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齐郑两国石门结盟
现在,历史已经进入到了春秋,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年代。是齐国这样的大诸侯国,必然要掀起风云变幻多彩多姿的春秋时期。
姜太公建立齐国后,齐国虽经历了历代曲折,但在齐前庄公的奋发图强下,步入春秋的齐国已经强盛起来。
春秋齐国,注定要以一个强者的形象驰骋于列国诸侯。
奔跑吧,齐国,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关注着你!
公元前731年,齐僖公接过齐国发展强盛的接力棒。
齐僖公,一位与他的父亲齐前庄公一样奋发有为、英明能干、文治武功、雄图霸业的齐侯。
正是他,进一步夯实了齐国的霸业基础。
齐僖公,生辰年份不详,薨于公元前698年。姜姓吕氏,名禄甫,齐前庄公之子。
齐前庄公的世子本是公子得臣,但可惜英年早逝了。于是齐国国君之位便落到了兄弟公子䘵甫头上,即齐僖公。
公元前731年,春秋江湖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首先是周王室。公元前750年,周王室终于结束了“两王并立”的局面,晋国雄主晋文侯袭杀了周携王。
齐僖公继位时,天下终于只剩下唯一一个合法的天子了,这便是周平王。
但周平王的家业已经被败得差不多了,如今的大周王朝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
具体点讲,就是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地窄人寡,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
一句话,大周王朝已经大大衰落。
周王室的衰落,除了自身实力上的衰落外,还有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天子权威的严重下降。
按理说,天下诸侯得每年朝见天子,及时贡奉。
但现在呢?
列国诸侯都很不自觉了,认为有必要去见一下天子那便去见,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愿意去见天子。
见天子又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既要做小,更要拿出很多贡品礼物。
少了诸侯贡奉的周天子,越发贫困,甚至有时办点事都拿不出钱来,只要厚着脸向诸侯讨要。
你老子不中用了,儿子们便纷纷登台表演了。
首先是西方大国秦国。秦国在秦襄公、秦文公两代英明君主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秦国以夺取周平王赏赐的歧、丰、镐一带地盘为主要战略目标,与长期盘踞在这一带的西戎武装作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为秦穆公称霸西戎奠定了基础。
北方强国晋国呢?
晋国正陷入严重的内部斗争中!盘踞在晋国重镇曲沃的晋国小宗,已经与掌握晋国政权的大宗斗争了几十年,晋国的形势开始朝着利于曲沃小宗的方向发展。
曲沃领导人正是雄才大略的曲沃武公,看来晋国变天是迟早的事。
南边强国楚国迅速崛起,此时的楚国正在楚国国君熊通的领导下,横扫汉阳诸姬,一片蒸蒸日上的形势。
中原此时最强势的,还得数郑国。这个中原新贵,从原镐京一带搬来不过几十年,但凭着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世代在周王朝为卿的政治优势,迅速在中原崛起,已经吞并了虢国、郐国、胡国等诸侯。
郑国在中原四处扩张,与传统强国宋国、卫国等产生了矛盾纠纷。这几个诸侯经常打来打去,中原一片混乱。
东南西北中,齐国是东方大国,已经几百年没在江湖走动了。在这个乱世,齐国难道还要继续沉默下去么?
齐僖公冷静地看着整个中原,他认为,齐国已经到了应该去中原走走了的时候。
本来,齐国的国策是发展国民经济。所以齐僖公自即位起,就坚决承继了父亲齐前庄公的政策,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国内经济,加强内政管理,强化齐国的国民经济基础。
史料并未过多记载齐僖公治理齐国的为政要举,但他确实是继续了父亲齐前庄公的各项政策,从而使齐国在经历了两代的努力后,基本消除了曾经因内乱带来的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齐国国力迅速提升。此时的齐僖公,已经不甘继续在山东沉默了,他有心要在春秋江湖走一走了。
之所以要在春秋江湖走一走,那是因为这个江湖给齐国带来了威胁。
当然,这个江湖也给齐国带来了机遇。一句话,乱世春秋之初,机遇与挑战并存。
齐国虽然偏隅胶东半岛,但如果任凭中原郑、卫、宋等几个大诸侯互相讨伐最后你兼我并,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一个霸王龙级别的诸侯,那绝对不符合齐国的国家利益。
齐僖公冷静地盯着墙上的地图:北方邻居是燕国,与齐国一向交好。但主要的问题是北方的戎族部落,需要加强防范。
那就加强防范吧。解决办法很简单,向北境增派军队。
东边,是齐国世仇纪国,以及州、淳于、莱国以及其他一些东夷部落。
这块地盘,在若干个五年计划后,必须归并入齐国。
归并这块地盘是一个长远之计,首先要灭掉的是纪国。
这个纪国是齐国世仇,曾经告过齐国的黑状,害死过齐国先君齐哀公。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寡人不念你同姓之情,总有一天要灭了你的。
当然,现在不是时候,需要良机出现。
那什么是良机出现时呢?
当列国诸侯都不会来干涉时!
要达到列国诸侯不干涉的目的,必须让列国诸侯都认定咱齐国是友好之邦,那就不要去染指中原地盘。
请中原列国兄弟诸侯们放心,寡人的齐国只对大海边的莱、纪等传统东夷诸侯国有兴趣,不会来中原与大家争地盘的。
南边是颧国、邾国、阳国、鲁国、滕国等,隔着一座巍巍泰山,天然屏障,暂时不管。
重点是西边,那是大片的中原区域。这个中原区域,林立着谭、曹、戴、郑、许、宋、卫、陈等诸侯。这个地盘不要去惹,单单春秋十二诸侯,就占了一半!
列国诸侯现在基本太平,但中原的郑国强势崛起了。
郑国的铁腕君主郑庄公手握大周王朝卿士大权,此时刚平定了郑国国内太叔段之乱,率天子王师以及郑军,联合了虢国、邾国等国军队,讨伐了卫国。
卫国与郑国开启了战争模式,后来宋国也卷了进来。宋国与卫国在短短几年间,多次联合诸侯讨伐郑国。
但郑国却非但没有被打趴下,反而越打越勇。直到后来,郑庄公领导下的郑国,俨然已成为春秋初期的霸主!
所谓英雄惜英雄,齐僖公顿时对郑庄公有了好感:这样的朋友,交到一个足矣。
齐僖公决定与郑国交好,他主动派人去联络郑国:我们结盟吧。
齐僖公的外交政策一开始遭到了齐国一些人的反对,有一个叫张三的大臣就出班奏道:
“主公,卫国才是我们的姻亲国。卫侯夫人,可是主公的亲妹妹啊。主公怎么不帮自己的姻亲兄弟之国,反而去帮其敌人郑国呢?”
齐僖公把眼一瞪,鼻孔里哼了一声,冷声道:“什么姻亲,你们看卫国这些年,碌碌无为。这种国家,有什么发展前途?
卫夫人虽是寡人之妹,但她却因不能生子而失宠多年。此时寡人主动示好,反而招致卫国猜忌。就这样定了,与郑国结盟!”
齐僖公心里还想:联姻,当然也可以和郑国联姻,寡人还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想办法嫁到郑国去,不就得了?
当时的郑国,如同一匹孤独的狼,横行在中原。虽然不惧谁,但总是遭受邻国的讨伐。
如卫国、宋国已经成了郑国仇敌。这几年来,宋国连续组织了四国伐郑、五国伐郑等大规模军事行动。
郑庄公再厉害,也感到孤立无援。
此时见齐国主动来示好,郑庄公大喜,双方在石门之地签订了同盟条约。
成了郑国的盟国,齐僖公便选择了坚定地跟着郑国步伐的战略。
史料记载,在接下来的郑国几次讨伐行动中,都有齐国的影子。但齐国的目的真是只是跟着郑国讨伐别的诸侯吗?
当然不是!齐僖公有自己的打算。
你郑国,靠的是武力征伐而立威于江湖;而寡人的齐国,则是主要以调停矛盾的方式以立德而名享中原。
所以,齐国虽与郑国结盟,但齐僖公很清楚,齐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原无论有多热闹,对齐国来讲,那是人家的舞台。
齐国,在中原就当个跑龙套的吧。
齐国现行国策的目标,就是取得中原列国诸侯的好感,给齐国真正经营山东半岛赚取足够的政治资本,为齐国在接下来称霸江湖博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