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窑匠
窑匠,即指以窑灶烧制陶、瓷器物的技术工匠,古代叫“陶工”“旊[fǎng]人”“陶人”。该行业崇奉的祖师爷是乌曹、昆吾、腊台菩萨、鲁班、窑神、宁封子、童宾。
窑,古代也写作“窯”或“窰”,词义有数种:一是指洞穴,如窑洞,二是指烧制陶瓷的建筑物,如窑灶类的“陶窑”“瓷窑”“砖窑”“瓦窑”等。民间常见的窑一般为烧制砖、瓦、缸、罈、钵、罐等常用陶器和碗、碟之类的瓷器,故东汉·服虔《通俗文》载:“陶灶曰窑。”历代以来,人们生活需求量大也见得最多的是砖瓦,所以“九工十八匠”中所指的窑匠是指烧制砖、瓦的技术工人。
我国陶器烧造和使用的历史非常悠久,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是江西万年县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浙江浦江江上山口处等地的实物,距今都在一万年左右。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墓葬的夹炭红皮陶实物,测定距今已有8200~9100年。其他诸如香港大屿石壁东湾新石器时代大屿山遗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南独山甑皮岩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甘肃秦安县邵店村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北武安市磁山镇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遗址、辽宁沈阳北陵新石器时代新乐遗址、浙江余姚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河南渑县仰韶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江苏淮安麦莲岗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宝鸡新石器时代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等陶器实物都有7000多年的历史,其他发现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古代陶器实物就更多了,所以说我国陶器的产生和使用是很早的,它是伴随着人类远古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
陶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制作石器只是改变了自然物的形状,而制作陶器则是人类第一次改变了自然物的性质。
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的制陶技术还是很原始,没有纹饰。其制作大约为四种方法:(1)捏塑法。(2)泥片贴塑法。(3)泥条盘筑法。(4)模制法。
浙江河姆渡文化时期,陶器上已有植物和动物的纹饰,说明这一时期我们的先民已有了审美情趣。
仰韶文化时期以彩陶为其最大特色,尤以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为发达,其图案基本上由流畅的几何线条构成,形成了鲜明特色。这时的陶窑已有多种形式,有竖式和横式。仰韶文化中期,出现了借助陶轮来制造陶器的轮制技术,首先出现了慢轮制陶。至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了快轮制陶法,这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先进的一种制陶工艺。龙山文化时期制陶已有较高技术水平,能制造出表面像黑漆一样的黑陶来,其质量处于各地陶器的领先地位,此时还出现了质量上乘的白陶。
商周之时,虽然有了精美的白陶,但日常用器仍多为灰陶。在此以前,虽早已有了陶器,但还没有砖瓦,连当时的朝堂宗庙都是“茅茨土阶”。西周时期出现了弧形的板瓦和半圆形的瓦当。这时开始用窑烧砖,《周礼·考工记》载:“搏埴之工陶旊。”并有了一定的烧制经验,《礼记·月令》载:“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在陕西岐山凤雏村发掘的西周早期宫殿和相邻的扶风县召陈村的七座墓葬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瓦和土坯实物,其中有带瓦钉的板瓦、筒瓦,瓦的纹饰有数十种之多。
春秋战国时期,建筑用陶的数量不断增加,出现很多烧造陶器的窑灶。《墨子·备穴》载:“斩艾与柴长尺,乃置窑灶中。”这时还出现了结构较合理的排水管和筒瓦,已经使用一行仰瓦、一行覆瓦来铺盖房顶,檐边还有的用瓦当,其上模印各种装饰图案,如动物纹、植物纹、云纹、几何纹等。这一时期尽管有一种长方形和方形小型砖,但只是用来铺地和镶墙根的,还有一种大型的空心砖则是用来砌墓和铺筑踏步台阶。空心砖的表面常常印有几何图形或图案花纹,都不用来盖房。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汉代。
秦代时,陶器的制作技术已很成熟,陕西西安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就是我国陶器史上的典型代表,堪称世界奇观。秦始皇还修筑了规模宏伟的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然而被起义的楚人一把火烧成焦土,只剩下残墙断垣和刻印有花纹的断砖碎瓦,实在可惜!
汉代陶器艺术的典范是陶塑,此时的陶塑作品多属于为统治者殉葬用的“冥器”。这时的砖瓦烧造更加兴盛,据晋·华峤《后汉书》载:“武帝时,居杜陵南山下,有成瓦窑数千处。”这时除了继续使用长方形、方形的小型砖和大型的空心砖以外,还出现了五形砖、曲尺形砖、楔形砖和带榫卯的子母砖等各种用于房屋特殊部位的砖。西汉时中原地区空心砖砖面上拍印出各种纹饰和图案,内容题材广泛,有建筑、人物、乐舞、骑射、狩猎、禽兽、神话、历史故事等。东汉汉墓中的画像砖内容多为庭院建筑、车骑出行、生产活动、社会风俗等,具有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至今为世人所称赞,有“秦砖汉瓦”之称誉。汉代的瓦当纹饰多为云纹,还有大量的文字瓦当。东汉以后空心砖渐少,墓葬筑砌为小砖,砖侧常拍印图案或纪年文字。汉代的陶器作品题材非常广泛,主要有歌舞、奏乐、杂技、说唱等人物,各种牲兽和楼台亭阁及粮仓、锅灶和建筑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生产工艺逐渐成熟,中国工艺美术史进入了所谓的瓷器时代。陶器工艺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建筑用陶,更加普及和兴盛。据《晋书·吴逵传》载:“昼则佣赁,夜烧砖甓。”此外,陶塑俑和画像砖的艺术成就也较高。
这个时期瓷器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由于陶瓷生产工艺水平的成熟与完善,人们造出了真正的瓷器。这个时期的瓷器制作成型工艺,一般采用陶车或拉坯工艺的做法,而最多的是这两种方法的结合。这个时期瓷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除了传统的青瓷外,还出现了黑瓷和白瓷。青瓷在早期制瓷工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早期瓷器的代表。南方青瓷的产地主要是以浙江为中心,在浙江境内形成了越窑、瓯窑、婺窑三个较有特色的窑系,其中以越窑生产的青瓷最为著名,并在青瓷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黑瓷。北方的青瓷工艺虽较落后,但却成功烧制出了白瓷。
南朝时的花纹砖发展为数十或百余块组成的大型画面,呈现出这一时代的特色。这时的筒瓦和板瓦一般都为素面,瓦当逐渐以莲花纹替代了原先的卷云纹。北魏时出现了琉璃瓦,多用于宫殿建筑,在宫殿屋脊的两端还出现了压脊的鸱[chī]尾。这时有了由“主”经营的瓦窑,下设“匠”(主管制瓦的工师),匠下有“轮头”(用陶轮制瓦)、“削人”(分割瓦坯)、“昆人”(打磨瓦面)等工种。这些窑常年开工,拥有一批专业的制瓦工匠,制瓦技术高、产量大。
隋朝时北方瓷器得到了大力发展,渐与南方呈比肩之势。这个时期陶瓷的品种丰富,数量较多,质量也有所提高。装饰风格延续了魏晋纹样,植物纹样有所增加。隋代陶瓷延续了前代青瓷发展的势头,尤其白瓷工艺的成熟是其重要成就。它标志着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基本结束,中国瓷器烧制水平走向了更高的阶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唐代国力强盛,各行各业繁荣发展,陶瓷行业更呈兴盛之势,工匠得到朝廷的重视,官方设有将作监、少府监等管理机构,同时手工业作坊也蓬勃兴起,如纸坊、酒坊、陶坊等。唐代的陶瓷工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窑场遍布全国各地,其中著名的陶瓷有河北邢窑的白瓷、浙江越窑的青瓷、长安洛阳地区的唐三彩、湖南长沙窑的釉下彩等。
唐代琉璃瓦制品更为流行,开始出现有的殿顶铺满了琉璃瓦,而有的只是用于檐脊(因其珍贵难得的缘故),而未用于整个殿顶,称为“剪边琉璃”。在唐以前,屋檐的板瓦没有“滴水”,到唐时才开始有“滴水瓦”,有滴水的板瓦和瓦当组合在一起,可以减少雨雪侵蚀屋檐和墙壁。
宋代的瓷器在产量已上规模,制作工艺也已成熟,到达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的时期。陶瓷行业成为宋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主流,出现了著名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此外还有柴州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建阳窑和景德镇窑等,也都很出名。宋代的瓷器真正发展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用具,成为“瓷的时代”,人们简称它为宋瓷。宋瓷和宋词、宋画并列为中华民族文明象征的要素。
宋代的建筑用瓷也更成熟兴盛,满铺琉璃瓦的殿顶使大型建筑更增添了绚丽华贵的色彩。宋代建筑的屋面较陡,有利于排水,高大的屋脊上常用瓦片砌出很多镂空的花格,不仅美观,还有利于减轻风压。
宋代砖瓦使用已很普遍,从宋代著名的宫廷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中看到的绵亘蜿蜒、鳞次栉比的都会瓦房景象,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砖瓦窑行业的兴盛和发达。
元代与宋代相比,陶瓷业发展不大,不过元代的陶瓷对于中国工艺美术史来说,却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元代陶瓷工艺生产以江西景德镇最为出色,而景德镇窑的瓷器制品又以青花瓷器和釉里红为代表。
明代陶瓷进入一个空前发展的时代,各种彩陶不断涌现,特别是青花瓷,成了这一时期陶器史上的发展主流。
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是明代青花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另外,正统、景泰、天顺、嘉靖、万历、天启也都是明代青花瓷发展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时期,特别是成化时期的瓷器更为出色,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说。
明代的砖瓦使用已很普遍,烧制砖瓦的技术能力也更强,不但宫廷官府以及很多民居以砖瓦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就连明长城有的也是用砖包砌的,其工程量之浩大,令人惊叹。
清代瓷器生产工艺水平基本上承继明代并略有发展,各类陶瓷产品更为丰富,烧制技术明显超过前代。其陶瓷工艺的水平主要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代表。这时的景德镇瓷器得到了大力发展,清政府还特地在景德镇设置了官窑。
清代著名的品类有釉下彩类的青花、釉里红,釉上彩类的粉彩如康熙粉彩、雍正粉彩、乾隆粉彩;珐琅彩类的康熙珐琅彩、雍正珐琅彩、乾隆珐琅彩;彩瓷类的五彩、丰彩、三彩、广彩、金彩、墨彩;单色釉彩类的红釉瓷、蓝釉瓷以及茶叶末釉瓷和宜兴紫砂等。
总体来讲,中国的陶瓷工艺在清初达到了陶瓷史上的又一高峰。此后由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陶瓷工艺逐渐衰落,虽然有的陶瓷工艺基本上仍是沿袭旧制,但质量与数量已远不如过去,有些著名的陶瓷品种已销声匿迹。到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陶瓷工艺也随着国势的衰败而走上了穷途末路,从此一蹶不振。而民间砖瓦制作随着人口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呈现持续兴盛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建造新房、改换旧房成为必然的趋势,“文革”以后,社会更为进步,到处都有人烧砖瓦建房屋,但已由传统的青砖改为烧制“红砖”,砖瓦的制作仍靠手工。1978年改革开放后,社会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置造新房则是每户人家的理想和生活提高的标志,新房像雨后春笋般建起来,所需要的砖瓦材料远非手工所能满足,再者社会科技与机械制造迅猛发展,制作砖瓦已全部采用机械化。烧砖原料均用煤,并多以“龙窑”烧制,砖为红色或淡褐、橙、褚黄等色,均称为“红砖”,瓦则搭在砖中烧制或以窑用糠壳烧制,因其所用泥土原料不同,一般仍多为青色,后来很多地方开始覆盖重实的“铁瓦”。
至此,虽然社会繁荣发展,建筑行业十分昌盛发达,砖瓦建筑材料需求量也非常巨大,但都是购买现成的机制砖瓦,民间烧制砖瓦的传统土窑和窑匠已基本消失了。
一、砖瓦烧造知识和方法
砖,又叫“甓”。砖字出现较晚,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有“甃(井壁),聚砖修井也”的记载。西晋时期的砖文上才开始见到“砖”字。从隋、唐起,凡是墓砖、仓砖、塔砖等,都自铭为砖,甓字逐渐被淡忘。
砖瓦历来是人类居住之所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直到今天,砖瓦仍是房屋建筑的主要材料。只是墙体结构由传统的单层青砖改用为多层(两层以上)小规格的红砖。过去的砖为沙质粘土制坯,以柴火烧制并浇水“转泑[yòu]”其色灰青,故称“火砖”或“青砖”。瓦也为青灰色,故又称“小青瓦”。
砖、瓦的传统制作方法都是以粘泥经水调和,用牛跺(踩,也即“践踏”)熟后压制成坯,干后放入窑中烧制出来。民间对砖坯的加工叫“扮砖”,瓦坯的加工叫“作瓦”。
(一)制砖
制作砖的泥土材料要求不高,一般有粘性稍带粉沙性的土壤即可(现代不拘任何土,但以黄土为多)。传统的制作方法如下。
将挖取的砖泥捣细,加水拌合,用镢、耙反复捣拌(俗语叫“倒坯”),驱牛践踏使之“熟炼”,待其搓炼匀熟后沤一两天后即可扮制砖坯。扮砖的工具为木制长方形的无底“砖匣”。传统的砖规格都比现代的砖要大得多,因为过去建房多是用单砖砌墙。
传统青砖一般常见的规格为:
大型砖:长1.1尺,高(厚)0.4尺,宽0.7尺。
中型砖:长1.0尺,高(厚)0.4尺,宽0.7尺。
小型砖:长0.9尺,高(厚)0.3尺,宽0.6尺。
扮砖的方法是将炼熟的砖泥以泥弓割取一砣适量的泥坯(其数量约为一只砖的料而略有余),双手持之举起,用力砸(扮)入砖台托板上的砖匣之中,使砖泥在砖匣中填满充实,即用泥弓挨砖匣上框边割去堆剩的泥料,取开砖匣,砖坯即成。所扮砖坯在托板上每堆至四个,即将其端至“砖坪”堆码(俗语“墙砖”)晾晒,待其干透,即可装窑烧制。
(二)制瓦
制瓦的工具主要是“瓦桶“。瓦桶是一种带把的上小下大的无底木桶,为多块小木材拼串而成,可以活动收束。上面均匀钉有四根小竖竹线,用来将所制之瓦坯分为四块,操作时置于立杆的转轮之上。瓦桶的规格一般高为7寸(能制5寸高的瓦)、直径7寸(周长约为2.2尺)。老规格小青瓦长宽应均为5.5寸,但世人多偷工减料,故都少于此规格。瓦桶的周长上口为2尺、下口2.2尺,制瓦的泥料要求比砖料要高得多,其泥要细腻、粘性好且无沙粒,干后能光洁有硬度。这种泥一般处于泥层较深处,多带白色或灰色,有的叫“白夹泥”“白花泥”“䉪子泥”“仙粉泥”“白湫泥”,有的直接叫“瓦泥”。泥坯的炼制一如砖泥,但比砖泥更要践踏烂熟。将熟泥堆起并切削成长方形坯墩,其规格高度不限,以便于取料为宜;长则以能绕瓦桶一周而稍少,宽则以所需制瓦的宽度相等。制作时用泥弓于瓦泥坯墩上割取一块约三分厚的瓦泥,将其围贴在转轮上的瓦桶上(瓦桶外先围有“瓦衣”),随即以左手握住瓦桶把手,将瓦桶团团不停转动,左手持“瓦荡子”蘸水将瓦桶上所贴的泥坯摁紧捋实,并使搭合口紧密结合无痕,待荡平光滑之后,用“瓦划”围瓦桶划一圈,切齐瓦坯上下边,去掉余剩之泥,将瓦桶从转轮上提下来,放置于瓦坪(晒瓦的坪地,一般地上撒有锯末或糠壳、地灰)之地上,将瓦桶把手向桶内收束后松出,随即将里面的瓦衣揭下,瓦坯即留在地上。瓦坯的制作工序至此完成。
制作过程中,后面的一批瓦坯制出,前面的瓦坯已稍干时(太干则易碎),以双手捏住瓦坯筒轻轻一掐,瓦坯即裂为四块(因瓦桶上钉有四条直竹线条,所以瓦坯筒制成后,里面有四条浅沟,有沟处的泥坯很薄,故稍用力就会断裂)。这一工序叫作“开坯”。瓦坯坯块规格多为对开、四开、六开几种。四开、六开的叫“板瓦”,对开的称“筒瓦”。古人称开瓦为“剖瓦”,或“削瓦”和“解瓦”,所以有的对将瓦削开叫作“瓦解”。
凡瓦坯制成剖开成片上墙干透之后,就可入窑烧造。
(三)砖瓦窑
民间烧制砖瓦的窑一般称为“土窑”,土窑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历代的陶器用品和砖瓦都是在土窑中进行焙烧的。土窑具有单独的窑室,装窑、焙烧、冷却、出窑依次循环进行,每循环一次,即为一个焙烧周期。因为生产为间歇进行,所以也将它称为“间歇窑”。
土窑有很多种类。根据焙烧时火焰在窑内流动的形式,一般可分为直焰窑和倒焰窑两大类。直焰窑没有窑券和烟囱,燃烧室发出的火焰在窑内沿垂直方向上升,经过坯垛由窑顶排出窑外。因火焰在窑内直线上升,所以称为直焰窑。这种窑如围窑和马蹄窑等。倒焰窑燃烧室发出的火焰,开始时沿垂直方向上升,到达窑顶受到阻碍后倒折向下流动,最后经过窑底侧的过火孔(排烟道)由烟囱排出窑外。倒焰窑由于火焰在窑内上下折流,与砖瓦坯的受热交换机会比直焰窑增加约一倍,所以不仅窑的热量利用效率比直焰窑高,同时也提高了窑内温度的均匀性,因此窑的性能也要比直焰窑好。这种窑有蒙顶窑和方窑等。兹将以上所说的几种土窑简介如下。
1.围窑
围窑实际是无窑的野外烧砖法。选择坚实的地方码窑,砖坯与特制的煤砖(用煤60%与粘土40%经水调匀捣拌晒干而成的方形煤块)按一定的比例混码,下层码出点火通道,上面留排潮烟囱,坯垛外用砖砌围皮,围皮外用铅丝或钢筋、竹片打成围箍箍紧加固,围皮与坯垛之间填垫干粘土密封保温。
围窑自窑道点火后,窑内煤砖自行燃烧,不再加煤,点火约4个小时后开始挖制通风孔,3~4天后窑里潮气排完后封堵烟囱,7天后烧到顶部,顶上压上约5寸厚的细干土,防止散热过快,使窑内温度均匀。再过6天左右,即可去土、拆窑、卸砖。
围窑装窑的坯容量从数千块到数十万块不等,由于焙烧过程通风缓慢,排出的废气量少,燃料能够完全燃烧,煤耗比其他土窑低(煤砖的比例约为30%~40%),但其缺点是焙烧过程完全靠煤砖自燃,火候难以控制,有时边部易出生砖(未烧透的嫩砖)或中部火大造成流缸(结牛)等次废品。
2.马蹄窑(甑窑)
马蹄窑窑身为圆筒形,没有窑券和烟囱。有的有拱形窑床,拱床有通焰孔,砖坯码在窑床上;有的无窑床,砖坯直接码在窑底上,燃烧室发出的火焰或通过通焰孔进入坯垛或直接进入坯垛,最后经过窑顶排出窑外。
马蹄窑一般容量不大,最多不超过3万块砖,由于窑的上下断面相等,而窑下部码砖较多,当焙烧进入烧火阶段时,下部升温很慢,这样不仅要延长焙烧时间,加大煤耗(一般在6000斤煤/万块砖以上),而且下部常出欠火候的生砖,所以后来很少使用。
3.蒙顶窑(罐窑)
蒙顶窑窑桶中部大,上下小,顶上有窑券,底侧有火孔,窑外有烟囱。焙烧时燃烧室火焰上下流动,窑内温差较小,砖瓦质量稳定,煤耗较低(一般约为4200斤煤/万块砖)。窑室中部断面大,窑的容坯量最多,下部断面小码坯量少,焙烧阶段升温快,所以窑的产量比较高,是近代广泛使用的一种土窑。
4.方窑
方窑窑身的下部和中部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上部和蒙顶窑相同为半圆形窑券,窑底侧有火孔与烟囱相通,窑中下部四边方直,装平瓦时能挤紧码稳、牢固安全,焙烧时瓦垛不会松动变形,能提高平瓦质量,所以方窑一般只作烧制平瓦之用。
5.龙窑
民间龙窑因其窑身如长龙卧地而得名,多为依山坡或土堆倾斜之势而建,窑状为长隧道形,与地平线构成15°~20°角。窑头有预热室,窑尾无烟囤,窑长20~80米,最长可达100余米,宽1.5~2.5米,高1.6~2米,拱顶成弧形,两侧有多排投柴火的门孔和两个窑门。作业时在窑室中码装好砖瓦或陶器坯体后,封闭窑门,从窑头依次向后投柴焚烧,其烧制的容量比其他窑要大。如云南建水碗窑村的龙窑始建于清初,长130余米,有180个窑孔,可一次性烧制大型瓷器1万件,或小件瓷器3万余件。
二、土窑的焙烧操作
土窑的焙烧分为用柴草烧和用煤炭烧两种。柴窑容量不大,焙烧工序较简单。煤窑容量大,工序较复杂。
(一)柴窑焙烧
装柴窑码坯焙烧时,砖瓦的装法大致相同,也有砖瓦混合装窑焙烧的。但总的原则是:窑桶子四面的窑壁干爽、砖坯子干透才能装窑。
传统装窑的方法是:砖都是装侧的,围着窑桶团团叠垒聚码而上,最好每装一层,撒上一层谷壳或锯木末,可以起到减少砖瓦焙烧后互相粘结的作用。
待四周的砖(瓦)装到约一人高时,即向窑室中心收拢拱顶,俗称“起瓮”,瓫顶的高度以人向上抻臂为宜。这个瓮的空间就是用来烧火的,叫作“火塘”。火塘是整个烧窑工序中的重要部位,偏高偏低都会影响到砖瓦的焙烧质量。
装窑时要装两套盘沟作为“火路”。即从窑口进去环窑壁砌火路一圈,中间砌三道。一道通往窑右的烟囱,一道通往窑左的烟囱,一道直通窑后的大烟囱。两盘火路要交错变化,间一盘、搭一盘,使其风道火力通畅均匀。
窑内砖(瓦)坯装码好,即将窑门口用砖封上,并留有二孔:一孔在窑门的约4尺高之处,大如箩筐,作塞入柴草烧窑之用;下端一孔,供窑烧燃后,如火炭积剩过多、堆塞窑堂时可从此孔以长铲扒出,用水浇熄,可作平日燃料之用。或从此孔以长杂木棒掀动炭火,使其柴火通风而起火燃尽,以产生更多热量。此孔不用之时,须以物遮挡,以免窑火漫出将人灼伤。
烧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讲究,在未正式大烧之前,先要烧几天“冷火”。其方法是每次将2~3个柴草束(俗称“茅把子”)点燃塞入窑中,使其自燃而尽,每天如此2~3次,接连2~3天。作用是将砖(瓦)坯中的水分烤干,更能确保和提高砖瓦焙烧的质量。
烧窑的燃料以细枝密叶的柴草为好,如各种多叶的野草均可,而以芦苇、冬茅之类最佳,这类植物易燃,火力散大而炽烈,烘烧效果好。
烧窑期间,日夜不能停火,一般要烧三天三夜左右,待砖坯烧透方可停火。停火一天后,从窑顶孔中倒入大量冷水,俗称“转泑”,也叫“印水”或“济水”,要倒好几天,使水灌满砖窑底沟,让水蒸汽将砖瓦淬熏,砖瓦由原来的褐、黄、橙等颜色而统一变成青灰色或深青色。至此,砖瓦烧造工序全部完成。
(二)煤窑烘烧
1.装窑
装窑的基本原则是牢固和稀码。因为土窑的坯垛很高,要保证气流在窑内上下运动,火焰畅通,才能快速烧成。由于窑的各部位对气流的阻力不同,窑内各部位的气流速度和升温速度也不同。在窑底与距离燃烧室较远的部位,焙烧升温速度比其他部位慢,最终温度也比其他部位低。因此,必须调整各部位的坯垛密度,平衡窑内气体运行的阻力,使砖瓦升温、焙烧均匀。在窑内气流最不畅通的地方(如窑底和两侧),最大程度地将坯垛稀码,气流畅通的窑中心部位坯垛加密;气流阻力较大的窑周边、窑顶靠近燃烧室的拦火部位,为让火焰顺利流动,也应适当将坯垛码稀。
2.焙烧
土窑烧制青色砖瓦有四个过程:烘火、攻烧、烤火、捻烟。
(1)烘火。土窑点火后先用小火烘烧,使砖坯继续干燥,排尽残余水分。此时要求慢慢升温,防止砖瓦坯产生裂纹。在缓慢升温的原则下,加强窑内的通风。如果砖坯干燥,可将窑顶的放冷孔(天心)封闭,让热气折向窑底,从烟囱中排出。如果砖坯潮湿,可酌情留放冷孔排潮,之后逐渐关闭,防止水汽在窑内凝露出哑砖。当窑内白色气体放完时,烘火即告结束,此时窑顶温度约为400℃~500℃。
(2)攻烧。窑内保持较大风量,投煤量少勤加,快火攻烧,迅速将窑内拦火中上部的温度提高到烧成温度。此时拦火中上部位的砖瓦虽已烧成,但窑的下部和距离拦火较远部位的砖仍然温度低,如果再继续攻烧,势必使拦火上部的砖烧焦甚至引起拦火倒塌,所以必须转入高温慢烧的烤火阶段。
(3)烤火。控制窑内通风,放慢焙烧进度,适当减少投煤的频次和数量,在保持拦火中上部不升不降的前提下,利用投煤燃烧和高温烧成砖的热量,来逐步提高尚未达到烧成温度的砖坯,以平衡上下温差,使全窑砖瓦色泽均匀一致。
(4)捻烟。捻烟是砖瓦颜色由红变青的重要操作过程,是指减少入窑空气的量,使投入的煤缺氧燃烧产生一氧化碳,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在窑内形成强烈的还原气氛,使砖瓦内所有的高价铁(红色)还原成低价铁(黑色),因而砖瓦颜色也就由红变青了。在捻烟过程中如沉积在砖瓦表面的碳黑过多,会使砖瓦变成乌黑色,影响外观质量。所以,在捻烟末期有时还要采取放烟措施,使砖瓦烧成后具有悦目的银灰色。
捻烟过程中还原作用是否完成,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试验:①烟囱内排出烟气,烟气变香,点火自燃,则表明作用完成。②将放火道内的试验砖取出放入水中,断面变青,则表示还原完全。当窑内还原作用完全时,即可封闭停烧,进入饮窑阶段。
3.饮窑
土窑焙烧结束后,向密封的窑内注水,这个措施叫作“饮窑”,饮窑有两个作用:第一,水分在窑内蒸发为水汽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烧成砖瓦的高温逐渐降低。这样,既能保证砖瓦质量,又能及早冷却出窑。第二,土窑注水后窑内水汽很多,压力很大,使全窑内都处于正压状态中,这样能杜绝窑外冷空气侵入,保持窑内的还原气氛,使全窑砖变成青色。但如果饮窑时注水量不足,可能使部分已经烧好的青砖氧化返红变成红砖或花面砖。
三、土窑的优缺点
土窑设备简单、投资少、上马快,小批量就地产销,灵活方便。在交通不便和对砖瓦量需求不大的地区比较适用。土窑窑室各自独立生产,可以根据产品的需要,任意改变焙烧环境,控制窑内的燃烧气氛,既能在氧化气氛中烧制红色砖瓦,又能在还原气氛中烧制青色砖瓦。
土窑的缺点是:①间歇生产,余热未能利用,焙烧后期外排烟气的温度达到900℃左右,热量浪费很大。土窑的热效率只有轮窑的35%~50%,煤耗一般为5000~7000斤煤/万块砖,素有煤老虎之称。②操作空间狭小,难以使用先进机械,生产效率很低。容量3万~5万块砖的窑,周转期一般长达半月左右。③装窑出窑均靠徒手搬运,劳动强度大,窑内温度高、灰尘多、烟黑严重,劳动环境极差。④焙烧捻烟阶段,还原气氛与氧化气氛转化复杂、迅速,没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不易控制。
土窑由于有以上多种的缺点,所以现代大都为轮窑和隧道窑所代替。
轮窑是我国近期砖瓦业生产中使用最普遍的窑炉,是一种连接的环形窑,它能连续焙烧并节能高产。轮窑窑洞如两条平行的隧道(直窑部分),隧道两端连接圆弯(弯窑部分),窑体外有加固的八字墙和装窑、出窑的窑门窑室。轮窑的耗能量比间歇窑小得多,其普通砖的标准煤耗每万块为0.8~1吨,仅为间歇窑的1/4~1/3。自然通风的轮窑日产砖量为5万~8万块,机械通风的轮窑日产量可达10万块。一般的简易轮窑日产为3万块左右。其缺点是自动化水平低,操作条件差,劳动强度高。
隧道窑也是一种可连续生产的焙烧设施,是目前我国砖瓦业中广泛使用的先进焙烧窑炉。按其用途可分为焙烧干坯的隧道窑、焙烧半硬塑成型砖坯的一次码烧隧道窑两种。
隧道窑构造为长直形,两侧有固定的墙壁和拱顶,底部铺有轨道可以运行窑车,便于装卸。隧道窑和间歇窑相比,具有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好、节省能源和劳动力、耐用等优点。日产标砖可达10万块以上。
隧道窑的缺点是建设时投资大,且因是连续式烧成窑,其操作制度难以变更,灵活性较差,一般只烧大批量和对烧成制度要求相近的制品。
制作砖瓦和焙烧砖瓦窑的这种行业既脏又累,甚至(在装窑的时候)还有危险。制作砖瓦坯必须选择在炎热无雨的季节,砖坯才易干省事,因此窑匠们冒着烈日酷暑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打着赤膊,用尽全身气力,洒下一把把汗水,聚成一垒垒、一迭迭的砖瓦,让人们建造成一幢幢、一座座的房宇楼厦。他们虽然是一些普通劳动者,默默无闻,但是,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却是伟大的。
从古到今,砖瓦都是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只是历代所用的青砖到现代已被红砖所替代,需要的数量远超过去。而瓦则因现代建筑多为平顶混凝土或预制板结构,盖瓦的不多。近年来人们发现预制板顶楼夏天太热,于是又兴起了盖瓦,这样既隔了热又防了漏。即便如此,但毕竟盖瓦已没有过去那样普遍了。但不管怎样,砖和瓦仍是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
正是:几缕孤烟浮夕照,千乡僻埌耸楼台。
●○窑匠歌谣
乡土民俗歌谣
(一)
人类祖先住穴洞,有巢構木居其中。
有虞昆吾来烧窑,夏桀制瓦传到今。
(二)
制作砖瓦先制坯,炎夏季节汗如流。
粘性泥土要跺熟,踏烂踩匀要用牛。
(三)
扮砖造型用砖匣,每至四个把码堆。
交替墙起待干透,装入窑内柴火烧。
(四)
精细泥料好作瓦,瓦桶团团烫泥巴。
荡成坯筒坪里放,扯出瓦衣晒干它。
(五)
待到半干要收拢,折成四皮墙上踏。
砖瓦坯子怕雨淋,晴和季节最为佳。
(六)
窑火连续烧三天,出窑印水颜色鲜。
好砖好瓦都开音,青黝方正四角全。
无吾《传统乡土行业风情俚歌集》
窑匠歌
做砖瓦,手艺精,窑匠从此出了名,
泥要熟,水要匀,砖的八角才分明。
堆四个,端上墙,只愿日日出太阳。
扯瓦皮,手要滑,皮皮做起是好瓦。
古时候,冇瓦衣,麻田七姝下九天。
见瓦桶,粘泥皮,解条围裙作瓦衣。
围裙长,折四折,一桶四皮成惯例。
晴靠日,阴靠风,天色不对收瓦桶。
收瓦时,要细心,三方紧来一方松。
挖土窑,有大小,十万八千装得了。
用柴烧,出青瓦,火力不足砖瓦花。
两磉砖,三角瓦,不能随便丢掉它。
好砖瓦,都开音,颜色一律是深青。
《中国歌谣集成》
●○诗词对联
诗词
林富桂桧,土宜陶旊。
唐·刘禹锡《连州剌史厅壁记》
陶埴兹择土,蒲鱼相与鄰。
唐·柳宗元《登蒲州石矶》
若经水火烧成砖,留向世间住万年。
唐·吕岩《窑头坯歌》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陆龟蒙《秘色越器》
残林生猎迹,归鸟避窑烟。
唐·唐彦谦《岁除》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宋·梅尧臣《陶者》
发窑火以坚,百栽一二占。
宋·谢景初《观上林垍器》
土坚瓦可陶,步近木易取。
宋·陆游《小葺村居》
竟日窑烟直,中流塔影横。
宋·范成大《阊门初泛二十四韵》
日明渔浦纲,风侧瓦窑烟。
宋·范成大《梅根夹》
黄閍[bēng]冈下得宝墨,古人烧甎[zhuān]坚于石。
宋·楼钥《钱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砖刻为赋长句》
窑家俱瓦汲,滩户半机舂。
宋·曾丰《赣东江》
硬土烧炽窑,高岗舆巨石。
宋·王迈《简同年刁时中俊卿诗》
零落故瓦在,雕镌若陶坯。
宋·周文璞《铜雀砚》
土窑连板屋,皮服混毡裘。
明·陆容《邠宁书事》
对联
搏沙成器,范土为窑。
团瓷工作器,运甓善操心。
柴窑称旧制,秦缶仿名陶。
数坛论价值,运甓矢勤劳。
江右工成器,楚南善在熔。
炼出娲皇石,磨成学士砖。
能工范土术,休笑数坛才。
含太和以埏埴,秉至德之化甄。
金玉不惭尔质,方圆各范其形。
丹墀砌就绘形色,碧玉堆成费琢磨。
三伏日色人间累,九邑风光世上功。
窑灶升华广厦料,刚柔相济甄陶功。
团瓷作象千般就,范土为窑百皿成。
瓷精陶陋型名异,水济火攻品性坚。
千窑砖瓦陶工造,万栋楼房污匠兴。
泥沙锻炼成奇器,水火调融出异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