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冰山位于水下的部分”
家长微信录
破解青春期孩子行为心理密码
从这位妈妈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她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一直以来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她希望儿子能自己变得懂事而自律。可是,她只看到了孩子表面的行为,缺乏对孩子行为背后信念的察觉。孩子们的错误行为就像是冰山露出水平面的一角,其实在错误行为的背后,“冰山位于水下的部分”才是产生错误行为、心理的根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认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他发现,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孩子们会选择四种不恰当的错误目的,来获得想要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四种错误目的为: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
青春期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
父母需要察觉十几岁孩子错误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才能不断根据孩子的行为心理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使孩子更愿意对自己敞开心扉,也更愿意采纳父母的建议。事实上,即便是同一种行为,由于错误目的不同,有效沟通的方法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何使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获得归属感
对于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来说,他想传达的信号是:“只有在得到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如何判断孩子是在“寻求过度关注”呢?父母需要注意与孩子沟通时,自己所出现的情绪反应信号——烦躁、着急、愤怒、愧疚。如果有这些情绪反应,基本上可以断定孩子错误的目的是“寻求过度关注”。对于这样的孩子,可以经常关注孩子,忽略孩子的不良行为,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有用的任务,使孩子得到他想要的归属感。由此,孩子烦人的寻求关注的行为“你们必须关注我”开始转化为“我愿意做点贡献,我愿意帮助别人,我因为被需求而感到自己很重要。”
从上面这位妈妈的情绪反应以及儿子的情况可推出,他在“寻求过度关注”。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可以按照这样几个步骤与他沟通:
第一步:立即并认可他的感受。
妈妈:儿子,我理解你,你其实既想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又不想脱离朋友的圈子。
儿子:您说得对。
第二步:进行角色扮演,引导他说出他真实的想法。
妈妈:假如我是你,我一定也会很为难,会和朋友们做一样的事情。是不是这样?
儿子:是这样,所以我才会悄悄抽烟。反正你也没时间管我。
妈妈:儿子,你要明白,你做了伤害自己的事情,我也很难受。我确实做得不够好(反思自己为什么那么忙而忽略了孩子,告诉孩子)。
第三步:参照建议,给孩子提供方法,使他感到认可、尊重与归属感。
妈妈:不过,你如果能帮助妈妈,我想一切就会好很多。你可以在放学后第一时间回家,写完作业,然后帮妈妈做饭或做家务,这样我们就有更多时间来一起画画了,我知道你喜欢水彩画(忽略孩子寻求过分关注的行为,但要为孩子提供可参与的任务,使他得到归属感)。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孩子错误目的其他三种表现以及应对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如何使寻求权力的孩子获得归属感
对于寻求权力的孩子来说,他所发出的信号为“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命令我时,我才有归属感。”如果你的情绪反应为:觉得自己受到了挑战,被激怒,被威胁,那么,可以基本判定孩子的错误目的是寻求权力。
一位特级教师曾在自己的班里做过一个关于父母与孩子“权力”之争的实验。他让扮演学生的孩子们全都乖乖坐好,而扮演父母的孩子们则负责控制、监督他们是否能够乖乖就坐。
半小时后,他询问扮演者们的心理感受。扮演学生的孩子们一致认为他们感到愤怒甚至是怨恨,他们一门心思想击败家长;而扮演家长的孩子们则说,他们在整整半小时,都在考虑如何更好地控制学生。事实上,这就是家长与孩子们长期以来的权力之争,在这场“战争”中没有赢家。
对于这样的十几岁孩子,我们一定不要去试图“控制”他,而是要完全尊重他,和他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当时候还要请求他的帮助。满足他用权力控制自己行为的需求。
如何使寻求报复的孩子获得归属感
对于寻求“报复”的孩子来说,他们不良行为的目的所散发的信号是“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十几岁的孩子叛逆心很重,当他们觉得自己受到父母不公平对待或伤害的时候,会偏激地选择报复的方式故意犯错来伤害父母。父母的情绪反应往往是感到:失望至极,太伤心了,觉得孩子非常可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也觉得受到了孩子的伤害,反而变本加厉“惩罚”孩子,结果就会更糟糕。
例如,现在一些孩子故意瞒着父母去纹身,辱骂父母和师长,甚至做出其他一些出格的事情,父母如果感到失望至极,觉得孩子面目可憎,则可断定孩子的错误行为目的为“报复”。对于这样的孩子,惩罚式的沟通方式会使彼此陷入报复恶性循环之中。我们应该察觉到孩子内心受到了伤害,以一种温和的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如何使自暴自弃的孩子获得归属感
对于遇事就自暴自弃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行为所发出的信号是“归属感是不可能有的。我放弃。”父母的情绪反应是:感到无能为力,很无助,甚至绝望。事实上,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孩子逐步建立自信,使他相信自己。
我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叫作陆羽的男孩子自暴自弃到了极点,他尤其不敢和班里的女孩子们说话,更别提漂亮女孩了。我和他的父母从他喜欢的事情入手,一点点帮他找回信心与勇气。
我首先和他进行角色扮演,我扮演陆羽,而陆羽扮演漂亮的女孩。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陆羽看到了自己的恐惧、胆怯与自卑。然后,我询问他,生活中是否有战胜恐惧、胆怯与自卑的时刻?他讲到了曾经恐惧打篮球,但最终他战胜了恐惧。他详细讲述了当时克服恐惧的心理活动:“我不想上篮球课,因为我害怕会出丑,但我心里的一个声音告诉我‘尽管去做!’于是,我再也没有害怕过打篮球时出丑。”
我和他的父母都告诉他:“你现在的处境和那时候差不多,为什么不告诉自己同样的话?”
不久之后,他再也不害怕与女孩子交谈了,相反,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有魅力。为什么他能够做到?因为他的父母认真地倾听了他,找到了他错误的目的是“自暴自弃”,知道他需要帮助,并通过培养他某方面技能来帮他走出自暴自弃的艰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