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大数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通过对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为促进生态移民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总体而言,在缓解贫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上,易地扶贫搬迁无疑是将两个目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但是真正达到目标的前提是此项政策及政策所涉及的对象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本书研究的总体目标。具体而言,本书将实现以下研究目的:

第一,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层面分别构建指标体系,评价生态移民在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梳理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总结不同模式的适用性、缺点及现实案例,并比较不同途径的实施障碍、实施机制、具体措施及典型案例,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

第三,构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针对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第四,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影响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一是揭示生态移民就业适应性状况及影响就业适应性的因素;二是识别生态移民生计风险及影响生计风险的因素;三是做出合适的生计策略选择,以此深层次揭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五,系统提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为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 研究意义

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是居住在恶劣生态环境的农村贫困人口,这些人口数量多但质量低,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程度低、缺乏专业技术、思想落后,有些还过着男耕女织的古老生活,靠天吃饭、靠地耕作;并且生态移民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为少数民族人口,其独特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语言行为及宗教信仰,对原居住地保留浓厚的“乡土情怀”,这些因素都将影响生态移民搬迁后的可持续发展。贵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预想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缓解贫困问题,必须以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首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进行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生态移民是绿色发展背景下反贫困的主要路径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社会学、反贫困等理论的研究交叉点。多年来,学术界一方面从生态移民的内涵、分类、模式以及效益评价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从生态移民的起源、现状、问题、解决措施等方面展开实践研究,大量的研究对象集中在宁夏、新疆、内蒙古、三江源、贵州等地区的生态移民,但大多数的研究以定性分析方法从人口迁移、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等理论知识进行探究分析,由于评价指标选择和获得性问题,从定量角度全面评价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实属不易。因此,本书以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梳理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模式和途径,构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与生态移民相关的重要问题,以期补充贵州省生态移民研究的理论基础,丰富生态移民的理论体系,为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为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发展提供更多创新的思路,为我国生态移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实践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未来三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特别是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12],反贫困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地区能否全面脱贫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到2020年能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致富的措施之一,具有扶贫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意义,其移民对象是以居住在贵州省的深山区、石山区、生态脆弱区,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山区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及民族地区的贫困农户为主,解决这样一个庞大群体的贫困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通过系统的研究为贵州省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政策建议,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的目标。“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目前,贵州省还面临着全面脱贫和巩固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唯有分批分步骤解决好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才能提升全面脱贫和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

第二,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有利于移民摆脱贫困,解决自身的生计问题。自易地扶贫搬迁实施以来,移民因为各种原因发生返迁现象,这对移民自身、政策实施与执行都有负面影响。移民从土生土长的原居住地搬迁至陌生的新安置点,由于文化、语言、饮食等不同一时无法适应新环境,加之搬迁后“无地可耕”,日常开支增加,仅凭国家和政府的补助无法维持持续的生计条件,这就需要移民在各方面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思想、教育水平、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差异难免会给移民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困难,因此对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符合客观现实需要。

第三,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对政策效益最大化发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类型的生态移民因地制宜实施搬迁和安置,常见的安置模式有小城镇发展模式、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教育发展模式等,不同安置模式下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和特征也不相同,其影响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也不同,适合的模式将会促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分析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解决生态移民搬迁之后将会面临的诸多困境,有利于促进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的实现,并且提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脱贫效率和脱贫效果。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必须举全社会之合力才有可能实现。开展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也不可能结束,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短期内对于实现全面小康,长期内对于生态移民的安居乐业及全社会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