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
一 上古神话
远古时代,幼稚的人类还不能区分自身与自然界的不同,往往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推想、解释外部世界各种现象,于是在他们的观念中便出现了神灵及神们的活动。上古神话即是原始先民关于各种神灵的想象故事。它们是古代文学中第一批集体口头作品,因其在理解自然、反映生活、寄托理想中不自觉地采用了离奇、夸张、拟人化的艺术方式,而极富于幻想色彩,对后代偏于浪漫想象的文学创作有直接影响。
我国古代没有记录神话的专书,现存神话片段分别见于后代各种书籍,其中以《山海经》、《楚辞·天问》、《淮南子》保存较多。
女娲补天[1]
往古之时,四极废[2],九州裂[3],天不兼覆[4],地不周载[5]。火炎而不灭[6],水浩洋而不息[7]。猛兽食颛民[8],鸷鸟攫老弱[9]。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足以立四极[10],杀黑龙以济冀州[11],积芦灰以止淫水[12]。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13],冀州平,狡虫死[14],颛民生。
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淮南子》卷六
夸父追日[15]
大荒之中[16],有山名曰成都载天[17]。有人珥两黄蛇[18],把两黄蛇[19],名曰夸父。后土生信[20],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21],逮之于禺谷[22]。将饮河而不足也[23],将走大泽[24],未至,死于此[25]。
夸父与日逐走[26],入日[27]。渴欲得饮,饮于河渭[28];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29]。
郝懿行笺疏本《山海经》卷一七、八
羿为民除害[30]
帝俊赐羿彤弓素[31],以扶下国[32],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33]。
郝懿行笺疏本《山海经》卷一八
逮至尧之时[34],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凿齿、九婴、大风、封、蛇[35],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36],杀九婴于凶水之上[37],缴大风于青邱之泽[38],上射十日而下杀[39],断蛇于洞庭[40],禽封于桑林[41]。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淮南子》卷八
鲧禹治水[42]
洪水滔天[43],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44],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45]。鲧复生禹[46]。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47]。
郝懿行笺疏本《山海经》卷一八
黄帝与蚩尤之战[48]
有系昆之山者[49]……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50]。蚩尤作兵伐黄帝[51],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52]。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53],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郝懿行笺疏本《山海经》卷一七
[1] 本篇选自《淮南子·览冥训》。《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著的一部综合性论说著作,其思想于诸子中属杂家学派。女娲(wā蛙),女神名,据说是我国化育万物的古创生神,有“抟(tuán团)黄土作人”的故事流传。该篇讲述的是女娲补天止水、拯救人类的又一奇迹。
[2] 四极:指传说中支撑天体的四根立柱。极,边,端。废:毁坏,此指折断。
[3] 九州:传说中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地区,《尚书·禹贡》称九州之名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水中陆地。
[4] 天不兼覆:此指天体有塌落而不能全面覆盖大地。
[5] 地不周载:此指大地有崩裂溢水而不能周全地容载万物。
[6] 炎(lànyàn烂焰):大火绵延燃烧的样子。
[7] 浩洋:水广大盛多的样子。
[8] 颛(zhuān专):善良无辜。
[9] 鸷鸟:凶猛的鸟。攫(jué决):抓取。
[10] (áo熬):同“鳌”,大龟。
[11] 黑龙:此当指水怪雨神之属,杀之以止水。济:救助。冀州:九州之一,地当中原一带。此代指九州大地。
[12] 芦灰:芦苇焚烧后的灰烬。淫水:平地出水。此指泛滥的洪水。
[13] 涸(hé禾):干枯。
[14] 狡虫:凶猛的禽兽。
[15] 本篇两段分别选自《山海经》中的《大荒北经》和《海外北经》。《山海经》是一部以记载远古山川地理为线索,兼及物产、部族、信仰、传说等多方面文化内容的古代典籍,作者不详,成书约在战国时期,秦汉间又有增补。夸父(fǔ甫),神话中一个巨人神的名字。该篇讲述了英雄夸父追赶太阳、手杖化林的故事,表现了远古人类对力量和勇敢的崇拜。
[16] 大荒:荒远的地方。海内、海外、大荒等是《山海经》中的地域概念。
[17] 成都载天:传说中的山名。
[18] 珥两黄蛇:两耳各戴一条黄蛇。珥,戴在耳朵上的饰物,此作动词用。
[19] 把两黄蛇:两手各攥一条黄蛇。把,持,拿。
[20] 后土:土神名。据《山海经·海内经》的说法,当属炎帝系大神。信:神名。
[21] 景:同“影”。“日景”即太阳光影,代指太阳。
[22] 逮(dài代):及,追上。禺谷:即虞渊,传说中太阳落下的地方。禺,通“虞”。
[23] 将:乃,于是。下同。河:黄河。下同。
[24] 走:跑。大泽:古大湖名,在雁门山北,据说纵横千里。下同。
[25] 此:指成都载天山。
[26] 逐走:互相追逐着跑,即赛跑。
[27] 入日:进入太阳光环,即追上太阳。
[28] 渭:渭水,在今陕西境内。
[29] 邓林:即桃林。邓、桃音近相通,《山海经·中山经》谓“夸父之山,北有桃林”,当指此林。
[30] 本篇两段分别选自《山海经·海内经》和《淮南子·本经训》。羿,神名,以善射著称。本篇讲述的就是这位英雄手持弓箭、降妖伏魔、为民除害的故事,其中射日的情节尤其富于想象色彩,表现了上古人类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和战胜灾害的决心。
[31] 帝俊:神话中的天帝,名俊。相传“十日”、“十二月”均为他所生。彤弓素(zēnɡ增):红色的弓,白色的箭。,一种系着细丝的短箭。
[32] 扶:扶助。下国:人间诸国。此从上天而言,故称“下”。
[33] 是始:于是开始。恤:救助。下地:同“下国”。
[34] 逮至:及,到。尧:神话中的天神名,又是传说中的古帝王。
[35] (yàyǔ亚雨):怪兽名,形状似龙首,或谓似狸,善跑,叫声似婴儿啼哭,吃人。凿齿:怪兽名,齿长三尺,其状如凿。九婴:长着九个脑袋的水火之怪,害人。大风:即风伯,一种极凶猛的大鸟,飞过后能坏人房屋,被视为风神。封(xī希):大野猪。蛇:长长的大莽蛇。,同“修”。
[36] 畴华:传说中的南方泽名。
[37] 凶水:水名,据说在北方。
[38] 缴(zhuó茁):系在箭上的生丝绳。此处用作动词,指用系着丝绳的箭来射鸟。青邱:传说中位于东方的大泽。
[39] 射十日:王逸注《楚辞·天问》“羿焉日,乌焉解羽”句称:“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
[40] 洞庭:南方泽名,当即今之洞庭湖。
[41] 禽:同“擒”。桑林:传说商汤曾在桑林祷告求雨,可能两者同为一地,当在中原一带。
[42] 本篇选自《山海经·海内经》。鲧,神名,亦为传说中的人名,大禹的父亲,为治水而献身。禹,神名,亦为传说中的人名,治水英雄。这篇神话讲述了鲧禹父子前仆后继治理洪水的故事,两位英雄的表现,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43] 洪水滔天:洪水漫到天际。滔,漫。
[44] 帝:天帝。神话系列中,该帝应为黄帝。《山海经·海内经》称:“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息壤:相传一种能自生自长的神土。堙(yīn因):堵。
[45] 祝融:火神名。羽郊:羽山之郊。
[46] 复:当通“腹”。郭璞云:“《开筮》曰‘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归藏》云:“大副(pì僻)之吴刀,是用出禹。”《楚辞·天问》云:“伯鲧腹禹,夫何以变化?”
[47] 卒:终于。布:铺。
[48] 本篇选自《山海经·大荒北经》。黄帝,神话中的大神,战胜炎帝后登上天帝之位。传说中则为部族首领和至尊帝王。蚩(chī吃)尤,传说中南方部族首领名,《龙鱼河图》称“蚩尤兄弟八十一人”。相传为炎帝之后。尚兵善战,被视为战神。该篇讲述的是继炎、黄之战后蚩尤进攻黄帝,终被黄帝擒杀的故事,以离奇的戏剧性场面,反映了上古时代部族间的激烈斗争。
[49] 系昆之山:神话中的山名。
[50] 黄帝女魃(bá拔):黄帝神系中的女神名,旱神。
[51] 作兵:打造兵器。
[52] 应龙:传说中带翅膀的神龙,能行雨蓄水。冀州:古九州之一。
[53] 风伯、雨师:风神、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