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赵盾弑君
赵盾缓缓走在出奔的路上,心中恋恋不舍,当初国君派刺客刺杀自己的时候,正是一大早天还未亮的时候,刺客看自己寝室门已大开,穿着最正式的朝服,上朝还早,坐着打盹,刺客进门来到眼前,自己猛然惊醒,刺客转身回走,边走边自言自语,他的意思明明白白,赵盾,国君要杀你,你可以出走了。
刺客触槐而死。我上报,这人不知何故跳墙时撞死在槐树上,一方面保护他的家人,一方面希望只是国君一时冲动。
现在倒好,公开要杀自己,不走不行了,总不能开个不好的头,让大家都等死,那样文明早灭绝了。
国君正年轻,自己回晋国是没有希望了,晋国那些美好的愿景也与己无关了,只能出走保护族人。
晋君却想,虽然不会让你回来,但是就怕意外,也用不着追杀你,灭你全族,让你世世代代都回不了晋国。
赵穿,在晋军中那是偶像级的存在,凡是他忽悠的事没有不听的,哪里肯引颈受戮,就做了赵氏的祝。反杀了无道的晋君。
晋国没有了国君没有了执政,立马就要启动应急预案,失职的自杀,讨贼的讨贼,不肯讨赵穿的也要自杀,再往后就是监督讨贼的,那样晋国就完蛋了,赵穿暂停了大家,去追赵盾,大家说这都过了几天了,赵盾早在别国做上官了没法回来了。
这一追发现赵盾还没出国都的境。赵盾还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选出奔的目的地,到哪里都得为那里的国君出力,肯定是让自己对付晋国。一听事变火速赶回,太史马上上朝,大家都不用死了,赵盾弑君。
赵盾喊冤,太史说出记录史实的规则,赵盾因为自己对晋国的怀恋给自己带来了忧伤。这件事本来左传按规则可以不记。一方面为了前后有连续性,一方面为赵盾解释,就出动了伟大的孔子,孔子对这件事发表过意见,那就必须要记了。
孔子说:董狐放在上古比如黄帝那个时期也算个优秀的史官,那时怎么能想到还有眼前这种事情发生,赵盾放在上古比如黄帝那个时期也算个优秀的大臣,是有点冤屈了但没有冤枉他。
亡不越境和反不讨贼,两个条件都符合才能说他弑君,他离国境太远了,如果跑出国境再跑回来就晚了。
申侯引戎兵拿下镐京,不但周幽王身死,熟悉周朝故事的官僚世家也是百无存一。
等到周平王登基,只得重新任命官员,政事甚不称手。又见宫阙尽毁,城墙颓倒,戎兵兀自在周境内盘桓不去。周平王性喜安逸,遂决意迁都洛阳。
秦襄公见周王室东迁,虽日夜忧虑唯恐独木难支,但是毅然决定派重兵护送平王东迁。诸侯们感到很为难:“秦国不是正式的成员国,没有资格护送。”秦襄公说:“怎能因为不是周朝正式的成员国,大家率领的军队都是各自百姓的子弟兵,我不是为了秦国谋取私利而是为了天下的安宁,不要再废话了,快整顿好大家的军队,我们一起护送。”
周平王嘉许秦襄公护送之功,许以岐丰周国赖以兴盛之地。秦襄公驱逐戎兵,遂使秦国成为千里大国。
自周王室废长立幼,实际上就是兄弟之争。诸侯们也就失去了足以效法的对象,终春秋二百余年,兄弟之争无国无之,一个比一个惨烈。而秦国虽亦有兄弟之争,国内斗争远较其他诸侯国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