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杜甫:饿死的诗圣
杜甫的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无人企及的高度。但是,也正因为他的真情,才致使他在当朝并不出名,更不能用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二人合称为“李杜”。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却很不幸,穷困潦倒,最后竟被饿死。
一、杜甫的人生经历
杜甫出生于仕宦家庭,青少年时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宅里,在遵化里唐玄宗李隆基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老子的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等等。这些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都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同时,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屈尊来访问他。
开元十九年(731),19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20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进行第二次漫游。因为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才使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画鹰》《房兵曹胡马》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流露出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
天宝三年(744)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李隆基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会见了诗人高适,这是其第三次漫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天宝四年(745),他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还互赠了诗篇。杜甫赠李白的诗说: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李白赠给他的诗说: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了。
杜甫35岁以后,先在长安经历了应试、落第,始终没有得到进入官场的机会。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杜甫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其豪气干云。期间,杜甫在洛阳一门心思谋取功名,他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看管武器装备的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多篇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作,其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李隆基在天宝十年(751)正月初八至初十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杜甫借此机会写成了三篇《大礼赋》,得到李隆基的赏识。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陕西黄陵县西南的鄜州,独自去投唐肃宗李亨,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官拜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申辩,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其后,杜甫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诞生了不朽的作品“三吏”“三别”,即《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杜甫48岁以后,随着九路官军在河北省临漳县西的相州大败和陕西地区的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逃难,经甘肃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主政成都,杜甫便去投靠他。严武死后,杜甫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一带。大历五年(770),58岁的杜甫离开四川后客居湖南耒阳,由于被突发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九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结束了令人唏嘘感慨、不堪回首的悲惨一生。
这段时期,杜甫的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二、杜甫的忙
“李白很闲,杜甫很忙”这话说的有点儿贴谱。不过,杜甫的忙可以用穷忙来概括。
忙于入仕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自然也要继承家族的传统。杜甫年少时就熟读诗书,还能出口吟诗,家里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他自己也很自信。在他24岁时,就去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结果落榜。但他既没再考,也没急着成家,而是忙于游山玩水,在登上泰山之时,他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抒发了自己的远大志向和满腔豪情。
杜甫到29岁才娶妻安家。婚后第三年与李白在洛阳相遇,李白当时因被贬,带着钱出来游玩散心。杜甫崇拜李白,便陪着他在开封、商丘一带从夏玩到秋,其间又有当地既是官员又是诗人的高适加入,三人玩得很开心。杜甫余兴未尽,第二年又特意跑到山东济宁与李白再次相会。酒醉之时,李白发出“长安虽大,却容不下李白”的感慨。杜甫备受刺激,决定去京城寻找机会。杜甫长安熟人多。一到长安,就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找汝阳王喝酒,约驸马郑浅喝茶。他也认识王维,没事儿就去听王维弹琴。第二年,根据唐玄宗李隆基的指示,朝廷搞了个“大唐好人才”的选秀活动。谁知,这却是权相李林甫编导的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之久,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
天宝十年(751)正月,李隆基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天宝九年(750)冬预献三篇《大礼赋》,得到李隆基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并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44岁,至长安也十年有余,因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他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皇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李亨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至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至德二年(757)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投奔李亨。五月十六,被李亨授为左拾遗,故其世称“杜拾遗”。是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是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次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他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
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余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于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苦且艰辛。广德三年(765)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奉节)。杜甫得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100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40亩果园,用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不久,在听到郭子仪大军收复长安的消息后,杜甫的心又“活”了,不知是思乡之心还是求仕之心,他迫不及待地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又漂泊到岳阳,他没有想到这一段水路竟然走走停停,人生最后的几年光阴全在这船上了。
杜甫这一生始终挣扎于贫困中,以至于落到小儿子被饿死、自己摆地摊、靠亲友救济施舍,最后也被饿死的凄惨地步,真是令人落泪、令人惋惜。
忙于作诗
杜甫一生写了3000余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500首,在诸多诗句中,却没有一个“闲”字,说明他的确很忙。他在35岁以前,虽然仕途受挫,但还不为生计发愁,寄情于游山玩水,在和李白等人同游中互相唱和,作为李白的追随者,他写下吹捧李白的名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写道: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杜甫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诗句描绘了当时的生活。在他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他感同身受地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其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
安史之乱爆发后,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投奔李亨,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夜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篇。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随后关中大旱,饥荒成灾,杜甫写下了《夏日叹》《夏夜叹》,而后弃官,携家人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其间,他在《狂夫》等诗中这样写道:“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这一时期,杜甫的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430余首,占现存作品的30%,包括《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在这个时期杜甫的诗作都是由真情实感而发。
比如,在他穷得连酒都喝不起时这样形容自己:“朝回日日典春衣”“酒债寻常行处有”,心情很悲催。
比如,在他挨饿时向好友求救:“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当高适从百里之外送来米面,他又写道:“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心情很苦涩。
比如,他得到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生活得以暂住安定,他出门到江边散步,看到“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心情很舒畅。
比如,他在窗前坐看风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心里很诗意。
比如,邻居来喝酒,他表达了“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他到一个朋友家吃小米饭、炒韭菜,写下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在另一个朋友家吃白米饭加生鱼片,便有了“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心情很美好。
大历五年(770),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得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200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北归,这时只能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同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在船上的日子里,他也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诗意,把自己喻为广阔天空里一只无处落脚的沙鸥。
可以说,杜甫走过的路,留下的每个脚印都堪称一首诗。
三、杜甫的情
有人说:杜甫不光是个诗圣,也是个情圣。他的诗为情所困,也因情扬名。
他的亲情
杜甫本就是个凡人,也有七情六欲。尽管他为了“浪荡”而拒绝家庭逼婚,但是他29岁的时候还是娶了弘农县(天宝年间改灵宝县)司农少卿杨怡之女为妻。妻子小他十多岁。婚后育有两儿一女。杜甫一生只结过一次婚,只爱过一个女人,也就是他的妻子杨氏。
杜甫常年奔波在外,夫妻聚少离多,但杜甫始终将妻子牵挂于心。自杨氏和杜甫结婚之后,生活日益穷苦,经常受着饥饿的煎熬。出身官宦人家的杨氏从未跟着杜甫享受过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就连安定的生活也成了一种奢望。可以说贫穷、饥饿、疾病,以及频繁的分别与担惊受怕成了他们婚后生活的主要内容。多年来,她没有锦衣玉食的日子,没有丈夫的随时陪伴,没有安定的生活,甚至连儿子在自己面前饿死也无能为力。
杜甫是个家庭责任感极强的人。身为人父、人夫,却无法解决全家的温饱安宁问题,反而常常让妻子用柔弱的双肩独自支撑全家的生活重担,这使他心存感激并生出深深的自责,例如,其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后,探望妻儿时写下了“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而杨氏怎么说也是一个出身名门的千金小姐,但她没有一点儿娇弱之气,她用小小的肩膀,扛着锄头,日出而作,日落之后,在微弱的灯光下缝着补了又补的衣裳。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只是在入住成都之后才享受了一段较为安定、平和的日子。杨氏在这里才找回了一丝她作为书香世家小姐的感觉,与丈夫下棋、泛舟、弄文弄墨,平淡却不失幸福。杜甫在一夫多妻盛行的时代,一生中只娶了杨氏,并且30年来恩爱有加,可见他对爱情是专一的,他的专一还可以从他对妓女的态度中表现出来。
杜甫为仕途也曾与许多官员、贵人应酬,与歌妓接触不可避免,但可贵的是,他并不对这种生活感兴趣,而且还对乐于此道、流连忘返的人进行善意规劝。杜甫一生为妻子写了20多首诗词,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因为在长安谋职,被困十年。当时妻儿寄居在鄜州(今天陕西富县)妻舅那儿。一个月夜,杜甫在围城中想念家人,写下了著名的《月夜》一诗。诗中后四句专门倾诉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对一个饱经苦难的45岁的人来说,还能用这样细腻感性的词句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只能说是爱得深情且执着。
杜甫生逢残唐末世,国家飘摇动荡,人才得不到重用。杜甫自命清高,虽然家里很穷,却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以致他的儿子常常饿肚子,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全面地揭示了家庭的贫寒程度。安史之乱时,他在长安街上看到冻死的老人、听到华清宫里笙歌声声,心被深深刺痛。想不到一进家门,他心爱的小儿子已经饿死在床上。杜甫满腔悲愤地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千古名句。
他的民情
杜甫不仅对家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平民百姓也寄予了深厚的感情。也许是因为自己的生活清贫,对民间的苦难感同身受,在颠沛流离中写出了许多反映社会现状的诗歌作品。“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与“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一系列的诗中反映了他亲眼所见底层人民在乱世漂泊和酷吏压迫之下水深火热的生活,他既同情又无奈,他唯一能做的只有用他的诗来真实记录这些惨无人道的场景。例如,“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等等。这些朴质无华的诗句,字字带血地刻画出那个艰难、残酷、无情的世道。所以,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正因为杜甫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诗,他的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无人企及的高度。但是,也正因为他的真情,才致使他在当朝并不出名,更不能用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四、杜甫之死的传闻
大历五年(770)冬,杜甫在由潭州开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59岁。
对于杜甫的死因,文学界、史学界存在五种观点:
一是病死。莫砺锋、童强在《杜甫传》一书中写道:“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一颗巨星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
二是赐死。此说最早出自于托名唐代李观的《杜拾遗补遗》。这种说法自提出后,后来历朝历代的学者对此说进行批驳,并明确指出此段文字中最大的问题,即文中提到唐玄宗李隆基在大历五年(770)赐死杜甫,而唐玄宗死于宝应元年(762)。
三是自沉于水而死。此说源于伪托唐代韩愈名义撰的《题杜子美坟》提出“三贤(指屈原、李白、杜甫)同归一水”的说法。三人怀沙自沉,这显然是一种没有丝毫根据的想象。
四是食物中毒而死。提出此说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这种说法具有文学创作的随意猜测性,几乎没有文献作为依据。
五是消化不良而死。杜甫的死和饥饿有关,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九天(一说是连续饿了五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炙(炙:烤肉)白酒招待他,难得饱餐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
这五种说法中只有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
不管怎么说,杜甫的人生终以悲剧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