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刘邦的智慧
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邦的智慧
刘邦,一个市井地痞。
这是苍穹镜给出的评价。
在吴辰的眼中,这个地痞皇帝与大明的朱元璋一样,可以说都是市井草莽英雄蜕变到帝国掌权者。
这两位帝皇能够在华夏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不仅仅是因为命运跌宕起伏的精彩,还有就是小人物走向天下的惊心动魄。
而且,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领导的艺术,是知人善用的眼光和魄力。
这一点上,朱元璋做的好,刘邦做的更好。
知人善任,这是我们经常要说到的一个词。
知人善任,首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
知人当中首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这个是很难。
而刘邦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是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
下属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么性格,有什么特征,应该将他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
这是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的主要原因。
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
作为一个领导,要想真正掌握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这是刘邦最喜欢的道理。
刘邦这个人别看不怎么样,但对人心的把握还是很准的。
刘邦用韩信带兵,让张良出谋,用萧何保后,汉军的一切都被安排得有条不紊,刘邦也因此而成为他这个集团的一个核心。
他在做了这一些事情后,整天就待在帐中,当然,最关键的事情他还是喜欢听从这些文臣谋臣的建议的。
这就是刘邦最大的优点了。
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这就是刘邦比项羽最得人心的时候。
所以刘邦的队伍里面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
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人都有。
刘邦把他们组合起来,毫不在乎人家说他是一个杂牌军,他要求的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历史证明,刘邦的用人策略是对的。
而且在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曾经是项羽手下当差的。
项羽这个人太过于跋扈,所以很多人待不下去了,就跑过来投奔刘邦。
对于这些曾经的敌军,刘邦没有任何的顾虑,反而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这无疑是最大的收买人心了。
这些名人中有韩信、陈平。
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
陈平走的路更多,陈平原来是魏王手下的人,先投奔项王,不能发挥作用再投奔汉王,刘邦“大悦之”,并立即任命他做都尉。
刘邦没有任何官架子,反而对这些人坦诚相待。
这就不仅反映出刘邦的素质问题,而且更是展现出了个人的魅力。
对于这些人才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多大的金钱财物,而是需要尊重和信任。
刘邦知道,留下人才,就要尊重人才。
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
刘邦就有这个优点,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跟刘邦谈,提出问题,刘邦全部都是如实回答,不说假话。
张良在鸿门宴之前就得到了消息,说项羽第二天要派兵来剿灭刘邦,张良曾问过刘邦,大王打得过项羽吗?
刘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
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了这样的问题,说大王自己掂量掂量你的能力比得过项羽吗?
刘邦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
之所以这些人能够帮助刘邦提出自己的计策来,是由于刘邦有一个前提,就是如实相告,绝不隐瞒,这样信任对方,就得到了对方同样的回报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
陈平从项羽的军中投靠刘邦以后,得到刘邦的信任,让很多刘邦的老随从不满意,所以就有人去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然而刘邦还是坚持对陈平委以重任。
当时,刘邦和项羽正处于一个胶着的状态,谁也吃不掉谁,为了让陈平能够成功的实施反间计,刘邦拨款黄金四万斤给陈平,并且不问出入,可以想见刘邦对陈平的信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刘邦的用人之术是典型的帝王之术,一方面你看他好像用人不疑,另外一方面,肚子里极度地猜忌,只不过他猜忌的不动声色。
但他手腕高明,这是一切所谓有为君主的通例,也非刘邦一人而已。
刘邦夺取天下以后,根据各个人的不同功绩,对功臣论功行赏,不但封赏了萧和、张良、韩信、彭越等一批人,还封赏了他最不喜欢的人——雍齿。
正是由于他能够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暗中地加以防范和控制,从而把当时天下的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优化组合。
刘邦用韩信也要承担用人失误的责任,韩信的职务与其他人是不同的,韩信被任命为大将军,大将军是统兵打仗的。
秦末乱世中,兵权是诸侯们赖以争霸天下的资本,是不会轻易让予他人的。
比如说,陈胜派出自己的部将武臣攻打赵地,武臣带着陈胜给他兵马攻下了赵地后,自立为赵王,与陈胜平起平做,陈胜毫无办法。
刘邦不是陈胜,所以他不会轻易把兵权交给他人,即使是他手下的部队越来越多,刘邦对军队的掌控能力是秦末所有诸侯中最强的。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了刘邦在拜韩信为大将军之后就马上给了韩信兵权。
定三秦之战中,没有韩信率军作战的任何记录,彭城之战,也没有韩信率军作战的任何记录,所有的命令都是出自于刘邦。
事实上,在定三秦与彭城之战中,刘邦虽然拜了韩信为大将军,但这个时候刘邦还在考验韩信的能力,还定三秦之战是韩信提供的谋略,这在史书中也有记载:
《史记 高祖本纪》: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韩信提供计策,刘邦负责具体实施,从结果上看,韩信这个时候只是作战参谋。
韩信是没有兵权的,而刘邦手下的其他将领或多或少都有作战记录,比如樊哙:
这是樊哙独自率领一军参与作战的记载,唯独韩信没有,同样的记载在韩信的传记中也有:
《史记 淮阴侯列传》: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如果刘邦想要考验韩信,应该给他一支军队让他率军作战,边作战边考验,才能证明韩信是不是人才,但是刘邦显然并没有这样做。
这说明刘邦实际上是把韩信雪藏起来了。
尽管这个时候韩信是大将军,但实际上,刘邦并没有重用他。
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大败,然后汉军一溃千里,一直到逃到京、索之地才稳定了阵脚,京、索之地在荥阳附近。
这个时候开始才有韩信率军作战的记载,韩信收复了溃兵与刘邦在荥阳会合,然后在京、索之地打败了楚军。
韩信只是参与京索之战的其中一员将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是指挥者。
尽管他是大将军,他在京索之战也只有率领了一支汉军参战,而且这是韩信第一次真正独自率军作战,韩信之所以有这个机会,是因为刘邦在彭城之战失败后听从张良的建议,张良建议刘邦重用三个人,分别是:韩信、英布、彭越。
《史记 留侯世家》: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张良向刘邦进言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同项羽有隔阂。
彭越与齐王田荣在梁地反楚。
汉王的将领中唯有韩信可以托付大事,独当一面。
如果要舍弃这些地方,就把它们送给这三个人,那么楚国就可以打败了。
所以这时候韩信才真正有了独自率军的机会。
刘邦一向听从张良的建议,郦食其给刘邦出了个分封天下诸侯的馊主意,张良听说后,马上劝说刘邦这个计谋是错误的,刘邦马上就听从了。
这说明刘邦是分得清意见正确与否的,虽然偶尔会犯错误,但刘邦很快能改正过来。
京索之战后,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独自率领一支军队北上开始攻打魏王魏豹。
于是,从这之后,韩信就开始了独自征战,直到这时候,韩信才真正摆脱刘邦独自领兵。
但是刘邦对军队的控制力是不可小视的。
孔将军、费将军、灌婴、曹参都曾经在韩信手下配合韩信作战,这些人是刘邦的心腹,更忠心于刘邦。
刘邦在荥阳有一次全军覆没,刘邦和夏侯婴两个人进入韩信的军营,随后进了韩信的卧室,拿走了韩信的兵权,等到刘邦一切都做好,韩信才醒来,如果刘邦想要杀韩信,韩信早就死了。
刘邦能顺利进入韩信的军营和卧室,这说明韩信手下人是认识刘邦的。
以韩信的治军水平,不太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这只能说明刘邦在韩信军中安插了眼线和亲信,这些人是忠心刘邦。
韩信的军队的补给全部由萧何提供,韩信只负责治军与打仗,后勤补给与兵员提供,都是萧何解决的。
所以韩信的军队不是一支完全独立的军队,同时刘邦提供的韩信的都是新兵,一旦韩信把新兵练成老兵,又被刘邦给征调走了,然后再提供新兵。
刘邦这是把韩信当成新兵训练营,同时也让韩信无法培养亲信,这同样是刘邦控制军队的手段。
所以,刘邦从来也没有真正把兵权给韩信,并且刘邦一直在防备韩信。
刘邦连没有兵权、而且与自己知根知底,同一个县出来的老乡兼曾经的同事萧何都猜忌过,更何况是自己并不熟悉的韩信。
后来尽管有蒯通劝韩信自立,实际上韩信是没有自立条件的,韩信知道自己一旦自立,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事实上,韩信最后的结局悲惨,这与刘邦当初在韩信时的手段是息息相关,而韩信在政治上的表现,又足以让刘邦产生猜忌之心。
韩信虽然军事才能极其突出,但在刘邦的用人之道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如同孙悟空不能逃离如来佛的五指山一样,韩信至始至终没能逃离刘邦的五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