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数字时代中小企业创新战略未来研究展望
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本书关注到现有文献对VUCA新情境下中小企业的创新特征、内在机制和政策环境的研究有待深入。
一 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评述
首先,在创新的定义方面,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将从基础科学研究中积累科学知识,然后以科学知识指导技术革新并最终实现大规模市场应用的过程默认为创新。本课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给创新做出如下定义:创新是指围绕创新核心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技术获取、研究开发、新产品创新、市场拓展为核心,通过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将相关创新主体联结起来,在创新全过程实现价值增值的功能链接模式。
其次,国内外学者对于创新内涵研究中指明了创新以市场为导向,需要产业链、价值链、资金链的配合发展,但对创新的核心主体尚未有清楚的界定,对创新与产业、价值、资金的融合尚未有充分研究。本书提出创新的核心主体是企业,中小企业是其中最活跃、最积极的主体,创新是产业、价值、资金、技术的交互融合过程,缺少其中某一个环节,创新都不能有效运转,且创新平台是创新的重要支撑,利用官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促进创新运转和循环演进。
最后,国内外学者多从创新模式来谈创新链的构成要素,本章从创新主体、资源、模式及政策四个角度对创新的构成要素做了拓展和阐释。但对政策的前沿和发展趋势的研究还不够系统。
现有研究对数字时代新情境下中小企业的创新特征和创新政策、创新环境的研究不够系统。当前,我国处于市场制度转型和加速国际化的进程之中,加上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中小企业创新模式具有重要影响,也加速了新情境下中小企业创新特征的转变,本书认为,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特征应包括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共生性及自组织演进性。
二 数字时代VUCA情境下中小企业创新战略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应对高不确定性的中小企业数字创新战略研究展望
互联网背景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升级与迭代,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商业创新—产业创新以及三者之间的全面重构,通过没有时空限制的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创意获取、新业态拓展、平台运营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创新环节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首先,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中小企业在创新链前端通过快速迭代试错的方法和工具,创意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中小企业以灵活的体制机制、灵敏的市场嗅觉快速响应市场用户需求,“碎片化”优势嵌入创新各环节,以极速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业态,众创、众筹、众包等众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模式频出,其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其次,中小企业的专注与创新能力极大改变了互联网时代创新的竞争格局,突出表现在新兴产业通过制度创业打破原有业态,积极获取合法性,其内在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中小企业在创新去中心化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以认知盈余、期望反馈等方式提升价值范式,其后果如何?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
最后,互联网思维突破“信息不对称”,通过黏合供需双方提供更直接、快速、有效的平台,以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为目标形成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共享经济、数字业态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在中国获得巨大发展,是否代表着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解决传统经济“瓶颈”,其内在机制是什么?
(二)应对高复杂性的中小企业国际化创新战略研究展望
面对发达国家对我国创新资源的封锁和压制的高复杂性,中小企业如何利用外界丰富的知识技术资源,通过开放式创新应对竞争全球化压力,从外部寻找技术弥补内部创新资源的不足,将外部技术和内部技术整合起来,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推动价值链高端演进。
首先,面对创新资源的全球化流动,中小企业凭借灵活性更适应技术快速更新的趋势,以全球布局获取外部战略资源,积极利用跨国并购等实现价值链高端演进,其内在机制是怎样的?中小企业究竟具备什么样的战略机遇,又需要如何应对全球化开放创新的挑战?
其次,在中小企业国际布局和战略性资产寻求过程中,中小企业是如何应对母国—东道国之间的空间、产业、资源差异化情境,通过什么方式进入海外市场,更好地匹配自身特征,实现开放式创新?
(三)应对高易变性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展望
面对生产消费者的崛起和社区化创新的新趋势,中小企业创新更需要突出联合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用户的“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促进网络间的互惠和信任,形成创新各环节的互动与合作。
首先,协同创新情境下,中小企业的创新网络究竟起到什么作用?网络的结构特征,如网络的互惠程度、信任程度对于中小企业创新的资源获取和企业成长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
其次,随着创新发展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到共生协同式创新的转变,企业创新行为更加重视资源整合与共生发展,传统的产业集群如何向创新型集群转变?传统的以产业链、供应链为导向的企业集聚,如何向创新资源聚合的集群转型?其发展聚合模式是怎样的?内在机制又是如何?
(四)应对高模糊性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创新战略研究展望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创新战略是中小企业创新研究的重要范畴,但面对国内外创新环境的重大转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创新战略也进行了深刻转型。在此背景下,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创新战略体系均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变。
首先,以往研究表明,柔性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促进组织的技术创新,数字时代中小企业的动态能力能否对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创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技术变动性是否会调节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此外,中小企业高管团队的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是否具有正向影响?是通过伦理型领导还是通过组织道德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积极影响?另外,公司规模是否会降低CEO诚信领导对组织道德文化的直接影响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间接影响?
其次,国内中小企业创新呈现出明显的生态化扶持趋势,立足于构建并完善创新生态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教育是提升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生产要素供给的重要途径之一,面临着传统发展模式“路径锁定”与国际经济格局调整“双向挤压”的内外压力,存在要素供给效率下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特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否能够有效增加劳动要素供给,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上述众多数字时代新情境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是当前中小企业创新战略研究有待深入研究的。本书将从基于质性研究的理论构建、发展模式的理论剖析、理论的实证检验及面向实践的政策建议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1] 陈春花、廖建文:《打造数字战略的认知框架》,《销售与管理》2018年第10期。
[2] 吴晓波、吴东:《论创新链的系统演化及其政策含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12期。
[3] 屠建飞、冯志敏:《基于创新链的模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5期。
[4] 刘家树等:《创新链集成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析》,《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第5期。
[5] 许强、应翔君:《核心企业主导下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比较——基于多案例研究》,《软科学》2012年第6期。
[6] 张丽玮等:《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1期。
[7] Macpherson,A.,Holt,R.,“Knowledge,Learning and Small Firm Growth: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Research Policy,Vol.36,No.2,2006.
[8] 池仁勇:《美日创业环境比较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9期。
[9] Bamford,C.E.,Dean,T.J.and McDougall,P.P.,“An Examination of the Impact of Initial Founding Conditions and Decisions upon the Performance of New Bank Start-up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Vol.15,No.3,2000.
[10] Bartik,T.,Jobs for the Poor:Can Labor Demand Policies Help,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1.
[11] Pfeffer,J.and Salancik,G.R.,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New York:Harper and Row Press,1978.
[12] Lang,J.R.and Lockhart,D.E.,“Increase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Changes in Board Linkage Pattern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33,No.1,1990.
[13] Kathleen,M.E.and Claudia,B.S.,“Resource-based View of Strategic Alliance Formation:Strategic and Social Effects in Entrepreneurial Firms”,Organization Science,Vol.7,No.2,1996.
[14] 唐靖等:《不同创业环境下的机会认知和创业决策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5] Ravindranath,M.,Balaji,R.K.and John,E.P.,“Networks in Transition:How Industry Events Reshape Interfirm Relationship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9,No.5,1998.
[16] Zukin,S.and Dimaggio,P.,Structures of Capital: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7] Ravindranath,M.,Balaji,R.K.and John,E.P.,“Networks in Transition:How Industry Events Reshape Interfirm Relationship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9,No.5,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