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突厥之起源及为患中国

突厥为现在“突厥族”中之一系[1],近世学者多信其即上古涂兰(Turan)族之苗裔,本语作),复数,蒙古语写作(新疆翻佛经Twrk,于阗文作,Tturki;西藏文Drug,Dru-gu;希腊文),汉文翻作突厥(只《续通历》及《册府元龟》四一曾见“突屈”之异译),其意义则力也,权也,能也。

此族初起之地,相传是金山(或阿尔泰山)一带,西魏大统八年(五四二),从连谷(榆林)入寇,是为突厥出现于汉史之首次。(《周书》二七)

突厥自称是狼种,无疑即上古之狄(字从犬)或翟。(《史记·赵世家》“翟犬者代之先也。”)酋长首见于中史者曰土门()可汗(Qaghan),土门之原语,据我所见,应即突厥语之,此云万也(吐火罗语tumane,tmane,tman),匈奴最初之单于名头曼,实同语异译,《史》、《汉》意译为“万骑”,后来赫连勃勃有统万城,即肖音而兼孕义者。(见拙著《元初西北五城之地理的考古》)金人称忒母,蒙古称秃绵或万户(《史记·李广传》有万户侯),此可汗必原来任万夫长,故以官为名。《新唐书》又作大吐务,亦称伊利可汗,伊利(il)犹云王也。

土门始至塞上市缯絮,大统十一年(五四五),宇文泰遣酒泉胡使其国,翌年,土门遣使来献方物,是为两国建立外交之始。

土门先破铁勒,继因被茹茹(蠕蠕、芮芮)蔑视,转而向西魏求婚,魏以长乐公主妻之。废帝元年(五五二),灭茹茹。

其后(约五五三年),木杆可汗立,西破哒(挹怛,Ephthalies,Hephthalites),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坚昆,满、蒙人称为布鲁特‘Burut’,今称吉尔吉斯),领域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

据波斯史,五五四年,木杆与波斯王Nushirvan(五三一—五七九)始发生关系,波斯王得突厥助,攻灭哒,遂共分其国土,以乌浒(希腊文Oxus;伊兰文Vaksa缚刍;阿剌伯文Jihun;今Amu daria阿母河)河为界,并娶木杆女为妻,突厥势力由是伸至中亚,西突厥室点密()可汗即于是时始。室点密者,土门之弟也。现时于阗、疏勒等地附近住有一种民族,名为Abdal,所说者天山南路突厥语,但其中杂有来源不明之字[2]。亦作Habdals,Lattimore以为导源于吉卜赛(Gipsy)族,余往日疑其与阿不旦(Abdal,罗布泊附近之地名)有关[3],今再以Abdal,Habdal及Ephthalites,Hephlhalites之对比观之,颇信此一民族即中古时代哒之遗裔[4]

西魏恭帝三年(五五六),假道凉州,与西魏合兵破吐谷浑于青海。

此后,齐、周争相结纳,保定五年(五六五),可汗以女妻周武帝,周人每岁给以缯絮锦彩十万段,突厥人在京者又优礼相待,衣锦食肉,常以千数;齐人惧其寇掠,亦倾府藏以縻之。突厥遂坐收渔人之利(隋文帝诏有云:“突厥之虏,俱通二国,周人东虑,恐齐好之深,齐氏西虞,惧周交之厚,谓虏意轻重,国遂安危。”),他钵可汗(木杆之弟)至有“但使我在南两个儿孝顺,何忧无物”之自大语。大象二年(五八〇),周封赵王招女为千金公主,以妻他钵[5]

[1] 或引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谓突厥族由羌族发展演变而来。从语言观之,羌族是藏语语系,与突厥语迥异。

[2] 一九三二年《地学杂志》一期一二二页译勒柯克(Le Coq)文。

[3] 一九四五年《东方杂志》四一卷二号拙著《从人种学看天山南北之民族》三四页注三五。

[4]关于哒势力,可参冯译沙畹《西突厥史料》一五八—一六〇页。其都城在今阿富汗北部。

[5]伯恩斯坦所著《六、八世纪鄂尔浑叶尼塞流域突厥人的社会经济结构》,据张之毅《游牧的封建社会》的引文,(《科学通报》一卷八期五三二—五三四页)颇有可商之处。如(一)谓“由于阶级的分化,由于伯克和黑民的斗争,七世纪末时更促成突厥国家的成立。公元六八二元(应作“年”)骨咄禄可汗藉暾欲谷的辅佐,脱离唐朝而独立,突厥汗国于是产生。”则须知突厥立国,早在西魏(五三五—五五七),维时东而中国,西而波斯、东罗马,都与发生外交关系,铁勒、茹茹、哒等被其平服或殄灭,六八二(永淳元)乃其再次(非初次)立国之年耳。(二)谓“在默啜可汗统治的二十余年(六九三—七一六)中突厥汗国加速地封建主义化”,此处亦要避免文字上的误会;早在六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室点密已分藩西方,就我国旧日所谓“封建”而言,则非始于七八世纪之交。(三)谓“十至十一世纪是突厥汗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代”,此处用“突厥汗国”字样,似乎意义太泛,倘指前文六八二年所成立者言之,则约七四二(天宝初)年顷已为回纥等破灭之矣。(四)谓突厥社会之主要特征一为幼子优先继承制;按此制见于蒙古民族,蒙古之习惯,多承袭突厥,吾人固不敢否认六—八世纪时期突厥民族一部分曾流行是项规制,但从隋唐时突厥汗位之继承观之,却未留有痕迹,此亦读史者应该注意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