位变;地点变,定位变;环境变,定位变”的人生定位论。
08.用“周哈里窗户”开放自己的情感
哈佛语录
开放自我情感不仅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别人怎么看自己的行为,更可以帮助我们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完善自己。
情感要有适当的开放
罗马里奥是一个很有天赋的球员,17岁时就登上了国际舞台,为巴西队赢得了世青赛冠军。
不过,优秀的罗马里奥有一个令人十分头疼的问题,那就是他无论是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都很难与队友和教练融洽相处,因为他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一个人独来独往,所以大家都称他为“独狼”。
罗马里奥在埃因霍温的主教练之一老罗布森就曾回忆说:“罗马里奥是我在毕生执教生涯中前所未遇的天才,但他也是我见过的最难合作的人之一,我无法改变他,只有绞尽脑汁,想办法和他相处得好一点。”
罗马里奥那种我行我素的行事风格,也给他带来了痛苦的后果。由于他与队友相处得不融洽,久而久之便失去了队友对他的信任。也正是这个原因,巴西队主教练扎加洛无奈地把罗马里奥排除在国家队之外,最终巴西队也只得到了亚军。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罗马里奥没有参加比赛的原因。但在2002年日韩世界杯的时候,斯科拉里成为了巴西队的主教练,而他依然顶住重重压力,没有让罗马里奥重返国家队,不过巴西队这次却夺得了冠军。
这场比赛的结果把罗马里奥定格为一个彻底的失败者,由此也验证了“独狼”在任何环境下都难以“生存”的道理,因为一个封闭自我情感的独行者注定会被大环境淘汰。
2007年年底,他被检查出服用违禁药物而被禁赛,这一事件的发生促使他最终选择退役,永远离开了球队。
罗马里奥在足坛上谱写的传奇很难被复制,但由于他没有开放自我情感,无法与别人进行沟通,长久下来,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以致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模糊,所以,罗马里奥很难再创辉煌了。
情感封闭的人很容易受到束缚,个人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紧张,这将不利于个人发展。
揭开“周哈里窗户”的神秘面纱
“周哈里窗户”理论乍听起来可能有点高深和奇怪,其实它就是两个人的教名即约瑟夫·鲁夫特和哈里·英格哈姆合在一起的结果。
“周哈里窗户”,又称“约哈里窗户模式”,它是一个关于情感开放性的重要概念,很好地揭示了我们与别人相联系的秘密。“周哈里窗户”共有四扇“窗”——个人意识领域组成,即开放的领域、盲目的领域、隐藏的领域、未知的领域。
所谓“开放的领域”,也就是自己和别人都知道的“关于我”的信息。在这扇“窗户”里,不仅包括了事实信息,还包括了任何你想告诉别人的信息,比如,你的感受、目的、意愿、需求、欲望等。在这个领域里,可以将你想要与别人分享的一切都摊到台面上,因为在告知或开放与倾听或反馈的基础上,你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所谓“盲目的领域”,也就是别人知道的,但自己却没有意识到的“关于我”的信息。这个领域包括自己不接受的行为、情感和动机,但其实这些别人都能看到。例如,不满足感、缺乏动力和信心、没有勇气等负面情感,你自己很难承认,但别人都能看得出、感受到。当然,如果别人告诉你这些信息,这就表示盲目的领域向开放的领域转变了。
所谓“隐藏的领域”,也就是自己了解的,但别人却不知道的“关于我”的信息。比如,你与恋人刚刚吵了一架,你觉得难过、气愤,甚至伤心,但你不想与别人讨论。那么,这个信息就在你的隐藏领域中。如果你把吵架的感受告诉别人,那就表示隐藏的领域向开放的领域转变了。这也是一个“自我泄密”的过程,因为你对情感的宣泄是自愿的、主动的。这对我们培养自我意识很有益。如果你有勇气将一些自己始终苦于隐藏的东西主动暴露出来,这往往表示你已经想开了,你的心态平和了,事后,你会感觉自己如释重负,轻松许多。
所谓“未知的领域”,也就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关于我”的信息。这个概念会让人觉得很矛盾,有什么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呢?其实,这种信息有很多。比如,你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很胆小又自卑的人,直到有一天你在上班的路上,突然看到抢匪正在肆无忌惮地抢一个老人的包,当时你想都没想,就飞奔过去与抢匪“作战”,试图用你的力量保护老人的利益。这个行为可能使你自己和别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你并不知道自己的内心会有这种情感,别人更不会想到你会这么做。但通过这件事,所有人发现,其实你有一些比想象中更积极、更勇敢的情感——对弱势的同情、对恶势力的愤怒、对不良行为的斥责,以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的勇气等。可见,一种新的情况可以促发新的意识,而新的意识又会促进个人的成长。
“自我泄密”,开放自我
事实上,把开放领域再扩大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泄密”的过程,这是一个自己和他人相互给予和接受的过程。
很多时候,如果你愿意把你的隐藏领域中的信息透露给别人,你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别人也会将他的隐藏领域中的信息透露给你。由此,大家构建了一个信息交换的平台。这样,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就可以生动地模式化为两扇活动的“周哈里窗户”。
当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增强时,勇气也会随之提升,他很可能会主动邀请别人评价他身上的不足和盲点。他的目的只是——弥补不足,完善自我。
但是,如果你无法认清关于你的信息,别人却看得清清楚楚,那么,你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你也会因此产生自怜、自卑等不良的情感,这些情感的产生将剥夺你主控生活的权利,使你离自己想得到的和期待的目标越来越远,甚至背道而驰,这样的代价谁能付得起?
而“自我泄密”正是你矫正自己、完善自己的途径,因为当你愿意开放自己时,别人往往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你会在别人的评论中,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有助于你拟定一套正确的“取长补短”的方略,而在这个“得知——自省——改变”的过程中,你会变得更优秀、更成熟。
不过,“自我泄密”也讲究一个度,因为自我泄密是个模糊的领域。所以,在实行自我泄密时,要对那些即将泄露的信息进行评估,要明白哪些应该说,哪些不该说,这一点一般人都会有所判断。这里,我们可以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即先公开自己的一部分信息,看看会得到什么反应,再根据反馈来调整泄密度和泄密数,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把握自我泄密的度。
哈佛的智慧
我们的情感要有适当的开放——它有助于别人理解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反过来,我们对自己所说的、所做的和所感受的也会更加自信,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情商测试课堂:你是一个情绪自主的人吗?
请你对下面的题目逐一作答,你可以在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用铅笔圈起你的选择。请尽量根据自己的第一感受来回答,不要过多地思考每个题目的细微意义。
你是否常常毫无原因地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a.是
b.否
c.偶尔
当你坐在小房间里把房门关上后,是否觉得心里不安?
a.是
b.否
c.偶尔
你是否在临睡时,仍在思考各种问题,不能安寝?
a.是
b.否
c.偶尔
躺在床上后,你是否经常起身,查看门窗和各个房间的灯关好没有?
a.是
b.否
c.偶尔
你是否经常因为做噩梦而惊醒?
a.是
b.否
c.偶尔
早晨起床后,你是否经常有倦怠感,情绪消沉?
a.是
b.否
c.偶尔
你是否经常感觉食欲不佳,吃东西没有味道,宁可忍受饥饿?
a.是
b.否
c.偶尔
你是否曾被同学、同事、朋友起过绰号,成为大家的挖苦对象?
a.是
b.否
c.偶尔
无论何时何地,你是否都会感到有许多事情不称心,独自烦恼?
a.是
b.否
c.偶尔
你是否稍有不如意,就会当着亲友的面勃然大怒,失去理智?
a.是
b.否
c.偶尔
看到自己的近照,你有何想法?
a.觉得还可以
b.觉得很好
c.觉得很失望
你是否偶尔做一点轻便工作,就会感到疲劳、周身乏力?
a.是
b.否
c.偶尔
当有一件事情需要你作出决定的时候,你是否犹豫不决?
a.是
b.否
c.偶尔
你是否一有不称心的事情,就会借烟酒消愁,抑郁寡欢?
a.是
b.否
c.偶尔
你是否曾看到、听到或感觉到别人察觉不到的东西?
a.是
b.否
c.偶尔
一个人走暗路的时候,你是否觉得危机四伏?
a.是
b.否
c.偶尔
你是否经常用抛硬币、翻纸牌、抽签之类的游戏来预测吉凶?
a.是
b.否
c.偶尔
当你看到别人取得成功或获得荣誉时,你是否常会嫉妒,甚至怀恨在心?
a.是
b.否
c.偶尔
你是否明知是愚不可及的事情,却非做不可,事后又感到懊悔不已?
a.是
b.否
c.偶尔
你是否遇到突发事件,就失去信心,显得焦虑紧张?
a.是
b.否
c.偶尔
你对别人自杀有何看法?
a.可以理解
b.不可思议
c.不予置评
当你站在高处的时候,是否常会觉得恐慌?
a.是
b.否
c.偶尔
每当下雨阴天时,你的心情是否会被影响?
a.是
b.否
c.偶尔
你是否觉得有人爱你或尊重你?
a.是
b.否
c.不清楚
你是否经常想到若干年后会发生一些令自己感到不安的事情?
a.是
b.否
c.偶尔
你对与你关系密切的人是否满意?
a.不满意
b.非常满意
c.基本满意
当你看到别人在你面前有说有笑时,你是否会觉得他们正在议论你?
a.是
b.否
c.偶尔
当你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个渴望已久的答案时,是否仍然心存怀疑?
a.是
b.否
c.不清楚
面对别人的批评,你的态度如何?
a.非常反感
b.愿意接受
c.不予理睬
你是否常常感到孤独,对身边的人、事、物都提不起兴趣?
a.是
b.否
c.偶尔
评分细则:
回答问题完毕后,请按照选a得2分,选b得0分,选c得1分的评分标准算出你的得分,再参照下面的测评解析,判断你的情绪自主能力。
测评解析:
0~20分:你的情绪很稳定,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你有很强的自信心和道德感,而且很理智,能够正确看待现实生活存在的各种问题,思想乐观积极,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很好,人缘极佳。
21~40分:你的情绪基本稳定,对于生活中出现的一般问题都可以沉着应对,不过,由于对事情的考虑极为淡漠,所以导致自己的热情之火常常灭于萌芽之中,使自己的潜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41~50分:你的情绪极为不稳定,一般情况下,无法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在平日的生活中,经常感到犹豫、烦恼、焦躁、不安,使自己的心情长年累月地处于紧张和矛盾的状态之中而无法自拔。而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常常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所以事情无法得到圆满解决。
51~60分:你的情绪已经到达了一种失控的地步,它完全脱离了你的思想和理性,甚至有时你的做法会伤害他人。这是一种危险信号,很可能导致一些心理疾病的发生。如果真的是这样,就表示你的心理健康状态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此时你最好去拜访一位心理学家,进行一次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