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一篇 中世纪巴尔干国家
第一章 中世纪巴尔干国家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隅、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的陆地,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区。巴尔干半岛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有利于发育高水平的文明。还在远古时代,古代部落就定居巴尔干半岛,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高度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巴尔干国家的历史是欧洲历史的一部分,巴尔干文明也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
在整个中世纪,巴尔干半岛是多种文化和民族的交汇区。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在该地区轮流施展影响。这里是历史的实验室,也是多元文化的聚焦区。到15世纪末,随着拜占庭帝国崩溃和奥斯曼帝国崛起,巴尔干地区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开始从社会政治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变为欧洲古老大陆一个较为落后的地区。
巴尔干地区处于古代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成为众多部落和种族的必争之地。希腊文明在整个半岛影响很大,产生了希腊化殖民时期。希腊人、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特别是斯拉夫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并建立了各自的国家。其中,中世纪拜占庭帝国,中世纪早期南部斯拉夫国家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都创造了中世纪辉煌。
第一节 巴尔干地缘地理和历史发展轨迹
关于巴尔干半岛及其国家
巴尔干半岛(Balkani)是一个地理和政治概念,指位于欧洲的东南隅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的陆地。它所包括的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定义,因而存在许多种说法。
按照传统的概念,巴尔干国家是指今日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简称波黑)、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的一小部分以及科索沃[1]。这样,目前巴尔干半岛共有12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个面积只有约50 万平方千米的半岛上居住着5000多万人口(有些巴尔干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未全部计算在内)。这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东西方文化和宗教在这里交汇。
需要指出的是,巴尔干地区的领土范围不仅包括作为自然地理区域的巴尔干半岛,而且还包括土耳其和罗马尼亚以及塞浦路斯岛的国家领土范围。巴尔干地区是指欧洲的东南欧地区和土耳其的亚洲大陆的西南部地区。土耳其只有3%的领土位于欧洲,罗马尼亚几乎没有领土在巴尔干半岛。由于塞浦路斯的地理位置和人种、宗教同希、土两国密不可分,也有人把它列入巴尔干国家。
为什么叫“巴尔干”,什么时候开始叫“巴尔干”?现在很难考证。有学者认为,巴尔干半岛的名称可能来自一条横贯半岛东西的巴尔干山脉。早在2 世纪,古代地理学家就提到从黑海到阿尔卑斯山之间的地区,从东向西有一座山脉。有人说,这个词可能来自土耳其语“balkan”,意为“林木茂密的山脉”。也有人说,这个词来自波斯语“bālkāneh”或“bālākhāna”,意思是“高大宏伟的房子”。欧洲中世纪,拜占庭人和欧洲人称该地区为“赫姆斯”(Haemus)。
据称,“巴尔干”一词作为地理概念早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的文献中就出现了。奥斯曼土耳其人还称巴尔干地区为鲁梅利亚,即“罗马的土地”。由于巴尔干地区长期处于奥斯曼土耳其[2]统治之下,所以有人又把这一地区叫作“欧洲的土耳其”“土耳其的欧洲”“欧洲东部”“东方半岛”,等等。此前,当地居民或欧洲旅行家将东起黑海、西至亚得里亚东海岸绵延不断的山脉称为“赫姆斯”。古色雷斯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和拜占庭人都使用这一称呼。保加利亚人自古至今称巴尔干山为“老山”。在今天的斯拉夫语言中,如果巴尔干一词是单数即指巴尔干山脉,而复数则指“巴尔干半岛”或“巴尔干地区”。根据阿尔巴尼亚词源学,巴尔干一词是由土耳其的两个单词“血”和“蜜”组成的。显然,这种民间流传的词源学把该地区过于理想化了。巴尔干山不仅是接连不断发生流血和战争的场所,也是爱国者进行革命活动的摇篮,孕育了无数的民族英雄和好汉。
有人认为,“巴尔干”一词第一次在西方出现是在1409年意大利作家和外交官卡里马可·布纳科西(Buonaccorsi Callimaco)给教皇诺森八世的信中,这个词被用来称呼保加利亚境内的一座山脉。英国旅行作家约翰·莫里特(John Morritt)在18世纪末把这个词引入英语。其他同时代的作家在使用这个词时,往往指的是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更广阔的区域。地理学家使用这个名词的本意是创造一个与意大利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并列的地理名词,并没有政治意涵。19 世纪,有的旅行家称这一地区为“中部山”(Centralkette)。
现代“巴尔干半岛”的概念是从德国地理学家奥古斯特·佐因奈(August Zeune)1808年在其《试论大地的科学描述》一书中最早提出的。这位德国学者认为,在欧洲的南部已经有亚平宁半岛和比利牛斯半岛,而且这两个半岛的名称来源于当地的山脉。而巴尔干山脉从东边的黑海一直延伸到伊斯特利亚半岛,该山脉的北边以多瑙河为界与欧洲大陆有明显的界线,故取名为“巴尔干半岛”。他的这个概念被后人采纳和应用。
“巴尔干地区”似乎比巴尔干半岛的范围更加灵活一些,这个叫法又更加科学一些。它不仅涵盖巴尔干半岛内的国家,有时还包括斯洛文尼亚和罗马尼亚等更广义的巴尔干国家。1991年以前的南斯拉夫全境被认为在巴尔干地区内。现在,“巴尔干”一词有时用来描述巴尔干半岛内的国家。在更多情况下,这个词所描述的地区包括前南斯拉夫分裂出来的所有国家。
至今,人们对巴尔干半岛或巴尔干地区尚有未划分严格的准确的地域。所以,就巴尔干半岛包括哪些国家这个基本问题也是有争议的。塞尔维亚、黑山、科索沃、波黑、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属于巴尔干半岛,这是没有争议的。但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是否属于巴尔干国家则存在争论。后两国认为把它们列入巴尔干半岛是政治含义,而非地域概念。罗马尼亚有时也不认为自己属于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国家自身对于“巴尔干”一词也不怎么喜欢,似乎“巴尔干”一词代表落后、消极、不光彩。这些国家主要是受到西欧国家政界及其舆论工具的影响,把巴尔干地区看作战乱、种族冲突、兄弟自相残杀的舞台;该地区成为封建小国割据、民族主义泛滥、外国操纵和落后的代名词。只有保加利亚从来没有嫌弃“巴尔干”一词,相反,它的一些名牌产品和旅行社都冠以“巴尔干”一词。
在欧洲,一提到巴尔干地区,人们总是不屑一顾,认为这是一个落后和混乱的地区。当年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称,“巴尔干一钱不值,也就是一个菜农”。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则把巴尔干比作“欧洲的软肋”。在他们看来,“巴尔干”是个消极的概念。至今一些西欧和美国的政治家还认为,巴尔干地区是“欧洲的火药桶”“欧洲文明的边缘地区”“欧洲的后院”,贬低巴尔干地区在欧洲历史和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出现了巴尔干特性、巴尔干生活方式、巴尔干风格,甚至“巴尔干先生”“巴尔干化”等许多带有贬义的、“不友好”的概念。
近些年来,欧洲联盟为了使巴尔干半岛的国家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也为了不赋予巴尔干半岛更多的政治色彩,政治家们开始称巴尔干地区为“东南欧”,以取代“巴尔干地区”或“巴尔干国家”。欧盟称该地区的出路在于实现“欧洲化”,成为欧盟成员国,既要抛弃历史上的“巴尔干化”现象,又要避免冷战后重蹈“巴尔干化”老路。所以,东南欧的表述出现得越来越频繁。1999年,欧盟甚至把一份有关巴尔干地区的倡议书命名为《东南欧稳定公约》。如果这一概念被大多数人接受,那东南欧地区就包括北起斯洛文尼亚的阿尔卑斯山脉,南至爱琴海,那么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就是巴尔干半岛的一部分。
所以,在当代的地理和政治术语中,已经把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半岛、东南欧等概念等同起来,视为同一个政治地理区域的几种不同叫法。目前,还有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名词是“西巴尔干”。欧盟各机构把阿尔巴尼亚和不包括斯洛文尼亚在内的前南斯拉夫地区又称为“西巴尔干”。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所指的“西巴尔干”不包括克罗地亚及以北地区。今天,“西巴尔干”带有更多政治意义,而非单纯的地理意义,一般泛指欧洲东南部没有加入欧盟的国家。
巴尔干半岛是南部斯拉夫人栖息、繁衍、成长和壮大的摇篮。
自然地理环境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三面环水:西邻亚得里亚海、南面是地中海(包括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和马尔马拉海、东边是黑海。半岛地处欧、亚、非三个大陆之间,是联系欧、亚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巴尔干半岛的北边与乌克兰、摩尔多瓦、匈牙利、奥地利和意大利接壤,东部和东南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交界。它是一个过渡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巴尔干半岛地形多样,半岛西部岗峦起伏,而东部则多平原和低地。巴尔干半岛的平均海拔高度为540 米,比欧洲其他地区高出200米,低地占32%、平原占26%、丘陵占25%、1000米以上的山区占17%。这种地貌有利于发展农业、畜牧业、草场、林业和旅游业。半岛西部有希腊境内的品都斯山脉,中东部有保加利亚境内的巴尔干山脉。巴尔干山脉是阿尔卑斯、科尔巴阡山的延伸,经前南斯拉夫东部,横贯保加利亚中部,接临黑海。最高峰穆萨拉峰,海拔2925米。半岛上平原分布零散,仅萨瓦河、多瑙河、马里查河谷较宽广。雄伟的巴尔干山,也是巴尔干国家民族英雄们抵御外敌,争取自由的天然屏障。
巴尔干半岛拥有广阔的出海口和大量的岛屿和群岛。这些岛屿和群岛是希腊和克罗地亚领土的组成部分。最大的岛屿有塞浦路斯岛、克里特岛和埃维厄岛。半岛的西边有亚得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南边有爱琴海;东部的黑海与里海两海峡和多瑙河相连,具有极高的经济、贸易和军事价值。
巴尔干半岛的气候受地中海气候(如半岛南部和达尔马提亚沿海)和大陆性气候(如半岛的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影响,有5个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过渡区、大陆气候过渡区、温和大陆气候区和山地气候区。
巴尔干半岛的年平均温度从西向东、从南向北递减,就1月份的平均温度来看,南部(克里特岛、安塔利亚)11℃—13℃,而东北部(克鲁克—纳波卡)为零下3.5℃。夏季平均温度为19℃—20℃。在萨拉热窝为25℃—28℃,地拉那、雅典和土耳其东南部高达29℃。年平均温度在半岛的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只有8℃—9℃,而半岛的南部和东南部为15℃—18℃。巴尔干半岛山区1月份的最低气温为-12℃—10℃;夏季为4℃—10℃。半岛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50毫米。
半岛的地形和气候,为农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多瑙河平原、伏伊伏丁那平原、色雷斯平原都是著名的粮仓;巴尔干山以南6000平方千米的平原则是水果、蔬菜、烟叶、棉花的主要产地;紧靠巴尔干山南麓约100千米的狭长谷地,盛产世界驰名的玫瑰精油,因观赏玫瑰盛开而被人们称为“玫瑰谷”。巴尔干半岛有丰富的矿泉,触手可得,还是远近驰名的温泉疗养地。
巴尔干半岛的动植物种类繁多,这与它的地貌和气候是相称的,与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的活动也密不可分。据学者们研究,巴尔干地区的植物约有6500 种,这在欧洲也是比较丰富的。巴尔干的大部分地区遍布地中海植物群落,如常青灌木林和针叶林。经济价值较高的草本植物长满草地和牧场。由于人为的砍伐和干旱,巴尔干森林面积比北欧和中欧小些。据有关统计,绿化率最高的国家是克罗地亚,达到37%;其他巴尔干国家的森林覆盖率依次为保加利亚 31%、塞尔维亚 28%、土耳其 26%和希腊19%[3]。
巴尔干半岛的动物种类相对较少。常见的有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水陆两栖动物、淡水鱼和无脊椎动物。常见的哺乳动物有狐狸、野山羊、鹿、胡狼、野猪、野兔等。近年来,野山羊等许多动物在巴尔干国家开始减少甚至消失。
今日巴尔干国家概况
巴尔干半岛上的主要民族包括:罗马尼亚人、希腊人、土耳其人、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波斯尼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还有吉卜赛人、犹太人等。
在欧洲48 个国家中,巴尔干国家占1/4,其领土面积48.64万平方千米,占欧洲大陆总面积的4.8%。如果把那些部分领土属于巴尔干半岛的国家的面积加在一起,总面积达154.9 万平方千米,占欧洲总面积的15.2%。2010年年底巴尔干国家的人口约5370万,占欧洲总人口的7.3%。如果将那些部分领土属于巴尔干半岛的国家的人口加在一起,那总人口达到1.383 亿,占欧洲总人口的16.5%[4]。2000年至2010年期间,巴尔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平均速度为4%,超过欧洲2.8%的平均速度。但该地区按人均计算的GDP只有9630美元,仅为欧洲平均水平的35%。而且,巴尔干各国之间人均GDP的差距特别大,较高的三个国家依次为希腊、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部,国土南北长而东西窄。南北最大距离为335 千米,东西约75—150 千米。面积28748平方千米。它与黑山和塞尔维亚(科索沃)、马其顿、希腊接壤,濒临爱奥尼亚海和亚得里亚海。它扼亚得里亚海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阿尔巴尼亚是巴尔干半岛内种族比较单一的国家。2010年,全国人口320 万,95%以上为阿尔巴尼亚族,少数民族有希腊人、马其顿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吉卜赛人等。70%—8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20%的居民信仰东正教、10%的居民是天主教徒。官方语言为阿尔巴尼亚语。
保加利亚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东部,面积110912平方千米。其边界总长2245 千米,其中陆界长1181 千米,河界长686千米,海岸线长378 千米。东濒黑海(紧贴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南同土耳其和希腊接壤,西与塞尔维亚和马其顿为邻,北隔多瑙河与罗马尼亚相望。由于保加利亚地处欧亚两洲的过渡地带,它自古以来就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地位。2010年,保加利亚人口 730 万。居民主要为保加利亚人(占84%),少数民族较多的是土耳其人(占9.4%)、吉卜赛人(占4.7%)和其他族群。东正教为国家主要宗教(教徒约占84%)、穆斯林占12%以上。保加利亚语为官方语言。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简称波黑)面积51129 平方千米,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形状似一个倒三角形,同塞尔维亚、黑山和克罗地亚交界,并有22千米长的亚得里亚海岸线。据2010年统计,波黑人口为380 万,但其人种和宗教信仰相当复杂。其中,波斯尼亚人占48%,塞尔维亚人占37.1%,克罗地亚人占14.3%;约40%的居民为伊斯兰教徒,东正教徒占31%,天主教徒占15%,其他宗教信徒占14%。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和波斯尼亚语为官方语言。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90%的黑色金属和50%的军工企业集中在波黑。
希腊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的最南端,包括希腊本土及爱琴海各岛屿。面积131475 平方千米,2010年,全国约1130 万人。其中,95%以上为希腊人,约有12 万穆斯林以及其他少数族群。希腊同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和土耳其交界,东、南、西三面被大海环抱,海岸线长达1.5 万千米,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航海造船业和旅游业。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东正教的发祥地。官方语言为希腊语。
黑山是前南斯拉夫各共和国中最小的一个国家,也是最晚宣布独立的共和国。它的面积仅13812 平方千米。黑山在陆地上与塞尔维亚、波黑、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接壤,南面同意大利隔亚得里亚海相望,拥有200 多千米的海岸线。黑山境内遍布崇山峻岭,道路崎岖,自古以来就保持着相对很强的独立性。2010年黑山人口为63 万。黑山人占43%、塞尔维亚人占32%、波斯尼亚人约占8%、穆斯林占5%。黑山人同塞尔维亚人有着紧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黑山使用塞尔维亚语,近年有人称正在形成黑山语。
马其顿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要冲。领土面积25713 平方千米。它北与塞尔维亚为邻,东跟保加利亚接壤,南与希腊交界,西同阿尔巴尼亚毗连。2010年的人口约210 万,其中,马其顿人约占64.2%,阿尔巴尼亚人占25.1%,其他依次为土耳其人(占3.85%)、吉卜赛人(占2.66%)和塞尔维亚人(占1.7%)。65%的居民为东正教徒,约35%的居民为穆斯林。马其顿族与阿尔巴尼亚族矛盾较深,影响马其顿加入北约和欧盟的一体化进程。马其顿语和阿尔巴尼亚语同属官方语言。
罗马尼亚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大国,面积238396平方千米,占整个半岛面积的15.4%。它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北端,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匈牙利、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接壤,拥有黑海出海口。罗马尼亚拥有较丰富的地下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和动植物资源。人口2150万,其中90%为罗马尼亚人、约6.6%为匈牙利人、2.5%为吉卜赛人。约87%的人信奉东正教、10%以上的人信仰其他宗教。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
克罗地亚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北与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为邻,东与塞尔维亚接壤,向南环抱波黑,西南濒临亚得里亚海,有1700多千米的漫长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克罗地亚境内既有肥沃的平原,又有森林茂密的山地和丘陵,还有温和美丽的海滨。克罗地亚共和国的面积56594 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约440 万(2010)。全国人口中克罗地亚族约占90%,塞尔维亚族占5%以上。绝大部分克罗地亚人(约88%)信奉天主教,其他为东正教和少量的伊斯兰教。克罗地亚语为官方语言。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面积20273 平方千米。它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西部北部与意大利和奥地利为邻,东北部同匈牙利交界,东南部与克罗地亚接壤,西南濒临亚得里亚海,有40多千米海岸线。境内多高原和山地,西部有国际上知名的喀斯特地貌,森林覆盖率为50%。人口约205万。斯洛文尼亚的民族成分较为单一,斯洛文尼亚人占全国人口的83%、穆斯林族占2.4%、塞尔维亚人占2%,还有克罗地亚人和波斯尼亚人。绝大多数斯洛文尼亚人信奉天主教(占90%),其次为东正教徒和穆斯林。斯洛文尼亚语为官方语言。
塞尔维亚共和国面积77474 平方千米(不包括科索沃地区的10887平方千米)。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同它接壤的国家有: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黑山、波黑和克罗地亚。它境内的伏伊伏丁那是著名的粮仓。2010年,塞尔维亚人口730 万(不包括科索沃人口)。2002年的民族成分如下(不含科索沃):塞尔维亚人约占82.9%,匈牙利人3.9%,波斯尼亚人1.8%。塞尔维亚人主要信仰东正教(84%以上)、天主教徒约占6.2%、穆斯林约占3.4%。塞尔维亚语为官方语言。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后,塞尔维亚和黑山于1992年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6年黑山宣告独立后,塞尔维亚成为独立主权共和国,但科索沃问题一直尚未解决。
土耳其位于亚洲西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大部分在小亚细亚半岛上。东北邻中亚国家,东接伊朗,东南与伊拉克、叙利亚接壤,西与西北和希腊、保加利亚相邻,西及西南临爱琴海和地中海,北濒黑海。面积783562平方千米。它是巴尔干半岛上最大的国家,占整个半岛面积的50.6%。但在欧洲部分的领土仅占全国面积的3%(23764平方千米)。2010年的人口约为7250万。据官方统计,全国80%以上的人是土耳其人,最大的少数民族是库尔德族,有1200 万—1500 万,占全国人口的15%—20%。境内还有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希腊人、保加利亚人等。约98%的土耳其人是穆斯林,多为逊尼派。土耳其语为官方语言。
历史发展轨迹
欧洲自古至今的历史都与巴尔干地区的历史密不可分。古代有希腊、罗马;中世纪有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等国;欧洲近代和现当代以巴尔干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希腊、土耳其为代表登上历史舞台,是欧洲历史和文明的一部分。
巴尔干半岛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有利于发育高水平的文明。还在远古时代,古代部落就定居巴尔干半岛,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今天,几乎没有人怀疑巴尔干地区是欧洲最早的发达的文明摇篮之一。”[5]
巴尔干半岛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在相对较小的面积上,居住着众多的人口。世世代代以来,这里居住着希腊人、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马其顿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罗马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土耳其人,以及穆斯林族和吉卜赛人等。他们不断同化当地的和外来的部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和国家。
6世纪末和7世纪,斯拉夫人越过多瑙河来到巴尔干半岛。他们是现今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的祖先。7 世纪,古保加尔人的到来,给巴尔干增加了新的血液,681年建立了第一个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
14世纪以前,哈扎尔人、阿瓦尔人、库马人、鞑靼人等曾入侵巴尔干半岛,但他们不久就被半岛上的居民同化了。几次十字军东征也没有改变半岛上的种族成分。中世纪的巴尔干国家,特别是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同拜占庭帝国进行了连绵不断的战争,捍卫了自己的生存权。9 世纪起,南部斯拉夫人分别接受东正教和天主教洗礼,创立了斯拉夫文字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15—18世纪,巴尔干半岛的绝大部分土地已被奥斯曼帝国控制。半岛西部的达尔马提亚沿岸和爱琴海岛屿被威尼斯侵占,而半岛的西北部则由奥地利帝国盘踞。奥斯曼帝国征服巴尔干半岛后,建立起军事封建制度,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同化政策。但是,巴尔干各国被奴役的人民没有向征服者低头,为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他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从早期自发的“哈伊杜克”运动到15—18世纪多次反对奥斯曼土耳其人统治的起义,直至18世纪后期开始民族复兴运动。19 世纪后期,有组织有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巴尔干各地蓬勃兴起,塞尔维亚和希腊率先获得独立。
同时,巴尔干先进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巴尔干国家联合起来,开展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创建美好未来的思想。早在18 世纪末,希腊政治家就提出过建立巴尔干联邦的思想。其后,巴尔干各国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以及后来的社会民主党人和共产党人,都是巴尔干联邦的积极倡导者,都主张建立一个巴尔干联邦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和维护和平共处的睦邻关系。
1912—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全部撤出巴尔干半岛,它在该地区的属地被参加战争的巴尔干国家瓜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首先在巴尔干半岛爆发。巴尔干国家基于不同的利益和大国的唆使,分别投靠协约国和同盟国,卷入战火之中。这场世界大战既改变了既存世界,也彻底改变了巴尔干地区的现状,巴尔干的政治地图也因此发生了根本变化:统治该地区长达5个世纪之久的奥斯曼帝国崩溃,奥匈帝国解体,多民族国家南斯拉夫王国在该地区新生并壮大。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运动在半岛兴起。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巴尔干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社会经济处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阶段,政党政治开始确立,君主制度成为国家的主要管理形式,甚至走向独裁专制。20世纪20年代巴尔干各国经济稳定增长,30年代初受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一度低迷。二战前夕经济又重新复苏和振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尔干国家再次站在同盟国和轴心国的不同营垒,参加战争。巴尔干半岛虽不是主战场,但南斯拉夫、希腊、阿尔巴尼亚等国人民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享誉欧洲;保、罗两国人民开展了抵抗运动;土耳其的“中立”发挥了特殊作用。战争给巴尔干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战后,巴尔干半岛的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成为人民民主国家,实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一党政治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除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外,实行以五年计划为核心的计划经济。与这些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同,坚持西方社会经济和国家政治制度的希腊和土耳其,实行三权分立和议会民主,尊重私有制,引进西方自由竞争机制。这两个国家从内政到外交都属于“西方”集团。但是,希腊和土耳其的民主制度既不成熟,也不健全。
1989—1990年巴尔干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剧变,重新回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巴尔干国家有的已经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盟,有的已经获得同欧盟谈判入盟的资格,有的还在排队等待欧盟向它们敞开大门。巴尔干国家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世纪巴尔干国家
巴尔干半岛上的古代人民
据考古发掘资料,巴尔干半岛上最早的人类文化,大约产生于15万—20万年以前。由于地处十字路口,巴尔干成为古代许多部落和种族迁徙的必经之地。从亚洲和北欧来的部落定居在半岛上,并同当地居民逐渐融合,然后又向小亚细亚和西欧迁徙。考古资料证明,早在公元前7000—前5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巴尔干半岛活动,到公元前3500—前1200年的青铜器时代,一些部落从黑海北部沿岸地区向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流动。各部族的迁移流动和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当代巴尔干半岛的不同人种集团和民族。
巴尔干地区是欧洲最早实行农耕的地区之一。新石器时代,农耕和畜牧业就通过小亚细亚传到这里,并从巴尔干半岛向北传播到中欧。公元前3000年前后,使用原始希腊语的部落率先在巴尔干半岛定居。公元前1000年,伊利里亚人出现在今阿尔巴尼亚北部和亚得里亚海沿岸。同时,达契亚人和色雷斯人也定居在巴尔干地区,他们在东南欧和中欧一带活动。色雷斯人建立过发达的国家,在这个地区创造过辉煌的文明。
公元1世纪以来,许多外来的部落开始侵袭并定居巴尔干半岛,使该地区的种族成分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达契亚人、萨尔马提亚人、哥特人、汪达尔人、阿兰人、匈奴人、基尔特人等“蛮族”相继进入半岛,其中一部分留了下来,同半岛上的色雷斯人和伊利里亚人融合了。
1—2世纪,罗马帝国征服巴尔干半岛后,巴尔干半岛上的南部地区主要居住着希腊人。希腊文明在整个半岛影响很大,人称“希腊化殖民时期”。半岛的西北部地区生活着伊利里亚人。而半岛的中部、东部和北部地区为色雷斯部落的居住区。伊利里亚部落和色雷斯部落在古代巴尔干赫赫有名、非常强大,留下的文字记载显示他们都受到过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熏陶。
色雷斯人和伊利里亚人被大量吸收到罗马帝国的军团中,被派遣到欧洲或亚洲作战。帝国其他行省的士兵逐渐进入巴尔干地区,在该地区形成了讲罗马拉丁语的居民和讲希腊语的居民,并产生了后来的两种语言和文化区。这条文化分界线大体以巴尔干山和多瑙河为界,北侧属拉丁文化区,南侧属希腊文化区。
今天在保加利亚卡赞勒克附近的图尔贝托山丘还保留有公元前4—前3世纪色雷斯人的圆形古墓群。每座墓地都有高大的中央陵寝,露出地面,上面覆盖泥土,形成一个小丘。墓室内部除绘满镶嵌画、彩色壁画外,都有浮雕和女神支柱,以及陪葬品。还有一幅幅用植物油和陶土绘制而成的壁画,画面上有武士,随后是战马和士兵,骑士们全副武装。这些艺术作品再现了那个时期的大自然、文化和宗教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从3世纪起,“蛮族”哥特人、阿兰人、萨尔马提亚人等开始越过罗马帝国的北部边界和多瑙河。4世纪开始的民族大迁徙中,哥特人在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和北部地区占据优势。
6世纪末和7 世纪初,在欧洲和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米齐亚、南马其顿和达尔马提亚等平原地区暴发了瘟疫,仅公元541—542年在君士坦丁堡,瘟疫就夺走了约20 万人的生命,占当时该城人口约40%。这场史书上称为“查士丁尼瘟疫”使巴尔干半岛的人口显著减少,种族成分发生明显变化。生活在平原地区的色雷斯人和伊利里亚人死亡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只有那些生活在巴尔干山区交通闭塞、受瘟疫传染较弱地区的居民才幸存下来了。这场持续的瘟疫在巴尔干半岛留下了“人口真空”,为其他新的种族集团的侵入留下了空间。
同时,瘟疫也使拜占庭帝国防御“蛮族”入侵的能力下降。帝国西北边疆地区的侵袭事件频繁发生。尽管巴尔干半岛不是拜占庭帝国最富饶和人口最多的地区,但它是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重要通道,尤其是君士坦丁堡是“蛮族”向往的大都市,是财富的象征。
6世纪末,大量斯拉夫人南下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半岛的人种结构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斯拉夫人定居巴尔干半岛
斯拉夫人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和巴尔干类型,分为三大支系:西斯拉夫人(包括波兰人、卢日支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南斯拉夫人(包括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和黑山人)。
关于斯拉夫人的起源,至今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比较多的学者认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世纪末和2世纪初的古罗马文献。普林尼(Puliny)在《自然史》中介绍一些欧洲古代民族时,提到在维斯瓦河一带除居住着萨尔马提亚人、斯基泰人外,还有维内德人。C.塔西佗(Tacitus,Publius)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也把生活在古代日耳曼人东边的居民称为维内德人。据考证,维内德人即古代斯拉夫人,1—2 世纪曾分布在西起奥得河、东抵第聂伯河、南至科尔巴阡山、北濒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今日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谷,被认为是斯拉夫人的故乡。4—6 世纪,斯拉夫人中开始出现部落联盟。由于民族大迁徙,逐渐分化为三大支系,并出现不同的名称:西支称维内德人,东支称安特人,南支称斯拉文人。后来,由于南部斯拉夫人同拜占庭人联系密切,多见于史料记载,所以“斯拉文人”或“斯拉夫人”就成为各斯拉夫民族的总称。
根据拜占庭相关史料,斯拉夫人中的一支称为“斯拉文人”,在5世纪末和6世纪初已出现在潘诺尼亚和多瑙河下游一带。史料还提到,在阿提拉匈奴人部落联盟中也有斯拉夫人。6 世纪上半叶,安特人已到达多瑙河下游。斯拉文人和安特人已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邻居,占据喀尔巴阡山脉到多瑙河流域的广阔地区。[6]
直到6世纪,斯拉夫人仍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但已出现比较强大的军事组织,部落会议在原始民主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这时,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活动,同时从事畜牧业、渔业和养蜂业。各种手工业,如冶金、纺织、皮革、木工、制陶等也有发展。
6世纪末和7世纪,斯拉夫人越过多瑙河来到巴尔干半岛。他们被称为南部斯拉夫人,以区别于西部斯拉夫人和东部斯拉夫人。他们是现今的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的祖先。根据拜占庭史料记载,7 世纪古保加尔人的到来,给巴尔干的人种增加了新的血液,681年建立了第一个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
尽管南部斯拉夫人语言、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可能相近或非常相似,但他们到巴尔干半岛后既不统一也不团结。据拜占庭史学家的描述,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政治上分散,有公社民主组织,但他们彼此之间并不团结,甚至相互敌视。拜占庭当局统称南部斯拉夫人为“斯拉维”。在同拜占庭帝国的斗争中,南部斯拉夫人开始结成军事和部落联盟。有的部落联盟后来变成了国家形态组织,如在今日保加利亚东北部米齐亚地区的“七部落联盟”就奠定了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的基础。
由于“蛮族”的不断侵袭,到7 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对多瑙河下游地区的控制已严重削弱,这为斯拉夫人的入侵和定居多瑙河下游一带创造了条件。至于斯拉夫人进入巴尔干半岛的具体时间,并没有确凿的史料。一些斯拉夫学者认为,6 世纪下半期斯拉夫人开始侵入多瑙河以南的拜占庭领土。而6 世纪80年代,斯拉夫人从匈牙利境内的潘诺尼亚一带越过多瑙河,最先进入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有的拜占庭史料提到,615—620年斯拉夫部落或部落联盟包围了今希腊的第二大城市萨洛尼卡。史料还提到,斯拉夫人已经会使用船只,从海上进攻萨洛尼卡。[7] 7 世纪20年代末,萨洛尼卡再次遭到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的联合进攻,拜占庭帝国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对巴尔干半岛大部分领地的控制。617—619年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已经抵达君士坦丁堡附近,侵占了拜占庭帝国在色雷斯和黑海地区的部分领土。
斯拉夫人同日耳曼人一样,有着牢固的村社制度,但没有广泛使用奴隶,战俘可以享受自由人的待遇。他们的社会发展超越了奴隶制阶段,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自6 世纪起,斯拉夫人便开始侵袭拜占庭帝国的巴尔干属地,至7 世纪,南部斯拉夫人已在巴尔干半岛定居。他们深受拜占庭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宗教的影响,而向文明世界迈进了一大步。
所以,南部斯拉夫人的历史正是从他们迁移到巴尔干半岛开始的。定居巴尔干半岛之后,斯拉夫人遍布半岛辽阔的河谷、盆地、山脉和平原。他们因定居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部落和部族名称。[8] 这些部落都因当地的河流、古罗马城市和山脉而得名。各部落不断变迁和兼并,后来组成较大的部落联盟,进而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逐渐走向更高一级的联合道路,相继建立了早期国家组织。他们便是后来保加利亚、黑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斯拉夫人的祖先。
直到9世纪接受基督教洗礼之前,所有的斯拉夫人都信奉多神教。他们不仅相信天上的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物质或自然现象的神力,并加以人格化,而且认为地上的石头、河流、草木等也具有神奇的魔力,并对它们表示敬意,向它们祈祷。斯拉夫人还相信灵魂不灭,奉死去的祖宗为神。斯拉夫人中最高的神是天神,它统治着其他众神,古代斯拉夫人称它为“斯瓦罗格”[9]。斯拉夫人把月亮比作年轻的美女,她每年的春季成为太阳神的妻子。秋季他们便分离,直到来年的春天再相会。大自然的力量就是太阳和月亮产生的。西部斯拉夫人的最高神叫作“斯文托维特”。最早它是权力无边的天神,后来专指太阳神。在东部和南部斯拉夫人中,信奉另一个伟大的神——雷公闪电神“佩龙”。他们认为佩龙神是诸神中最强大的神。他们用大桶的牛肉及各种祭品来敬神。有时候也拿一个活人来祭神。祭祀仪式完毕后,人们便纵情畅饮和娱乐,并食用祭神的肉类。在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希腊三国的交界山就叫佩龙山(今皮林山)。有的山峰也取名佩龙。佩龙神像许多斯拉夫其他的神一样,没有神庙,只设有露天祭坛。在斯拉夫众神中,牲畜守护神“佛累斯”也占有重要位置。相传,起初它是战神,后来才成为专门看管牲口群和守护畜牧业的保护神。它还是创造财富、造福于人之神。此外,它还保佑艺术、诗歌和牧人。斯拉夫人还信仰女神莫列纳、维斯纳等,但除土地神“日娃”外,女神大都是灾难的化身。所以,至今有的地区的斯拉夫人在形容倒霉时,便说:“碰到了莫列纳!”[10]
7—12世纪,南部斯拉夫各部族先后开始建立国家。681年建立了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从9 世纪起,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南部斯拉夫人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国家。此时,南部斯拉夫人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大都接受了基督教。这对后来南部斯拉夫人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接受了新的信仰使南部斯拉夫人进入了基督教文明世界。
南部斯拉夫人吸收了其邻居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传统,并继承了被他们同化的古代土著民族的丰富遗产。为了维持生存,他们先后同日耳曼人、拜占庭人、蒙古人,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南部斯拉夫人的中世纪国家在欧洲成立较晚,而且也不够强大,但它们保持了自己的语言和民族属性,捍卫了自由和独立。
斯拉夫人定居巴尔干半岛后,使半岛的人种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原先居住或来到半岛的部族,像希腊人、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达契亚人、古保加尔人等或被排挤到了别的地区(国家),或被“斯拉夫化”,他们逐渐消失,退出了历史舞台。其中,伊利里亚人和达契亚人成为阿尔巴尼亚人和罗马尼亚人的祖先,古保加尔人和斯拉夫人融合形成了现代保加利亚人。南部斯拉夫人经过改组分化,因语言文化十分接近且交往非常频繁,又形成不同的种族分支,建立了不同的国家组织,诞生了早期中世纪斯拉夫国家。有的学者认为,这实际上结束了古代史时代,从而开始了“斯拉夫”时代。[11]
中世纪塞尔维亚国家
最早有关塞尔维亚国家及其王朝的资料是由拜占庭人记载的。史料称,7—8世纪,塞尔维亚斯拉夫部落主要居住在巴尔干半岛的中部地区,大致范围是今日多瑙河与萨瓦河之间、德里纳河和莫拉瓦河一带。他们由几个部落组成一个叫作“茹帕”(Župa)的行政单位,由一名部落长老统领,称作“茹潘”。这些部落与拜占庭人、法兰克人和保加利亚人为邻,交往频繁,开始建立自己的公国,有时受到保加利亚斯拉夫人的侵袭和占领。他们为了摆脱东部邻居保加利亚人的威胁,更多的时候是寻求强大的拜占庭帝国的庇护和统治。
9世纪中期,在拉什卡地区的塞尔维亚斯拉夫人经常被古代史料所提及,他们的公国首领(大公)也开始为人所知。例如,塞尔维亚大公弗拉斯蒂米尔(Vlastimir)约在850年率领军队同保加利亚和拜占庭作战。后来,他的三个儿子内讧,长子穆蒂米尔(Mutimir)成为拉什卡国家的大公,同样跟保加利亚王国进行过战争。9世纪末,塞尔维亚斯拉夫人皈依了拜占庭东正教,并从保加利亚接受了基里尔斯拉夫字母。基督教和斯拉夫文字的传播对塞尔维亚斯拉夫人的历史及其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其后的一百多年里,尽管塞尔维亚东部地区先后被纳入保加利亚和拜占庭的版图,但塞尔维亚斯拉夫人却从未放弃建立自己国家的斗争。
11世纪中叶,斯特芬·沃伊斯拉夫(Stefan Voyslav)大公(1034—1051年在位)领导的杜克利亚公国(Duklya)吞并了特拉武尼亚公国(Travuniya)和扎胡姆列公国(Zahumlye),领土扩张,势力增强,改称泽塔公国(Zeta)(今黑山境内)。米哈伊洛(1052—1081年在位)大公于1077年把泽塔公国改名为泽塔王国,自己称王,并将其势力范围扩大到了波斯尼亚和拉什卡地区。
12世纪,当匈牙利人同拜占庭帝国发生多次战争的时候,塞尔维亚迎来了摆脱拜占庭统治和壮大国力的机会,1168年拉什卡的茹潘斯特芬·奈马尼亚(Stefan Nemanya,1168—1196年在位)联合其他地区的茹潘,占领和控制了今日的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地区。1189年,奈马尼亚的军队一度攻占了马其顿东部和泽塔王国等地,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又松散的塞尔维亚王朝。
该王朝执政达200年之久,给中世纪塞尔维亚历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1196年奈马尼亚之子斯特芬·普尔沃文查尼(Stefan Prvovenchani,1196—1217年在位)继位,1217年加冕为王。1219年塞尔维亚王国制定了第一部“法规”,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塞尔维亚王国的黄金时期是14世纪。1331年,塞尔维亚国家的王位由斯特芬·杜尚(Stefan Dushan,1331—1355年在位)继承。杜尚通过与保加利亚国王的女儿结婚,建立了良好的睦邻关系,利用拜占庭帝国的内乱,乘虚而入,先后占领了拜占庭辖地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阿尔巴尼亚,以及希腊中北部的辽阔疆土。杜尚幻想建立强大的中世纪塞尔维亚帝国,1345年他自封为皇帝。随后,他又被东正教会加冕为“塞尔维亚人与希腊人、保加利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的皇帝”,起初定都为科索沃的普里兹伦,后来建都于斯科普里(今马其顿首都),极盛时期其版图约占巴尔干半岛面积的2/3。1349年,杜尚模仿拜占庭帝国颁布了《斯特芬·杜尚法典》,1354年又补充修订了该法典。这部法典的宗旨是为了维护塞尔维亚帝国教会和贵族阶层的统治地位与权益,以巩固业已确立的封建制度。[12] 杜尚也因此成为塞尔维亚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受到后人的敬仰和颂扬。
图1—1 斯特芬·杜尚皇帝
杜尚死后,塞尔维亚帝国出现分裂,国势日衰。在杜尚之子乌罗什一世(Urosh I,1355—1371年在位)去世后,他们辉煌了两个世纪的统治结束,塞尔维亚国家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走向崩溃。
1354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开始入侵塞尔维亚。1389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巴尔干半岛后,苏丹穆拉德(Murad)集中优势兵力讨伐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这时,塞尔维亚的拉扎尔·赫雷贝利亚诺维奇(Lazar Hrebelyanovic)大公联合波斯尼亚并说服群雄割据的其他巴尔干封建主,组成了一支包括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克罗地亚人等在内的部队,共同抗击入侵者。于是,发生了著名的“科索沃战役”。拉扎尔大公负伤被处死。“科索沃战役”是巴尔干各国人民联合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征服者的一次伟大尝试。从此,塞尔维亚在每年的6月28日都纪念科索沃战役,延续至今。
1459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了塞尔维亚最后一个城堡斯梅德雷沃。自此,塞尔维亚有近5 个世纪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克罗地亚早期中世纪国家
在今日克罗地亚土地上,古代伊利里亚人、克尔特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都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经济和文化痕迹。但多数学者认为,克罗地亚人的历史始于7 世纪下半叶南部斯拉夫人定居的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地区。尽管关于今日克罗地亚人的起源仍有争论,但7 世纪起,克罗地亚人便开始斯拉夫化,讲斯拉夫语,并具有斯拉夫人的风俗习惯。[13] 从此,克罗地亚人成为南部斯拉夫大家庭中的一员。
古老的民间传说称,克罗地亚斯拉夫人的首领有五兄弟(其中一人叫作“克罗地”)和两姐妹。他们在阿瓦尔人被拜占庭人打败后,逐渐控制了亚得里亚海沿岸和萨瓦河与德里纳河之间的地区。后来,克罗地亚人分别在原罗马帝国的达尔马提亚行省和潘诺尼亚行省建立了两个公国。
克罗地亚斯拉夫人的历史从一开始就跟罗马帝国和法兰克帝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他们的文化和宗教属于西欧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克罗地亚人不仅从西欧接受了天主教,而且9 世纪后期在使用斯拉夫文字书写时,不使用斯拉夫字母(基里利察),而使用拉丁字母(格拉戈利察)。克罗地亚两公国之间并没有牢固的同盟关系,一切取决于强大的邻国向它们施加的压力与影响。8世纪末和9世纪初,北部的萨瓦河流域克罗地亚公国已被法兰克帝国吞并。根据803年法兰克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签订的条约,后者向前者让出滨海克罗地亚公国的大部分土地和伊斯特里亚,只保留扎达尔、斯普利特和达尔马提亚及其岛屿等地。
这样,克罗地亚两公国的绝大部分土地处于法兰克帝国的统治之下。公国的其余领土经常被拜占庭、保加利亚和威尼斯占领。
特尔皮米尔(Trpimir,845—864年在位)大公统治时,克罗地亚一度兴起,其舰队在同威尼斯共和国的斗争中获得胜利,确立了在亚得里亚海的控制权。这位大公还成功地在克罗地亚建立了特尔皮米罗维奇王朝(Trpimirovic),一直持续到11世纪末。
10世纪开始,克罗地亚国家走上扩张道路,它在陆地和海上均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克罗地亚国力鼎盛时,称雄西巴尔干地区。在国王托米斯拉夫(Tomislav,约910—928年在位)时期,克罗地亚北部边界抵达潘诺尼亚平原。在这里,克罗地亚人与强悍的马扎尔人(匈牙利人)冲突不断,便将矛头指向西部沿海地区。925年,托米斯拉夫大公宣布克罗地亚为王国,自称国王,定都滨海的比奥格勒。托米斯拉夫的地位得到罗马教皇约翰十世(Johan Ⅹ)的承认,成为克罗地亚历史上一位成就卓越的国王。
10世纪末和11世纪初,克罗地亚王国由于自己的冒险行动和内部纷争而四面受敌。东部的拜占庭和保加利亚急需穿越克罗地亚进入亚得里亚海;西部的威尼斯则频频向亚得里亚海东部沿岸渗透;北部日耳曼人取代马扎尔人继续同拜占庭帝国争夺势力范围。约1000年,威尼斯人进攻克罗地亚,夺取了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城市和岛屿,宣布不再向克罗地亚交纳“航海和贸易税”。威尼斯人的胜利使克罗地亚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都遭受重大损失。从此,克罗地亚同威尼斯开始了长达几个世纪的争夺亚得里亚海及其岛屿的斗争。而且,匈牙利人利用克罗地亚的艰难处境,大举南下于1027年占领了克罗地亚西北部的斯拉沃尼亚地区。
在同威尼斯人的斗争中,国王佩塔尔·克雷什米尔(Petar Kreshmir,1059—1074年在位)是一位值得肯定的执政者。他的最大功劳是重新统一了克罗地亚南北两部分领土,加速了国土的“克罗地亚化”过程。[14] 克雷什米尔国王还在建立教堂、推广拉丁字母和用斯拉夫文举行宗教祈祷仪式方面做出了贡献。
克雷什米尔死后,克罗地亚面临日耳曼人的强大压力,失去了亚得里亚海东岸的部分城市和岛屿,并将都城设在克宁。这时,国王兹沃尼米尔(Zvonimir,1075—1089年在位)即位时就决定完全奉行亲西欧的政策,特别是与罗马教廷亲善,兹沃尼米尔便成为克罗地亚第一位受到教皇加冕的国王。他既得到教廷的庇护,就必须臣属于教廷。尽管受到教廷的庇护,特尔皮米罗维奇王朝在统治克罗地亚3个世纪后也走向没落。1089年,兹沃尼米尔国王去世后,克罗地亚王室发生内讧,匈牙利国王拉迪斯拉夫·阿尔帕德(Ladislav Arpade,1077—1095)利用同克罗地亚王室的亲属关系,指派其侄子为克罗地亚国王,不断蚕食克罗地亚领土。1098年,匈牙利同威尼斯结缔瓜分克罗地亚条约:匈牙利控制斯拉沃尼亚,威尼斯占领克罗地亚滨海地区。
1102年,匈牙利国王科洛曼(Koloman,1095—1116年在位)得到克罗地亚亲匈派贵族的支持,签订一份“合并协议”(Pacta Conventa),将克罗地亚并入匈牙利,并宣布自己是匈牙利—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的国王。克罗地亚早期中世纪国家丧失了独立性,而依附于匈牙利。在新王国里,克罗地亚原来的国王只能称“总督”,即巴昂。总督由王室成员或克罗地亚贵族担任。克罗地亚享有自治权,但经历了漫长的“日耳曼化”和“匈牙利化”过程。在其后的8个多世纪里,克罗地亚与匈牙利和奥匈帝国合并为一个国家直到1918年,其历史也与它们密不可分。克罗地亚的宗教和文化深受西方世界的影响。
斯洛文尼亚早期中世纪国家
按照传统的看法,6—7世纪来到斯洛文尼亚土地上的斯拉夫部落定居在多瑙河上游至德拉瓦河与萨瓦河上游一带。他们在7世纪后半期建立的国家位于卡林西亚(又译为卡兰塔尼亚),即今奥地利南部与斯洛文尼亚东北部的交界地区。有学者认为,这是南部斯拉夫人建立的最早独立国家:卡林西亚公国。[15]
8世纪中期,卡林西亚公国抵御不了阿瓦尔人的长期侵袭,博鲁特(Borut)大公遂请求巴伐利亚人援助。阿瓦尔人的进攻被击败,但巴伐利亚作为盟友要求卡林西亚承认它的权力,成为它的臣属国。与此同时,巴伐利亚的执政者向卡林西亚的大公们和臣民大肆传播基督教,以巩固其统治地位。
788年,法兰克帝国的查理大帝征服了巴伐利亚和卡林西亚公国。斯洛文尼亚斯拉夫人被迫向法兰克人进贡称臣,并参加了法兰克人791—796年讨伐和摧毁阿瓦尔人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强化了同法兰克帝国的依附关系。同时,大量的日耳曼军队和行政人员来到卡林西亚及其邻近地区,对斯洛文尼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斯洛文尼亚的历史就同讲德意志语(日耳曼语)的卡林西亚、克拉伊纳和南什蒂里亚等相邻地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直到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为止。[16]
约867—873年期间,斯洛文尼亚斯拉夫人从在大摩拉维亚传教的基里尔(Kiril)和梅托迪(Metodiy)兄弟及其门徒那里接受了斯拉夫文字。但他们得到罗马教皇的允许,从一开始就保留了用古斯拉夫文字“格拉戈利察”(即拉丁字母)传播基督教(天主教)和书写宗教书籍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法兰克人统治卡林西亚时,曾多次遭到保加利亚人的侵扰。法兰克人为了捍卫自己的东南边陲,曾在斯洛文尼亚人居住的地区设立了若干防守坚固的行政边区,称为“马克”。这些边区的行政长官都是被封为伯爵或公爵的宗族和王室的世袭封建领主。962年,奥托一世加冕为日耳曼—罗马帝国(即“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斯洛文尼亚人聚居的“马克”经常合并扩大。到11 世纪,卡林西亚形成帝国一个行政省的中心,称为“大卡林西亚”省。斯洛文尼亚正是从大卡林西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逐渐形成了自己民族的和领土的历史边界。
然而,这种在异族统治下的人种和地理界线是极不稳固的。随着匈牙利人南下和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中世纪国家的兴起,斯洛文尼亚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地位也在不断改变,领土多次分裂,被异族统治。直到13世纪后半期,当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鲁道夫一世(Rudolf I Habzburski,1218—1291)被推为德意志皇帝时,斯洛文尼亚绝大部分地区才重新统一。这时的斯洛文尼亚人主要分布在什蒂里亚、科罗什卡(即卡林西亚)、克拉尼斯卡、戈里什卡、的里雅斯特和伊斯特拉等地区,而亚得里亚沿海及其内地的戈里什卡和伊斯特拉西部地区,则在1267—1284年期间被威尼斯占领,直到18世纪末威尼斯共和国灭亡。有的学者认为,从1278年起,斯洛文尼亚整整6 个世纪被置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加速了日耳曼化过程。
中世纪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
据有的学者称,“波斯尼亚”一词最早见于10 世纪的资料,是介于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之间的一个小区域,由萨瓦河的支流“波斯尼亚”河而得名。而黑塞哥维那起初叫作“胡姆”。1448年胡姆的首领“巴昂”改称“黑塞哥”,据说,今日“黑塞哥维那”的名称就起源于此。10世纪黑塞哥维那被并入克罗地亚国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祖先都是斯拉夫部落,他们的统领也称茹潘或巴昂。
10—11世纪,波斯尼亚土地是外来势力经常争夺的对象。940—960年波斯尼亚被塞尔维亚占领,976—1014年由马其顿地区的萨穆伊尔国家控制,后又被拜占庭和杜克利亚王国占据。
1180—1204年库林巴昂在位时,第一个波斯尼亚国家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它的领土范围不大,主要位于波斯尼亚北部和东北部的山区。12世纪初,匈牙利兼并克罗地亚后,又染指波斯尼亚。13世纪初期,波斯尼亚曾先后被纳入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的版图。
整个13世纪,波斯尼亚境内封建割据严重,它被划分为若干巴昂区,分别依附于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只有中部地区的一小块领土由自己的巴昂治理。
到14世纪,波斯尼亚国家开始复兴和强大。在巴昂斯捷潘二世·科特罗马尼奇(Stjepen Ⅱ Kotromanic,1322—1353年在位)执政时,它在匈牙利的帮助下,向西部的克罗地亚扩大版图,占领了多尼克拉伊地区和奈雷特瓦边区。这一成功使这位巴昂傲称,“从萨瓦河到海岸,从采蒂纳河到德里纳河”全部属于他的统治。[17]
特弗尔特科一世(1353—1391年在位)巴昂继续父辈的扩张行动,联合塞尔维亚大公拉扎尔,粉碎了波斯尼亚各地的封建领主暴乱,统一了波斯尼亚,领土扩大到达尔马提亚和黑山,并于1377年由巴昂改称为国王。随着国家疆界的扩展,特弗尔特科甚至自称为“上帝恩赐的拉卡什、波斯尼亚、达尔马提亚、克罗地亚、普里莫里耶(即亚得里亚沿海地区)等地光荣的国王”[18]。这时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是巴尔干半岛上最强大的斯拉夫国家之一。
特弗尔特科一世推行亲塞尔维亚的政策,同塞尔维亚王室联姻,还给自己的名字加上标志塞尔维亚历代君王的称呼“斯特芬”。这一传统在波斯尼亚历代统治者中延续。从此,波斯尼亚同塞尔维亚建立了一种影响后世的特殊亲近关系。
特弗尔特科一世死后,波斯尼亚历史上的振兴时期即告终结。一方面是境内各地封建主纷纷割据,抢占地盘,开始脱离国王的统治;另一方面是1389年发生了奥斯曼土耳其人进攻塞尔维亚的科索沃战役,波斯尼亚国家陷入衰退。
波斯尼亚建立国家组织后,它就是拜占庭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争夺的目标,是巴尔干半岛上两股政治势力和两种宗教对峙和争斗的重要场所。1204年拉丁骑士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过程中,由于波斯尼亚既不属于东正教也不属于天主教管辖,而是奉行一种从保加利亚传播过来的称为“鲍戈米尔”的异端教派,遭到东正教会和天主教会的严厉谴责和迫害。这种宗教上的自由态度,或者说这种奇特的东西方教会结合形式,使波斯尼亚成为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避难的乐园。这种地方教派的发展,也使波斯尼亚的异教活动更加盛行,演化成一场独特的宗教运动。
达比沙国王执政时(1391—1395),波斯尼亚已完全臣属于匈牙利。1394年波斯尼亚同匈牙利签订了屈辱的和平条约:(1)波斯尼亚将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割让给匈牙利;(2)接受臣属地位;(3)达比沙死后,波斯尼亚国王将由匈牙利国王西格蒙德兼任。这样,匈牙利国王就成了波斯尼亚的直接统治者。
1397年年底,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开始侵袭波斯尼亚土地。波斯尼亚由于得到匈牙利和威尼斯的帮助和保护,直到1444年才被奥斯曼土耳其征服,1460年波斯尼亚最后一位国王斯特芬·托马舍维奇(Stefan Tomashevic)被俘,各城堡投降,全境沦陷。1463年中世纪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国家灭亡。
中世纪黑山
据拜占庭史料记载,今日黑山居民的祖先是古斯拉夫“斯克拉维尼亚”部族的一支,叫“杜克利亚”人。他们的名称由当今黑山首府波德戈里察附近的古罗马城镇“多克莱阿”而来。古代的部落联盟和后来的大家族以及“茹帕”都被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统治。它们位于帕加尼亚(即奈雷特瓦)、扎胡姆列、特拉武尼亚、杜克利亚和博卡—科托尔斯卡(湾)地区直到泽塔河。11世纪,黑山斯拉夫人统称上述地区为“泽塔”。泽塔的范围要比今日黑山大许多。
10世纪末,在杜克利亚第一次提到弗拉迪米尔大公(Vladimir,980—1015年在位)的名字,称他是泽塔的大公。其后,在斯特芬·沃伊斯拉夫大公在位时(约1035—1050),他率军队攻占了邻近的特拉武尼亚和扎胡姆列两公国,建立了庞大的杜克利亚公国。从1077年起,米哈伊洛大公(1050—1082年在位)将公国改称泽塔王国,并得到罗马教廷的承认。泽塔则在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争夺中站到了天主教一边。
到11世纪后期,泽塔王国迅速发展,一度吞并了波斯尼亚和拉什卡。12世纪80年代起,泽塔王国被拜占庭统治。但不久,泽塔王国又成为塞尔维亚王国的一部分,沿海几个城镇则处于威尼斯的管辖之下。当1355年塞尔维亚杜尚帝国解体时,泽塔宣布独立。
15世纪后半期,泽塔国王伊万·茨尔诺耶维奇(Ivan Crnoyevic,1465—1490)在位时,奥斯曼土耳其已占领泽塔王国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而西部沿海地区则被威尼斯控制。泽塔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伊万国王在泽塔西南部深山的一个小村庄策蒂涅修建了一座修道院,后来此处便成为泽塔的主教区所在地,并最后迁都策蒂涅,长达4个世纪。
图1—2 拉迪姆拉中世纪墓地
伊万之子久拉吉(Juradz)于1493年创办了南部斯拉夫人的第一个印刷所,用基里尔字母印制书籍。久拉吉国王推行亲威尼斯共和国政策,而王室封建首领却与奥斯曼土耳其关系密切,泽塔内部矛盾尖锐。15世纪末,泽塔成为奥斯曼帝国藩属,不再享有独立封建国家地位。
15世纪起,意大利人称泽塔地区为“门的内哥罗”,意即“黑山”,因为这里的苍山不仅高耸遮阳,而且常年阴黑。当14—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巴尔干半岛上的广大地区后,黑山于1499年承认奥斯曼帝国苏丹的最高统治地位,但没有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小小的泽塔地区却因山高路险和居民的强悍骁勇,保持着相对的独立和自由。黑山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自行管理,只向奥斯曼土耳其人交赋纳税。黑山因而在巴尔干享有“自由黑山”的尊称。甚至到了17世纪末,黑山的佩特罗维奇王朝(Petranovici)还实行政教合一的世袭制度,统治黑山达3个世纪之久。
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
相传,在保加利亚这片古老土地上主要的古代民族有色雷斯人、古保加尔人和南部斯拉夫人。他们长期融合而形成了今日的保加利亚人,建立了保加利亚国家。
根据传统的史学观点,古保加利亚人(亦称古保加尔人)是突厥部落的一支,曾经居住在中国西域。3—4 世纪,由于匈奴和突厥各部落发生分裂和内讧,他们中的一些部落向西迁徙进入东欧地区,许多突厥部落先后移居到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流域。7世纪30年代,在黑海北部地区组成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史称古代“大保加利亚”,其首领叫作库布拉特。650年前后,库布拉特可汗(Kubrat Khan)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同室操戈,内讧不止。一部分保加尔人被迫北上,定居于伏尔加河的支流卡马河流域,建立了“伏尔加保加利亚”。这个小国一直存在到13 世纪,最终被蒙古鞑靼人所灭。另一支保加尔人在库布拉特的第三个儿子阿斯巴鲁赫(Asparux)可汗的率领下,南下到多瑙河入海口,进入南比萨拉比亚境内。
至7世纪70年代,古保加尔人已越过多瑙河,来到今天保加利亚的东北部地区,并抵达巴尔干山脉北麓。当时,该地区的主要居民是南部斯拉夫人。在抗击阿瓦尔人和拜占庭人的斗争中,斯拉夫人结成了一个强大的七部落联盟。大约在681年,保加尔人和斯拉夫人达成协议,联合击败了拜占庭帝国的军队,共同建立了一个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定都于普利斯卡。
新建立的国家很快成为巴尔干半岛上一个军事和政治强国。阿斯巴鲁赫可汗是开国元勋,继任者特尔维尔可汗和克鲁姆可汗扩张了领土。在这个时期,封建关系确立,出现了封建地主贵族和依附于其领地的农民。大约经过了两个世纪的磨合,保加尔人逐渐被斯拉夫人同化。尽管这个国家被称为斯拉夫国家,但仍沿用“保加利亚”这个名称。
8世纪末,保加利亚国家开始扩张领土。卡尔丹姆可汗(Kardan Khan,777—803年在位)即位后,宫廷内部矛盾趋于缓和,一致对外的呼声越来越高。他成功地带领保加利亚军队挫败了拜占庭发动的两场战争,致使后者遵守过去签订的和约,继续向保加利亚进贡。这场胜利为保加利亚进一步与拜占庭争夺领土创造了条件。
克鲁姆可汗(Krum Khan,803—814年在位)在位时,保加利亚的疆界有了实质性的扩展。保加利亚国家已控制了巴尔干半岛东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一些战略要地。811年,拜占庭皇帝尼基佛一世(Nikifor I)决心彻底摧毁保加利亚这个可怕的劲敌。他再次率领军队攻占了保加利亚国家的首都普里斯卡,将其抢劫一空。这年7月26日,当尼基佛皇帝满载而归经过巴尔干山一个隘口时,遭遇保加利亚军队伏击,全军覆灭,尼基佛皇帝阵亡。据说皇帝的颅骨被克鲁姆可汗镶银当作了酒杯,借以雪恨。813年7月,克鲁姆指挥他的军队直达君士坦丁堡城下,迫使新即位的拜占庭皇帝利奥(Leo)出面求和。利奥想趁和谈之机暗害克鲁姆,但未能得逞,克鲁姆怒不可遏。他下令摧毁君士坦丁堡城郊的所有教堂,焚烧房屋,掠夺一切有用的财物。克鲁姆看到,继续攻城已丧失时机,遂带大量战利品和数万拜占庭居民回到普里斯卡。
次年,克鲁姆厉兵秣马,再展宏图。他率领3万士兵和5000辆牛车再次包围君士坦丁堡,想消灭拜占庭帝国。814年4月,克鲁姆突然病逝,攻城计划失败。克鲁姆可汗在中世纪保加利亚历史上是一位“打江山”的英雄君主。他不仅在军事上多谋善战,而且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成绩卓著。他执政只有10 余年,但他使“保加利亚变成了仅次于拜占庭和法兰克帝国的第三个最有影响力的欧洲国家”[19]。
克鲁姆去世后,他的儿子奥穆尔塔格(Omurtag,815—831年在位)在激烈的王位争夺中胜出。他接手的国家遭到连年战争的破坏,急需休养生息。于是,他登基伊始便同拜占庭签订了为期30年的和平条约,试图解决两国交战期间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奥穆尔塔格利用和平的机会在国内励精图治,他重新恢复了惨遭破坏的普里斯卡都城,还在多瑙河岸修筑了陵寝。中世纪早期留下的石碑铭文中还讲到随着国家疆域的扩大奥穆尔塔格进行了行政改革,将国家划分为十来个军事行政区。
这样,从7世纪到9世纪上半期,保加利亚国家的斯拉夫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并于9世纪中期开始步入早期中世纪欧洲强国的行列。
鲍里斯可汗(Boris Khan,852—889年在位)在位期间,他为保加利亚和斯拉夫世界做出了两个历史性的贡献:第一,保加利亚正式接受了东正教洗礼;第二,在保加利亚土地上创造和传播了斯拉夫文字。有的史料认为,鲍里斯可汗于864年年底或865年年初决定从自己的宿敌拜占庭那里接受基督教洗礼,接受基督教有利于种族的融合和国家的进步与强大,而且也给劳动者和穷人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希望”。保加利亚经过基督教洗礼后大大提高了它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从此,鲍里斯可汗放弃了过去传统的突厥称谓“可汗”(хан),而改称当时斯拉夫人的惯用称号“大公”(княз)。
10世纪,在保加利亚历史和文化史上被称为“黄金世纪”。这一切与大公西美昂(Simeon)的名字是分不开的。西美昂是保加利亚中世纪历史上一位明君和杰出的国务活动家。他在位(893—927)的34年里,主要做了下面几件事:(1)四处征战,使保加利亚领土迅速扩张,成为巴尔干半岛仅次于拜占庭帝国的大国。(2)他利用外交手腕,结成反拜占庭联盟,提高了保加利亚的国际威望。(3)他坚持东正教和斯拉夫文化,为中世纪保加利亚文明奠定了基础。(4)迁都普雷斯拉夫,大兴土木,自我加冕称帝,把强国梦变成了现实。西美昂进行上述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占领君士坦丁堡,消灭拜占庭帝国,使保加利亚取代拜占庭,从而成为“保加利亚和拜占庭的皇帝”。
西美昂死后,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不久,保加利亚国家日趋衰落,拜占庭帝国趁机于1018年入侵,消灭了保加利亚,统治保加利亚达168年之久。
1186年,出身贵族的伊万·阿森一世(Ivan Asen I)和彼得(Petar)两兄弟发动反拜占庭统治的起义成功,宣布保加利亚重获自由,由此建立了以特尔诺沃为首都的第二保加利亚国家。阿森一世和彼得先后执政,随后则由他们的小弟弟卡洛扬(Kaloyan,1197—1207年在位)继位。伊万·阿森二世(Ivan Asen Ⅱ,1218—1241年在位)执政时,国家再度繁荣,成为东南欧一个大国。其领土东起黑海,西临亚得里亚海,北至多瑙河,南到爱琴海。13世纪后半期起,由于封建贵族割据,拜占庭人、匈牙利人、蒙古人等相继进犯和掠夺,保加利亚国势日衰,国内形势亦日益恶化。1277—1280年爆发了伊瓦洛(Ivailo)农民起义。1396年起保加利亚被奥斯曼帝国统治长达5个世纪之久。
第三节 拜占庭与南部斯拉夫国家 [20]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实体:即以罗马为中心的西罗马帝国和以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因君士坦丁堡又称拜占庭城,所以,16—17 世纪起学者们和史书称它为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帝国在“蛮族”的打击下于476年随同奴隶制一起灭亡,而拜占庭帝国暂时顶住了众多中世纪国家的入侵,形成一个强大的帝国,延续了近千年。
拜占庭帝国吸收了罗马帝国的国家组织、基督教和古希腊文化,彻底改造了原来的罗马帝国。它最强盛时或短或长地控制过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突尼斯、昔兰尼加、利比亚、埃及、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亚美尼亚、阿布哈兹、克里米亚、西西里亚、撒丁岛、科西嘉、巴利阿里群岛以及北非沿海和西班牙东南海岸地区。
尽管拜占庭受到外部的打击要比西罗马帝国小些,但它仍承受着各种“蛮族”部落的频繁侵袭。由于君士坦丁堡处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且拜占庭帝国财富充裕,它才得以巩固和生存下来。
历史学家通常把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即第一时期,从4世纪至7 世纪,称为早期拜占庭时期。拉丁语是官方语言,而一部分皇帝出身于巴尔干地区被罗马化的色雷斯人和伊利里亚人。第二时期持续到1204年,被视为希腊时期或中世纪拜占庭时期。这个时候开始,国家的官方语言是希腊语。第三时期始于1261年止于1453年,这是拜占庭的晚期。史书上还有人称7世纪到9世纪为拜占庭帝国的“黑暗时期”。因为此时帝国北部地区的宗教和社会结构遭到斯拉夫人的重创,而它的东部边疆又受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连年战争。帝国的东部领土已缩小到小亚细亚地区。而西部和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丧失后,先后建立起中世纪早期斯拉夫国家。
从7世纪中期起,拜占庭帝国成为欧亚大陆历史和文化中心。它对早期中世纪出现的天主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的东正教文化。10世纪末和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在瓦西里二世(Vasiliy Ⅱ,976—1025)时的疆域已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一度还包括北非和中东地区。当时经济繁荣,商业和贸易发达,成为一种新文明的榜样。1025年瓦西里二世死后,帝都与各行省的矛盾加剧,政权频繁更替,阴谋和政变四起,帝国逐渐衰弱。1054年君士坦丁堡和罗马的教会正式分裂。1071年拜占庭帝国第一次被塞尔柱土耳其人打败。从此,帝国面临一个新的对手,屡战屡败,一蹶不振。
11世纪中期和12世纪初期,当拜占庭在十字军东征和诺曼人的打击下出现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时,巴尔干地区多次爆发起义,反对拜占庭帝国的沉重赋税和中央集权政府的统治。
12世纪末,拜占庭帝国的封建化和非集权化过程加剧,西欧的冒险家们和骑士盯上圣地,贫穷的十字军冒险分子立即响应。拜占庭昔日的属地威尼斯给钱送枪,让十字军东征,攻打君士坦丁堡。1204年4月13日,十字军攻克君士坦丁堡,推翻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四世(Aleksiy Ⅳ)。君士坦丁堡建都以来第一次遭到外敌的疯狂洗劫。
第四次十字军东侵期间(1202—1204),拜占庭帝国被十字军消灭,建立起拉丁帝国。拉丁帝国皇帝直接控制了帝国1/4 的土地,各十字军首领瓜分了大片土地,建立了帖撒罗尼亚王国、阿开亚(摩里亚)公国和雅典公国等,威尼斯则割去了众多的岛屿和一些沿海城市。拜占庭帝国已四分五裂,科穆宁王朝(Komuni)的皇族们在帝国残存的领土上建立了尼西亚、伊庇鲁斯和特里比松等小君主国。1261年拉丁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开始恢复元气。
此后,由于拜占庭统治集团内讧,政权频繁更替以及各地爆发起义,国势日衰。自14世纪初起,不断面临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凌厉攻击,1453年5月,奥斯曼土耳其人终于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拜占庭帝国与南部斯拉夫国家
拜占庭帝国在存续的近千年中,同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和国家存在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司法、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联系。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地区传播东正教和帮助斯拉夫人创造文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巴尔干国家后来的学者承认,中世纪南部斯拉夫人的哲学、宇宙观、物理、地理知识和关于自然与人类的认识以及建筑、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与当时公认的世界学术知识和文化中心之一的拜占庭密不可分。[21]
拜占庭帝国不仅对巴尔干早期斯拉夫国家的教会—宗教和国家—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这些国家的宗教书籍、建筑物、文学艺术、司法制度等同样留下了永久的印记。这种拜占庭化的成果直到14世纪末和15 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巴尔干半岛后才逐渐消失。但即使这样,拜占庭的宗教痕迹和治理国家的理念一直还能在巴尔干国家的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以塞尔维亚国家为例,从13世纪末开始,它与拜占庭的联系在杜尚帝国时期极为密切。拜占庭文明直接影响到塞尔维亚的宫廷、行政机构设置,在司法和文学领域,特别是在艺术、寺院及壁画方面留下了鲜明的拜占庭文化痕迹。[22]
拜占庭帝国脱胎于罗马帝国,自然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国家管理原则、中央集权机制和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工作机构。整个巴尔干半岛属于拜占庭帝国的势力范围,同它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巴尔干半岛上的居民视新兴的拜占庭帝国为“上帝的王国”,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最高领袖,罗马法典的楷模,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很多;另一方面,拜占庭的先进社会制度和辉煌文化又与巴尔干地区的落后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了许多冲突和矛盾。所以,拜占庭的领土和文化扩张会遇到种种阻力,甚至反抗。
当然,在整个中世纪,巴尔干半岛接受拜占庭各方面影响是主要的、持续的。其中,拜占庭的国家模式、文化和宗教等促进了巴尔干国家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学术界甚至认为,中世纪巴尔干国家是所谓“拜占庭共同体”的一部分,希腊语成为巴尔干国家的官方语言,但在行政和军事方面拉丁语依然是官方语言。拜占庭法律《查士丁尼法典》被巴尔干国家普遍采纳。
斯拉夫人对拜占庭帝国的侵袭活动始于6 世纪上半期,特别是在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527—565年在位)统治时期。这时,随着各种游牧部落频繁骚扰和攻击帝国的北部边疆地区,已经栖居在多瑙河南岸的斯拉夫部落受到其他游牧部落的挤压,对拜占庭帝国的袭击也越来越多。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拜占庭人开始关注斯拉夫人,斯拉夫人则接触到了拜占庭的文明与繁荣。从此,巴尔干中世纪国家与拜占庭帝国进入了长期的控制与反控制、战争与和平的漫长历史时期。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拜占庭开始了持续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的战争”,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很大一部分南部斯拉夫人不仅受帝国的统治,而且被迫学习使用希腊语和接受拜占庭的文化。[23]
起初,拜占庭帝国试图以武力征服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世界,其军事进攻持续了几个世纪。最早记载的战争发生在658年、756年、782—783年,拜占庭帝国在希腊、马其顿地区同南部斯拉夫人部落联盟占据的城市和地盘上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拜占庭与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的战争更是不计其数。拜占庭帝国以武力巩固了自己在巴尔干各地的统治。9 世纪,南部斯拉夫国家没有自己的官方书面语,他们借助希腊字母,在拜占庭传教士基里尔和梅托迪兄弟的帮助下,创立了斯拉夫文字。
在战争的铁蹄之外,拜占庭帝国还向南部斯拉夫人传播基督教,进行东正教洗礼。拜占庭需要尽快在斯拉夫人中传播基督教,一是为了扩大帝国的影响,同天主教争夺非基督教居民;二是在帝国有效边界内保持稳定,使帝国公民在宗教基础上团结一致。9—10世纪,尽管拜占庭帝国当局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上帝有权选择信仰者,而人类不应该将宗教信仰强加于不信教者。但是帝国在实践中,却鼓励和支持教会进行宗教扩张。这就必然使拜占庭帝国和教会同罗马教会发生冲突。随着9—10 世纪拜占庭帝国国力的加强,它在中欧和东南欧斯拉夫民族和国家中得以成功地进行基督教传播。这样,“到10世纪末,拜占庭的教会和文明在它政治边界内的斯拉夫世界取得了艰难的但却是持久的胜利”[24]。随后,大量拜占庭传教士进入巴尔干半岛,在各国宗教组织中任职。拜占庭人的教堂和建筑在南部斯拉夫国家比比皆是。
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接受了拜占庭文明价值观的基本因素,也就自然成了拜占庭文明的一部分。从这时起,天主教和拜占庭东正教之间的分界线正好经过巴尔干中部地区,形成了“西部天主教文化区”和“东部东正教文化区”。这条分界线一直保留至今。
图1—3 基里尔和梅托迪
上面我们看到,同拜占庭的接触和交往使南部斯拉夫人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积极变化。斯拉夫人的部落氏族社会解体,吸收拜占庭的国家行政经验,建立了斯拉夫人自己的国家,加速了斯拉夫国家的社会发展。同时,在与拜占庭连绵不断的战争中,斯拉夫人还学会并发展了军事技术。例如,斯拉夫人在制造攻城云梯和造船方面,都受到当时拜占庭先进技术的影响。
8—10世纪,在巴尔干半岛上唱主角的国家是拜占庭和保加利亚。此后,塞尔维亚崛起,成为拜占庭的竞争对手。无论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同拜占庭的战与和,还是它们之间的恩恩怨怨,都是这个时期波澜壮阔历史的真实写照。中世纪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曾经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是拜占庭帝国的强劲对手,又先后被拜占庭帝国征服。
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国家诞生后,就和拜占庭帝国经常相互为敌,但有时又是盟友。它们都视巴尔干半岛为自己的领土和势力范围,利益的碰撞难以平衡与和解。所以,它们之间发动过无数次的战争,又无数次媾和与结盟。而且,“文明”程度较高的拜占庭人还经常败在“游牧”和“半游牧”状态的斯拉夫人手下。军事冲突与暂时和平相处成为拜占庭和斯拉夫国家关系中一种形影相随的现象。
最终,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二世于986年率领拜占庭大军占领了斯雷德茨(即今索非亚)要塞。此后,他又利用保加利亚封建贵族倾向于同拜占庭媾和的愿望,夺取了普雷斯拉夫和普里斯卡,于1003年攻入马其顿南部。1004年巴西尔二世又攻破维丁要塞。同年7月,他指挥的拜占庭军队发起毁灭性进攻,一举俘获了1.5万名保加利亚士兵。巴西尔皇帝下令每100名俘虏中将99人的双眼弄瞎,留下1 人保留一只眼睛,让他给被俘人员带路。从此,巴西尔二世被称为“杀害保加利亚人的刽子手”[25]。1018年,拜占庭帝国彻底消灭了保加利亚国家,称雄巴尔干半岛。
在统治保加利亚后,拜占庭帝国在1164—1167年讨伐巴尔干斯拉夫人的战争中,先后占据了达尔马提亚、克罗地亚的一部分和波斯尼亚等地。塞尔维亚茹潘斯特芬·奈马尼亚被迫承认拜占庭皇帝的最高权力,臣属于君士坦丁堡,并提供辅助性部队。这种地位断断续续经历了约两个世纪。随着拜占庭解体,13 世纪塞尔维亚国家日渐强大,建立了杜尚帝国,设立了独立教会大主教辖区,从而保证了国家的独立。
总的来说,拜占庭文明对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以及巴尔干其他地区都产生了特别强烈的影响,因为在中世纪这些国家与拜占庭是近邻,保持着紧密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同时,当时的斯拉夫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拜占庭帝国,更不具备拜占庭那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传统。[26]
15世纪初,巴尔干半岛上的拜占庭和斯拉夫人国家都面临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威胁。拜占庭开始努力改善同南部斯拉夫人的关系,推行实用主义的对外政策。拜占庭视斯拉夫人为平等的伙伴,是对抗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天然盟友。[27] 然而,这个时候修复和建立睦邻关系对双方来说都为时已晚。巴尔干国家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