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拜物教
对马克思时代的经济学界来说,劳动决定价值这一论点本身并不是什么突破性的理念。事实上,在马克思之前的著名经济学家,比如西方主流经济学现在还供奉的亚当·斯密和李嘉图,都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劳动。
吊诡的是,在马克思去世的一百多年后,当年他认为不需要太多讨论的理论,却变成了经济学的异端。
在19世纪末的“边际革命”之后,主流经济学界就逐渐放弃了劳动价值论,而转向了效用价值论。而这一“边际革命”带来了两个主要的影响:
一方面,在效用价值论指导下的经济学开始更多地关注微观领域,研究供求变动、企业决策、金融风险、消费者选择等,这也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另一方面,“边际革命”同时带来了微积分等最新的数理工具,让经济学从政治与哲学向数学和自然科学靠拢。
抛弃劳动价值论的代价
无论如何,经济学界对劳动价值论的抛弃不是没有代价的。我们在西方主流经济学里看不到任何关于阶级和剥削的分析,而这正是《资本论》接下来所要讨论的重点。
对于主流经济学来说,商品只是满足人类欲望,带来某种效用的物品,一切都是为了消费。在这样的消费主义时代,意味着我们的全部生活都围绕着买买买而存在,一切的经济关系只不过是消费者和商品的关系。
如果我们认为商品只是如此,那么就忽略掉了这些商品背后生产者所付出的劳动,以及自己作为生产者实际上也是在用自己的劳动换得别人的劳动这一事实。
本应是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就被异化成了简单的物与物的关系,以及欲望的需求与欲望的满足之间的关系。人的本质属性不再是劳动,而是欲望。更何况,如果我们认为商品的价值来源不是劳动,那么劳动者的价值也就同时被剥夺了。
讽刺的是,当今商品社会中的这些现象,正如同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商品拜物教”中所描述的一样。
马克思在这里充分展现出了自己“毒舌吐槽”的功力,对社会现实和庸俗经济学家展开了无情的批判。
比如说,马克思嘲讽某些经济学家颠倒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认为使用价值才是商品交换的本质属性(某经济学家认为,金刚石天然就能用来交换,而交换的价值来自于自身的有用性。马克思就指出,实际应该是反过来的,金刚石天然具有一定的有用性,而其交换价值只能来自于一种社会性的过程,来自于人的劳动与人与人之间的交换)。马克思此时隐讳地吐槽道:
在这里,我们不禁想起善良的道勃雷,他教导巡丁西可尔说:“一个人长得漂亮是环境造成的,会写字念书才是天生的本领。”
话说回来,马克思所讲述的“商品拜物教”,就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下,商品生产中一系列的社会关系被掩盖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似乎只有商品,因而商品具有了“谜一般的性质”,支配着人们。
“流量”拜物教
说到这,可能大家还是很迷惑拜物教到底是什么,因为马克思的原文伴随着他的吐槽,在这一部分写得也很曲折。我们不妨在这里找一个现实的例子作类比。
比如“流量明星”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认为是一种“流量拜物教”。
一个演艺人士创造商业价值的正常途径本来是这样:通过自己付出的努力创造高质量的作品→高质量的作品获得观众的认可→观众的认可带来流量→流量所代表的观众认可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收入……
从本质上讲,一个演艺人士的价值应当来源于其自身所付出的劳动。
然而随着演艺圈的发展,随着商业化的推进,随着资本的涌入,创造价值的路径变得曲折而漫长,让人们渐渐搞不清楚,到底一个明星的价值来源于哪里。对于观众,对于明星,甚至对于创造明星的资本来说,一切都变得复杂和玄幻起来:
努力不一定带来好作品,好作品不一定带来观众,观众也不一定带来收入……在这一片混沌之中,流量变成了唯一确定的事物,变成了第一眼就能直观注意到的数据,也逐渐变成了所有人唯一直接接触到的事物。似乎只要有了流量,就有了流量背后所代表的一切事物,而整个演艺圈中发生的其他一切复杂的事物,从演员的演技到作品的产出,都被忽略掉了……
我们当然知道“流量明星”这件事的荒谬性,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就如同“商品拜物教”来自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样,“流量拜物教”也自有其生命力。
如果说连“流量明星”这一相对简单的事物,人们都很难看清楚其本质,那么整个复杂庞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又怎么能够轻易被看透呢?商品拜物教的出现,对劳动价值的忽略,对消费主义的神化,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但是马克思之所以撰写《资本论》,就是为了让我们摆脱商品拜物教的迷惑,让大家透过资本主义的复杂表象,发现背后实质的社会关系。
毕竟,商品拜物教一个终极的表现形式,就是认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本质的属性(这正是当前的主流经济学试图告诉我们的),从而忽略掉创造这一切的历史条件。
而马克思想要做的,就是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只是历史的产物,也终将随历史的发展而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