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七堂课:你也能写好一篇科幻小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NO.2科幻小说的类型

搞清楚了科幻小说该有的魅力,下面就说说科幻小说的选题类型。传统小说的选题,无论怎样复杂,爱情、亲情、友情,忠诚、背叛、坚守……归根结底,都是阐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科幻小说中的角色不仅仅是人与人,还有人与非人,非人与非人,甚至压根儿没有人!这个选题该怎么选?

因为科幻小说最终的目的是讨论人与宇宙的关系,所以科幻小说中即使没有人,但小说的内容一定也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科幻小说的选题类型有很多种分法,笔者将它们分为8个基础大类。

类型1 探险:发现新世界

这一类型是科幻小说自带的最基本类型⸺ 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打开新世界。但是这种探索必须以科学手段进行,念个咒语就飞跃万里可不行。当然,你要能把筋斗云用科学原理解释清楚了,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也能当它是科幻小说。

探险类科幻小说体量庞大,我在这里又细分了几个小类。

[地理探险]

◆经典作品 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

地理探险始于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当时随着哥伦布航海开始,白人四处开拓殖民地,无畏的探险精神背后是生存与利益的驱动。现在,地理探险依然在进行中,但相较以前更艰险与困难,因为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区域已经搜索完毕,剩下的都是普通人难以涉足的地方:深海、深谷、深洞、高山等。

探险的方式不限于交通工具,探险的目的也不限于解谜、救人,有更多形式和方法。

儒勒•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也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指的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三部长篇科幻小说。三部小说人物上有关联。

三部曲的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邓肯”号游轮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偶然得到一个漂流瓶,瓶里是失踪两年的航海家哈里•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格里那凡于是亲自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率领一个救援团队去寻找格兰特。救援团沿着南纬37°环绕地球一周,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三部曲的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讲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一只海怪的故事。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不幸落水,遭遇海怪,发现这个怪物竟然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的船长尼摩邀请他做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经历了许多危险。

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是《神秘岛》,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五个北方人乘坐热气球逃出了南方军队的营地,但暴风将他们吹到太平洋中的一个荒岛上。五个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在尼摩船长的暗中支持下,不但生存下来,还成功登上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尔指挥下的邓肯号,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凡尔纳热爱海洋,这三部作品描述的海洋探险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潜水船“鹦鹉螺号”,屡次被当作科幻小说有预言功能的证据。其实在凡尔纳的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研究了很久的潜水船,凡尔纳只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设想,并且用文学的方式表现出来。生动的故事代替了潜水船的枯燥技术说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乃至美国海军还真有一批潜艇被命名为“鹦鹉螺号”,其中的一艘还是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也是第一艘从水下穿越北极的潜艇。

这三部小说的成功首先在于凡尔纳的知识储备。他写过《地理发现史》,对地理发现有深刻的研究和热情,这使他能在小说中生动地描述各种地貌和地质现象。他崇尚科学,因此使用各种超过时代水平的科技手段来进行探险,这也使得他的探险之路比前人走得更远、更惊险。

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也就是探险的目的和探险者的精神面貌。这两点是他的探险吸引人的关键。他笔下的探险,契合那个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精神追求。探险者的坚毅、顽强、勇敢、正直,代表着时代的科学正义。而贯穿小说的民族主义、反殖民主义,又使小说的幻想脚踏实地,具备了真实感。

一部地理类科幻探险小说怎样才能经久不衰,凡尔纳的作品给出了答案。

[新世界游记]

◆经典作品 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

这类小说也属于探险类型,主要是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反映新世界的科技发展、社会变化等,没有太多故事情节。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20世纪我国销售量最大的科幻小说。它在1978年8月出版时,大众正好非常需要一本讲述“明天会怎样”的通俗读物。这本书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第一版即达到3 150万册。这部作品讲述了小记者小灵通漫游未来市的种种见闻和感受,展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远景。

小灵通无意中登上了一艘开往未来市的气垫船,在船上结识了小虎子和小燕兄妹俩。气垫船开上未来市的码头,小虎子的爸爸妈妈开着水滴形状、没有轮子的飘行车来接他们。在小虎子家里,小虎子的曾祖父正和机器人铁蛋下棋。老人曾在67岁、96岁、108岁时生过三次大病,但是依次换上了人造肺、人造肝脏、人造心脏以后,身体非常结实,凭借装在耳朵里的助听器、嵌在眼睛里的老花镜,他耳不聋眼不花。小灵通还看到了许多新奇的事物:涂上了夜光颜料的城市建筑,人造月亮,天气协商办公室,人造粮食厂和农场……未来市解决了现实中的很多问题,人民生活幸福。

图22 《火星救援》电影剧照:宇航员在火星上栽种土豆

图23 《火星救援》电影剧照:宇航员在火星上漫步

类型2 时间旅行:修补旧世界

人类有三个古老的终极梦想: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瞬间移动。这些梦想的根本关键,就是掌握时间。只有能够驾驭时间,自由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才能让有限的生命变为无限。而依托于时间变化的空间自然也就在控制之中。

英国老牌电视剧《神秘博士》就讲了一个可以控制时间的时间领主的故事。这部至今还在制作播放的“世界上最长的科幻电视系列剧”,初期的特效简陋得令人发指,但它的剧情以及其中包含的哲理,却战胜了“科幻影视必须强特效制作”的偏见,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喜爱。

◆经典作品 威尔斯《时间机器》、阿西莫夫《永恒的终结》

在第一讲中,谈到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代表作之一是《时间机器》。小说并不关注时间旅行者怎样发明了时间机器,而是把重点放在时间机器到达的世界。旅行者乘着机器来到公元802701年,看到人类分化为两个种族⸺ 爱洛伊人和莫洛克人。爱洛伊人长得致美丽,却失去了劳动能力;莫洛克人则面目狰狞,终日劳动,过惯了地下潮湿阴暗的生活。莫洛克人养肥了爱洛伊人,到了晚上便四处捕食他们。

时间旅行者继续向未来飞行,竟看到一片萧瑟景象。巨大的螃蟹般的动物和白色的蝴蝶般的动物主宰了整个世界。未来三千万年后的景象更令人触目惊心。太阳几乎要熄灭,地球停止了转动,到处是一片死寂。在血红的海岸边,只有长着长长触角的巨大物体在蠕动。时间旅行者逃回现在,向朋友们讲述他的“未来之行”的故事。不久之后,他又坐上时间机器回到过去,但这次他再也没有返回。

进化论和阶级对立是《时间机器》的内核,全部内容都围绕它们展开。时间旅行者并没有针对自我进行时间上的修正,而是关注人类的未来。这种大格局决定了这部作品能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

图24 1960年电影《时间机器》中的时间机器

对于时间机器和时间旅行一直存在着两种意见。大部分人认为时间旅行不可能,尤其是向后旅行⸺ 回到过去,根本无法实现。也有认为,向前旅行⸺ 前往未来,是可以实现的,即使是向后旅行,如有一天能突破经典理论物理学,也是可以实现的。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认为不存在时间旅行:“我们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能证明存在来自未来的访问者。”从哲学角度来讲,时间机器也不可能存在,因为它违反因果律。如果时间机器“逆着时间旅行”,就会对因果律造成破坏,产生逻辑上的混乱。有一个著名的悖论就是:如果你回到过去杀了你的父亲,那么你又怎能出生呢?

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开启了人们对时间的科学遐想。后续出现了大量描写时间旅行的科幻小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当属阿西莫夫的《永恒的终结》。

24世纪,人类发明了时间力场。27世纪,人类在掌握时间旅行技术后,成立了一个叫作“永恒时空”的组织,在每个时代的背后,默默地守护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永恒时空”以一个世纪为单位,并视每个世纪的发展需要加以微调,以避免社会全体受到更大伤害。通过纠正过去的错误,将所有灾难扼杀在萌芽中,人类终于获得安宁的未来。然而,这种绝对安全的未来却在某一天迎来了终结。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因果链,仿佛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黑暗,即将吞噬全人类。

这是故事的背景设置。与威尔斯简单直率的时间旅行不同,《永恒的终结》中的时间被人类精准管理起来。在保证人类整体生活安宁的前提下,时间旅行变成了责任巨大的工作。小说中对时间旅行进行了详细的技术探讨,探讨时间旅行和太空旅行技术的利弊,提出人类应该走向何方的思考。在科幻构思方面,阿西莫夫通过这部小说展示如何构架一个科幻的闭合逻辑环:依据科学发展的规律,哪怕是现有不存在的科学基础,一样可以打造宏大的科技楼阁。

类型3 末日来临:谁能活下去

任何事物都将有终点,包括人类社会、太阳系,甚至整个宇宙。因此末日题材是科幻小说永恒的主题。末日的原因很多:天灾人祸、小行星撞击、月亮破碎、超级病毒、外星人来袭等。

◆经典作品 刘慈欣《流浪地球》

被整个中国科幻界亲切称为“大刘”的刘慈欣,原本是山西娘子关发电厂的电脑工程师。厚积薄发,1999年开始发表科幻小说,就以《带上她的眼睛》获得当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而后作品如潮水样滔滔不绝,获奖无数,终于以长篇小说“地球三部曲”(即《三体》)达到创作的巅峰。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热映,大刘的原著《流浪地球》也随之大热,引发公众阅读热情。

《流浪地球》是件比较疯狂的事情。只有大刘这样坐在电脑前每天编程序写代码的人能想到⸺ 太阳即将毁灭,人类怎么办?这个题不算新鲜,有很多人考虑过。对,太阳肯定会毁灭,关键是人类该怎么办。

这事儿最可怕的是,太阳毁灭的结果不止是地球会失去能量源泉。膨胀成一颗红巨星的太阳,体积将越来越大,最终外层形成星云,核心坍缩成一颗高密度寒冷的白矮星。在这个过程中,地球将和火星等其他太阳系行星一样,被熔化到渣都不剩。

所以留在地球绝对不行,人类只能往外走。要是我,会设计巨大的城市级航天飞船,每艘飞船都装上一两千万人,否则无法承载几十亿人口的迁徙。所以你看,大刘要把整个地球打包带走的想法,有多疯狂。

然而,中国自古就有愚公移山的顽强精神、精卫填海的不屈意志,把地球搬走这事儿除了我们,其他人就算敢想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干不了的。只有中国人可以制造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只有中国人能计划长达两千年的旅行,只有中国人能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化为移民方舟,逃离太阳系,前往4光年外的新家园。

这个移民过程肯定代价高昂,充满艰辛,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种种困难,还有人性上的残酷考验。小我必须服从大我,个体的自由必须遵守整体的规则。星空之下,人类的生存就是信仰!

有人说,《流浪地球》的写作风格,令人看到苏联的科幻小说,看到凡尔纳,看到威尔斯,是古典科幻小说的风格。其实哪儿有什么古典不古典呢,大刘的风格一贯如此,他是受凡尔纳、威尔斯启蒙,受苏联科幻小说影响的中国科幻小说一代人啊。对于这一代人,宇宙充满魅力,大工业深受崇敬,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奋斗终身,是个人最大的荣耀。

图25-1《流浪地球》电影剧照:行星发动机正在工作

这,就是科幻小说的正能量。

在末日题材中,常常出现一个词⸺ 废土。废土是已经变成世末日的地方,这时候人类文明已经溃败,幸存者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挣扎求生,道德不存,法律无踪,只有人性的善恶在针锋相对。核战、生化灾难、外星人入侵,都有可能带来废土。你游荡在空无人烟的世界中,四处搜寻食物,对抗变种人,试图重建文明。你偶尔会为死者垂泪,可内心深处却庆幸自己是活下来的那个。是的,人人都爱看末日后废土上的故事,就是因为内心暗暗盼望成为幸存者,渴望一切能从头再来,自己就是那个再建世界的超级英雄。

美国近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曾写过一篇废土小说,到目前为止,这是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把它译成现代汉语恰好是25个字,仅仅只有一句话: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图25-2《流浪地球》电影剧照:地球与木星擦肩而过

虽然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同样具备了小说的特点。就小说的三要素而言,有人物(一个人)、有情节(一个人独坐,听到敲门声)、有环境(仅有一人的地球上的某房间里)。科幻小说擅长夸张、制造悬念,给读者设置自由而广阔的联想、想象等思维空间。这25个字促使读者追究、探求的问题太多了⸺

地球上怎么会只剩下一个人?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是去了别的星球还是都死了?如果死了是因为什么而死的?既然地球上仅剩一个人,那么敲门的又是谁呢?是人类,是外星人,还是其他高智能的动物?这最后一个人是否去开门?开门后将看到什么?如果是外星人,他们能够通过语言来沟通彼此的情感吗……最后故事又将会怎样发展?

类型4 文明碰撞:和平还是战争

与非人类文明或者非主流人类文明接触,会是什么样的情景?这是科幻小说长盛不衰的话题。西方地理大发现时期,白种人对非洲、美洲乃至大洋洲的土著,一概视为野蛮愚昧的低等人类,不是消灭就是奴役,文明在他们眼中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正因为如此,当人类走出地球面对宇宙时,西方社会不得不思考,如果外星智慧文明比我们先进,它会怎样对待我们?

在西方社会的普适价值观中,文明是弱肉强食的黑暗丛林,为了更多占据资源,高级文明一定要将可能冒头的低级文明掐死在摇篮中。

东方的价值观却不同,求同存异、共利互赢才是我们与其他文明的相处之道,最终追求的是天下大同。

◆经典作品 阿瑟•克拉克《童年的终结》《与拉玛相会》、海因莱茵《星船伞兵》

描写文明相遇的优秀科幻小说很多,我在这里所列举的三部,只是从相遇的形式上挑选的作品。其中有两部都是阿瑟•克拉克的作品,他有一种宏大的叙事能力,对人类未来的关注比其他作家更深远和辽阔。

在第一讲里,关于克拉克,我只写了一个很简单的介绍,就是因为要在这里详细地讲一下他。阿瑟•克拉克毫无疑问是个牛人,牛到什么程度呢?

阿西莫夫曾坦言:“在任何时候我都必须坚定地认为阿瑟•克拉克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科幻作家(同时我将接受第二的位置),同样,阿瑟•克拉克必须同样坚定不移地认为阿西莫夫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普作家(这第二的位置也非他莫属)。”

因为只有对科学了解很深才能写出科幻小说,科幻小说作家很多时候也是科普作家。这倒是提醒了我,如何判断一个真正的科幻作家?那就是看他有否写过科普类文章。优秀的科幻作家无疑都是科普好手。阿瑟•克拉克写过大量关于航空航天的科普文章,还担任过好多年的英国行星际协会主席。

阿瑟•克拉克为什么会被骄傲的同行尊为第一?

首先,他的科学素养特别扎实,扎实到他可以对科学的发展做出前瞻性的指导⸺ 不是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前导性研究。这与他数学和物理学的学位有一点关联。拥有两门学科学位的人很多,但我们却只有一个克拉克。

1945年,在军队服役时当过雷达技师的克拉克,在《世界无线电》杂志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地球外的中继⸺ 卫星能给出全球围的无线电覆盖吗?》,详细论述了卫星可以通过转发器来传递和放大无线电通信信号,为地面发射站与接收站建立中继通道。这一设想为今后全球卫星通信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1960年变为现实。人们因此将距离地球4.2万千米处的同步卫星轨道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他后来写了以“太阳风”为动力的太阳帆船,引起了美国宇航部门的注意;他写了太空电梯,科学家们至今仍在研究制造这种电梯需要的材料;他构想2019年的生活有电子邮件、家用电脑和3D电影,今天这些都实现了。

他在作品中写到了中国太空站:“2010年主人公弗洛伊德再次乘坐飞船离开地球时,看到了中国的最新太空站。”2011年9月我国天宫一号发射,与克拉克的预言只相差了1年时间。

他还写道“飞船借助木星重力场的加速,继续往土星飞去”。而就在小说发表11年后,旅行者号正是利用这项技术,顺利地借助了木星的引力,朝土星的方向进发。

科幻小说并没有科学预测的任务,但科幻小说由于太过于较真技术细节而不小心被未来实现,这种情况确实出现过⸺ 就像买彩票了头奖,是特别稀少的事情。

所以,像克拉克这样,写一本书就言中一个未来的,简直是只有穿越者才做得到的神奇。

他的作品中还设想了2021年人类登陆火星,2023年克隆恐龙,2030年神秘的外星人终于造访地球……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活着,看看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会发生。

关于科学,克拉克还提出了“克拉克基本定律”,有三条:

1.如果一个年高德劭的杰出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

2.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存在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

3.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图27 《童年的终结》剧照

人类也许仍将延续。但是,它的童年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小说对于外星生命着墨其实不多。大多数时候,外星生命是在视野之外的,而外星生命在故事中也被描述为某种“执行者”而非最高统治者。在外星人之外,还有更高的统治存在,这一点在小说中虽然多次提及,但是依然非常神秘。

故事最后,外星人告诉地球人:“我们已经决定不再监视人类,我们会遵守诺言,而我们现在监视的也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的孩子。”

人类即将走向终结,或者说,人类作为某种智慧形态的幼年时期结束了。

通向群星的道路上,所有生命都在走向共同的归宿。

文明碰撞的第一大类型,就是外星文明怎样影响地球文明的过程。《童年的终结》阐述到了极致。有人将《童年的终结》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外星人在数百万年前创造了人类,并且有一天将会回来拯救我们,使我们免于自我毁灭。

图28 《与拉玛相会》英文版首版封面

这个概括未免简单粗暴,但可能克拉克当时的确这么想,小说中的宗教意味是浓厚的。

《童年的终结》大获成功后,克拉克的创作就步入稳定状态,陆续创作了《城市与群星》《深海牧场》《海豚岛》《月尘如雨》等科幻小说。

1973年,《与拉玛相会》出版了,现在中文译本也有译作《与罗摩相会》的。

《与拉玛相会》是阿瑟•克拉克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获得了1974年的雨果奖、星云奖和约翰•坎贝尔纪念奖,还有轨迹奖、木星奖、英国科幻协会奖。拉玛故事后面还有好几部,组成了“拉玛系列”,和克拉克的另外一个系列“太空漫游”分量相当,成为克拉克晚年创作的核心内容。

《与拉玛相会》的故事情节挺简单:22世纪,一个50千米长的圆柱体形外星飞船飞进太阳系,这可把人类吓坏了,赶紧组织探险队前去调查,却发现飞船中没有任何外星人存在,只有无比宏伟的城市和周而复始的生态循环,令人惊叹。飞船完全不理会探险队,自顾自地朝太阳系外飞去,探险队只好撤退了。

Rama是人类给那艘外星飞船起的名字,出自印度神话。经过研究者的考证,Rama指的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的英雄罗摩。

罗摩也罢,拉玛也好,总之这个大飞船在地球人类眼中是近乎天神派来的神迹。地球人胆战心惊地靠近它,进入它,发现那是一个完整的文明世界。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人类的到来丝毫不能干扰它。

从外星人降临指导人类的《童年的终结》到外星人无视人类存在的《与拉玛相会》,克拉克正好经历了20年的时间。他对世界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视野突破了人类的束缚,站在了整个宇宙的立场上。于是,他找到了困扰人类多年的那个问题:那些宇宙之中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我们的文明种群,为什么对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呼喊无动于衷?

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就如蚂蚁,看我们一眼是好奇,不看我们才是惯常。

《与拉玛相会》的这种主题对习惯了对抗思维的西方读者,冲击非常大,因而作品获得了极大声誉。那么在以往的文明相撞题材中,还有哪部作品比较经典呢?

我给大家推荐的是海因莱茵的《星船伞兵》。

罗伯特•海因莱因也是有理工科背景的科幻作家,他在军队中服役的时间比克拉克要长,他还参加过政治活动,因此他是比较激进的。《星船伞兵》1959年出版,1960年获得雨果奖,迄今为止发行了超过150个版本。1997年,《星船伞兵》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获得奥斯卡提名。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富家子弟如何经过严酷的训练成长为英勇的战士,投身于人类与外星虫族的战争之中。作为小说背景的这场人虫大战,正是文明冲撞的典型类型:人与外星异族之间,是你死我活的血战,不存在任何沟通和交流。

海因莱因设计的外星人叫虫族,因为它们的社会构成与地球虫子十分相似,分为女王、脑虫、士兵、工人。他们拥有自己的科技、战舰和殖民地,并且在与人类的战争中让人类防不胜防。女王负责生育,住在地底深处;脑虫的腿基本上都是摆设,膨胀的身体中几乎全是神经系统,他们指挥没有意识的士兵和工人去完成任务。

“虫族”一问世就受到大众的欢迎。海因莱因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对虫族的细致描写是这部小说成功的两个重要原因。大众心理上需要有

图29 电影《星船伞兵》中虫族冲锋场景

这种邪恶残暴丑陋的外星怪物与人类对立,以显示人类的正义和勇敢。虫族就此成为科幻文化中的经典元素,经常被其他科幻小说引用,比如《安德的游戏》。后来更是科幻动画、科幻电影、科幻游戏中都有了虫族的身影,比如《星际争霸》游戏中的zerg,《战锤》游戏中的泰伦虫族等。不管哪部作品中的虫族,都保留着海因莱因初代虫族的特性:超强的繁殖能力、天生的战斗能力、绝对的服从性。

“一个个投射舱从天而降,身穿动力装甲的士兵们借此空降至战场,而虫族则缩进地洞埋伏了起来,准备用自己的尖牙利爪给这些入侵者一次教训,战斗一触即发。”《星船伞兵》中这种星球大战的场面,已经成为经典。

以上讲述的探险、末日、文明碰撞和时间旅行,是科幻小说的四个基础类型,面对现实世界,对应人类自古以来的哲学命题:我从哪儿来,要去哪里,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类型5 机器人或人造人:造物主情节

我国2300多年前的《列子》一书中,有个名为《偃师传奇》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偃师的工匠造了一个假人献给周穆王,这个假人能像真人一样唱歌跳舞,周穆王不由得感慨:“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翻译成现代话就是:“人的技术竟然可以与创造万物的神灵一样了吗?”

像神灵一样创造万物,是人类的又一个终极理想,长久以来就深埋于心,造万物还不算完,还要万物听从自己的安排,最好有这样一种生物:它很听话,能干活,永不疲倦,却不需要吃饭喝水。这种生物,在古代叫精灵,在近代叫弗兰肯斯坦,在当代叫机器人,在未来叫克隆人或者生化人。

◆经典作品 阿西莫夫《我,机器人》菲利普•迪克《仿生人会梦到电子羊吗?》

未来的某一天,机器人有了自主意识,他们不再受程序约束,能独立思考,会不会瞧不起人类?因为人类是些手无缚鸡之力、必须吃有机食物、每天还要昏睡八个钟头的家伙……机器人会不会攻击人类?

早在1950年,阿西莫夫就已经设想到了这些情景。为了避免机器人对人类造成伤害,他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以最大限度保护人类。这三条定律是这样的: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袖手旁观坐视人类受到伤害。

二、除非违背第一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三、在不违背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阿西莫夫以这组定律为前提,写下多篇机器人科幻小说,并结集了一部书,这就是《我,机器人》。在这部书里,巨大的水星采矿机器人SPD13,因为三大定律的冲突而在原地打转;小巧可爱的太空站主控机器人QT1,不仅完全取代了人的工作,甚至还开始思考关于造物主的哲学问题;据说可以透视心灵的机器人RB34,居然懂得用人类的心理,揣摩说出他们想听的话;而想要在一大群Nester10号机器人中,找出一个隐藏其中逃脱者,竟成为人与机器人大玩心理游戏的战场……这些事件,“机器人心理学家”苏珊•凯文亲身体验并且记录了下来。随着机器人越来越聪明,功能越来越强大,苏珊•凯文不得不叹道:“一开始机器人还不会说话,但最后他们却挺立于人类与毁灭之间……”

“机器人三大定律”成为科幻界机器人类型小说的一个创作基础,被很多人奉为机器人行为宝典,依据这三大定律进行创作。但“机器人三大定律”本身并不完美,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阿西莫夫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可以避免的冲突》(1950)中,机器人为了避免人类个体彼此伤害,便限制人类的行为,转由机器人掌控一切。这促使阿西莫夫补充了“第零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袖手旁观坐视人类整体受到伤害。原先的三定律都要服从第零定律。

这条定律并没有完全补上漏洞,因为它也有问题:机器人如何权衡自己的行为会不会伤害人类整体?

于是,保加利亚作家狄勒乌在小说《伊卡洛斯之路》(1974)中提出“第四定律”:机器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确认自己是机器人。

所以,科幻小说确实有一些基本的经典的构成元素,就像机器人三定律,但它绝不是不可动摇的必须遵守的法则,它仅仅只是科幻作家关于机器人的个人设定,不管这位科幻作家有多么了不起,也只是个人设定。只不过,这个个人设定后来被很多人借鉴或者抄袭,由此为大众所熟悉而已。

也就是说,如果你写的机器人小说,完全无视机器人三定律,你一点儿错误也没有。我还会为你的这种创新鼓掌。因为对于科幻小说创作,使用他人设定是一种“懒惰”行为,一种思维定式。

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AI的崛起,机器人三定律的简单和僵化也暴露无遗。从法律和伦理层面,很难实现。

这一点阿西莫夫也思考过,他在小说《罗比》中写机器人保姆把人类儿童抚养长大后,他们之间产生了类似亲情的感情。阿西莫夫在后期作品《两百岁的人》(1976)中更是打破三定律,讲述机器人安德鲁为了成为真正的人,逐步将自己的机械零件替换成活体器官,终于在两百岁生日的弥留之际,以死亡的代价获得了人类的承认。

图30 索菲亚,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它拥有橡胶皮肤,能够表现出超过62种面部表情。

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既然是机器,就必须为人类所用。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构造越来越复杂,拟人度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生物肌体的机器人。未来,还会有克隆人,在实验室中合成的基因人……可以统称他们为人造人。当人造人与人的契合度越来越深,当他们与人不再有区别的时候,人类将怎样面对他们?

菲利普•K.迪克就这个问题,在1968年出版了一部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菲利普•K.迪克只活了54岁,却有30年在进行创作,《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只是他44部长篇小说以及120多个中短篇小说中的一个。他的《高堡奇人》《少数派报告》《尤比克》《流吧!我的眼泪》等作品公众也比较熟悉。迪克的作品集中探讨“何为真实”以及“个体身份建构”。美国科幻界的主要奖项之一菲利普•K.迪克奖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迪克的作品在他生前极难出版,还总是遭到人们的白眼和嘲笑,毕竟他与主流科幻文学之间的差别太大。他写了那么多书,只得过一次雨果奖。没有太多人注意到他。好不容易他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被改编为电影《银翼杀手》,但还没等到公映,迪克就去世了。

但在他去世后,他的书不停地再版,他被惊呼为我们时代的一位伟大作家和前卫作家,也可能是最让人吃惊和震撼的作家。他的小说频频被翻拍成电影,除了各种电影排行榜都位列前几位的《银翼杀手》,还有《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等也都被搬上了银幕。

在欧美国家的书店里,迪克的书常常被摆在十分显眼的位置。2005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了1923年以来世界最佳百部英文长篇小说,其中就有迪克的科幻小说《尤比克》。

迪克的科幻小说,突破了当时科幻小说的程式,做出了许多不同常规的科幻设定,展现了独特的世界观,尤其是对未来虚拟现实的描述。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篇幅不长,讲述一日清晨到次日早晨的短暂时间中,赏金猎人里克•德卡德追捕逃亡仿生人的故事。故事背景放在核战后的世界中。核战虽然没有立即把地球文明完全摧毁,但空气中长久漂浮的放射性尘埃渐渐使地球上的大多数动物灭绝,以致在人类社会里,收养动物不再仅仅是为了养宠物好玩,更是人类同情心的体现,同时也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越有钱的人,收养的动物越珍稀。男主角不幸,没几个钱,买不起真羊,只能弄个电子羊装装样子,好糊弄邻居。在小说中,这类电子宠物已经衍生出庞大的周边产业,连维修的厂家也会起个某某宠物医院的名字,派出穿白大褂的技工装成兽医模样,开着带医院标志的救护车去客户家里收治损坏的电子宠物,目的是维护客户的面子,让大家以为他养的是真动物。

小说的故事核心是德卡德与仿生人的接触、较量、合作和对抗,反复探讨的问题,就是自然人和仿生人应该如何相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对这个哲学终极命题的探讨,让小说有了冰冷科技之后的人文内涵,也由此牵动无数读者的内心,恒久流传。

电影《银翼杀手》中,仿生人有一段著名的台词:

我看到过你们这些人绝对无法置信的情景

战舰在猎户星座之肩燃起的熊熊火光

C射线在幽暗的宇宙中划过了“唐怀瑟之门”

但所有的这些瞬间,都将消逝于时间,就像泪水湮没在雨中。

人与人造体在未来如何相处,始终是科幻小说作家的一块心病。

类型6 虚拟世界:突破现实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脱离了现实,进入一个可以由0和1组成的电脑虚拟世界中。这个虚拟世界满足了人类创世的梦想,可以在其中随心所欲,不再为生老死病困扰,时间与空间都能转瞬变化。

但是,创造虚拟世界的人变成了神,神才可以为所欲为。其他人类在虚拟世界中仍然要被各种规则约束。

图31电影《黑客帝国》剧照

“赛博朋克”由此产生了,它是cyberpunk的音译,cyber与punk的结合词。Punk,朋克,是西方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文化潮流:叛逆性、颠覆性、多样性,街头、废旧,金属、摇滚,“用自己的声音说自己的话”。Cyber指电脑网络。赛博朋克就是专以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为主题的类型小说,小说的故事围绕黑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大都发生在网络上和数码空间中。在赛博朋克小说中,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界线经常被模糊,多带有悲观主义和对社会的反思。

菲利普•K.迪克曾说:“我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何谓真实。我甚至质疑这个宇宙,我想知道它是否是真实的,我想知道我们是否都是真实的!”

赛博朋克作品的基本模式,就是主人公发现他每天生活的世界是假象,然后经过艰苦探索,揭露假象的来源⸺ 多半是一个大型程序或者电脑营造的仿真时空。

◆经典作品 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

威廉•吉布森的蔓生三部曲《神经漫游者》《读数为零》和《蒙娜丽莎加速器》被认为是赛博朋克的开山作品。吉布森在书里创造了“数字空间”(也译作网络空间),同时也引发了赛博朋克文化。

在《神经漫游者》中,主人公凯斯将自己的大脑与电脑网络相联通,成为信息窃贼。他受雇于神秘力量,潜入跨国企业的信息中心窃取机密情报。他参与信息大战的同时还要查出幕后的神秘主使是谁……作为一个计算机牛仔,他能够使自己的神经系统挂上全球计算机网络,为了在数字空间里竞争生存,他使用各种匪夷所思的人工智能与软件为自己服务。凯斯并不想主宰世界,他希望能超越肉体的束缚,逃避废墟般的现实世界,在数字空间里浪游……

在电脑还是奢侈品的1984年,威廉•吉布森就窥视到了电脑带来的信息社会构建,以及由此影响到的社会文化、心理等方方面面,并在《神经漫游者》中精准描述了信息技术将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改造了故事中人物的身体,也改变了他们感受世界的方式,最终指向人机融合,乃至机器的觉醒。

吉布森说,科幻文学的真正价值,是为我们提供一种绝好的工具,可以去放大、解剖难以捉摸的现实困境。他用《神经漫游者》做到了这一点。因此,小说一出版就获得了雨果奖、星云奖以及菲利普•K.迪克奖,成为赛博朋克文化的奠基之作,催生出了电影《黑客帝国》三部曲,动漫《攻壳机动队》等包括音乐、时尚、游戏在内的种种先锋文化。

赛博朋克小说表面上是在营造高科技的背景与低生活的现状之间的矛盾,骨子里却是反乌托邦的,以描写更加黑暗的社会来表露对现实世界的厌恶和愤恨。

类型7 科技发展:梦想成真

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让人类的许多奇思妙想变成现实,但会不会也带来问题和危险?这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基本思维方式,但以纯技术来推动和演绎故事,并不容易。强调技术和科学理论的科幻小说,常常被称为“硬科幻”,这个类型的小说因为需要科学技术的细节而不容易写好,这其中,迈克尔•克莱顿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经典作品 迈克尔•克莱顿《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讲述的是富翁哈蒙德为牟取暴利,招募顶尖科技人员,利用最新生物工程技术复活恐龙,并且在哥斯达黎加的一座小岛上建立起恐龙乐园“侏罗纪公园”。不料公园开张前夕发生了危机,岛上不断有人被食肉恐龙吃掉,于是人与恐龙展开了殊死搏斗。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迈克尔•克莱顿,他被称为“高科技惊险小说之父”,创作过15部畅销小说,全球总销量超过1亿5千多万册,有12部被拍成电影。《侏罗纪公园》是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一部。小说还未出版,影视公司就花200万美元买下了它的影视版权。果然电影《侏罗纪公园》大卖,拿下了1994年的3项奥斯卡金奖,全球赚了10亿美金。

不过电影和小说差距很大,毕竟电影强调的是视觉效果,而小说更多的是营造高科技感。为了让复活恐龙这件事更真实,迈克尔•克莱顿描写了大量科学细节,数学、动物学、遗传学、古生物学……林林

图32 电影《侏罗纪公园》剧照:一条雷龙正在吃树叶

总总,仿佛写的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侏罗纪公园的一部传记。对科学成就本身的赞叹和对科学伦理的探讨贯穿全书。这也是迈克尔•克莱顿作品的重要特点。

迈克尔•克莱顿早年就读于哈佛大学文学系,后来转入人类学系,再转读哈佛医学院。毕业后搞过生物学研究;后来对电脑感兴趣,创办了自己的软件公司,为电影拍摄设计多种电脑程序,他所执导的《西方世界》是世界上首部应用电脑特技的电影。他还设计了一套叫“亚马逊”的电子游戏。他有高科技理论和实践经验,还经过专业的文学训练,所以写起科幻小说来不仅科技幻想超前合理,而且叙事技巧高超,悬念设置巧妙。

多年以来,克莱顿的科幻小说对科技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就作品的通俗性和可读性来说,他确实技高一筹。

类型8 架空历史:构建新宇宙

科幻小说眺望未来,关注人类的终极命运,但也从没有忽视过“我们从哪里来”的历史问题。历史的走向可能有数千种,为什么就走了现在的这种?重新虚构历史,从中探讨“为什么会是这一个”的原因,从而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客观科学规律,这亦是科幻小说创作的目的之一。而未来呢?未来也有千百种可能,哪种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大?找到历史车轮前进的趋势,我们就能穿越漫长的时空,窥视未来人类的面貌。

因此,架空历史成为科幻小说的重要类型。这方面的经典作品很多,比如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系列。和奇幻架空历史小说相比,科幻小说的架空历史更难,有时甚至需要建构世界的物理法则、行星运行的机制等,需要有打造百科全书的体力和精力。

◆经典作品 弗兰克•赫伯特《沙丘》系列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为了阻止流沙淹没高速公路,在俄勒冈滨海地区的沙丘上,成功栽种出了瘠草。1957年,弗兰克•赫伯特在该地区进行考查,打算为杂志撰写一篇文章。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有了一个更好的主意。

1957年至1961年,弗兰克•赫伯特花费四年的时间做研究和准备,一个庞大的故事构架逐步成型。1961年至1965年,他开始了艰辛的写作历程,并对科幻小说《沙丘》的初稿做了反复修改。

弗兰克•赫伯特以精细入微的笔法创造了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小说中,行星阿拉吉斯常年干旱,被称为沙丘。它是英勇豪迈、心计深沉的亚崔迪家族的领地,也是阴鸷冷酷、顽强剽悍的弗瑞曼人的故乡,更是庞大无匹、可以吞噬一切的沙虫的巢穴。沙虫蕴育整个人类宇宙梦寐以求的珍宝⸺ 香料。于是,以沙丘为舞台,不断上着英勇和怯懦、高尚和卑鄙、忠诚和背叛的大剧,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人类宇宙。

《沙丘》植入了弗兰克•赫伯特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这部史诗般的科幻小说凝聚了作者的精神、信仰和灵感。读者可以从多种层面读解这部小说,它们都隐藏在沙漠星球救世主的惊险故事之中。沙漠生态学是最明显的一个层面,其他还包括政治、宗教、哲学、历史、人类进化,甚至还有诗歌艺术。弗兰克•赫伯特设计的架空世界非常真实,风俗、语言、文化、历史、宗教,星球的生态系统,以及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工具等方方面面,事无巨细皆有描述。

《沙丘》整部小说规模宏大、情节曲折、结构复杂,是宇宙级别的史诗,它详尽地塑造了一个中东风格的幻想世界。在它之前,科幻小说作家还不知道如何去详细阐述一个虚构的世界。《沙丘》影响巨大,甚至还启发了一个重要的电子游戏类型⸺ 即时战略游戏,从《兽争霸》《帝国时代》到《皇室战争》《阴阳师》都有这部小说的影子。

图32 《沙丘》电影剧照

《沙丘》被誉为科幻小说史上的里程碑。

机器人、虚拟世界、科学技术和架空历史四个类型,是科学技术发展以后人类认知的延续,也是科幻小说延绵不绝的源泉。随着人类认知的深入,科幻小说的类型还会拓展。

当然,以上8个类型只是对科幻小说题材的一种划分方法,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划分方法。

以政治派别划分的。典型的就是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两种对立的类型。在乌托邦小说中,作者描述未来或似未来架空世界的人类,怎么利用更高的科技或其他层面的应用技术消弭高科技的副作用,达成和谐美好的生活。比方说针对燃油车的污染问题,科幻小说作家曾提出反重力运输设施之类的构想。反乌托邦小说则批判极权主义对自由的剥夺,或资本主义系统下的人的单向度、异化问题。针对某种被作者认为有害的高科技或者太天真的理想主义,进行渲染并反讽。

还有女性主义科幻,以勒吉恩的《黑暗的左手》等为代表。

再比如太空歌剧类科幻。太空歌剧有三个特点:叙事空间会以宇宙飞船为重点,无论是星际航行,或是舰队战斗。情节以探险为主,常常是发现新的生命或物种,和外星人或其他人类文明之间的冲突与结盟。有着程式化的叙事套路,类似电影《星球大战》或《星际迷航》,经常有大量续集,但遵循一致的故事结构。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布哈伊•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有所思想,便尽情用文字之笔表达它吧。类型仅是形式,不必受它拘泥,找到内心的表达欲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