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洋务”之学
前面提到,对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子弟而言,参加科举、成为官吏被视为正途,落榜者通常的出路是去做地方官的顾问(幕友),或学习经商。然而,鲁迅决心“走异路,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自序》)。他并未选择上述的任何一条道路,而是去学了洋务。当时普遍认为学洋务是走投无路的人不得已把灵魂出卖给洋人(又称“鬼子”“洋鬼子”)的行为。据说母亲曾在为鲁迅筹措了八元路费后,嚎啕大哭。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仍依据传统的“华夷思想”(中华思想)将欧美诸国视为夷狄,不承认平等的邦交关系,称外交为“夷务”。然而,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的战败与《北京条约》的签署,清政府被迫在所有外交文书上弃用“夷”字,改“夷务”为“洋务”,并开设京师同文馆,着手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作为与常驻北京的各国外交官交涉时的必备条件。与此同时,曾国藩、李鸿章等地方高官在镇压19世纪中叶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时,见识到英法联军的精良装备与训练有素,于是接连在各地开办军械所和造船厂。不久后,铁路、电讯、矿山、制铁、纺织的开发及陆海军学校的创办迅速展开。
这一系列始于19世纪60年代、引进西欧文化的运动被称为“洋务运动”,而支撑这一运动的思想则被称作“洋务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与传统儒学及华夷思想相互竞争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学”(中国的学问)为“体”(主体)、“西学”(西欧的学问)为“用”(工具、功用)的“中体西用”论。尽管洋务派普遍在思想上认识到西欧科学技术(军事与产业)的优势,但仍坚信中国固有的学问、思想、道德、制度具有优越性。
鲁迅选择的是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设立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的海军学校,分为驾驶(掌舵)、管轮(机关)二科,学制三级(九年),属于洋务运动中创办的系列军事学堂之一,其余还有李鸿章的天津武备学堂(陆军学校)、天津水师学堂,张之洞的广州水师学堂,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学堂等。鲁迅的叔祖周椒生(曾是举人)恰好在此兼任管轮科的监督和汉文教师,叔叔周伯升也在一年前入学。江南水师学堂不但学费全免,每年还支付学员二两银子做津贴。此时的鲁迅将名字改为周树人。
俗语有云“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由于家族中有后生当兵是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他遵照周椒生的吩咐,避讳了家谱中的名字(樟寿)。
江南水师学堂第一学年每周的授课安排为《春秋左氏传》一日,作文一日,余下四日学习英语。鲁迅在这里第一次学习了英语。然而,由于校风因循陈腐,学堂内不论是师生关系,还是前辈与后辈的关系都充斥着封建规矩。鲁迅进的是管轮科,但学堂内明显存在驾驶科高人一等的歧视,据说连学科分配也被出身福建的乡党一派把控。或许是军事学校的缘故,学生处罚规定中甚至还有死刑。
学堂内最能体现洋务之学的实物便是泳池。因为是海军学校,学堂内立着高耸的桅杆,还建了一方泳池。但因为曾有两人在游泳训练中溺亡,所以鲁迅入学时泳池早已填平。旧时中国有一种迷信,将缢死者和溺死者的灵魂称为“吊死鬼”和“淹死鬼”,认为它们会化作游魂四处徘徊寻找替身,只有诱惑他人上吊或溺亡才能转世,所以为人惧惮。填平泳池正是基于这种迷信。据说为了安抚泳池填平后无法升天的灵魂,学堂还建了一座小小的供奉关羽的“关帝庙”。每年夏季的中元节,还会请来僧侣做水陆道场。
不仅如此,担任监督的叔祖周椒生是一个顽固的守旧派,鲁迅常常不得不听他作为自家人的说教,学堂的生活变得窒息压抑。为了逃离水师学堂阴暗沉重的氛围和周椒生的监管,鲁迅在此生活约半年后,便退学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