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国庆节假期的第一天,平平淡淡,或者说国庆节假期的每一天都是雷同的平静。没有任何故事中可能会出现的娱乐活动,更没有离开教室、放飞在外的快乐,只有试卷、试卷以及试卷。唯一好一点的是,除了不断地刷试卷,我还可以看书、做PPT。这么说来,白济青也算为我无聊的假期生活增添了几分不一样的光彩,让我可以从试卷丛中解脱稍许。至少我有一个光明正大打开电脑的机会,虽然不能用于看小说和追番。如果这尚且能被称之为解脱的话。
如果没记错,林语堂先生最著名的作品中应该有《京华烟云》,正好我妈以前看过此书,家里书柜里有。我没看过这本书,所以了解也不会太深,刚好可以放在作者简介这一块一起介绍了。毕竟作为一个作者,小说比传记应该更能体现水平。然而,稍许了解还是需要的,否则就只是空谈。我把书拿出来,上一辈的书还是线装书,纸张也因为岁月的磨砺变得泛黄泛旧,没有时间看整本书了,只能看前言和后记,再去网上找找评论。
只是越来越走近《京华烟云》,越来越走近林语堂,我便愈发觉得之前自己的想法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向梓荣原来是给我讲过这本书的,可惜在她眼里,只有这些内容:姚木兰小时候被拐,因其认变化石的能力,被曾文朴所救。后来,姚木兰嫁给曾文朴之子曾荪亚,曾荪亚后来却出轨女大学生曹丽华。然后,没了!
由于印象固化,我还真以为这本书只讲了出轨这件事。故而,我原本是想通过这一块的内容展现一下我作为新时代女性的价值观。毕竟后面讲苏轼身边的女性时,可能会带有古代的封建因素。虽然内容有点偏,但价值观绝对不可以偏。可是,当我稍微多了解了这本书,我便意识到了出轨这种情节并不是本书的重点,只是人们会倾向于这一方面的内容,因为这类型情节好懂又比较引人深思。可《京华烟云》的内容甚至不仅仅是家,而且有国家飘零之感,更多的是语堂先生结合了九州传统文化,包括道儒释三家的文化。林语堂的意图是通过《京华烟云》这本书向世界介绍着旧九州。
结果,到这里我一不小心飘了。我把我心中关于道儒释的内容全部放了上去,除却网上搜集的资料以及大师的研究成果,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我将其大谈特谈。等我反应过来,我已经把这页PPT填得满满当当。紧接着我才意识到,关于这方面我似乎介绍得多了一点。
按道理说,我的重点应该在《苏东坡传》上,而不是《京华烟云》。然而,转念一想,不论是《苏东坡传》还是《京华烟云》都有道儒释的内容啊!苏轼的一生不就是先“儒”后“道”再夹杂“释”的一生么?实际上,林语堂先生也在这方面添加了不少内容,我到时候得记得提醒江雁在生平里也加上这部分内容。我这也不算跑题,充其量算是开胃菜,只是第一道菜就不小心弄深了些许。不过,再加上江雁小姐姐准备的那部分内容,我这应该也算微不足道吧!作为初稿的话还是有许多可以改动的空间。再加上,准备了这么多,如果直接全部删除、全盘否定的话,我倒也有些舍不得,这些内容也可以让他们那群人切身体会到我的实力。如果真的要去掉,我也希望不是自己动手。
准确而言,了解了《京华烟云》的一小部分,我更加发觉我对《苏东坡传》或许只停留在了一些细枝末节的层面上。苏东坡不仅是苏东坡本身,而是一个形象,其实林语堂先生应该也有借苏轼的形象展现宋代士大夫的情怀。也许,他没有意识到,他在捧苏东坡的同时,他也在捧着司马光,甚至是王安石。因为他们或许政见不同、性情各异,但同样怀揣着的是一颗报国的热情。不一样的是,宋朝大多数士大夫做得到的,苏轼也做得到,但不是所有的宋朝士大夫都能做得到像苏轼这样。我想,也只有在宋朝,才能诞生出如此多的君子,苏东坡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难怪古往今来的朝代那么多,大宋明明国土尚不完整,甚至经常性的内忧外患,却人们最为憧憬的时代之一。
苏轼生平事迹已经交给江雁了,只是她暂时还没有回复我。我也在PPT上添加了我之前所想的内容,王弗、王闰之再加上王朝云,不过现在我对苏轼的感情也没有那么大的偏见了,古代男人大多数不都是那样吗?明明有“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佳句,可元稹可是一代名“渣男”!苏轼也是被时代所局限了,如果因此,他也没必要那么效忠于那个根本不在乎他的皇帝。咦,苏轼似乎对王姓女子有特别的偏爱。讲王弗必然逃不脱《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不得不说,哪怕明明已经知道他们的感情不如我想象的那样美好深刻。可是,当我再次看到这首词的时候,我还是依然很感动。我一定要把这首《江城子》放上我的PPT。没有任何一首词比她更适合表达苏轼的爱情。如果可以,我也希望在我死后已经十年了,还有人愿意为我留下这种思念之作。
这也是我在苏轼那么多词中最喜欢的一首。众所周知,苏轼是豪放派代表词人,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壮志。而《江城子》明显更贴近婉约派,有“凄凄惨惨戚戚”之感。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反差,我才会如此喜欢这“十年生死两茫茫”的韵味。我也可以借此告诉同学们,人是复杂的,就像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