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到底有多刚
有些人总是希望能免费分房子,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应该满足他们的刚需。但刚需的定义是什么呢?或者多“刚”的需求,才能叫“刚需”呢?
对于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来讲,他可能觉得有一个睡觉的地方就是刚需。类似宿舍的上下铺,一个人1.5平方米,能遮风挡雨,可能就很满足了。
但是对于一个普通香港人家庭来讲,他觉得不够,五六口人在一起住,怎么也得有个300尺,也就是30平方米的房子。
但对很多内地人来讲,他觉得30平方米住五六口人,怎么受得了?厨房和卫生间都是在一起的,做饭的时候得把马桶盖上,然后在上面炒菜,这是绝对不行的。最起码厨房和卫生间得分开,客厅、卧室得分开,六七十平方米才是刚需。
但又会有人觉得,六七十平方米的房子连孩子的玩具都放不下,客厅放个爬行垫还怎么走人呢?孩子怎么也得有个自己的房间。老人过来一起住的话,总不能睡客厅吧?所以刚需怎么也得是120平方米的三居室。
可能马上就会有人问,那两个孩子的家庭怎么办?怎么也得有个保姆间吧,人一多,两个卫生间肯定是不够的,想锻炼的话总得弄个健身房,跑步机放客厅家人还怎么看电视?泡澡的话,怎么也得有个大浴缸,最起码得是200多平方米才行。
然后就会有人觉得,这么多人天天生活在一起,肯定有矛盾啊。尤其是婆婆和媳妇,一不小心就杠上了,时不时拌嘴、吵架怎么受得了?必须得在距离上分开。怎么也得爸妈住一套房子,自己住一套房子,最好在同一小区。这样的话平时大家串门也方便,周末还能聚在一起吃饭,没事还能帮着带带孩子,父母也有自己的空间,所以最起码两套房才是刚需。
你看,阈值不停上涨,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需求,每一套都有自己的理由,每一个阶段都是合理的。所以,刚需到底是什么?完全没有界限。它取决于人们想花多大代价来实现什么样的居住环境。
其实,只要是花自己的钱房子再大一些也是合理的;如果只想被免费分房,再小一点也说得过去。不要寄希望于免费分房,因为那等同于花别人的钱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国家用这笔钱或许可以帮助更多更困难的人。
自己的需求,并不是衡量他人的标准。
自己的钱,用起来才是最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