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赫哲族史学

一、赫哲族历史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劳动生息繁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赫哲族的远祖是隋唐时“靺鞨”七部中“黑水部”的组成部分之一。[149]明时,其为东海女真赫哲部落。清朝初期,赫哲族分属于呼尔哈(或瑚尔哈、胡尔哈)部、窝集(或渥集)部、瓦尔喀部、使犬部、萨哈连部的一部分,也是“野人”女真的一部分。努尔哈赤多次征伐,兼并了包括赫哲诸部在内的北方诸族。康熙五十三年(1714)三姓城(依兰哈拉)建立,置协领衙门,任用赫哲诸族首领充任要职,行使对其所辖区域的统治,并将三姓赫哲及后迁来的舒穆鲁氏共1530余丁编为镶黄、正黄、正白、正红四旗,设世管佐领(世袭佐领)四员。清朝多次征调赫哲兵丁参与入主中原的战争,并驻防山东等地。赫哲族人民配合清军多次有力地反击沙俄入侵者。1858年和1860年,沙俄政府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域划归俄国版图。这样,赫哲族成为跨国民族,不少被划归俄国地区的赫哲等族人口迁往国内。清朝和民国时,乌苏里江流域多次发生天花病传染,赫哲族人口大减,由原来较有势力的部落群体,变成为人口较少的民族。

自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在三姓置治所之后,赫哲诸部仍维系氏族组织,即“哈拉达”、“莫昆达”或“噶珊达”这一社会形态,处于“捕猎为生”的自然经济状态。清廷在三姓城设有学堂,专收赫哲族子弟学习满文,有的送往盛京(沈阳)继续深造,形成了一代有文化的人,他们可任笔贴式、骁骑校、佐领、协领至副都统等各级官员和学校的教习等职务。由于赫哲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缓慢,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其社会形态中还有某些原始社会末期的痕迹。

二、赫哲族的英雄故事

赫哲族的口传文学及神话故事中,记载了大量对本民族有过重要影响的英雄人物。赫哲族的英雄神话大致上有一定的情节结构,神话形象大多数是半神半人或半兽半人,具有神幻型英雄向现实型英雄转化、神兽型英雄向渔猎型英雄转化的特征。英雄神话中的抗暴英雄、除妖英雄和文化英雄的产生,是该族人民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的结果,反映了该族祖先所经历的神圣的历史。

赫哲族先人在与恶劣的自然暴力的斗争中,不但争得了生存权,而且还靠他们的丰富想象,创作了与自然暴力抗争的英雄神话。例如神话《射太阳》讲:早先天上有三个日头,像火盆一样,把地上的土都烤红了,江河里的水都晒干了,山上的树都晒死了。有一个少年英雄叫莫日根,他膀大腰粗,臂力过人,一使劲能推倒一座大山;一喝水能喝干一条大江。他来到东海边,用弓箭射落了两个日头,从此人们过上了安生日子。[150]

神话《七女峰》是这样的故事:早年,一场大旱之后,百姓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有七个姐妹,为了寻找有吃有穿的地方,历尽艰险,终于找到了象征吉祥和幸福的金翅鸟。姐妹们告诉乡亲们跟着金翅鸟飞的方向走,就能到达有吃有穿的地方,而她们自己由于违背了神灵禁止外传的嘱咐,受到惩罚,变成了七座秀丽的山峰。[151]

神话《青龙山寒葱沟》,讲述了英雄寒葱制服青龙战胜水灾的经过:从前,从北方飞来了一条青龙。它吞云吐水,下起了大雨。有个叫寒葱的小伙子,为了拯救乡亲,去惩治这条青龙。小伙子用弓箭射瞎了青龙的双眼。青龙痛得直打滚,嘴里吐出浊水,尾巴掀起巨浪,大雨下个不停,平地漫起了三尺水。小伙子拿扎枪冲了上去,跳上龙身,用金锁链捆住了龙头,用扎枪猛扎。青龙痛得一会儿飞上天,一会儿落下来,最后变成了一座大山。小伙子被青龙抓伤,血流不止,但看到青龙被降服,心里高兴,含笑而死,死后变成了一片葱绿的寒葱,像支支利箭,直指青龙山。[152]

赫哲族还有大量与邪恶势力抗争的英雄神话。如《夏留秋莫日根》,讲述了夏留秋为哥哥报仇杀死乌鲁古力(妖魔)并成为闻名三江首领的故事;[153]《神叉苏布格》,讲述了神叉苏布格不畏艰险劝服龙王、打败白熊精,为人民争取捕到充足的鱼的故事。[154]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一些社会对立相继出现—如富人和穷人、头人和百姓、山主和猎人、渔霸和渔民,与社会邪恶势力斗争的英雄神话也相继产生了。神话《金发岭》,颂扬了敢于与邪恶势力斗争的金发姑娘。神话反映了部落社会的抢婚,歌颂了金发姑娘不畏强暴、敢于抗婚的斗争精神,最后借助三件宝物,变湖、变树林和变大雪,阻挡了抢婚的人,[155]表现了该族人民争取自由生活的理想和愿望。这种神话产生较晚,离现实生活较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赫哲族神话中对创造人类文明的英雄十分崇拜。他们在神话中歌颂了为赫哲族人带来种子的汉族人[156]、发明雪地行走工具的猎人赫格隆[157]等等。

三、赫哲族的说唱史诗伊玛堪

伊玛堪是赫哲族历史悠久、口耳相传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是赫哲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流传于远东地区中国和俄罗斯境内的通古斯人中。学术界认为,“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民族英雄史诗或尚未发展成熟的英雄叙事诗,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科学、传统、知识的总汇。”

歌手说唱伊玛堪时,无乐器伴奏。每一段开头都拉长声说个“阿郎—”,这是惯用套语。一般情节叙述主要是用口说,一些人物的主要对话则要唱,讲到主人公遇难、作战求救、哭诉衷肠、欢庆胜利等场合,也都得唱。

伊玛堪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古代的历史、英雄、风俗、渔猎等,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它的题材,既有部落头领人物(额真)与妖魔、恶神或异族入侵者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冲突,民族迁徙的历史;又有部落之间的矛盾冲突、血亲复仇、争夺人口、抢占渔场猎场的描述;还有对原始渔猎生活的描写和对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歌颂。伊玛堪作品明显表现出不同于今人的思维:现实世界与神幻世界之间不存在任何确定的、难以逾越的鸿沟,具有同一性;作品中的神灵和萨满能以多种不同形式存在,灵魂可以摆脱和超越本身的现有存在形式;正邪善恶之分,从方向性上表现出来,如东方寓意光明、正义,西方寓意黑暗、邪恶。伊玛堪的篇名都是以“××莫日根”命名的。作品歌颂莫日根的英雄豪气,不寻常的业绩;表现了一夫多妻,渔猎风俗习惯;展示了昔日英雄时代的历史画卷;塑造了活生生的典型文学形象。

赫哲人民喜欢听伊玛堪,也热爱自己的民族歌手,尊称伊玛堪歌手为“伊玛卡乞玛发”,他们为继承和发展伊玛堪艺术与赫哲族历史,做出了贡献。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

伊玛堪的创作根植于赫哲族的历史之中,虽然不能说它是历史准确无误的反映,但它作为赫哲族的代表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本民族历史发展时代的相互联系是不容置疑的,它应该是这个民族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永恒的历史记录。总的说来,伊玛堪是一种内容独立,各种人物关系和事迹完整的史诗作品,其中赫哲民族英雄时代的整体面貌,包括它的经济生活、社会体制、宗教信仰、家庭生活、社会伦理、战争以及建立于其上的独特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四、清代史书中的赫哲族史

清代的官方文献虽然内容丰富、体例严谨,但涉及赫哲族的却相对较少。《清圣祖实录》卷八载:康熙二年(1662)三月壬辰,“命四姓库里哈等进贡貂皮,照赫哲等国例,在宁古塔收纳”[158]。这说明清初赫哲族的纳贡地点在宁古塔。《清朝文献通考》卷二七一《舆地三》载:清朝将赫哲族不入八旗的人丁,以姓氏和村屯为单位编入户籍,“各设姓长、乡长,分户管辖”。《八旗通志初集·田土志》记载,到雍正末年,三姓地区已开垦旗地12926垧。《皇清职贡图》卷三记载,清初赫哲人的居住区域,“与七姓地区之乌扎拉洪科相接。性强悍,信鬼怪。男以桦皮为帽,冬则貂帽狐裘。妇女帽如兜鍪,衣服多用鱼皮,而缘以色布,边缀铜铃,亦与铠甲相似。以捕鱼射猎为生。夏航大舟,冬月冰坚则乘冰床,用犬挽之”[159],反映了清初赫哲人衣裘皮、食鱼肉的生活习俗。

清代东北地区的地方志(包括乡土志)中,保存了有关赫哲族的资料。康熙《盛京通志》和乾隆初重编的《盛京通志》以及英萨客著《吉林外纪》,皆粗略涉及赫哲族历史。清代著名地理学家祁韵士之子、官至大学士的祁藻,约于咸丰、同治年间撰成《三姓山川记》和《富克锦舆地略》。前者记载了三姓境内五十余座山、二十七条河沟等,详细说明了山高、河流长度、水泡的方位、距三姓城或松花江的里数。在这些记载中,以赫哲族语言命名的山川较多,如“敖奇大山”、“山音窝坑”等。后者记载了富克锦(今黑龙江省富锦市,清代三姓副都统辖地)境内的卡伦、古城、村屯、道里远近,特别详细地记载了当时赫哲兵驻扎地址及赫哲原种熟地,对研究晚清时期赫哲族起到拾遗补阙的作用。《三姓志》,又名《三姓乡土志》,富魁著,共二十八卷。光绪十六年(1890),富魁任三姓副都统,撰成此书。该书较全面记述了从崇德元年(1636)至光绪十六年间三姓的建置沿革、自然地理、田赋、户口、驻军、军备等内容,尤其是《三姓志》卷一《地表》仅六百余字,却五次提到“赫哲”一词,并记述了四姓赫哲族的原住地区、户数、三姓名称的由来以及与满洲的关系等。《三姓志》为研究清代赫哲族及三姓地区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此外,康熙后期杨宾著《柳边纪略》、吴振臣著《宁古塔纪略》、光绪间曹延杰著《西伯利东偏纪要》,都有关于赫哲族的历史记录。

清初迁居到三姓并编旗设佐的赫哲族,效仿其他民族,编制家谱。现存的官修谱系资料有鄂尔泰等奉敕撰修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乾隆九年(1744)成书,其中所载新满洲氏族的历史较为完备,为研究赫哲族族源、历史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家族谱,目前所见较完整的赫哲族家谱有:《三姓葛依克勒氏宗谱》、《三姓镶黄旗满洲卢氏宗谱书》、《三姓正红旗满洲舒穆卢氏族谱》、《伊尔根觉罗氏家谱》。它们都是清代赫哲族家族史书。


[1]. 载苏天爵编《元文类》卷六五,吴澄《吴文公集》卷三二,赵孟頫《松雪斋文集》卷七,程钜夫《雪楼集》卷六、七、九,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二四,黄溍《黄金华先生集》,许有壬《至正集》卷五四,苏天爵《滋溪文集》卷三〇,欧阳玄《圭斋集》卷一一,刘岳申《申斋集》卷五。

[2]. 据学者研究,汉文碑文与虞集所撰《高昌王世勋之碑》比较,文字上略有差异。

[3]. 耿世民《回鹘文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研究》,《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4]. (元)欧阳玄《高昌偰氏家传》,《元文类》卷七〇,商务印书馆,1958年。

[5]. 杨富学《回鹘文文献与高昌回鹘经济史的构建》,《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4期。

[6].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著,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译,王治来校《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第一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7页。

[7]. 《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第一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75页。

[8]. 《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第一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50页。

[9]. 《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第二编序,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 《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第二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146页。

[11]. 《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第一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英译本绪论,第7页。

[12]. 王治来《从〈巴布尔回忆录〉看〈拉失德史〉》,《西域研究》1999年第2期。

[13]. 本目参考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14]. 哈萨克族简史编写组、哈萨克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哈萨克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72页。

[15]. 苏北海《哈萨克族的起源》,《人文杂志》1957年第5期。

[16]. 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40页。

[17]. 尼合迈德·蒙加尼《迦萨甘创世》,《新疆民族文学》1982年第2期。

[18]. 毕桪《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

[19]. 哈萨克族简史编写组、哈萨克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哈萨克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0—11页。

[20]. 黄忠祥《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240—241页。

[21]. 毕桪《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4页。

[22]. 毕桪《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28页。

[23]. 乌拉赞巴依著,校仲彝译《哈萨克民间长诗概述》,《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1期。

[24]. 乌拉赞巴依著,校仲彝译《哈萨克民间长诗概述》,《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1期。

[25]. 黄忠祥《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40页。

[26]. 阿吾里汗《哈萨克族民间叙事长诗概述》,《新疆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27]. 阿吾里汗《哈萨克族民间叙事长诗概述》,《新疆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28]. 贾合甫·米尔扎汗著,纳比坚·穆哈穆德罕、何星亮译《哈萨克族》,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37页。

[29]. 《清德宗实录》卷二九三,中华书局,1987年,第12页。

[30]. 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页。

[31]. 陈庆隆《坚昆、黠戛斯与布鲁特考》,《大陆杂志》第51卷第5期,1975年。

[32]. 满都呼《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故事》,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79页。

[33]. 满都呼《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故事》,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80页。

[34]. 满都呼《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故事》,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82页。

[35]. 毛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17、318页。

[36]. 那木吉拉《“四十”与柯尔克孜族源传说—兼论古代北方民族数文化》,《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1期。

[37]. 郎樱《〈玛纳斯〉论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0页。

[38]. 马克来克·玉买尔拜著,李绍年译《〈玛纳斯〉史诗中有关的一些历史渊源》,《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39]. 《汉书》卷七〇《陈汤传》、卷九四下《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008、3800页。

[40]. 《三国志》卷三〇《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引,中华书局,1959年,第862页。

[41]. 《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3005—3006页。

[42]. 《新唐书》卷二三三《回鹘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147页。

[43].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200《边防十六·结骨传》,中华书局,1988年,第5492—5493页。

[44]. (唐)李德裕《会昌一品集》卷二、卷六,《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第六十一·坚昆部),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8年联合影印,第25416—25418页。

[45].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一〇〇《结骨国》,中华书局,1955年,第1784—1785页。

[46]. (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一九九《黠戛斯》,中华书局,2007年,第3820页。

[47]. 《元史》卷六三《地理志·西北地附录》,中华书局,1976年,第1574页。

[48]. (清)七十一撰《西域闻见录》,清末刻本,藏于甘肃省图书馆。

[49]. 杨树喆《壮族人类起源神话与汉族人类起源神话的比较》,《民族艺术》1993年第2期。

[50]. 《册府元龟》卷九九七《外臣·勇鸷》,中华书局,1960年,第11701页。

[51]. 《资治通鉴》卷一九四《唐纪十》,中华书局,1956年,第6103—6104页。

[52]. 熊昭明《上林智城雅趣之地》,《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第5期,第81页。

[53]. 卢敏飞《唐代壮族文人手书两块碑记校释》,载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编《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三辑,1980年。

[54]. 白耀天《〈六合坚固大宅颂〉、〈智城碑〉通译》,《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本文所引《大宅颂》、《智城碑》碑文均出自此文。

[55]. 郑慧《壮族历史档案的瑰宝—上林唐碑》,《兰台世界》2008年11月下半月,第52页。

[56]. 《明一统志》卷八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73—758页。

[57]. (清)汪森《粤西诗载》卷二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465—362页。

[58]. 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卷二〇《恃君览》,中华书局,2009年,第545页。

[59]. 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卷一八《人间训》,中华书局,2013年,第617页。

[60]. 《史记》卷一一三《南越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970页。

[61]. 吕立忠、罗天、曹旻《历代广西著述述略》,《河池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62]. 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绪论》上,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4页。

[63]. 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绪论》上,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4页。

[64]. 《木氏宦谱·文谱·阿胜阿宅》,云南美术出版社据云南省博物馆藏手抄本2001年影印,第44—45页。

[65]. (明)木公《雪山诗选》卷中,《云南丛书》二编《集部》,云南图书馆藏版。

[66]. (明)木高《石鼓木氏纪功刻辞·大功大胜克捷记》,拓片。

[67]. 《乾隆丽江府志略·艺文略》,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县志办校点本1989年,第235页。

[68]. (明)木公《建木氏勋祠自记》(明嘉靖七年),(乾隆)《丽江府志略·艺文略》,第235页。

[69]. 江应樑《傣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73页。

[70]. 张公瑾《傣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71]. 参见傣族简史编写组编《傣族简史》,《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第11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72]. 张公瑾《傣族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1页。

[73].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勐果占壁及勐卯古代诸王史》,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8年。

[74].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勐泐王族世系》,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

[75]. 参见华林《傣族历史档案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50页。

[76]. 江应樑《百夷传校注·序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3页。

[77]. (元)李京《云南志略》,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三卷,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0页。

[78]. [法]沙海昂注,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46—248页。

[79]. 江应樑《百夷传校注·序》,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页。

[80]. 江应樑《百夷传校注·序》,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3页。

[81]. 侯冲《白族心史—〈白古通记〉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324页。

[82]. 方国瑜《纪古滇说集概说》,方氏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二卷,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52页。

[83]. 方国瑜《纪古滇说集概说》,方氏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二卷,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54页。

[84]. 方国瑜《云南志略概说》,方氏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三卷,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2页。

[85]. 方国瑜《南诏源流纪要概说》,方氏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四卷,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45页。

[86]. (明)杨慎《滇载记》,方氏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四卷,第765页。

[87]. 侯冲《白族心史—〈白古通记〉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352、353页。

[88]. 方国瑜《南诏野史概说》,方氏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四卷,第786页。

[89]. 方国瑜《南诏野史概说》,方氏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四卷,第768—769页。

[90]. 林超民《白国因由·后记》,《云南史料丛刊》第一一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9页。

[91]. 王艳萍《明代大理白族学者李元阳研究》,林超民主编《新浪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42页。

[92]. 王艳萍《明代大理白族学者李元阳研究》,《新浪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2—373页。

[93]. 郑志惠《天下一统无间华夷—从万历〈云南通志〉看李元阳的民族观》,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五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50页。

[94]. 周立英《清代云南学者王崧及其学术思想研究》,林超民主编《新凤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10页。

[95]. 参见周立英《清代云南学者王崧及其学术思想研究》,林超民主编《新凤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

[96]. 王子尧、山口八郎主编《中国彝史文献通考》,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

[97]. 《彝族简史》编写组《彝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98]. 朱崇先《彝族典籍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99]. 陈世鹏《黔彝古籍举要》,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

[100]. 马学良《彝文〈劝善经〉译注序》,《民族研究》1984年第3期。

[101]. 白新发《近百年来彝族史研究综述》,《学术月刊》2003年第9期。

[102]. 巴莫阿依、黄建明《国外学者彝学研究文集》,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3]. 马学良《国际彝学研究小史》,http://iel.cass.cn/yistudies/gjyxxs.htm。

[104]. 马学良《国际彝学研究小史》,http://iel.cass.cn/yistudies/gjyxxs.htm。

[105]. (唐)樊绰《蛮书》卷一〇,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

[106].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异闻之属。

[107]. 见同治《永顺县志》卷三二。

[108]. 中共鹤峰县委统战部等编《容美土司史料汇编·序》,中共鹤峰县委统战部印,1983年。

[109]. 《鹤峰州志·沿革志》,见《容美土司史料汇编》第四部分《史料摘抄》,第369—370页。

[110]. (清)顾彩著,吴柏森校注《容美纪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1]. 田清旺《田家洞长官司治所家位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112]. 郗玉松《清代土家族墓碑文化研究—以田家洞村为例》,《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113]. 参见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93页。

[114]. (清)傅恒等编纂,殷伟、徐大军、胡正娟点校《皇清职贡图》卷七,广陵书社,2008年,第455页。

[115]. 参见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01—606页。

[116]. (清)傅恒等编纂,殷伟、徐大军、胡正娟点校《皇清职贡图》卷七,广陵书社,2008年,第451页。

[117]. 练铭志《关于海南黎族族源的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18]. 王明坤《祭祖与婚姻的互动生成及其延续—析美孚黎传统节日“三月三”》,《琼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19]. 《黎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2页。

[120]. 王海、江冰《从远古走向现在—黎族文化与黎族文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121]. 高泽强《黎语“纹茂”含意考析》,《琼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22]. 李和第、孙有康《五指山传》,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123].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序》,中华书局,1985年。

[124]. 吴永章《黎族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02页。

[125]. (明)顾岕《海槎余录》,《中国南海诸群岛文献汇编》,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379页。

[126]. 吕名中主编《南方民族古史书录》,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336页。

[127]. 熊开发《黎族研究之综述与评价》,《海南学论丛》第一辑,海南出版社,1993年,第89页。

[128]. (明)顾岕《海槎余录》,《中国南海诸群岛文献汇编》,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第379页。

[129]. (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七八,史部三四,地理类存目七,中华书局,1965年,第679页。

[130]. 吕名中主编《南方民族古史书录》,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118页。

[131]. 詹慈编《黎族研究参考资料选辑 (第一辑)》,广东省民族研究所内部资料,1983年,第84页。

[132]. 郭祥文《一份值得重视的海南地方文献—〈昌江学治笔记〉等七种述略》,《图书馆杂志》2007年第10期。

[133]. 徐日霖《走进古崖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248页。

[134]. 陈坤《治黎辑要》,清光绪十五年(1889)广州萃经堂岭刊刻,海异闻录本。

[135]. (宋)苏过著,舒大刚校注《论海南黎事书》,见《斜川集校注》卷七,巴蜀书社1996年,第493、492、493、495、493页。

[136]. [日]小叶田淳著,张迅斋译《海南岛史》,台北学海出版社,1979年,第317页。

[137]. 美国长老会海南岛传教团著,王朔译《棕榈之岛:清末民初美国传教士看海南》,南海出版公司, 2001年,第69页。

[138]. 施联朱《高山族族源考略》,《民族研究》1982年第3期。

[139]. 林仁川《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文汇出版社,1991年,第16页。

[140]. (三国)沈莹编《临海水土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41]. (明)陈弟《东番记》,见沈有容辑《闽海赠言》,台湾文献丛刻本第五十六种第八辑,第154页。

[142]. 宋洁《十七世纪荷兰对台湾原住民殖民统治的建立》,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2页。

[143]. 杨杰铭《帝国的凝视—论清代游宦文人作品中原住民形象的再现》,《台湾文学评论》八卷三期。

[144]. 《清代宫中档奏折台湾原住民史料》,《台湾原住民史料汇编》第七辑。

[145]. [日]山田仁史著,谭佳译《台湾原住民神话研究综述》,《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4期,第67—68页。

[146].b 曾思奇《稚拙质朴、绰约多姿的高山族民间文学》,《文史知识》1990年第5期。

[147]. 杨利慧《世界视野中的台湾原住民神话和故事—评李福清近著〈从神话到鬼话—台湾原住民神话故事比较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94页。

[148]. 《清德宗实录》卷四六六,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丙午,中华书局,1986年。

[149]. 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52页。

[150]. 王士媛、马名超、黄任远《赫哲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1页。

[151]. 《赫哲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152]. 《赫哲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00页。

[153]. 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伊玛堪》(上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9页。

[154]. 《赫哲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45页。

[155]. 陈海滨搜集整理,王士媛编《黑龙江民间文学》第三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黑龙江分会,1981年,第119页。

[156]. 王士媛编《黑龙江民间文学》第五集,1983年,第275页。

[157]. 王士媛编《黑龙江民间文学》第五集,1983年,第252页。

[158]. 《清圣祖实录》卷八,康熙二年三月壬辰,中华书局,1986年,第142页。

[159]. (清)傅恒等编纂,殷伟、徐大军、胡正娟点校《皇清职贡图》卷三,广陵书社,2008年,第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