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CZTSe薄膜的测试表征
4.3.1 CZTSe薄膜的结构和组分性质
在不同硒化压强下制备的CZTSe薄膜的XRD图样如图4-5所示。其中Mo的峰值来自于衬底,其他峰值都对应于标准的Cu2ZnSnSe4衍射谱,没有观察到其他杂相。值得注意的是从这些XRD图谱中也并不能完全排除杂相的存在。根据之前的研究报道,在CZTSe薄膜的制备过程中经常存在二元化合物杂相如Cu2Se和ZnSe等[78-79]。由于这些二元化合物的晶格结构与Cu2ZnSnSe4非常相似,XRD衍射峰与Cu2ZnSnSe4存在覆盖,因而无法从XRD图谱中鉴定这些杂相的存在。
图4-5 CZTSe薄膜的XRD图样
为了解不同硒化压强下的CZTSe薄膜的表面形貌特性,对薄膜进行了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I Quanta 200)测试。CZTSe薄膜的SEM图像如图4-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制备出的薄膜为多晶形态,薄膜表面的颗粒大小,形状不一,整体形貌粗糙。硒化压强较低时,薄膜表面较为疏松,晶体颗粒较大。随着硒化压强的升高,薄膜表面更加致密,同时较小的晶粒比例增加。这说明较高的硒化压强可以改善薄膜的表面形貌。
为获得CZTSe各组分的含量信息,对薄膜进行了EDS(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测试。测试的结果如表4-1和图4-7所示。从EDS测试结果中可以发现薄膜中的元素的组成比例比较接近Cu2ZnSnSe4的化学计量比,Zn组分含量略微偏多,Sn组分含量较少。从EDS结果可以看出,在较高的硒化压强下和过量硒存在的前提下,CZT金属前驱体的硒化较为完全,因重新蒸发引起的易挥发元素的损失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图4-6 CZTSe薄膜的SEM图像
表4-1 不同硒化压强下制备的CZTSe薄膜的EDS结果分析(atomic.%)
图4-7 不同硒化压强下CZTSe薄膜的组分
从表4-1中还可以看出,随着硒化压强的增加,Cu/(Zn+Sn)的比例由0.82增加到1.04,Cu组分的含量由缺乏变得略微富余。
4.3.2 CZTSe薄膜的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
同IMO薄膜一样,CZTSe薄膜的电学性质使用4C测试系统测量。测量的结果总结在表4-2中。所有的CZTSe薄膜都表现出P型导电性。所有CZTSe样品的迁移率都非常低,在1 cm2/(V·s)的量级,这可能是由于薄膜中缺陷较为密集,存在着大量的复合中心,因此薄膜的质量还需进一步改进。与前人的研究对比发现本实验制备的CZTSe薄膜的载流子浓度高出1到2个数量级,同时导致电阻率低于其他相关报道[56,80]。
表4-2 不同硒化压强下制备的CZTSe薄膜的电学性质
由于本研究制备的CZTSe薄膜相对较厚,同时SLG衬底上还有Mo覆盖,因此无法测得CZTSe薄膜的透射率。图4-8为在不同硒化压强下制备的CZTSe薄膜的漫反射率随光子波长的变化,可以明显看到,随着硒化压强的增加,在600~1300nm区间薄膜的漫反射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之前的SEM图像分析表明,随着硒化压强的增加,薄膜变得更加致密均匀,这会导致漫反射率的降低。另外可以看出,随着硒化压强的增加,在1200~1400nm波长范围内在4 mbar硒化压强下制备的CZTSe薄膜的吸收边更为清晰,可能说明薄膜的均一性在较高的硒化压强下更好。
图4-8 不同硒化压强下CZTSe薄膜的漫反射率
4.3.3 KCN刻蚀对CZTSe薄膜性质的影响
从前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到很难从XRD衍射图样中鉴别出制备好的CZTSe薄膜中可能存在的如Cu2Se等杂相。这些杂相与CZTSe材料的性质有明显的不同,在CZTSe太阳能电池中,这些杂相的存在可能影响电池的性能。从CZTSe薄膜的电学特性分析中得到,本实验中制备的CZTSe薄膜具有明显高于其他报道的载流子密度。这一现象可能说明在制备的CZTSe薄膜上可能存在着Cu2Se杂相。Cu2Se是一种半金属性的P型半导体,常常出现在实验室制备的CZTSe薄膜的表面。为此,尝试使用KCN刻蚀的方法对CZTSe薄膜进行处理[78]。
选取在4 mbar硒化压强下制备的CZTSe薄膜。将其浸泡在KCN溶液中浸泡60s。表4-3和表4-4分别展示了在KCN刻蚀前后CZTSe薄膜的EDS测试结果和电学特性测试结果。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到在刻蚀之后,薄膜中Cu的含量由26.22%下降到22.04%,同时载流子浓度也由8.7×1019cm-3下降到1.1×1019cm-3,这两个实验现象可能说明薄膜中存在着Cu2Se杂相,并经KCN刻蚀后移除。
表4-3 KCN刻蚀前后CZTSe薄膜的EDS测试结果(atomic.%)
表4-4 KCN刻蚀前后CZTSe薄膜的电学性质
图4-9 KCN刻蚀前后CZTSe薄膜的漫反射率
经过KCN的刻蚀,CZTSe薄膜的光学性质也有所变化。图4-9所示为刻蚀前后的CZTSe薄膜的漫反射率曲线。可以明显地看出,在KCN刻蚀之后薄膜的吸收边更加的陡峭。在CZTS薄膜的研究中也有过类似的报道[80]。
因为无法获得CZTSe薄膜透射率的数据,这里不能采用确定IMO薄膜禁带宽度的方法得到CZTSe薄膜的禁带宽度。这里采用一种从文献中获得的方法,来近似地得到CZTSe薄膜的禁带宽度[80]。定义薄膜的吸收率Abs(Absorbance)为
式中:Rmax为测量的波长范围内漫反射率的最大值。相应的,Rλ为对应于每一波长的漫反射率。
接下来绘制横坐标为光子能量,纵坐标为Abs曲线,如图4-10所示。将Abs的线性部分延长至与X轴相交,得到交点的值即为CZTSe薄膜的光学带隙,约为0.92eV,与其他文献中的结果相近[27]。
图4-10 CZTSe薄膜禁带宽度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