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笔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6章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我很自卑,与人不敢交流,只要与漂亮女孩子一说话就脸红心跳,坐大巴车即便坐到家门口了也不敢开口喊停车,如果有个人和自己在同一个地方下车,内心就很窃喜,在老远处遇见亲友心想着下刻要是遇到了该怎么说,就会远远的躲开,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喜欢入众,与人说话不敢抬头目光对视看人,在不可避免的公工场合,就会假装玩起手机。

我细细读完《自卑与超越》这本心理学书,让我自身有了一些改变,书如药也,仿佛如一道亮光照射进自己封闭的内心,积压在自己内心的郁疾多少有被治疗。我开始与人交流,访亲走友,不在担心与人说话,即便说错了,也不过一笑而过的事,再说了,现在你有不是什么大人物,谁会真正在意你说了些什么呢?我们都是世界的一个生灵,来到人间,都是独一无二的原创,自信是一个人生命的源泉。

在本书中,我机缘巧合之下弄明白到了人为什么会做梦,便先于这本书之前写了《论梦境》的随笔,梦境主要是对未来生活的影射,便不在这里赘叙。

自卑也能创造一种动力,他受外物的刺激会鞭策自己进步,但内心阳光的人进步是对社会有益的,内心阴暗的人因嫉妒,恨意进步则会对世界构成潜在的危害性,所以我们应以博爱的精神,以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时时进步。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是人便有他的长处和短处,一个喜欢你的人,不会因你的某点短处而不喜欢你。婚姻和事业,家庭都在于经营和合作,有内涵修养,有魄力,有目标和自强、恒心是迈向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阿德勒从“①生活的意义”,②心理与身体,③自卑感与优越感,④早期记忆,⑤梦,⑥家庭影响,⑦学校影响,⑧青春期,⑨犯罪及其预防,⑩职业,11人类与同伴,12爱情与婚姻这十二个主题来阐述了生活的意义。

书中第一章就指出人类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对他人产生兴趣和学会合作。当一个人乐于奉献自我,那么他才算是真正的活在了世上,中国有句老话叫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自卑与超越就是更好的让你内心反省自我。

第一章《生活的意义》是全书的纲领,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提出了人们生活中的三大问题:职业、社会(既与他人的关系)和性(既为爱情和婚姻)。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三大问题,而由此作出的反应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他分析了人们各种错误“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过度关注自我,和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有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愿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虽说会赤裸裸的而来,死后一分也带不走,但只要生存在世上,就要学会与人合作,合作才能有益个人茁壮成长,身心健康发展,对合作,有很多可以理解的俗语“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其前者是说人不是以个人而生活,他活在世上,就要有合作伙伴,人若脱离群体,没有重要的奉献,对于世界来说,就和死没有匹别了。后者是一个失败的合作例子,故而三个和尚全死了。

书中主要列举了三类孩子,一类是身体有缺陷的儿童,一类是受宠的儿童,还有一类是受忽视的儿童。这三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得到训练,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就容易形成错误的生活风格,以致走上错误的道路。如①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如果他们自身的缺陷没有得到理解和关爱,他们就很难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就是奉献。他们更容易关注自己的感觉,害怕被嘲弄。他们就更不会对别人感兴趣了,自然也就学不会合作。②受宠的儿童,因为他一直得到别人的宠爱,通常会认为自己无须努力就会出类拔萃。一旦当他进入不是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环境时,他就会非常失落,会觉得世界抛弃了他,他受过的训练是期待而不是给予。他习惯了别人奉承,后果就是他失去了独立性,也失去了学习面对问题的其他处理方法。他的兴趣只在于全身心关注自己,从不学习合作的运用和必要性。当他不再容易找到往昔的温暖和顺从及被奉承时,他们就会觉得被出卖了,就会认为社会对他们充满了敌意,认为“别人和他对着干”,一旦他赋予生活这样的意义,那么他们往后努力的方向都将是错误的。③受忽视的儿童,这个很好理解。这类儿童从不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编造了一通不包含这些友好力量的生活解释。当他面对困难时,他会高估困难,低估自己可以得到别人帮助的能力。他认为社会对他很冷酷,他怀疑别人,无法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对别人的有益行为来获得感情和尊重。他也就无法对别人产生兴趣和学会合作了,从而也就赋予了错误的生活意义,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越远。

因此阿德勒指出人的早期记忆是相当重要的,它会持续影响人的一生。我们的家庭,学校都要训练儿童对他人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我们要允许儿童在共同任务和共同游戏中,在他们自己这个年龄层的孩子中,找到自己的方式。母亲的第一要务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并让孩子信任,这样她就获得了孩子的兴趣,感情和合作,之后她必须扩大并提高这种信任感到孩子所处的各个环境中,孩子就会对他人逐渐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学校也是一样,当孩子第一次上学,他会面对社会生活的新考验。老师就要吸引孩子并让孩子对她产生信任,孩子受到鼓励,就会更有信心和兴趣从而学会合作。

对于早期记忆,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中,大多患上心理疾病的人,都是人脑上的问题,他们或是人格分裂,或是抑郁有自杀倾相,或是变态狂,这其实是自己被困在了自己的一个内心小世界,我选作其书中的一段:“

曾有位文学青年问海明威:“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什么?”

海明威回答说:“拥有悲惨的童年。”

海明威的这句话可信度有多高呢?海明威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世界知名的文学大师,是“迷失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童年生活十分痛苦,这在其作品中多次表现出来,海明威的这句话可信度有多高呢?海明威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世界知名的文学大师,是“迷失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童年生活十分痛苦,这在其作品中多次表现出来,透露出对人生、世界、社会的迷茫和彷徨。

文学上有个很独特的现象,众多知名作家都曾有过悲惨的童年,如安徒生、川端康成、但丁、萧红、张爱玲、卡夫卡等等,有人对这种现象很感兴趣,认为这是一种对早年痛苦的补偿。“无娘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一说法有大量的事实依据,心理学家也证明,童年经验往往对个人一生影响深远,其人生基调就是这时形成的,而且其以后的发展都避不开这个基调,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童年对一个作家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是融贯在灵魂中的,童年是我们的精神故乡,童年所遭遇的创伤会让人铭记在心。创伤在灵魂深处生了根,就好像在土地中播撒了种子般,在岁月流逝中,种子逐渐发芽、长出树枝,成长为参天大树,然而其根基仍然是当初的种子,是由幼时的创伤繁衍出来的。创伤及由此而形成的思想就成为作家作品的内核。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处在幸福中的人是不会想太多的,只有那些在痛苦处境中的人才会想太多,才会有深刻的思想,可以说出不痛快的经历是促使人思考的原动力。”而作品往往又是思想的结晶,因而说童年创伤是会带来创作灵感的。

曾有人进行过调查,在世界历史上,凡是在文学上有一定造诣的人,百分之八十以上,在童年都有过些不好的记忆,或者说是创伤。这就回到了我们开头所说的那个话题,当人身处在幸运顺遂中,感情的波动率是很低的,这种情况下,人很难去体会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因为他不愿意主动地去思考,更不会沉静地思考。

相反,如果人处于糟糕的逆境状态,环境就会逼迫着这个人必须去更多地思考人生,思考出路,走出自己心灵的困境。这样大的情感波动,很容易触发潜意识里的东西,找到更多灵感。那么这里还有两个问题,为什么是童年的创伤更容易塑造一个“天才”,又为什么这样的天才多表现于文学和绘画等艺术创作方面?

童年作为生命的起点,此时段前的人就像是张白纸,而童年就是渲染其基调的时间,长大后,虽然白纸上的色彩会有很多,但也离不开童年设定的基调。童年是人性最初缓缓展开的时段,这段时间的情绪感受、记忆、意识等,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会对人的审美心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形成定性的影响。

创伤对人的影响是最大的,成年后,人的心智逐渐成熟,即使有创伤,也不像单纯的童年时期那样浓烈。童年的创伤,就像是一把匕首深深地刺入不曾设防的心脏中,让人记忆深刻难以忘记。就比如前面所说的张爱玲。如果她的母亲不是在她年幼的时候离开,如果父亲不是在她那么小的时候,就对她百般厌恶,如果不是她自小就看到一些因为金钱而带来的感情纠纷,她也许不会有那么多拷问心灵的创作灵感。

在她年幼的时候,还不能够明断是非,大人的情感模式和行为方式她也无法完全地理解,而她所能够关注的点,就是自己内心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孤独的、受伤的、恐慌的,并且难以磨灭。待到成年之后,她虽然能够理解当年的种种,但受伤的心却无法修复。

那为什么这种在童年所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记,最终会变成文学或绘画创作的灵感,而非其他呢?本质在于,人的表达方式不外乎语言和肢体语言,语言汇聚成文字,而肢体语言则可以转化成为图像,画面感油然而生。当压抑的内心寻求不到一个倾诉对象的时候,便容易转变成文字,由笔下流转出来。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天才就是人类的病态,就如珍珠是贝的病态一样。”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天才”与精神疾病之间的联系,更与一位心理学家的看法不谋而合。“天才是人类稀有的极端的变种,在这种变种中,可以看到他们精神生活的极不稳定性和过敏性,或者可以说他们对精神病缺乏抵抗能力。”

有研究者认为,孩子在童年时期,如果与母亲的关系是对立的,冲突比较强的话,他患病的几率就会比较高。因为母亲的负面情绪,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退缩情绪。比如受到无端批评时,孩子不敢反抗,只能幻想一个安全的环境,然后“躲进去”。

久而久之,就会分不清幻想的环境与真实的环境。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母亲越是责难,孩子就越是逃避和退缩,这样就更减少了他和外界建立信任的渠道和信心,同时也减少了学习社会亲密关系技巧的机会。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与他人的联系非常脆弱,这又引发了孩子进一步的逃避、焦虑。接触的人越多,可能焦虑程度越深,最后完全缩回到了自己幻想出来的世界中去。

这一学派的研究者认为,紊乱的家庭关系为精神分裂症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尤其强调了母亲在家庭关系中的影响。那些冷酷的、强势的母亲往往会导致自己的孩子患上精神分裂症,因为她们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的自尊,并抹杀了孩子的独立性。

从内心诉求的角度来说,这类患者其实很渴望被关心、被关注、被认可。但是他们更害怕的是被伤害和当众出丑,为了避免面对可怕的情境,他们便选择逃避,杜绝可怕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像伍尔夫和海明威一样饱受躁郁症困扰的作家还有很多,如巴尔扎克、查尔斯·狄更斯、果戈理、高尔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左拉,等等,这些天才光环的背后,无不忍受着非人的折磨。有时真的很庆幸,还是做一个普通人更好。

自卑与超越的核心就是要学会与人合作,有自卑倾相的人是不知道该如何去与人合作,或是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识,只有当一个人善于合作,那么出入社会后生活才有保障。其家庭不幸或者是走上犯罪的孩子都是缺少关注度,无法善于与人合作。其中有对犯罪的一些独特见解和与人合作能带来的好处,如下文:①在每个犯罪案件中,我们都能看到追求着虚幻的自我优越感,并且对人冷漠、不会合作的人,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对待罪犯就像对待神经官能症患者一样,除非我们能争取到他们的合作,否则就会一筹莫展。然而,我却不能过分强调这一点。如果能使罪犯关注他人的利益,如果能使他们关爱他人,如果能教会他们与人合作,那么就天下大吉了。②只有关爱同伴,我们的各种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说、读、写能力的前提是跟别人沟通。语言本身就是人类共同创作的,也是社会兴趣的产品。理解能力也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专属品。理解以人类的常识为基础,让我们彼此心有灵犀,并促进了人类之间的沟通和交流。③如果他爱好交际,并且工作积极、婚姻幸福,而有所贡献的话,那么他就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或者一无是处。他会觉得这个世界是个友善的地方,何时何地都能处之泰然,他会遇见自己喜欢的人,应付困难时也能得心应手。他觉得:这个世界是我的地盘,我必须积极进取,不能畏缩不前。他知道现在只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瞬,他只是整个人类过程的一部分。同时他也感到想要有所建树,并对人类发展添砖加瓦,当前恰逢其时。在这个世界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邪恶、困难、偏见和灾难。但是这个世界是我们的,其优点和缺点也属于我们。我们需要在劳动中改善环境。我们可以断定如果每个人行事正确、勇于担当,那么他就已经尽心尽力了。

阿德勒在书中认为“自卑感”在生活中时刻都有可能产生,象先天的生理缺陷、人在面对现实社会产生的不完满、不得志、比别人差时的情绪。他认为有这种情感是很正常的,并不是病态的,关键是如何对待这种自卑。是利用自卑来逃避现实还是克服并超越自卑,由此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风格。

如果敢于正视自卑,会激发人的创造性力量,成为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在达到新的境界后,又会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向新的优越目标前进。这样,在自卑与优越的距离不断接近而又拉开的过程中,人便不断地完善自己,这一过程永无止境。由此,阿德勒认为,全部人类文化的动力都建立在自卑感之上。这一观点与弗洛依德认为性本能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相左的。这本心理学书籍我想即便它不能达到根除一个人自卑的倾向,但也可以达到对一个人的预防和缓解,所以这本书值得细细嚼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