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将“为什么”重复5遍
我们之所以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是因为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这些年,我见过不少人一次次作出看似最佳但却是建立在错误认知之上的决策,结果不仅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还让自身努力变得低效,甚至无效。
反观那些麦肯锡精英,往往能高效地帮助客户解决各种难题,他们的秘诀之一就是——找准问题。不是要找解决办法的结果,而是要找到问题真正的起因,起因找到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可谓理明则通!
而这需要进行深度的思考,透过现象去抓住问题本质。
如何才能真正找准问题呢?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你能做得更好。
朋友洪威在云南大理做特色民宿,以前我们素不相识,前年我去大理旅游时,偶然走进他的民宿,因为帮他解决了个难题,被他引为知己。
洪威的民宿临着洱海,几面通透的大玻璃窗,拉开轻纱做成的窗帘,远山溪滩、鸟语花香一览无余。但细闻,隐约有一股淡淡的油漆味,严重影响居住体验。
当我问及油漆味的来源时,洪威一开始有些吞吞吐吐,后来确信我不是专门投诉时,才无奈地解释说:“东边的外墙有严重腐蚀,每月都要重新涂刷一遍油漆。”
“东边的外墙为什么腐蚀严重?”我问。
洪威赶忙解释说:“您放心,我用的都是无毒无害的环保漆。”
这个答案并不理想,我围着民宿外墙绕了一圈,在附近垃圾桶发现一瓶高腐蚀性的清洁剂,已经用空。为什么要用这种清洁剂呢?
当我发出疑问时,洪威有些激动:“原来如此,平时的清洁工作,我们外包出去了。我和对方说一声,下次采用没腐蚀性的清洁剂,再重新刷油漆就好了。”
洪威的这个想法,只停留在最表面的认知。我找来平时负责的清洁工,询问后得知,东墙上每天晚上停留着不少鸟,鸟粪密如春雨,一般的清洁剂根本洗不干净。
我继续琢磨,为什么这些鸟喜欢在东墙逗留?哦,原来是因为这里有很多的飞虫。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东墙上有很多飞虫?原来东墙上有几扇大玻璃窗,一到晚上光从这里透出去,趋光性很强的虫子就被吸引过来了……
“换成那种遮光性很强的厚窗帘,每天太阳落山之前拉上窗帘。”我建议道。
最终洪威只是换了换窗帘,就彻底解决了墙面的腐蚀问题。
更换清洁剂、驱赶鸟类、杀死飞虫……这些都可以视为有效的改进措施,但将光线挡住才是最高效的改进措施。从喷刷墙面到更换窗帘,解决方案的跨度之大,一般人是很难思考到的,在这里我采用的是麦肯锡著名的5-WHY法,这看起来有多么跳跃和奇怪,5-WHY法的价值就有多大。
所谓5-WHY法,是指对一个问题连续多次追问为什么,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一个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问题,一定是有原因的,并且原因往往不止一个。多问几个“为什么”,顺着问题的前因后果,从百般头绪中找出症结所在,才能想到最恰当的措施,从而化难为易,真正解决问题。
目前最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你如何找到解决办法?
你不妨在5-WHY分析法的引导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一步步找到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有效帮助自身节省下更多的人力、时间、金钱等成本。
图1-1
如图1-1所示,沿着“为什么”的路径逐一提问,先问第一个“为什么”,探寻出原因后再问为何会发生,以此类推,就能挖掘出问题的真正原因。
这里要注意,虽然该方法叫作5-WHY法,但我们使用时并不限定只做5个“为什么”的探讨,也许是6个、8个或者更多。如古话所言,打破砂锅问到底。
确定次数的原则是:不断追问下去,直到问题没有意义。
5-WHY分析法看起来简单,只要不断问“为什么”就行,但要用好这个方法并能解决问题,一点都不简单。
◆询问和回答要在限定的流程范围内,要有具体的因果关系。
◆要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进行分析。
面对清洁工的回答,如果洪威在这里纠结,“一般的清洁剂洗不干净,那就多清洗几次,再想办法清洗”,那肯定是治标不治本的,且容易引起相互指责。
◆要多寻找可控因素,能从中找到行动方向。
“为什么这些鸟喜欢在东墙逗留?”如果有人自作聪明地说,“我又不是鸟,怎么知道它们怎么想的。”那么这个问题可能就Game Over了。
◆刨根问底并不等同于钻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