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无人机型父母:我们都是为你好
家长微信录
破解青春期孩子行为心理密码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位父母已经不知不觉成了“无人机型父母”预备军中的一员。即便孩子不在身边,通过微信、QQ等社交工具就能轻而易举完成遥控,一旦孩子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能抵达现场。无人机型父母的养育方式是过度养育。
美国的《儿童发展》杂志在20世纪90年代,从心理学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4100名青春期少年进行调查发现,在过度养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自信与自立方面付出了代价,他们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评价较低。
过度养育的负面效应在孩子的青春期以及以后的日子里会逐渐体现。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朱莉·海姆斯也曾多次在公众场合力陈“过度养育”的弊病,并形容自己接触过不少斯坦福高材生“有的新生连话都不会说,而是父母在边上代劳。”事实证明,过度养育会损害孩子的能力、韧性、快乐和自我意识。被过度养育的孩子,在进入社会以及工作、结婚之后,由于无法隔断与原生家庭的脐带,从而遭遇到更多的阻碍。
青春期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
对于“无人机型”父母来说,确保青春期孩子能够吃好,喝好,学好,保障他们的安全、健康,然后在这些基础上,期望他们进入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当然最好还要有个好成绩。除此之外,孩子如果能获得更多的荣誉,创建社团,担任班级骨干,那就再好不过了。他们期望以及想要塑造的是一个“完美”的青春期孩子。可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父母的这种“我们都是为了你好”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由于父母的过度帮助、保护、指导与关怀,剥夺了孩子建立自我效能的机会。那么,父母应怎样改变自己的教养风格,才能更好地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使他们能够在心智上健康成长?
从日常小事开始,让青春期的孩子学会自律自立
对于无人机型父母来说,对孩子放手就如同与孩子之间的分离一样不容易。他们通常患有“放手障碍症”,感觉受到排斥、无人欣赏、信心不足,甚至不遗余力地阻止分离的发生。但放手是十分必要的,你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与选择权。可以让孩子从做家务这样的小事开始。
史上历时最久的追踪研究项目哈佛格兰特研究发现,那些毕业于哈佛并走向社会的成功者,他们专业上的成功,也就是我们期望孩子达到的,取决于小时候做的杂活,并且越早开始越好。而做家务能给孩子带来这一种“撸起袖子开始干”的理念,这种理念传达的观念是:“我会尽力改善事情以获得先机。”这种思维方式使得孩子在今后的行动中更具自主性,而不是等到别人下达命令才开始行动。
特朗普的竞争对手希拉里说:“我很欣赏他的孩子。”的确,特朗普的五个子女各个家教得体,事业有成。特朗普的孩子们在上学期间,都是自己打工挣零花钱,而特朗普只提供生活费和教育费。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在上高中期间兼职模特来挣钱。伊万卡说:“我不得不去挣钱,因为除了学费外,其他一切开支我都要自己掏腰包,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延迟满足,吃得了苦吃得了亏的孩子走得更远
心理学家米切尔在20世纪60年代做过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对象为几十个4岁的孩子,给每个孩子一块软糖。米切尔告诉孩子们,等他离开后,如果谁能够做到没有吃掉软糖,就可以再多吃一块软糖。结果,有的孩子能够抵制诱惑,获得了额外的软糖,而有的孩子则早早地吃掉了软糖。
米切尔通过对这些孩子的追踪调查发现,在这些孩子青春期后,那些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较高的效率,他们自信而自律;而没有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他们缺乏责任心与自信心,抗挫力差。
对于喜欢过度养育孩子的父母来说,他们喜欢给予孩子“即刻满足”,几乎每天都鼓励和夸奖孩子,帮孩子一起抵御任何的打击与挫折,他们无形中夺走了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一次又一次机会。这种教养方式很难使孩子获得个人心智、能力、技能方面的成长。因此,无人机型父母得意识到,让孩子吃点苦,吃点亏,这样他们会成长得更皮实些。事事包办,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监督孩子,替孩子生活,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