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部简短论著的资料来源于两个小小的笔记本。当初,我是用铅笔做的记录。好在岁月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字迹依旧清晰可鉴,正如书中所附的图片所显示的那样。
笔记本之一,记录了我们在往返延安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包括在延安度过的那几个日夜。另外一本笔记,则是采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时的当场记录。
在过去的几十年岁月里,我曾辗转流离,多次搬迁,但是,这两本笔记却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身边,跟随着我,浪迹天涯。仅此一点,便足以证明,它们在我脑中所蕴含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然而,星移斗转,岁月流逝,直到最近,我却从未考虑过要采用这两本笔记中的素材,做一次完整严谨、深思熟虑的论述。
如今看来,当初拍摄的那些照片,已然拥有极其特殊的价值了。那些1937年时延安城里的景象,倒是没有什么亮丽之处。不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领袖,当时正值盛年。年纪最轻的周恩来,那时才只有39岁。他们的面容与身姿,今天都已成为弥足珍贵的史料了。
如笔记本中所言,这个故事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部分:对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采访;在延安四天四夜的见闻;在春潮泛滥的日子里跋山涉水,从西安驱车前往延安的艰辛旅途。
毛泽东在1937年时所做出的某些论断,竟然与今天的形势有着异乎寻常的紧密关联。尼克松总统在1972年初对北京的访问,不过仅仅是鲜明地印证了毛泽东早年留下的名言罢了。因为早在那个时候,毛泽东就已经阐述过,中国共产党需要采取切合实际的政策。
如我在笔记中所记录的那样,对毛泽东的前后两次访谈,尽管我是通过翻译草草记录下来这一切的,但其内容却彰显出,他具有异常清晰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至于毛泽东所谈及的三十年代的某些事件,我却感到很有必要用括号的方式补充上一些注释。因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谈话中所涉及的那些历史事件,属于路人皆知的事情。但是,三十五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行人若问当年事,一切恐怕早已不复当初,恐被今人遗忘了。
对朱德和周恩来的访谈,我也做了一些注释,这样也许可以帮助今天的读者理解那个时代的一些问题以及它们在其后的发展。
在结尾的那个章节,我记叙了初抵延安时,所见所闻在我脑中激起的强烈感怀。在这点上,我和埃德加·斯诺以及在抗日战争期间也曾去延安访问过的其他外国人一样,恐怕是灵犀相通吧。
我们抵达延安的时候,正值国民党和共产党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谈判已经大部分达成了协议之时。统一战线的建立,可被看作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分水岭。我在二战期间以及战后都曾竭力强调过,要发挥国共统一战线的核心作用。那是基于我在延安的访谈以及我对形势的判断之后所发出的真诚呼唤。
托马斯·亚瑟·毕森
197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