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基本特征
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都是有其目的性,都是为着实现某一目标而开展活动的。作为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监督机制的运行也必然有明确的目标设定,从而在相应的目标指引下实现制度运行的方向目的。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运行机制,在继承之前各历史时期党内监督制度运行特点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呈现出新的特征。正如《党内监督条例》第2条所指出,党内监督的宏观目标在于“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在宏观层面对新时期党内监督运行机制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而在第3条则进一步指出党内监督的微观目标在于“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做到权力的运行到哪里、监督制约就跟到哪里,实现权责的相互统一。因此,结合上述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目标,《党内监督条例》第5条进一步提出党内监督运行机制的微观目标要做到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24]实现上述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内监督运行机制的基本目标应当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基本目标,实现科学合理、权责一致,协同高效就是要有统有分、有主有次,就是要履职到位、流程通畅,具体而言在系统构建过程中要实现以下几对研究的基本范畴:
(一)系统构筑“思想” “信念”监督基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什么样的理想信念,能否坚持中国共产党价值理念和宗旨不动摇,如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党,是克服和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从而实现新的历史时期思想立党和思想兴党的“新要求”。具体到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实际而言,思想教育是增强党员干部监督意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确保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有效性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加强崇高理想信念教育,在全党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始终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根本精神支柱。离开了广大党员的高度觉悟和自觉行动,党内监督就失去了落实保障。监督意识防线的松懈,致使相当一批党员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与偏离,信仰缺失、宗旨淡薄、怠政务虚、怯于担当;政治立场动摇、政治方向偏离,置党和人民的利益于脑后;热衷于拉帮结派,经营“小圈子”,权力本位、长官意志、集权专断、任人唯亲、拜金主义、追求享乐等“庸俗化”的丑恶现象屡禁不绝。不良党风对政风、社风的影响,会引发政治生态环境的“连锁性”恶化。这种庸俗化的社会风气,已经出现了向社会各个层面延伸和渗透的“扩散蔓延”趋势,造成政治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
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25]。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历史进程中,坚定全党理想信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克服和改造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党的建设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党建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通过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建设问题。这成为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政治优势和重要思想武器。崇高的思想境界是高尚道德情操的基础,是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的建设,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支柱和灵魂。在新的历史时期,崇高的理想信念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党章》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其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只有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树立为之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党员领导干部才能对所从事的事业保持高度的政治热情,才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运用好手中的权力。而丢弃崇高的理想信念的人,就像失去了灵魂的躯体,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会因为失去精神支柱而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和安身立命的根本,凝聚力和战斗力更无从谈起。由于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长期的历史过程,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反复和挫折,甚至会出现大幅度的倒退,这些都是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理解和尊重的历史规律。但如果对这些客观规律认识出现偏差,不愿正视和解决矛盾问题,将不可避免地沾染悲观负面情绪,失去对未来发展的希望和动力,所带来的将是对整个组织战斗力的极大损害。
崇高的理想信念建设的基础依然是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在复杂多变和利益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中,批判和对抗错误思潮、腐朽思想侵蚀的锋利武器。而对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坚定信念,则是支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和主动性的精神之源,是引导党员在工作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本指南。这些崇高的意识形态因素汇集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成为规范党员政治行为的重要思想准则,是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纪约束的根本动力。信念和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彻底解决这些党员干部思想中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价值观念扭曲等突出问题。为此,要坚决做到严以律己、廉洁自律,摒弃私心杂念,扫除封建的政治传统和思维方式,以及清除家长制、任人唯亲和人治、官本位思想。要清除资产阶级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观念,真正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和人情关,防腐拒变,务必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廉洁奉公、守法勤政的“人民公仆”。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实事求是的公正观和恪尽职守的权力观、业绩观,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第一道防线。这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给出治疗思想“软骨病”对症的“良方”。具体到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的问题上来,监督的意识是指党员具有的依据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制度,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和作风上对党组织和其他党员进行监督,同时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其他党员对自己监督的意识。当前党内监督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集中体现在:部分党员干部接受监督的观念不强,认识不深,甚至于抵制、拒绝监督;还有一些党员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不善监督或者消极监督;以及对党员干部强调自律多,强调积极的监督少,监督意识薄弱,监督氛围不浓厚等。我们的党是靠革命的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纪律执行的自觉性和严明性是党的光荣传统;通过党性和政治觉悟来保障纪律规范的执行,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党内监督与党性教育相结合,就是要把党内监督建立在普遍提高党员党性觉悟的基础上,实现监督的自觉、自律。
(二)系统规制“党内”、“党外”监督资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关键环节就是要把“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作为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监督思想体系建设,也始终围绕如何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建设展开。作为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有着各自不同的职能和优势,在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中承担着不同的重要作用。从权力监督的主体划分,上述四种监督形式分为“同体监督”的党内监督和“异体监督”的党外监督两类范畴。只有实现与“异体监督”的相互渗透,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制衡力和科学的权力结构。在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关系上,党内监督是党外监督实现的制度基础和前提,起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作用。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通过党内监督的衔接和转化作用,党外监督才会对处于执政地位的党发生作用。如果搞不好党内监督,那么这种衔接机制作用将无法实现,外部监督的作用也无从谈及。总之,外部监督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只有通过内部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这种作用。但从矛盾的另一方面而言,党外监督能够促进党内监督,始终围绕如何进一步完善系统完备的监督机制建设展开,实现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法律监督与群众监督、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所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监督机制的相互促进、有效衔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内监督的实质是党从人民利益出发,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活动。如何在党的建设特别是党内监督建设中加强和巩固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性,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加强党内监督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严格执行党纪党规,切实保证党员领导干部掌好、用好人民群众授予的权力。作为共产党人,党员领导干部的一切行动都要遵循党的宗旨,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中,对党员领导干部实行严格的监督和制约,才能确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正确实现,确保人民赋予的各项权力为人民所用、利益为人民所谋。全面整合“党内”、“党外”监督资源的关键,立足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和党外群众监督优势,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民群众监督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制度,切实保障党员和人民群众批评监督干部民主权利的实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内、党外两种监督资源的有效整合,重要途径就是要在党内监督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特殊的网络化交往技术手段,畅通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渠道,从技术层面实现了群众意见有效系统集中、群众宣传工作全天候开展、群众反馈意见实时处理的目标。党政机关可以便捷地了解民意民情,及时作出政策调整,保证决策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政策制定的持续性、执行力。具体到党内监督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可以直接听到来自社会各界群众的声音,减少了传统信息沟通中因层级障碍而可能产生的监督信息获取失真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深化网络技术手段运用,为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和平台,从根本上保障和维护了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知情权。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安全感,有利于人民群众自由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监督意见建议,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进而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党内监督运行机制。“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26],从党的组织整体来看,党性决定党风、党风反映党性,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也是党性和人民性辩证统一性的具体体现。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根本体现,更是党组织和党员形象的外在集中体现,是人民群众认识和了解党的直观手段。党的作风好,人民群众就会从身边所接触到的党员、干部和党组织身上,感受、体验到整个党的先进性。反之,如果党的作风不好,不仅败坏了党的声誉还损害了党的形象,导致人民群众对党失去信心,进而失掉了民心。从而“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的党和人民群众隔开”[27],党的事业发展将失去根基和血脉。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性,其本质就是党的根本利益与人民大众根本的、长远的利益的一致性,成为坚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利益共同体的凝聚力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28]。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只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我们的党就能运用坚定的宗旨意识把人民团结起来,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而一旦出现党性和人民性相背离的趋势,党的事业就会发生方向性的错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受到严重挫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只有推动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有效衔接,才能促进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科学、严密的监督体系,确保和实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系统强化“软性”、“硬性”监督手段
党内监督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体系,不仅需要文化“软性”环境的引导,还需要法治“硬性”环境的支撑。其中,党内监督的“软性”环境建设,通过政治文化的评价、教育、指导、示范等功能,有效约束和规范人的政治行为。而法治“硬性”环境的构建,体现了依法治理在党内监督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引领和规范作用”,充分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党内监督建设,应当高度重视“软”、“硬”两种环境的系统整合和有机统一。监督文化环境建设,关键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当前网络特殊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得一些非理性的政治表达有了生存的土壤。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观点、言论表达、价值冲突观充斥人们的思想观念防线。不仅产生了严重的信息污染问题,甚至在特定外在因素条件作用下诱发为严重的舆情危机。别有用心之人往往借此机会,兴风作浪、推波助澜,恶意丑化党的形象、攻击党的领导,试图通过对政治文化建设“话语权”的掌控,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方向。政治文化制高点,如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就会恣意妄为;政治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如果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就会乘虚而入;不用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去引导舆论,就会被社会负面的情绪和误导性消息所充斥和占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作用,对错误观点进行旗帜鲜明、深刻透彻的分析批评,才能切实提升舆论甄别、舆情引导能力,真正把握好舆论导向。
与监督内部措施相对应,外在环境对主体行为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制度规则对政治主体行为的规范和制约作用。提升制度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确保制度、准则、程序、要求等规范的配套和衔接,是发挥监督整体性作用的关键要素。将党内规范由“宽”变“严”、力度由“软”变“硬”、措施由“虚”变“实”,才能确保国家法治和党内法治之间衔接协调,实现国家治理活动和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有序,进而达到政治生态平稳、规范运行的重要目标。这种延伸性和连续性,在规范性层面体现为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指导思想、基本制度和规范体系的有效衔接。而在执行层面,则在于坚决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保证党内法规的合宪性、合法性,确保党内法规制度在法治的轨道上严密规范党组织活动和党员行为。特别是对于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必须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只有全党、全社会共同来维护和监督制度的落实,党的各项制度执行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进而带动整个社会遵纪守法风气的形成。
(四)系统整合“线上”、“线下”监督途径
党内监督制度运行的发展,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基础上不断实现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过程。基于网络信息化的虚拟交往技术,从某种程度上突破了现实社会交往的物理时空界限。但从本质上看,网络虚拟社会所承载和体现的依然是现实社会关系,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脱离现实世界“真实性”限制。具体到党内监督制度建设而言,虽然互联网手段运用从很大程度上改进了监督的方式方法,提升了监督效率和效果,但还不能从根本上替代传统党内监督制度措施。只有充分发挥“线上”网络信息化和“线下”传统两种途径的共同优势,才能在彼此深入整合中实现“互联网+党内监督”效能的整体优化。例如,以党内民主促进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是新时期开展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特点。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党内监督制度实施过程本质上就是党内民主的实现过程。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体,履行监督职责是党员重要权利和义务。离开了广大党员高度的觉悟和高度自觉性,党内监督就失去了基础。因此,党内民主建设和党内监督制度的运行,关键是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在传统的组织工作模式中,各级党组织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等监督形式,充分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有效激发出党员参与党内监督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而互联网技术优势,进一步实现了“组织生活数字化”与现代技术“无缝衔接”。通过创新党的建设科学化方法,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还有力推进了党内民主建设。这种新的技术手段运用,拓宽了工作领域、更新了思维模式,实现了执政党自身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活动方式的变革。各级党组织、党员、人民群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互动,各种党内监督要素实现了更加合理地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