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本书可视作对沈周(1427—1509)个人生活及其所处世界的一次导览。通过“观”“居”“游”“友”“隐”“忧”六个方面的深入解读,呈现沈周生活、艺术、心灵的丰富细节。透过遗存的诗文绘画,还原一位生活在明代中叶、居住在苏州乡下、终生不曾远游的文士之所见、所思、所感,展示沈周如何在生活中获得艺术的灵感与心灵的力量:对乐趣的发掘,对忧患的豁达。
作为隐逸文人,沈周从未出仕,却以其优异的绘画、诗文创作及在文艺界的巨大影响力,在世时即被推为吴中文坛领袖,《明史》评之曰“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在今天,沈周同时受到美术史界、文学史界的持续关注。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与深入发掘,使得沈周风格鲜明、独树一帜的画家兼诗人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但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个体沈周,反倒因其艺术家形象的不断被构建和重塑而渐行渐远。沈周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快乐与困顿,隔着历史烟云,被一代代史家的述说所遮蔽,变得越来越模糊。
学术研究体系发展所带来的学术专业化,使得研究对象被剖解为一个个侧面,在不同的学科体系下呈现出不同面向,乃至有碎片化的倾向。就沈周为学界所关注的文艺才能而言,其在诗书画方面的成就,本为一体,不可分割。从沈周传世的具体作品来看,往往既有画,又有诗,诗以法书的形式存在于画面之上,诗书画一体,正是文人绘画及与之相关文艺活动的典型特征。今天我们通过刊印成册的诗集来把握和还原沈周在诗文上的成就,而诗集中收录的大量诗作,最初则是以题画诗的形式创作、阅读、传播,与笔墨构成的画面、法书一道,被制作、展示和观看。沈周文艺才能的发展,又与其生活在其中的、不断体验着的世界密切相关。出现在沈周生活中的人与物,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乃至塑造了他的艺术面貌。
学术写作格外强调客观,要求对研究对象保持一种冷静的观察态度,以追求历史之真实,然而稍有不慎就容易失掉人文关怀的初心。本书尝试打破学术写作的固定视角与思维,从沈周本人的视角出发,描述他在生活中的见闻与感受,试图还原与呈现出一个立体而丰满的沈周,将沈周为对抗世俗世界而创作的文艺作品,尽可能地还原到与之生活相关的细节中去。正是本书中花费了大量笔墨所呈现出来的一个个丰富的细节,构成了沈周文艺活动的背景音。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沈周其人其艺。
本书的六位写作者,都是在沈周研究领域不断耕耘的青年学者。就今日学科体系划分而言,三位来自美术史界,三位来自文学史界。对于六位作者来说,此书既是对日常学术写作方式的一次打破,也是一次深入沈周心灵的旅行与对话。得益于各自领域的学术训练,在使用材料时能够秉持严谨;也得益于经年累月对沈周生活与艺术的观察与探求,在转换视角时才能够得心应手。
书中涉及的问题,或大或小,但无疑是每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和思索的。沈周喜欢看什么,吃什么?他如何观察和看待身边的事物?是为“观”。沈周的居住环境如何,他日常居家会做些什么?是为“居”。沈周自言生平好游,他都去过哪些地方,饱览过什么景致?是为“游”。沈周与谁交好?他们相聚时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是为“友”。沈周为何不出仕?他如何发掘隐居生活中的乐趣?是为“隐”。“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沈周的生活境遇,绝非他诗画作品所传达的那般恬静闲适,他如何排解忧愁,并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是为“忧”。
在俗世中如何寻求立身之本,发展出更优秀的、更有趣味的自我,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需要终生思考的问题。尽管时空相隔,希望本书所揭示出的沈周,在当下也具有启发意义,或慰藉心灵的作用。
这是一次带有实验性质的写作,恳请方家指正。
秦晓磊
2020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