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喷嚏就打出来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落幕

,魏忠贤总是觉得自己很失败,不知能不能保护好自己的家人,能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还不曾可知,他觉得自己用现在的科学或者管理方法,但完全不适用,再说他的前世是学理科的,对管理完全是赶鸭子上架,不过,他觉得他应该也有责任保护好自己家人。一定的一定可以的。

吴三桂也有消息了,他没有死,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吴三桂要是死了,那……不行,是不是找人先除掉吴三桂,唉!现代的文明人,总是下不去手,谁让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呢!据说吴三桂这次失踪总共三个多月,出来后武功大增。朱由检那边一直没什么动静,前段时间的上吐下泻过了几天也好了,生活也重归于平静。

但魏忠贤还是担心,担心明年,也就是天启七年,据历史记载,天启皇帝是在天启七年湖边饮酒时不幸落水,被救上岸后,生了一场大病,不治身亡。这个看似简单,只要让朱由校那天不喝酒,不靠近湖边应该就万事大吉了,但也不似这么简单,就跟这天启大爆炸一样,到现在也没有头绪,这还是亲力亲为,而且知道会发生那样的事,都无能为力。

这天,朱由校又完成了一件作品,非常满意,虽然在那次大爆炸中差点丧命,心中总觉得忐忑不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淡忘了,这不,他有些闷,想出去走走,去东北围场去狩猎,这样魏忠贤很为难,因为他怕,他怕朱由校出事,但客氏很支持朱由校的决定,因为孩子整天闷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做木匠就是处理朝中大事,也该出去散散心了。

魏忠贤一向一稳重为主,他总觉得大爆炸后会有大事发生,但想想,觉得还没到时间。应该是明天朱由校湖边饮酒时才回落水,才回得病,所以也觉得应该没事。所以就答应了。第二天,朱由校整装齐备,骑上高头大马,向围场奔去,同行的还有魏忠贤,因为魏忠贤还是不放心。

围猎很成功,收获也很丰盛,没想到第二天朱由校就病了,发低烧,遍请名医,好两天,坏两天。整天病殃殃的没有精神。魏忠贤很疑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按说不该呀!还不到时间呀,应该到明年才会发生呀。对于病因,更是无从查找,是不是因为受了风寒,还是病毒性感染,有炎症。

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尚书霍维华就进献了一种名为“灵露饮”的“仙药”,因其味道清甜可口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尚书霍维华就进献了一种名为“灵露饮”的“仙药”,因其味道清甜可口,朱由校便天天饮用,以致得了肿胀病,逐渐浑身水肿,最终卧床不起。[7]

八月乙巳(十二日),朱由校在乾清宫召见内阁大臣、科道诸臣,下诏说魏忠贤、王体乾对皇帝忠心耿耿可以用来商议国家大事。并且封魏忠贤的侄子魏良栋为东安侯。朱由校预感到自己来日不多,便召五弟信王朱由检入卧室,说:“来,吾弟当为尧舜。”命他继位,次日,召见内阁大臣黄立极,说:“昨天召见了信王,朕心甚悦,身体觉得稍微好些了。”八月乙卯(二十二日),朱由校驾崩于乾清宫。信王朱由检随即于八月丁巳(二十四日)登基,年号崇祯。(摘自搜狗百科)

崇祯皇帝初即位,九月,把客氏赶出皇宫。十月,弹劾魏忠贤和魏党的奏疏突然出现。十一月,魏忠贤被免去司礼监和东厂的职务,谪发凤阳守祖陵。这是一个试探性的决定,没有引起大的骚乱。于是,崇祯皇帝命锦衣卫擒拿魏忠贤治罪。

魏忠贤最后也不知朱由校怎么死的,后来客氏又被笞死于浣衣局,并在净乐堂焚尸扬灰。经过这一变局,心如死灰,后来修书一封,给李自成,详尽阐述了朱由校的死亡,希望他能调查清楚朱由校的死因,同时还说自己心无可念,希望追随朱由校的灵魂而去,所以也不要太惦记这些,希望有缘再团圆。

再后来,李自成毕竟是现代人转世,且当时还小,所以接受能力特别强,自从魏忠贤遇到李自成后,就把当今科技传授与他,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李自成吃喝不愁,一心研究科学知识,等到朱由校出事,魏忠贤也要追随朱由校而去,这才发觉自己离现实社会太远,因为父亲死的不明不白,所以他要穷其一生,也要找到父亲的死亡原因。

崇祯二年,李自成参加了高迎祥的队伍,成为他部下的闯将,后来高迎祥去世后,继称“闯王”。他一定要打到BJ去,去亲自调查父亲的死因。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所部军,中午,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间摘搜狗百科)此前崇祯和李自成经过一次谈判,可惜谈判未成。崇祯在煤山吊死,李自成则在BJ18天后,因城内瘟疫被迫离开,后来吴三桂带清军入关,明朝灭亡,清廷建立。

李自成在BJ十多天也没有找到朱由校的死因,因为毕竟过去这么长时间了,有什么蛛丝马迹也烟消云散了,后来因为瘟疫盛行,清军打来,无奈离开。第二年,被杀与湖北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