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间文化的社会流动
从秦到汉,上层社会的文学发展硕果累累,民间文化也日渐普及,而且通过特定渠道向上层流动。乐府的建立,中下层文人诗的创作,就很值得注意。
雅俗之争,贯穿了汉代礼乐发展的始终。汉高祖时,叔孙通制定朝仪,使汉高祖体会到了“为皇帝之贵”,也使他认识到制礼作乐对建立封建王朝秩序的重要性。汉初设立乐府,其主要职能就是为了管理郊庙、朝会的乐章。但由于“大汉初定,目不暇给”,还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定制度,兴礼乐”(《汉书·礼乐志》)的工作。汉武帝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以兴太平”(《汉书·礼乐志》)为目的,把乐府规模和职能加以扩大,大规模搜集各地的民间歌谣,以丰富朝廷乐章。所谓“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班固《两都赋序》),“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汉书·礼乐志》),反映了当时制礼作乐的实际情况。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汉族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词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汉族民歌仅40多首,它们多出自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这类诗歌风格质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在乐府民歌和民谣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形成。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成熟作品,既保持了乐府民歌的朴素自然、平易流畅的特色,又能借鉴《诗经》《楚辞》的艺术手法,在朴素自然中求工整,在平易流畅中见清丽,深衷浅貌,短语长情,极大地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抒情性,这对以后魏晋五言诗的发展和的产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进入东汉以后,文人诗歌创作出现新的局面,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东汉文人诗多数独立成篇,还有一些附在赋的结尾,作为赋的一部分保存到今天。赋末附诗,始见于东汉,后代多有仿效。东汉文人五言诗,有的作者明确,也有相当一部分未著录作者姓名,或虽标出作者姓名但存疑颇多。如文学史上的“古诗”和“苏李诗”就是这类作者有争议的作品。一般认为,这些诗其实是东汉中下层文人的作品。尤其是《古诗十九首》,被认为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汉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它的艺术成就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些诗歌从内容、艺术等方面反映了当时民间文化的普及和社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