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于2009年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批准立项。立项之后,课题组在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2007级、2008级、2009级进行了该项目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时代教育》《长江大学学报》《林区教育》《教育探索》等期刊发表4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论文集》,较好地完成了课题预期研究目标。

在《时代教育》发表的《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点及路径分析》,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基于新课程的改革背景和四川及西部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探讨,这有利于我们更加明晰本专业的人才定位,强化“厚基础、宽视野、重实践、强适应”的办学思想。

在《长江大学学报》发表的《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教育观》,对本专业学生新课程视域下应具备的课程观、教师观、知识观、人才观进行了探讨,为本学院的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化发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在《林区教学》发表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灌输理论”的策略探究》,结合作者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具体探讨了在“灌输理论”面临着“学起来困难,教起来吃力”的困境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下,教育主体需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坚持“灌输理论”,实现“灌输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

在《教育探索》发表的《新课改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首先,从理论上辨明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含义,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可以简化表示为: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管理和评估制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研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其次,论文将上述在研究中获得的认识贯彻在各个专项研究中,以之指导各个专项研究的开展,并在此基础之上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培养目标(Training objective)—课程体系(Curricular system)—培养方法(Training method)—评价机制(Evaluation system)”这四位一体的有机体系。并进一步从自身和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中,总结提炼适应新课改、新形势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并将其归纳为多维的(Polydimensional)、拓展性(Prolongable)、实践化(Practical)和多元化(Polynary)四个特点(简称4Ps)。课题提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四位一体的4Ps人才培养新模式,正是由其“多维的培养目标(Polydimen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拓展性的课程体系(Prolongable curricular system)”“实践化的技能素质培养方法(Practical training method)”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Polynary evaluation system)”这四大方面耦合构成。

课题组结合以上研究,就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以下探索与实践:

一 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

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点,以中学新课程改革为目标,不断探索新的中学政治师资的培养机制。学院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和本专业骨干教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在实践中逐渐确立了较为鲜明的多维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与定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中学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使得毕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宽阔、知识结构合理、社会适应能力强、后续发展空间大、就业方向呈多元的特征。其人才知识结构具有学科综合性,人才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多元性。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重点在于强化其师范性,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优良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而且应该对中学的新课程改革与实践能较好地把握与思考,能够在中学政治新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中发挥骨干作用。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教师教育为基础、学科建设为中心、科学研究为先导、师资水平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厚基础、宽视野、强适应”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在改革中,课题组发现上述的人才培养目标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可持续的发展后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和规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其优化必须面向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及规格变化的实际。通过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的修订,逐步形成以“注重多学科知识并重和突出实践能力强化”为基点,以体现“厚基础、宽视野、强适应”为培养特色的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学院努力抓住作为首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四川师范大学“西部地区跨学科复合型师资培养综合改革实验区”改革试点专业的契机,继续加强社会调研,特别是密切关注中学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新要求,适时对培养方案进行新的调整,使之更为科学、更为优化。

(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划与实施为背景,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有效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基本趋向,使专业培养方案具有前瞻性。

(二)通过全省中学政治课骨干教师周期性培训的渠道,与全省各中学建立广泛和深入的联系,充分了解中学政治课程的教改实践,倾听中学政治教师对现行培养模式的意见,增强专业培养方案的现实性。

(三)基于学分制的实施,增大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比例,更好体现学生学习选择的权利,增强专业培养方案的合理性。

(四)对应中学政治课程的改革实际,优化课程体系。1.加强对已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不断更新和完善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2.重新修订了17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强化了新课改理念和实践教学措施。3.在课程体系上对原有相对分散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整合,模块化课程结构,把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定位在“教师教育”和“应用提高”这两个方面,而重点又在“教师教育”模块。4.增加了教师教育类课程建设的力度,强化《中学政治教学论》《中学政治课程标准解读与课程分析》《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设计》《中学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学思想政治微格教学实训》等教师专业素养类课程。增加了在新课标中要求作为选修模块开设的学科前沿知识,增加了新课标解读、微格教学训练等涉及中学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时数,将《中国文化概论》列入了专业主干课程。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为增强政治学科教学法的队伍力量,从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成功引进1名中学政治特级教师,从四川大学引进1名博士。

(二)通过对外交流、进修、攻读博士学位促进教师在职培养。立项以来,学院3名教师参加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2名教师参加教育部微格训练指导培训会,41人次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3名教师分别到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雅典美国古典研究学院、西南大学进修访问,4名教师分别到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后), 5位专业教师获得学校人才培养的荣誉称号。

(三)以人才培养计划的主干课程为核心,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微格训练等高素质院级教学团队。团队现有专职教师3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博士13人、硕士(含在读博士)2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1人。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8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达89%,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师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其中李小平教授,是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首批特约研究员。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4项。蔡方鹿教授和黄开国教授在中国哲学界是很有影响的专家,两位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蔡方鹿为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会长,四川师范大学首席教授;黄开国为四川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四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施了“4321”的实习准备计划。“4”是指有效开展四个方面能力训练工作: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强化微格训练、严格校内试讲、参与讲课比赛;“3”是指在备课内容上要在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中学政治课程中至少选择3块内容;“2”是指教案与多媒体课件统一;“1”是指参加一次讲课比赛。

(二)与实习基地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严格执行实习中学院与实习学校的“双向指导”,积极听取意见反馈;认真总结实习工作,通过教案、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教学反思、调研报告等的评比,充分展示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强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成立了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指导小组,从科研素养、科研立项、科研方法、科研成果的达成等方面给予切实培训和指导,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通过上述教学改革实践,学生普遍反映知识面更广,对教材上的知识点掌握更加牢固,实践技能增强。更重要的是,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遇见问题时,可以不慌张,不畏惧,仔细而有条理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总的来看,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学院成功举办“喻德”杯教师技能系列比赛活动,良好地展示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激情和能力;石立春等人的《汶川政府公共危机应急能力调查》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四川省一等奖。2010年以来,本专业学生获得校科研创新实验计划、科研创新基金29项,公开发表论文16篇。

(与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小平等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