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阿昌族、傈僳族、基诺族、哈尼族史学

一、阿昌族的记载和史诗

阿昌族,史书记载为“蛾昌”、“莪昌”、“阿昌”,是云南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族源出自古代的氐羌族群。2010年统计39555人。唐代少量分布在澜沧江以东的东泸水(今雅砻江)流域与磨些江(今金沙江)合流地带。《元史·地理志》金齿等处宣抚司说:“其地在大理西南,澜沧江界东,与缅甸接。其西土蛮凡八种:曰金齿、曰百夷、曰僰、曰峨昌、曰骠、曰繲、曰渠罗、曰比苏。”“峨昌”为八种土“蛮”之一。《元朝征缅录》载,至元十四年(1277),缅人犯边,被元军击溃,退至沿边地带,“为阿禾、阿昌邀杀,归者无几”。明《正德云南志》卷十二北胜州(今永胜县)说:“境内之夷七种:弥河白蛮……峨昌诸蛮也。”近代这一带不再有“蛾昌”,或于明朝后期融合入当地彝族、白族或纳西族中。另一部分早期西迁的阿昌族先民,于十五至十六世纪已部分定居于保山地区境内和德宏州陇川、梁河、盈江一带。据《元混一方舆胜览》、《招捕总录》记载,在今保山往西腾冲、梁河一带都有“阿昌”即“蛾昌”与“金齿”(傣族)杂居。清初,阿昌族分布在永昌府各地,包括保山县、腾越州和府属各“百夷”土司地一带,保山县西境怒江沿岸,均属阿昌族向西迁移过程中的定居点。《雍正云龙州志》卷五《风俗·附种人》说:“阿昌,俱以喇为姓,性驯顺,受土官约束……秋末农隙,腾、永背盐者多此类。”又卷三《疆域志·附形势》说:“赶马撒自旧州迤北三十里至苗委山、转西、越涧攀崖三十里,至汉洞寨,接邻浪宋,又三十里至赶马撒,亦阿昌种彝八十余家。西北为鲁戛……漕涧,在州治之西南,平坦开广,中分四寨,为早竹,为苗丹,为丹梯,为戛窝……余寨相去五六里不等,俱阿昌彝种,约数百家,其人略驯,勤耕凿。”《乾隆腾越州志》卷十一记载了分布于户撒地区阿昌族情况。嘉庆《重修一统志》“腾越直隶厅”条说:“户撒长官司……与腊撒俱峨昌夷地。”清董善庆的《云龙记往·阿昌传》载,在澜沧江流域的阿昌族先民取代摆夷后,遂成为境内各部“岁贡以为常”的强大部落。又云:“往来商贾,有流落为民者,教夷人开田,夷人喇鲁学得其式,此夷有田之始也。”又云:“始自知岁月,以十二月为岁者。”

流传的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反映出阿昌族先民对天地形成、人类起源、自然万物等的认识。

二、傈僳族的记载和历史传说

傈僳族是中国一个古老民族,曾属于“乌蛮”的一支,在唐以后的民族大分化大变迁中逐渐演变,最后在西迁过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发展为单一民族。2010年统计702 839人。

两晋时期,属于彝语支的傈僳族先民被列入“乌蛮”之中。唐樊绰《蛮书》卷四《名类》第四记载道:“栗粟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邛部台登城东西散居,皆乌蛮、白蛮之种族。”所称“栗粟”就是今天傈僳族的祖先。宋元时期,“栗粟”之名不见于文献记载。十四世纪以后,又有了傈僳族的记载。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北胜州”条说:“有名栗粟者,亦罗罗之别种也,居山林,无室屋,不事生。”嘉靖年间,杨慎编纂的《南诏野史》下卷“南诏各种蛮夷”条记载:“力些,即傈僳,衣麻披氈,岩居穴处。利刃毒矢,刻不离身,登山捷若猿猱。以土和蜜充饥,得兽即生食。”十六世纪中叶,居住于澜沧江地区的傈僳族人口不断增殖,各个部落逐渐强大,于是经由维西、兰坪越过怒山而进入怒江地区。乾隆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载:“栗粟,近城四山,康普、弓笼、奔子栏皆有之。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黄铜勒束额,耳戴铜环。……常衣杂以麻布、绵布、织皮,色尚黑,袴及膝,衣齐袴,腰裹白布,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耳带大环,盘领衣,系裙,曳袴。男女常跣,喜居悬岩绝顶,垦山而种,地瘠则去之,迁徙不常。刈获则多酿为酒,昼夜酖酣,数日尽之,粒食罄,遂执劲弩药矢猎,登危锋石壁,疾走如狡兔,妇从之亦然。获禽兽,或烹或炙,对坐共食,虽猿猴亦炙食,烹俟水一沸即食,不尽无归。……婚以牛聘,丧则弃尸,不敬佛而信鬼。借贷,刻木为契,负约,则延巫祝,置膏于釜,烈火熬沸,对誓,置手膏内,不沃烂者为受诬。失物,令巫卜其人,亦以此法明焉。触忿,则弩刃俱发,著毒矢处肉,辄自执刃刳去。性刚狠嗜杀,然么些头目、土官能治之,年奉头目麦、黍共五升,新春必率而拜焉。”此后,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的二百多年中,傈僳族又有几次大的迁徙行动,傈僳族大规模进入怒江地区,并向着更远的地方迁徙,形成单一的民族。

除汉文文献外,傈僳族的历史主要通过口头文学的形式世代流传,如《创世纪》。其内容以迁徙为主,还包括哲学、宗教、占卜、艺术、牧耕、医药、道德、战争等方面。对一个史料较少的民族来讲,有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从古歌中,还可以考证与彝语支各个民族的渊源关系等。不管是金沙江、怒江的傈僳族,还是缅甸、泰国的傈僳族,几次民族迁徙的原因及线路,在各地《创世纪》古歌中基本上一致。另外,傈僳族还有一部在各地民间广为流传的《古战歌》,傈僳语称“得图木瓜”,意思是“打仗开辟田土的调子”,记述了数百年前滇西北一带爆发民族战争及傈僳族被迫迁徙的历史。

三、基诺族的记载和传说

基诺族,有阿西、阿哈、乌攸三个支系。一般认为,“基诺”可意译为“舅舅的后代”。2010年统计23143人。基诺族主要聚居在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洛克区(攸乐山)和勐旺区的补远乡。

汉文献中有关基诺族的记载始于清代。《道光普洱府志》卷十八《种人志》说:“三撮毛,即裸黑派,其俗与摆夷、僰人不甚相远。思茅有之。男穿麻布短裤,女穿麻布短衣筒裙。男以黑藤篾缠腰及手足,发留中左右三撮。……以捕猎取野物为食。男耕作,妇女任力。”“三撮毛,种茶,好猎。”清雍正时设置攸乐同知管理基诺族生活的区域,此时的基诺族仍处于农村公社的早期阶段,生产力低下。

基诺族的历史信息主要散见在神话传说中,流传较广的是《玛黑和玛妞》《女始祖尧白》等。前者叙说的是基诺族的创世纪、洪水故事和兄妹成婚。后者叙说的是尧白造天地后,撒茶籽在基诺山,使基诺族以种茶谋生。基诺族的祖先起源于古代西北的氐羌族群,他们同样经历了由北方到云南的漫长迁徙过程。古氐羌族群的先民们迁徙到云南以后,经逐步分化及融合,最终形成基诺族。

四、哈尼族的口传史

哈尼族见于汉文史籍的名称,有“和夷(蛮)”、“和泥”、“窝泥”、“阿泥”、“哈泥”等,自称更多达30余种。哈尼族渊源于古代的羌人族群,经过漫长的迁徙历程,最后定居于滇南的群山峻岭之中。2010年统计1660932人。

唐初,哈尼族开始从乌蛮中逐渐分化,散布于哀牢山、无量山广大地区的哈尼族被称为“和泥”。滇东南六诏山出现的“和蛮”部落,曾多次向唐朝贡方物,开始了与中原的联系。南诏崛起后,各地哈尼族直接隶属于南诏,与滇东北、滇南彝族一起,被统称为三十七部蛮。

哈尼族传统口承文化中有一部极为重要的作品《哈尼阿培聪坡坡》,题意本身为“哈尼祖先的迁徙”,其中直言“六千哈尼告别了家乡”,“先祖走向南方的山梁”。在这一作品内,专门有一章《惹罗大寨》,就是唱叙哈尼人久远记忆中的祖居地的,言语之间表达了哈尼人心底深处对于祖居地的依恋之情。《哈尼族祖先过江来》也是言及民族迁徙的作品,描述了哈尼族的先人们从西北一路游牧迁徙南下的长期历史过程,透露出了若干不无意义的情况。据这一作品的叙述,哈尼先祖原先只会游牧、打猎,来到一个叫作农话农麻二美的地方,才开始学着种庄稼;后来因为在此地难以维持生计,经多次搬迁,到来谷哈的北边;再往后,先迁至谷哈地方,又分路南下,一路迁往红河两岸,另一路则迁往思茅、普洱一带地区。此说法与现今哈尼族人的地域分布大体上相吻合,只是那些古老的地名让人无从查证。《先祖的脚印》则没有涉及迁徙途中的地名,只说哈尼先人离开祖居地惹罗普楚以后,“先祖们走过数不清的大山,涉过数不完的大河,走过的路比千年的老藤还弯,踢掉了脚上的十个指(趾)甲”,终于来到一个大坝子定居,后来此地被他们称为“诺马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