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多动症”全名——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
1902年,有个英国儿科专家叫GeorgeStill,他给一群好冲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孩子归为了一类,然后发表了论文。当时没有名字,经历了将近100年的讨论,在近代,精神病学把这个“病”叫作“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中国医生和学者经常将此简称为“多动症”。于是“多动症”这个名字就流行起来了。多动症是病,且很常见。在中国儿童中,多动症发病率在6%左右,这并不代表孩子“脑子有问题”,更不说明这病治不好。
诸多研究证明,多动症的主要成因并不是脑损伤,而是跟先天因素和神经系统发育有关。多动症可以通过行为矫正和药物治疗得以改善和痊愈。
案例:宝宝被父母怀疑“多动症”
一个宝宝生性好动,从小运动能力超强。1岁就可以抓着家里的跑步机做后空翻。现在4岁半,每天都喜欢登高爬低。逐渐长大,家长也更难管,尤其是到了叛逆期,更是让家长焦头烂额。听朋友说孩子可能是多动症,于是焦急地过来找我咨询。
3.3.1 活泼好动就是多动症?
很多家长一听到“多动症”这个词,再回头看看自己家里那个“小阎王”,就觉得怎么看怎么像多动症。
其实,医学界对多动症有严格的界定,不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活泼好动的孩子都是多动症。
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V,2013年)对多动症中多动/冲动行为的诊断特征如下:“这同时也是一个自评量表,家长可以依照下面的说明,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测,符合的打‘√’”:
多动/冲动行为的评价表
下列症状存在6项(或更多),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的程度,并影响了社会、学业、职业活动。
注:这些症状不是对立行为、违抗、敌意的表象,也不是因为不理解任务或指令引起的。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和承认(17岁以上)至少需要符合下列症状中的5项。
□(1)经常坐不住,手脚动不停或者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2)在教室或者其他需要坐在椅子上的时候,经常离开座位(如:在教室、办公室或其他工作场所,或其他需要留在位子上的地方)。
□(3)经常在一些不适合的场合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注:年长儿童或成人可能仅有坐立不安的主观感觉)。
□(4)经常无法安静地玩耍或从事休闲活动。
□(5)经常活动不停,好像“被发动机驱动着”一样(例如:在饭店就餐或开会需要耗时较长时,不能保持安静或感到不舒服,可能被其他人理解为烦躁不安、难以相处)。
□(6)经常话多。
□(7)经常在问题没说完时抢先回答(例如:在交谈中抢话头,不能等待按顺序发言)。
□(8)经常难以按顺序等着轮到他/她上场(例如:排队等待)。
□(9)经常打断或干扰别人(例如:打断对话、游戏或其他活动,不问或未经别人允许就开始使用他人物品;强行加入或接管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评价表中如有6项或以上的项目被打钩,建议前往医院咨询专业儿科医生。
所以,孩子是“活泼好动”还是“多动症”,不是自己想当然地判断,是有具体标准的。
3.3.2 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多动症吗?
案例:小羽的“选择性”多动症
小羽是个很活泼的二年级学生。但妈妈很头痛他的作业问题:做作业总是坐不住,过5分钟就要起来喝水;再过10分钟又要出来跟爸爸商量个事情;玩笔、玩橡皮更是常有的事情。妈妈觉得他写作业注意力特别不集中,于是怀疑小羽有多动症。
来找我咨询时,我问及小羽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妈妈说小羽喜欢数学,上数学课表现很好,还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但是语文课就坐不住,经常有小动作。经过更进一步的诊断,我判断小羽并不是多动症。小羽妈妈不理解,我解释道:“多动症可不挑学习科目,小羽的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还是因为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妈妈恍然大悟。
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孩子的“小毛病”,但有些时候因为这方面问题特别突出再加上学习不好,家长很焦虑,容易认为孩子“有病”。
有这种逻辑的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大脑发展的阶段性、家庭与社会环境和学习动力缺失等诸多因素同时影响着孩子的行为。
当很多家长问我自己孩子是不是多动症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一个很实用的小技巧:“观察孩子看动画片或玩电子设备的时候能不能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不足≠多动症。注意力不足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注意力跟兴趣有关。比如喜欢的学科上课能认真听讲,不喜欢的学科就容易“开小差”。手机游戏可以玩一整天,做作业却坐不住5分钟。往往这些行为表明,孩子注意力不足是假,学习动力不足是真。
注意力也跟意志力有关。再有趣的学科都有枯燥的时候,这就得让孩子有一定的“定力”,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坚持度过枯燥和困难的学习部分。
注意力也跟事物多样程度有关。为什么孩子喜欢动画和游戏?因为往往这些事物色彩艳丽且变化多样、不枯燥,容易引起孩子连续性的关注。与之相比,书本上的知识呈现形式就显得枯燥了许多。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注意力是否缺失呢?是有科学标准的:
同样援引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V,2013年)对多动症中注意力缺失的诊断描述“这同时也是一个自评量表,家长可以依照下面的说明,对孩子已经出现的行为打“√”:
多动/注意力缺失的评价表
注意力缺陷以下症状中符合6项或以上,持续至少6个月,程度达到与发育水平不符并且间接影响社会及学业、工作活动。
注:这些症状不是对立行为、违抗、敌意的表现,也不是因为不理解任务或指令所引起的。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17岁以上)至少需要符合下列症状中的5项。
□(1)经常在工作、学习或者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犯粗心大意的错误(例如忽略或者不注意细节,做事不仔细)。
□(2)在完成任务或者做活动过程中经常难以维持注意力集中(例如在演讲、谈话或者阅读较长著作时)。
□(3)对他说话经常似听非听(如在无明显刺激因素下也会思绪飘到别的地方)。
□(4)经常不能按要求完成指示及作业、琐事或者工作上的任务(例如开始任务后很快失去注意力)。
□(5)难以组织任务和活动(例如,难以组织有顺序性的任务;难以保持材料和所属物在适当的位置;懒散、无组织性、无时间管理观念,常常错过约定日期)。
□(6)经常逃避、不喜欢或者不愿意从事那些需要持久脑力的任务(如做作业、家庭作业等;对于青少年和成人来说,不能准备报告、完成表格或回顾较长的文章)。
□(7)经常丢失学习或者工作上的必需品(如学习材料、铅笔、书本、工具、钱包、钥匙、文件、眼镜或者手机)。
□(8)经常很容易被无关的刺激分心(对于青少年和成人来说,则包括不相关的想法)。
□(9)在日常生活中健忘(如日常该做的事、被差遣的事;对于青少年和成人来说,回电话、付账单、赴约)。
如果有6项或以上的项目被打钩,建议前往医院咨询专业儿科医生。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几点:
①上面提到的两个评价表清单中共有18种行为,这些行为必须是持续出现6个月以上才有效(这是为了确保行为比较稳定,不是偶然发生的)。
②每个评价表中存在6项或以上特征的才有可能是多动症。
③在家长眼里,孩子的缺点容易被放大。所以在判断自己孩子行为程度的时候,家长容易与“邻居家的孩子”作对比。
比如,很不凑巧,邻居家的孩子乖巧可人、内敛不爱说话,再看看自家孩子,第6项“经常话多”就被家长默默打了个“√”。而事实上,这只是家长的个人喜好,并不代表孩子真的话多到“异常”。
所以,家长用上面清单给孩子打分时,最好找同样了解孩子的伴侣、家人或老师共同打分,得出平均得分可能会更为准确。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可以将这个分数作为孩子是“多动症”的唯一依据。测量后将结果拿给专业的儿科医生判断最为妥当。
3.3.3 电子产品会导致多动症吗?
很多人认为是电子产品导致孩子得了多动症。
电子产品可不背这个“锅”。
据相关研究统计,90%的多动症儿童主要来自于遗传或神经系统发育滞后。详细来说,多动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先天因素(遗传)
神经系统发育滞后可能是主要成因,目前学术界还没定论。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就像有的孩子走路比较晚、有的孩子说话比较晚一样,发育滞后是儿童发育阶段常见的问题。有60%以上的多动症儿童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好转或自愈。人生是场马拉松,短暂的落后并不可怕。
(2)脑损伤
“大脑异常”的多动症儿童在所有患病儿童中占比不到10%,这个概率还是很小的。需要到正规医院利用脑成像技术才有可能确诊,不是简单的量表和观察就可以确定的。
(3)家庭、社会心理因素
家庭和社会的因素也可能诱发多动症。例如外部的学习压力、来自外界的霸凌事件、家庭的变故等,都有可能在心理上对孩子造成伤害,从而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
综上来看,单纯的电子产品并不是孩子多动症的主因。先天因素占主导,后天环境的整体影响也可以是诱因。
3.3.4 多动症=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这个词最近很流行。
所谓“感统”,意思就是人通过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听觉和本体觉等)从周边环境中获取信息,大脑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统合、分析处理后作出决定并产生行为的一整套能力。
孩子受到先天或后天不良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导致大脑无法有效组合这些感觉刺激信息,致使身体无法有效协调运作。这一现象被称为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SID)。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表现往往跟多动症孩子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很像: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害羞畏惧等。
有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中有41%存在运动协调失衡(运动能力差);在我国,有61.7%~84.3%的多动症儿童具有感觉统合失调的特征。
这么看来,感统失调和多动症可以说是“近亲”,都源自于神经系统发育问题。所以,如果孩子有多动症,去专业机构进行感统训练有可能会有积极帮助,不过在做决定之前,最好咨询一下专业医生的建议。
3.3.5 多动症需要去医院吗?
如按上述方法真的检测出孩子有多动症,该如何应对呢?
马上去医院做进一步诊断。
可能你会不理解,上面说的诊断方法够权威了,还需要去医院吗?答案是肯定的。
非专业背景的家人或没有医学背景的机构诊断只是初步确认,去了医院,医生还会运用更全面、专业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诊断。最终确诊了,才能真正证明你的孩子有多动症。不要讳疾忌医或者过度焦虑,所有慌张和带有偏见的决定一定是错误的。
不要听信外部机构的任何建议,不要轻易服药。只有医生有处方权,药不能乱吃。
有些时候,儿童精神科医生会给确诊多动症的儿童开一些神经递质类药物。这些药经研究认证对人体没有长期的伤害。但短期副作用可能会有,比如容易打瞌睡、食欲不振等。所以,是不是要吃药、谨遵医嘱,家长要慎重决定。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于多动症儿童要先改善家庭教育,再考虑药物治疗。所以,药物治疗管一时,家庭教育是根本。
不溺爱、不打压、不贴标签,营造积极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可能是改善孩子多动症的根本。
3.3.6 “静待花开”也很重要
车子没坏可以先不修。
前文说到,有60%的多动症病例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改善。年龄大了,神经系统发育赶上来了,行为自然会变得成熟一些,症状就会有减轻或消失。
如果孩子的行为没有特别影响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一般不用“过度治疗”。多鼓励孩子和自己放松心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