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桃
【导读】
去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偷得仙桃一枚。这不是孙悟空,而是“演春”活动中,一术人之子的作为。作者描写的偷桃表演可谓场景历历在目,阅读时注意勾画人物神情和场面描写的语句,并做批注。
童时赴郡试[1],值春节[2]。旧例,先一日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司,名曰“演春”[3]。余从友人戏瞩[4]。是日游人如堵。堂上四官[5],皆赤衣,东西相向坐。时方稚,亦不解其何官。但闻人语哜嘈,鼓吹聒耳。忽有一人,率披发童,荷担而上,似有所白;万声汹动,亦不闻其为何语。但视堂上作笑声。即有青衣人大声命作剧。其人应命方兴[6],问:“作何剧?”堂上相顾数语。吏下宣问所长。答言:“能颠倒生物[7]。”吏以白官。少顷复下,命取桃子。
术人应诺,解衣覆笥上,故作怨状,曰:“官长殊不了了!坚冰未解,安所得桃?不取,又恐为南面者怒[8]。奈何!”其子曰:“父已诺之,又焉辞?”术人惆怅良久,乃云:“我筹之烂熟。春初雪积,人间何处可觅?惟王母园中[9],四时常不凋卸[10],或有之。必窃之天上,乃可。”子曰:“嘻!天可阶而升乎[11]?”曰:“有术在。”乃启笥,出绳一团,约数十丈,理其端,望空中掷去;绳即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未几,愈掷愈高,渺入云中;手中绳亦尽。乃呼子曰:“儿来!余老惫,体重拙,不能行,得汝一往。”遂以绳授子,曰:“持此可登。”子受绳,有难色,怨曰:“阿翁亦大愦愦[12]!如此一线之绳,欲我附之,以登万仞之高天,倘中道断绝,骸骨何存矣!”父又强呜拍之[13],曰:“我已失口,悔无及,烦儿一行。儿勿苦,倘窃得来,必有百金赏,当为儿娶一美妇。”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如蛛趁丝,渐入云霄,不可复见。久之,坠一桃,如碗大。术人喜,持献公堂。堂上传示良久,亦不知其真伪。忽而绳落地上,术人惊曰:“殆矣!上有人断吾绳,儿将焉托!”移时一物坠,视之,其子首也。捧而泣曰:“是必偷桃,为监者所觉。吾儿休矣!”又移时,一足落;无何,肢体纷坠,无复存者。术人大悲,一一拾置笥中而合之,曰:“老夫止此儿,日从我南北游。今承严命[14],不意罹此奇惨!当负去瘗之。”乃升堂而跪,曰:“为桃故,杀吾子矣!如怜小人而助之葬,当结草以图报耳[15]。”坐官骇诧,各有赐金。术人受而缠诸腰,乃扣笥而呼曰:“八八儿,不出谢赏,将何待?”忽一蓬头僮首抵笥盖而出,望北稽首,则其子也。以其术奇,故至今犹记之。后闻白莲教能为此术[16],意此其苗裔耶[17]?
【归纳探究】
一、一年一度的大型迎春活动,堂上的四位省级官员为什么偏偏让一个变戏法的术人做表演?偷桃的行为本不光彩,况且其子头落、足落、肢体纷坠,场景凄惨,何乐之有?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
二、全文最后一句看似与全文无关,作者为什么以此句结尾?
提示:揭露省级官员不务正业,民间并不安定。作者写这个故事一方面是记录真实的民间戏法,一方面表现世道混乱,盗窃横行。全文最后一句暗示了民间反抗势力依然存在,清朝初年社会依然动荡,并不太平。
[1] 童时赴郡试:童年时赴府城应试。明清两代取得生员(俗称秀才)资格的考试,称“童生试”,简称“童试”。应考者无论年龄大小,均称童生。童生试分县试(各县县官主持的考试)、府试(县试录取者参加所属府的考试)和院试(府试录取者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三个阶段,院试录取者即为生员。郡,这里指济南。当时淄川属济南府。
[2] 春节:古时以立春为春节。
[3] “旧例”四句:山东旧时有在立春前一日举行迎春活动的习俗,迎春活动由地方官员主持,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清道光本《商河县志》载:“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芒种春牛,迎春于东郊,里人行户扮渔樵耕读诸戏,结彩为楼,以五辛为春盘,饮酒簪花,啖春饼……”商贾(ɡǔ),行者为商,坐者为贾。古时贩卖货物的商贩称“商”,坐地摆摊的叫“贾”。藩司,即布政使,明代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清代则为总督、巡抚的属官,职掌一省的财赋和人事。这里指藩司衙门。
[4] 戏瞩:游玩、观看。
[5] 四官:应指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省级官员。下文所说“赤衣”,即“绯袍”,明代规定官至四品,穿绯袍。见《明会要》。清初服色,沿袭明制。
[6] 方兴:刚刚站起来。方,始。兴,起。上文“似有所白”的“白”,当指跪白,即跪着向官员们禀告。
[7] 颠倒生物:是说能颠倒按季节时令生长的植物。
[8] 南面者:古以面南为尊,帝王或长官都坐北朝南。这里以“南面”指堂上长官。下文《青凤》“南面王”指帝王。
[9] 王母园:即王母的蟠桃园。王母,即西王母,神话传说中的女神,据说她种的仙桃,三千年一结果。见《艺文类聚》卷八六引《汉武故事》。后世小说据以衍化出西王母的蟠桃园。
[10] 凋卸:即凋谢。“卸”通“谢”,落。
[11] 天可阶而升乎:天可沿着阶梯爬上去吗。《论语·子张》:“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聊斋志异》的作者常将古代典籍文句顺手拈来,化用而出新意。
[12] 大愦(kuì)愦:太胡涂。大,通“太”。
[13] 呜拍之:呜之、拍之,抚拍哄劝他。呜,呜之,哄他。呜,哄小儿声。《世说新语·惑溺》:“儿见充(贾充)喜踊,充就乳母手中呜之。”
[14] 严命:父命。严,对父亲的尊称。这里指官长的指示。旧时称地方官为父母官,所以借称。
[15] 结草以图报:是说即使死了也要报答恩惠。《左传·宣公十五年》载,魏武子病时嘱咐他的儿子魏颢,待其死后一定让其爱妾改嫁;病危时又让以妾殉葬。武子死后,魏颢遵照前嘱让她改嫁了。后来,魏颢与秦力士杜回交战,见一老人结草绊倒杜回,使其得胜。夜间梦见那位老人来说,他是所嫁妾的父亲,以此来报答魏颢未让其女殉葬的恩惠。后遂以“结草”代指报恩。
[16] 白莲教:元明清三代流行于民间的宗教。源于南宋初茅子元创立的白莲宗。初为佛教的一支,后杂有道教思想,分为许多教派,彼此互不相属,统称为白莲教。元明清三代常被用来发动农民起义,如元末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明末山东巨野人徐鸿儒领导的农民起义等。
[17] 苗裔:远末子孙。语出《离骚》。这里指白莲教的后世徒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