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案例版):不可不知的淘宝产品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0 旧的新概念

做电子商务,标准产品单位(SPU[26])、库存保有单位(SKU[27])、商品这三个词,要是分不清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它们是导购的底层产品支撑,支撑了前台用户看到更好的导购内容。那么我们先来看看SPU吧。

天猫平台把后台类目的属性又做了很多细分,有一种属性叫“关键属性”,像服装的话,品牌和货号,这两个属性值组合起来,能够形成一个唯一确定的产品——SPU。SPU相当于标准化的产品,通过关键属性的确定,就确定一个SPU,比如苹果的iPhone 5s就是一个SPU。

当时淘宝的管理团队设想得很简单,淘宝平台可能有很多非标准化的商品,但是作为一个B2C平台,最好所有的商品都是标准化的,这样方便工作人员管理。所以,应该尽可能地让所有商品都对应一个SPU。虽然服装是各种各样的,但是从厂商这里出来,有不同的款式、型号,这些都是可以标准化的,肯定也是有SPU的。某款衣服,厂商没生产过柠檬黄色,就不应该有卖家在卖这个颜色。所有的商品都有对应的SPU,意味着基本信息都有了,这个SPU定义下来以后,比方说买家知道了一双鞋,品牌是耐克、货号是12345,这就是唯一的SPU。其他属性值都是由这个SPU确定的,不会因为卖家变化而变化,它是固定的、标准化的。

一个SPU可以对应很多商品,好比一双耐克球鞋,货号12345,有五个商家在卖,那就是五个商品,商品与SPU的区别在于它和卖家有关。夹在SPU与SKU之间的商品,是B2C平台特有的概念,如果是独立的B2C,一个SPU不存在多个卖家卖的情况,直接细分为SKU就可以了。

为了解释SKU,我们得看看“销售属性”的概念是怎么提出的,看似复杂的体系里,一个又一个概念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实际的业务问题。

以前,买家在买一件衣服时,需要给商家备注说,我要“黑色”“XL号”的衣服。而卖家发一个宝贝,也只能发诸如李宁牌、56789货号的衣服,发一件上去,上面有好几种颜色,好几个尺码,但是库存只有一个,把所有的尺码库存都合在一起。库存都是合在一起的,事实上黑色大号只有10件衣服了,但是因为总库存是100件,这个时候如果有12个用户买了黑色大号,后面两个就没有库存,没办法卖了。

这其实是库存管理的概念在现实场景下的应用,在成交量不大的时候这些都好解决,卖方可以说:“对不起,我们没有库存了,其他尺码的还有存货,可以考虑换一个尺码,或者申请退款。”但是在B2C平台要自主购物的话,这是不能解决的。所以,要继续对商品进行分类细化,于是提出了销售属性的概念。本来,这在线下是一个很正常的分类法,但2007年的淘宝产品经理们没有什么线下经验,所以当时想了一个叫“最小购买单位”的概念,后来我们发现,它跟线下的SKU其实是一回事。

当时我们的选择是希望把SKU尽量做简单,我们认为iPhone手机不管是白色款的还是黑色款的,因为跟SPU只是一个属性上的差别,而不是本质上的差别,所以就没有把它们当作两个SPU。颜色、尺码等就成了后来的销售属性。

2012年年初,天猫又提出了SPU的SKU化,简单说就是把经过销售属性细分的SKU当作SPU来管理,从而使得SPU与线下库存管理一致。

最后,我们还要提一下“商品属性”的概念,有一些属性,比如新旧程度、保修方式、附加服务等,跟SKU、SPU都没关系。举个例子,对于买手机的人来说,只要在中国买手机,就有保修,但是保修也存在着区别,有的手机是全国联保的,而另外一些手机只提供店铺保修。这个属性就属于商品属性,既跟SPU没有关系,也跟SKU没有关系,和特定的商品及其背后的卖家有关。虽然只有很少的属性是商品属性,但我们提出这个概念,这样整个商品体系相对就比较完整。

好了,天猫平台比较特别的新东西就讲得差不多了。而难以大改问题的淘宝平台又怎么样了呢?随着时间的流逝,淘宝平台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产品上、业务上,天猫都做了很多创新,但是,成交量没有做起来,当时是每天200万元,直到第一任总经理离职时,每天的成交量也不到400万元,基本上没多大的增长,这是为什么?当时的天猫是一个独立网站,没有足够的商品吸引买家,而没有买家就没有成交的操作,成交量就一直难以有较大的提升。淘宝商城本来是淘宝内部相对独立的一个事业部,这个事业部不到一年就解散了,招商团队的人员重新回归原来的招商岗位,运营团队的人员重新回归原来的运营岗位,都回到淘宝去了。

差不多过了三个月,公司觉得不能就这么放弃B2C,就开始复盘当时失败的原因,得出的结论——天猫在独立发展,没有办法充分享受淘宝现有的优势——用户和流量。当时基于这个结论,高层就决定要把天猫和淘宝合并起来,主要指商品、交易等底层系统。阿坚是整个过程中参与最多的产品经理,2007年他把天猫搭建起来,2009年又将其和淘宝合并。

整个2009年,产品经理都在合并天猫和淘宝。但是当时有两种选择,第一种,也是最初的想法,是把天猫的数据迁回淘宝。第二种,是阿坚的建议,说这样拆掉太可惜了,能不能把淘宝的底层系统升级成天猫这样,然后再合并数据。前者三个月就够了,而后者可能需要半年。当时争议很大,有的人支持第一种方案,有的人支持第二种方案,最后做了关键决定的是老陆——铁木真[28]

以下为阿坚口述内容:

老陆刚来淘宝不久,有一次我跟他开会,他在那里提一些建议,感觉老陆什么都不懂似的,心里说这个CEO是不是不靠谱。但当我听到老陆说“商城这么好的体验,怎么能放弃掉”时,我的看法就完全改变了。老陆在关键的时候,作为一个CEO,做了一个关键的选择。CEO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关键时刻做关键决定,我立马就觉得他是个非常合格的CEO。BC整合就是把商城(卖家多为企业,内部简称为B)这套体系搬到淘宝(卖家多为个人,内部简称为C),也就是那一年淘宝最大的项目——五彩石(后面还会多次提到这个项目)。

这个体系搭好以后,整个淘宝体系基本没变过,哪怕是2011年6月,淘宝与天猫在组织结构上分离。还有一些值得说的事情,我们接下来聊一聊。

有很多年,天猫是要求卖家在发布商品的时候,必须将这个商品归属于一个已有的SPU下,所以当这个SPU还不存在或者卖家找不到的时候,就会要求卖家中断商品发布流程,先去发布SPU。这个问题困扰了卖家很多年,直到2011年才允许卖家发布不属于任何SPU的商品。

其实,这背后不是技术上能不能解决,而是平台方对B2C平台的管理尺度问题,是松还是紧,度在哪里的问题,这是管理团队一直在考量的。现在看来,之前的设想过于理想化了,体系过于死板,卖家发布商品不应该有这么多约束。作为平台方来说,虽然管理商品应该尽可能标准化,但不应该把所有东西都强加给卖家。

早期,平台方的设想很简单,一个苹果手机要有商品质检,必须要有SPU。我们信任每一个商家发布的SPU都是正确的,一个SPU发布过以后,其他商家就不需要再发,直接使用已有的SPU即可。所以说意味着第一个上架iPhone 5s的商家,必须先发布一个SPU,而之后想要售卖iPhone 5s的卖家就只需要在这个SPU下添加商品即可。

允许卖家发布SPU,事实上对于服饰这种非标准化类目来说,基本上就变成每上架一个商品都要发布一个SPU。这就给卖家带去了巨大的工作量,十分的麻烦。因此,后来产品经理将这两个过程合并起来,卖家在上架商品时,系统会去判断有没有这个SPU:有这个SPU的话,就可以直接上架商品;如果没有SPU,系统就根据商品信息自动生成一个相应的SPU。

这里面还有个插曲,在“先发SPU后发商品”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发现有的商家实在不靠谱,发的SPU错误百出,于是在部分类目还提出了“信任商家”的概念,即把部分优秀的商家识别出来打标,只有这些商家可以发SPU。这原本是为了提高SPU的输入准确性,但却导致了更麻烦的问题——由于信任商家尚未发布一些SPU,非信任商家有可能上架不了部分商品。

这依旧是个控制尺度的问题,最后再说说对商品分类的深入思考。我们一直说,商品管理的核心就是分类,那么广义上讲,商家、垂直市场等也是区分维度。

不过垂直市场不是简单的分类,它是基于商品的特征,在分类无法提供的信息上进行了区分,那就是服务。如果你只是把手机划出来,这个手机垂直市场如果跟其他品类没有任何区别,其实没必要叫垂直市场,叫手机类目就可以了。只有当手机商品本身还有其他服务特征的时候,我们才需要搭一个垂直市场,比如延长保修。

类似的消保服务也是差不多的概念。比如消保服务是跨类目的,“假一赔三”可能只针对化妆品。

对整个淘宝商品体系最熟悉的产品经理们认为,商品体系最大的缺陷就是非常僵化。一个体系太严谨了不一定是好事,它会很难有新东西涌现出来,没法进化。淘宝其实是一个平台,需要有序的百花齐放。

这个思路也催生了淘宝内部从2012年开始提的第五代商品管理,它的关键词有:搜索、标签化、场景化。不过,这是编写本书时最新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看不清。未来路在何方,是各位产品经理自己走出来的,我们拭目以待。

整个商品管理的发展方向,大家觉得有一种可能,就是搜索,卖家自由地发布商品,然后用强大的搜索引擎来承担商品分类和管理的职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聊聊淘宝的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