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戏曲序跋纂笺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瘞雲巖(許善長)

許善長(一八二三—一八九一),字季仁,一字元甫,又字伯與、沐生,號栩園,別署玉泉樵子、西湖樵子、西湖長,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原籍德清(今屬浙江)。道光二十九年己酉(一八四九)優貢生,屢試鄉闈不售。咸豐六年(一八五六),入京供職,陞內閣中書。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外放江西,歷任建昌、饒郡、廣信知府等。著有《碧聲吟館譚麈》、《倡酬錄》、《倡酬續錄》等。撰傳奇《瘞雲巖》、《胭脂獄》、《茯苓仙》、《神山引》、《風云會》五種,雜劇《靈媧石》(含十二種單折短劇),均存,收入《碧聲吟館叢書》,現存光緒間刻本。傳見民國《德清縣新志》卷八引許德滋撰狀。參見趙景深《許善長年譜略》(《明清曲談》,古典文學出版社,一九五七)、鄧長風《許善長家世及生平補考》(《明清戲曲家考略續編》)、晁崇《晚清曲家許善長硏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二〇一二)。

《瘞雲巖》傳奇,《古典戲曲存目彙考》著錄,現存光緒三年(一八七七)碧聲吟館刻本,《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一〇一冊據以影印。

瘞雲巖序[1]

鄭忠訓[2]

天地,一情區也;古今,一情界也;男女,一情種也。無論才士英雄,卽俗流傖父亦有之;無論貞姿烈質,卽淫女陋婦亦有之。顧或正用之而爲深情、爲癡情,其邪者則爲縱情、爲淫情。而其情之或正或邪,用情者又不能自言也。自後世才士多情,本《國風》言情之旨,按譜選聲,倡爲歌曲,取其情之或正或邪,曲爲摹傳,惟妙惟肖,而正者流芳,邪者貽臭。寫兒女之私情,卽以定正邪之公案,孰謂詞曲爲小道哉!雖其間悲歡離合,類多參差,或一合而不離,或一離而旋合,或偶合而卽離,而且永離,情也而數存焉。

夫以雲之玉貌冰心,葳蕤自守,困頓飄流,屢抗强暴,其欲得同心事之久矣。而洪君以倜儻豪邁之姿,雅歌緩帶,儒將風流,其一見鍾情,贈佩訂盟,人也,卽天也。乃天旣生之,而不卒成之;卽暫成之,而復終棄之。阨於橫逆不死,瀕於兵戈不死,而猝戕於非意所及料之物。“兩美必合”,古今來竟不能實此一言,豈天之果不情哉?實天之深寄情於兩人,以待多才多情者之寫其情,傳其事,播爲千秋佳話也。

僕居賤食貧,碌碌株守,於詞曲素未究心。冬杪游獅江,晤饒枚訪太史[3],言及西湖名流玉泉樵子箸《瘞雲巖》一書,遠近傳鈔,爭先快覩。僕請於太史,得盡讀之。事多徵實,語必生新。其寫洪君也,則一往而深,纏綿宛轉,如遊絲一縷,無限低徊也;其寫愛娘也,則百折不移,淋漓悲惻,如鏡花水月,不染一塵也;其寫豪俠諸君也,則遙情畢揭,渾厚和平,清超拔俗,如成連海上,使我情移也。其寫流蕩之輩也,則諸醜備陳,嬉笑怒罵,亦雅亦諧,又如秦鏡髙懸,魑魅魍魎,形神逼肖也。千錘百鍊之中,具細鍼密縷之致。三河少年,幽燕老將,各擅勝場。作者洵有心人哉!足以維持風化而主持風雅矣。其與《桃花扇》、《香祖樓》諸傳本,其文、其事、其人,並堪千古,作傳奇觀可也,作正史讀亦可也。還憶燈前月下,得意揮毫,攄闡揚之隱念,發悲鬱之幽情,香魂冉冉,有不感慨欷歔,低鬟下拜者乎?

顧或謂虞、賈等輩,何足挂齒頰?愛娘雖賫恨輕生,泉臺抱憤,而玉佩猶存,銀蚨尚在,洪君見物如見人,天上人間,兩心相印,又何必形影相親,始爲同心耶?獨憾老鴇梟惡爲心,狼貪成性,淩虐荼毒,身受難堪,致令國色捐身,英雄短氣,實有令人痛心疾首者。僕曰:噫嘻!是宜取洪君殺賊刀,斷頭瀝血,祭愛娘之墓,庶足少伸義憤,而一洩幽鬱之氣歟!異日者被諸管絃,於一丈紅氍毹上,粧點描摹,循聲按節,嘉俠士之深情,弔佳人之薄命,僕倘獲侍諸君子後,俯仰縈迴,百感交集,更當滿浮三大白以酬之。

南屏鄭忠訓懋齋甫序,時在庚午仲冬月下澣[4]

瘞雲巖序[5]

王天璧[6]

夫蒼生望重,東山不廢絃歌;《白紵》詞成,中禁遂傳聲韻。天籟送廣寒仙樂,拍按《霓裳》;風流演絕代佳人,製裁雲錦。故《四絃秋》裏,琵琶彈商婦之愁;《一捧雪》中,刀劍壯名姬之色。園開《翡翠》,俠女停蹤;記寫《鵑紅》,才人飲恨。事苟可歌而可泣,人皆斯愛以斯傳。況燕子樓間,人比黃花更瘦;女郎墳上,心偕紅草同枯。學裝束於大家,明璫翠羽;露英雄之本色,緩帶輕裘。所謂伊人,丰神獨絕;不有佳句,心事誰傳!此玉泉樵子,必重翻水調於生花;俾水月觀音,得盡現金身於莖草也。

玉泉子烟霞作骨,星斗羅胷。壓元、白之驚才,吐蘇、黃之豪氣。呼鷓鴣而不愧,賦鸚鵡以奚慚!問誰是我賞音,甘儕嵇散;何必盡人解道,纔識方回。月額供錢,小試掞天之手;江心鑄鏡,細磨浣雪之腸。句陋《十香》,觸閒情而罷賦;詞工“三影”,藉逸事以攄懷。慧拾牙間,笑若輩才皆碌碌;毫添頰上,爲斯人喚起眞眞。固已妃白儷黃,極文人之樂事;裁紅刻翠,傳閨閣之柔情矣。

獨是太史采風,語歸忠厚;詩人詠物,意在表章。芍贈蘭投,《三百篇》雖存《溱洧》;荇流菜芼,“十五國”必首“河洲”。設閨房有甚於畫睂,而筆墨卽因之添足。矜奇炫異,瑤思煩乙乙之抽;蕩魄驚魂,綺語作庚庚之露。摹“莫須有”之三字,舌走風雷;證“將毋同”之一言,心搖花月。淫哇滿耳,繪形則事等《祕辛》;豔語撩人,設色而智欺餘子。虛虛實實,繫王孫芳草之思;色色空空,鬬妃子名花之豔。誤聰明於有用,文瀾縱漾以千尋;顯法力於無邊,孽海總歸之一炬。惟其有矣,毋乃傎乎!而茲則刻畫麗娃,筆騰俠氣;範模儒將,輪轉迴腸。颯颯英風,斫倚天之長劍;噥噥軟語,瀉激水之哀絃。春宵買如水之年,黃金亂擲;夜月解臨皋之珮,青玉曾拋。小鳥依人,掌上作迴風之舞;啼鵑志恨,眼中添滴血之痕。續命無絲,冤銜金玦;返魂乏藥,殮合玉魚。無不慢度聲聲,訴離恨於哀絲豪竹;雙聯字字,顫驚魂於急管繁絃。化朽腐爲神奇,敲金戛玉;走雷霆之精銳,摘宋薰班。減字偷聲,舊調盡翻柳絮;移宮換羽,新詞直續《桃花》。譜幽怨於綠窗,秋水逗蛾睂之恨;寫妙詞於黃絹,《春燈》笑《燕子》之箋。允爲白石之嗣音,詎讓黃熙而獨步!

僕斂脣抵腭,六韻難分;刻肉吹絲,九宮莫辨。按人月雙圓之曲,祗益酸心;唱家山入破之歌,不堪回首。擬倚聲而正譜,鴂舌貽羞;望饌玉以炊金,鴻文欲範。嗚呼!翦彩作渡迷之寶筏,擲地成金;鋪棻揚不染之心香,補天鍊石。倚牆偷學,有人擫笛而來;畫壁爭詩,彼美低鬟欲拜。三更楊柳月,徒拈紅豆以相思;一闋“荔枝香”,願讓青衣而正拍。

白下楚遺王天璧題於獅江之寄傲齋。

(瘞雲巖)跋

海陽逸客[7]

作者愛讀孔季重郎中《桃花扇》,而鄙棄《笠翁十種》。故其爲文,以細意熨貼爲主。此作不半月而成,是其率意之筆。然建安之藻采,齊梁之華腴,元和之古淡,無美不臻。捧讀一過,僭評睂間,寸莛擊鐘,難宣祕奧,謹志數語於篇末。至爲左思作序,皇甫謐亦云豈敢!

庚午穀雨節,海陽逸客書於獅江寓齋之小停雲館。

瘞雲巖傳奇題辭

黃明灼等

班密張腴,荀心宋骨。五百篇風流競秀,無非黃絹之詞;三十韻聲調胥諧,請按紅牙之拍。奇文共賞,韻事韻人。作者旣一往情深,閱者那禁低徊欲絕也。並得二十八字書後:

離恨綿綿莫問天,紅顏黃土我猶憐。憑誰乞取鴛鴦牒,爲結來生未了緣。長沙黃明灼子俊[8]

南曲譜自《九宮》,下里流爲《十種》。引商刻羽,漫衍新聲;選韻徵辭,難言雅唱。讀《雲巖》之數闋,儼《水調》之重翻。雒誦迴環,詠歌擊節。鐘鏞振響,瓦缶無聲;珠玉騰輝,碔砆失色。小巫見大巫而咋舌,藏拙爲工;東施效西施以捧心,爭姸反醜。唯荷菲葑以逮下,敢揚糠粃以在前!勉弁數言,未免佛頭著糞;謹成七律,還祈郢鼻施斤。

耆卿纖豔子瞻豪,掃盡淫哇格調髙。傾國名花新樂府,美人香草續《離騷》。玉埋此日題蘇墓,珮贈他年話漢皋。紙貴洛陽傳誦遍,手鈔脫腕敢辭勞!南豐黃煦霽亭[9]

彩筆描摹一縷情,喁喁兒女話三生。曉風殘月紅牙拍,不比關西鐵板聲。

剩粉零脂付管絃,亭亭倩女已如仙。檀郎從此應銷恨,莫灑啼痕向碧天。

益信詞人化筆工,繞梁聲逐杜鵑紅。愛雲當醒梨花夢,劃斷癡情付碧空。善化吳紱榮麟周[10]

一甌香茗讀清詞,勝飲葡萄酒幾巵。動墨難銷才子氣,拈豪替寫美人思。落花過眼空餘夢,芳草多情不厭癡。何敢較量空擬議,旗亭風趣想參差。婺源李昭煒蠡蒓[11]

黃絹才髙海內傾,雷霆精銳雪聰明。鐘镛不作箏琶響,珠玉眞隨咳唾生。楊柳曉風傳逸調,江東鐵板唱新聲。從今菊部翻歌譜,一曲《霓裳》字字清。

一幅佳人薄命篇,紅顏墮溷實堪憐。蜂狂難使芳心改,鴆毒悲將玉質捐。贈佩自含情脈脈,題碑長此恨緜緜。淋漓大筆爲雕鏤,好把離愁付管絃。鉛山饒佩勳枚訪

才子佳人信有之,多情薄命竟如斯。饒君一管生花筆,寫盡風流旖旎詞。

萬緒千條意不窮,云亭、玉茗筆兼工。想當刻羽調宮候,中有靈犀一點通。

疑色疑空任自憐,一時齊唱“奈何天”。淋漓大筆憑揮灑,定有香魂拜座前。

回書宛轉竟成空,此恨綿綿結寸衷。百折千迴摹寫遍,一聲聲似怨秋風。

好句如仙脫口新,幾回讀罷幾愴神。怦怦我亦增愁思,同是天涯落拓身。

無端忽作不平鳴,兒女英雄並寫生。願得桫欏鑱萬本,遍傳海內判貞淫。上饒鄭忠訓懋齋

金粉家山鐵石腸,天涯淪落恨茫茫。蓮花一朶天然淨,便認青泥作道場。

離鸞別鵠譜深情,吹竹彈絲助嘆聲。北里新聞南董筆,用心溫厚輩苕生。忠州李士棻芋仙[12]

不數微之又牧之,自家按拍自題詞。名花命薄還多幸,付與才人筆底知。

兒女英雄等聚漚,詞場南、董自風流。一篇豔史傷心曲,傳遍梨園菊部頭。歸安甄貺月帆[13]

戍還好倩拂征塵,不見江皋解珮人。縷縷恨纏才子筆,新聲淒過《秣陵春》。

拍遍長歌復短歌,依稀舊事未銷磨。洞簫纔擫聽如訴,說與人生哀樂多。山陰萬同倫仲桓[14]

紅顏白骨自荒丘,逸事何人說故侯。傳出《瘞雲巖》一曲,英雄兒女各千秋。南海潘衍桐繹庈[15]

曾聽當筵一曲歌,冰肌玉質久消磨。名花去後春如許,爲數年華感慨多。

幸有淋漓大筆傳,紅顏黃土已如仙。箇中無限傷心事,都託鴻篇付管絃。

一回摹擬一精神,婉轉纏綿爲寫眞。十二闋詞吟詠遍,溫柔敦厚是詩人。南城周友檀卓園[16]

瘞雲巖傳奇題詞

張德容等

【金縷曲】來泊獅江宿。是何人、曉風殘月,爲翻新曲。我亦頻年嗟落拓,歷盡悲歡歌哭。便合擬、嬌藏金屋。不信人間無限恨,卻偏教金粉傷心目。情滿紙,從頭讀。 引商刻羽何曾促。嘆年來、茫茫塵劫,紅羊偏酷。天意從來髙難問,青冢黃壚誰續?看無數、灰飛烟沒。兒女英雄千古事,賴才人爲爾傳風骨。休悵恨,埋香玉。衢州張德容松坪[17]

【滿江紅】浪走天涯,是到處、馬蹏車轍。空想煞、綠蕪紅豆,年年拋撇。鼓角驚殘征戍夢,黃昏吹落關山月。把別離、情事數從頭,眠不得。 割不斷,同心結;滴不盡,相思血。對青燈孤影,欲明還滅。雁鯉不來人已杳,衾裯空賸情難絕。問蒼天、良會續前緣,何時節?嘉興吳昌言穎函[18]

【滿庭芳】鐵笛聲悲,銅琵音壯,往事豔說髙唐。英雄兒女,離合嘆何常?漫道埋愁莫訴,才子筆、能闡幽芳。眞堪羨、巫山多幸,千古烈名揚。 思量欲補恨,蒼天杳杳,大地茫茫。況焦桐未遇,一樣淒涼。《白雪》、《陽春》孰和?澆塊礧、只藉壺觴。暢好是、沈酣風月,三萬六千場。錢塘汪曰賓子嘉[19]

【虞美人】飄茵墮溷全無準。說甚殘金粉。悲笳聲裏落花風。付與子規枝上血啼紅。 幾生修到姜夔筆。譜入梅邊笛。桃根桃葉總心酸。難得琵琶卻遇白香山。浚儀周慶昌禹言[20]

【滿江紅】應悔多情,空賺了、天涯淪落。更誰料、桃花入命,比花還薄。冰雪未教風月涴,鴛鴦纔訂相思約。奈烽烟、驀地挾愁來,傷飄泊。 盻不到,音書確;挨不過,娘心虐。拚斷盡柔腸,杜鵑聲惡。愛惜每深豪俠感,輪迴欲訟閻羅錯。縱登場、鼓板也淒涼,難爲樂。江寧潘敦儼清畏[21]

【一翦梅】青冢紅樓一夢中。笑向春風,哭向秋風。分攜深悔太倥偬。難得重逢,怕憶初逢。 不是清商訴曲衷。歡也無蹤,恨也無蹤。嬌鸞么鳳分樊籠。無意相同,不意相同。山陰萬同倫仲桓

【滿庭芳】鳳琯吹酸,鵾絃撥斷,悲來都入淒吟。玉人何處,孤月自花陰。未遇封侯夫壻,珠簾影、嚲過春深。睂蹙損、燕拘鶯管,蕉萃怎生禁? 驕驄留不住,江干鞞鼓,驚破同心。賸酒澆黃土,魂去青林。乞取春風詞筆,傷心語、嗚咽成音。英雄老、徵歌選舞,往事算重尋。前人

【金縷曲】淚灑西江雨。嘆蒼茫、天荒地老,瘞愁如許。卻怪采花衣袖裏,拋作隨風墜蕊。枉用說、提戈逐虜。腰下龍泉三尺劍,不扶危、何事存君處?持此詰,應無語。 青山飲恨成終古。劇淒涼、斜陽衰草,鵑嗁如訴。試問墓門寒食節,誰弔香魂一縷?忍回憶、當年歌舞。淪落琵琶千載恨,莽潯陽、半是無情土。賴詞客,調重譜。長沙王先謙逸梧[22]

【滿江紅】落日無情,猶照徹、青蕪一片。曾記得、東風倚笑,花如人面。解贈暗留神女珮,棄捐肯學班姬扇。誓今生、白首結絲蘿,無中變。 郎何事,從征戰;妾何日,重相見。盼天涯信杳,闌干倚遍。冤恨已成塡海鵲,離魂悔作棲梁燕。嘆巫山、從古瘞愁雲,空悲戀。南海潘衍桐繹庈

【金縷曲】紅灑桃花雨。淚斑斑、啼痕滿紙,杜鵑聲苦。夫壻封侯空有願,楊柳牽絲不住。翻變作(去)、浪萍風絮。揉得春光如粉碎,悔當初、牢繫金鈴護。腸斷也,一抔土。 情天缺陷誰能補?嘆聽明、總輸聾啞,到頭都誤。多少青衫同寄慨,一樣傷心未遇。平白地、反招疑妒。福慧雙修曾幾見,竟綿綿、此恨成今古。原不獨,騃兒女。錢唐汪綬之佩珊[23]

【金縷曲】聚散無非數。忽然間、分鸞拆鳳,斷歌殘舞。去旣難從留不可,到底終歸兩誤。縱絮絮、空談何補?畢竟男兒多薄倖,任飄零、弱柳隨風妒。驀地起,戰場鼓。 封侯本是英雄路。問此際、如花美眷,倩誰爲主?情重功名輕惜別,總算紅顏命苦。更忍見、愁雲慘霧。以死報君君莫恨,料茫茫、孽海何能渡。天杳杳,銷魂處。上海蕭雲經卿臺[24]

【玲瓏四犯】此恨緜緜,問鏡裏紅鸞,春光何短?傲骨芳心,結盡萬愁千怨。叢殘翠匣珠鈿,葬獅江、歲時悽戀。最堪憐、寒食清明,淚灑桃花片片。 美人香草增綣繾。誤姻緣、他生再見。愛海塵根今割斷,一笑輪迴轉。棱棱風骨如生,再休說、蓮花泥踐。新翻十二闋,傳神曲曲,紅氍試演。南城劉鳳俄虞九[25]

【金縷曲】把酒青天問。果何爲、傾城傾國,沈淪自分。金谷墜樓千載事,一樣柔情怨忿。空想像、玉釵清韻。今日俸錢如許積,奠清齋、一點難沾醞。兒女淚,應頻抆。 人間天上心心印。最淒涼、筆花楮葉,靈犀默運。自古情天難補恨,賴有新詞解慍。我疑是、芳心未燼。報國勳名原有願,想重泉、脈脈期精進。青鳥逝,憑取信。湘陰姚暹智泉[26]

【綺羅香】兒女癡心,英雄情膽,血淚濺紅花瓣。底事拚生,忒把韶光看賤。便算是、金屋魂銷,那抵得、青樓腸斷?任年年、春色撩人,夢遊怕到雲巢轉。 埋愁香冢咫尺,一帶蘼蕪烟冷,杜鵑啼怨。舊恨纏綿,化做雨絲風片。使昔也、桴鼓催征,爲夫壻、封侯助戰。何忍教、鈿碎珠沈,累歌喉哽咽。新城陳景謨葆珊[27]

【長亭怨慢】已難剪、離愁千縷。子夜招魂,斷腸無數。負了卿卿,杜鵑聲裏,奈何許?情深緣淺,應自悔、浮名誤。忍憶舊歡場,更忍憶、臨岐吩咐。 無語。笑媧皇鍊石,此恨料應難補。青天碧海,間環佩、歸來何處?付彩筆、譜入冰絲,寫不盡、風淒雨楚。只留得芳名,喚起眞眞能否?嘉興汪熙敬芷卿[28]

(以上均《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一〇一冊影印清光緒三年碧聲吟館刻本《瘞雲巖》卷首)


[1] 底本無題名。

[2] 鄭忠訓:字懋齋,南屏(今浙江杭州)人。生平未詳。

[3] 饒枚訪太史:卽饒佩勛(一八二二—?),字光策,號枚訪,一作梅舫,鉛山(今屬江西)人。咸豐九年己未(一八五九)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知縣。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任廣西信宜。書法見稱於時。傳見《詞林輯略》卷七、《咸豐九年己未科會試同年齒錄》等。

[4] 庚午:同治九年(一八七〇)。是年仲冬下浣,公元已入一八七一年。

[5] 底本無題名。

[6] 王天璧:別署白下楚遺,當爲楚人,寓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生平未詳。

[7] 海陽逸客:別署停雲逸客,休寧(今屬安徽)人。姓名、生平均未詳。此本卷首署“海陽停雲逸客評點”。

[8] 黃明灼:號子俊,長沙(今屬湖南)人。生平未詳。

[9] 黃煦:字霽亭,南豐(今屬江西)人。同治四年乙丑(一八六五)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禮部主事,官至給事中。工書。傳見《詞林輯略》卷七。

[10] 吳紱榮:原名炳,字麟周,一作麟洲,善化(今屬湖南)人。道光二十六年丙午(一八四六)舉人,任江西定南同知。同治元年(一八六二),任嘉禾珠泉書院山長,次年增纂《嘉禾縣志》。著有《循餘筆記》、《靖寇日記》、《金粟詩文集》、《金粟詞鈔》。

[11] 李昭煒(一八三六—一九一六後):字理臣,號蠡蒓,婺源(今屬安徽)人。同治十三年甲戌(一八七四)進士,選庶吉士。光緒二年(一八七六)散館,授檢討。官至戶部、工部右侍郎。年七十,典試江西。享年八十餘歲。傳見《同治十三年甲戌會試同年齒錄》、《詞林輯略》卷七、民國《重修婺源縣志》卷二三。

[12] 李士棻(一八二一—一八八五):字重叔,號芋仙,一作毓仙,別署迂仙、悔餘道人、童鷗居士、同漚居士、二愛仙人、天補道人,忠州(今重慶忠縣)人。道光三十年庚戌(一八五〇)拔貢,會考第一,未參加廷試。爲曾國藩賞識,名動京師。同治初官江西知縣,歷署彭澤、臨川、南城、東鄉等縣。爲劉秉璋劾罷。後流寓上海,教女伶度曲自給,凡二十餘年。工詩,善書法。著有《天瘦閣詩半》、《天補樓行記》、《同漚館隨筆》。傳見陳三立《畸人傳·李士棻》、《皇清書史》、光緒《南昌縣志》卷八、《晚晴簃詩匯》卷一五四、《清詩紀事·道光朝卷》等。參見《清人詩集敍錄》卷七四、康清蓮《巴蜀才子:詩人李士棻考略》(《新疆大學學報》二〇〇六年第四期)。

[13] 甄貺:號月帆,歸安(今屬浙江)人。生平未詳。

[14] 萬同倫(?—一八九〇):原名廷翊,字仲桓,號寄漁,室名補蹉跎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官兩淮運判,歿於揚州官幕。工詩,善書。著有《補蹉跎齋詩存》。傳見《晚晴簃詩匯》卷一五一。

[15] 潘衍桐(一八四一—一八九九):原名汝桐,字菶庭,一字繹琴,號孝則,南海(今屬廣東)人。咸豐十一年辛酉(一八六一)舉人,同治七年戊辰(一八六八)進士,選庶吉士。十年散館,授編修,歷官至侍讀學士。光緒間,督學浙江,以振興文教爲務。著有《朱子論語集注訓詁考》、《爾雅正郭》、《兩浙輶軒續錄》、《靈隱藏書紀事》、《緝雅堂詩話》、《拙餘堂詩文集》。傳見《碑傳集三編》卷一〇、《清代科舉人物家傳資料彙編》等。

[16] 周友檀:號卓園,南城(今屬江西)人。咸豐九年己未(一八五九)舉人,同治二年癸亥(一八六四)恩科進士。授內閣中書,候選同知。善書法。傳見同治《南城縣志》卷七。

[17] 張德容(一八二〇—一八八八):字師寬,一字少微,一作少薇,號松坪,又號安之,衢州(今屬浙江)人,西安(今屬陝西)籍。咸豐二年壬子(一八五二),由選拔試京兆。三年癸丑(一八五三)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改刑部。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兩任岳州知府。著有《二銘草堂金石聚》、《海東金石苑》、《二銘草堂遺稿》等。傳見民國《衢縣志》卷二三、《詞林輯略》卷七、《清代科舉人物家傳資料彙編》等。

[18] 吳昌言:字穎函,嘉興(今屬浙江)人。咸豐七年(一八五七),刻《陳炯齋著述》。詞作見《詞綜補遺》卷九。

[19] 汪曰賓:字子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未詳。

[20] 周慶昌:字禹言,浚儀(今河南開封)人。生平未詳。

[21] 潘敦儼(一八四三—一九〇二):字清畏,江寧(今江蘇南京)人。雲貴總督潘鐸子。蔭生,授工部、刑部郎中。同治十三年甲戌(一八七四),遷監察御史。光緒元年(一八七五),以立言失體斥罷。歷二十餘年卒。著有《燕臺吳中詩詞草》。傳見《清史稿》卷四四五、《續金陵通傳》、《近世人物志》、《續碑傳集》卷一九、《詞綜補遺》卷二六等。

[22] 王先謙(一八四二—一九一七):字益吾,號逸梧,晚號葵園,室名虛受堂,長沙(今屬湖南)人。同治四年乙丑(一八六五)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遷侍講,擢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歸鄉,先後主講思賢講舍、城南書院、岳麓書院。主持校刻《皇清經解續編》。編纂《十朝東華錄》、《續古文辭類纂》。著有《漢書補注》、《後漢書集解》、《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家義集疏》、《虛受堂文集》等。傳見《清史稿》卷四八二、《碑傳集補》卷七、《碑傳集三編》卷九、《清儒學案小傳》卷十九、《清代樸學大師列傳》卷二五、《清代七百名人傳》、《近代名人小傳·官吏》、《桐城文學淵源考》卷一一。參見王先謙《葵園自定年譜》(光緒三十四年刻本)、王祖陶《葵園公年譜節鈔》(民國三十七年排印《葵園述略》本)。

[23] 汪綬之(一八二七—一八九七):字芍卿,號佩珊,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咸豐五年乙卯(一八五五)舉人,次年考取覺羅官學教習。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奉旨以知縣用,歷官江西臨川、南昌、寧都等縣。傳見王立元《誥授中憲大夫先考汪公芍卿府君行狀》。

[24] 蕭雲經(一八三六—一八九八):字卿臺,又字曼公,上海人。以監生助餉,敍知縣,分發江西,墨絰從戎,歷十五年。積功累保花翎三品銜,卽補知府,歷任江西萍鄉、廬陵、贛縣、龍南事,皆有政聲。著有《天梅閣文集》、《懷湘閣詩集》等。傳見民國《上海縣續志》卷一八、民國《南匯縣續志》卷一六等。

[25] 劉鳳俄:字虞九,南城(今屬江西)人。生平未詳。

[26] 姚暹:號智泉,湘陰(今屬湖南)人。同治二年癸亥(一八六三)進士,歷任江西峽江、安仁、瑞昌、南城等縣知縣。加知府銜。主修《瑞昌縣志》(同治十年刻本)。

[27] 陳景謨:字葆珊,新城(今屬浙江)人。官戶部候補郎中。

[28] 汪熙敬:號芷卿,嘉興(今屬浙江)人。同治六年丁卯(一八六七)舉人。著有《秋影樓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