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摄影基本技巧
虽然摄影是自由创作的过程,每个人的审美也有差异,但是我们还是会使用一些基本技巧,包括颜色、构图方法和光线的运用。
1.3.1 颜色
世界上有各种颜色,不同的颜色和色调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觉,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善于运用颜色和色调来创造能够强化所需要表达主题的作品。
1. 颜色与心理学特点
表1-1所示是常见的颜色和对应的情感,不同情感往往有最适合它的颜色,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包括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黑色等。
表1-1 常见的颜色和对应的情感
图1.25展示了一些红色系作品,包括灼烧的落日、鲜美的食物、代表姻缘的饰物、节日的灯笼,它们都展现了热情和温暖的气氛。
图1.25 红色系作品
图1.26展示了一些黄色系作品,包括秋天的银杏树、春天的花、设计的LOGO,它们相对于红色系作品,显得更加轻快、活泼,同时黄色系常用于设计等领域。
图1.26 黄色系作品
图1.27展示了一些绿色系作品,包括植被特写、5月的稻田,它们代表着生机和希望。
图1.27 绿色系作品
图1.28展示了一些蓝色系作品,包括天空、远山、水面倒影,它们呈现的气氛宁静、祥和,可以表达广阔的空间感。
图1.28 蓝色系作品
图1.29展示了一些白色系作品,它们都是雪景,展现了纯洁、素净的气氛。
图1.29 白色系作品
小提示
恰当的颜色会赋予作品恰当的情感,选择恰当的颜色是每一个摄影爱好者应该掌握的基础。
2. 色相、饱和度、明度与色调
前文给大家介绍过颜色空间,以HSL颜色空间为例,它可以将图像分为3个通道,分别是色相、饱和度、明度。
色相,表示色彩。光谱中各色都是原始的色彩,它们构成色彩体系中的基本色相,如红、橙、黄、绿、青、蓝、紫。
饱和度,表示色彩的纯净程度。同一色相,即使饱和度发生轻微的变化,也会带来色彩的变化。不同色相的明度不同,饱和度也不相同。
明度,表示色彩的明暗深浅。明度最高的颜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颜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的特征而是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
当我们对色相、饱和度、明度进行调整时,会影响作品色彩的总倾向,可以称之为色调,反映到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冷色和暖色。例如,红色、粉色、黄色就是暖色;蓝色、紫色、绿色就是冷色。
一幅作品要有较好的美感,往往需要满足一定的色调学原理、常见的包括单一色调和互补色调。
所谓单一色调,即整张图表现为统一、和谐的颜色。图1.30所示为单一色调图和对应的色相直方图。
图1.30 单一色调图和对应的色相直方图
图1.31中只包括单一的主体,它与背景有统一的色调,使得整张图的气氛和谐融洽。
图1.31 互补色调图和对应的色相直方图
所谓互补色调,即图中存在两种色调,并且在色相环上相隔180°。图1.29所示为互补色调图和对应的色相直方图。
图1.31中天空和海面以蓝色为主色,海滩以黄色为主色,两者在色相环上互补,使得整张图颜色对比突出,且比较和谐、自然。
小提示
除了单一色调和互补色调,还有90°色调等原理。拍摄者可以熟记色相环,在后期的时候尽量让作品符合好的色调学原理,从而获得美感更高的作品。
1.3.2 构图
构图来源于绘画,最初指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摄影构图方法是根据优秀的摄影作品归纳、总结的一套实践经验进而上升而成的“理论方法”,它可为摄影表现形式提供帮助与参考。构图方法一定要能够表达作品的核心思想内容,并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好的作品会将观赏者目光引向被摄主体,并且画面简洁、干净。那么什么样的构图才有利于画面较好地呈现呢?本小节给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构图方法,初学者可以加以借鉴,迅速提高照片的质量。
1. 对称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是指被摄对象在画面正中垂线两侧或正中水平线上下,呈现出对等或大致对等的效果,画面从而具有布局平衡、结构规矩的特色,常见的被摄对象包括中国古建筑等。
图1.32展示了一些采用对称式构图的建筑、倒影作品,其中虚线表示对称线。
图1.32 对称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是一种很简单和自然的构图方法,往往不需要深入学习,因为有些对象本身的几何特点决定了只有使用对称式构图才能获得完整和美观的作品。
2. 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大家比较熟悉和非常经典的构图方法。将一张图划分为九宫格,会有4条线和4个交点,把被摄主体放在这些线条或者交点的附近会得到比较和谐的作品。
图1.33展示了一些将落日、云朵、动物、植物主体放在约1/3位置的作品,其中虚线表示主要参考线,实际拍摄不严格处在1/3位置。
图1.33 三分法构图
小提示
背景比较宏大、空阔,又有明显的主体或者水平和垂直参考线时,三分法构图是一种比较自然的构图方法。新手们往往在拍摄人像时喜欢让人物站在画面正中间,其实不妨尝试三分法构图。
3. 消失点与引导线构图
消失点是指平行线的视觉交点。当画面中存在消失点时,观众的注意力焦点会自然转移到该点。因此我们可以善用引导线,以线条方向指向要表达的重点。
图1.34展示了一些包括远处消失点的作品,其中虚线表示引导线,它们的交点就是消失点。
图1.34 消失点与引导线构图
小提示
消失点与引导线构图天然具有很强的纵深感和目光吸引力。当我们遇到类似的场景时,将想要突出的目标放在消失点往往能得到不错的作品。
4. 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需要在拍摄的场景中寻找可以围绕被摄主体的东西,它可以是人造的门、篱笆,或者自然生长的树干、树枝等。框架式构图利用视觉遮挡,可以增强画面的吸引力、空间纵深感和立体感。
图1.35展示了利用后期工具、家具物件以及窗的框架式构图作品。
图1.35 框架式构图
小提示
框架式构图使用作为框的景物来衬托主体,如果景物本身比主体更具吸引力,便会破坏主体的地位,这是框架式构图需要注意的地方。
5. 对角线和曲线构图
对角线和曲线构图是一种导向性很强的构图方法,通过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使得画面有延伸感。另外,这一类构图中常常会包括突出的曲线元素。
图1.36展示了一些包括对角线或曲线的作品。
图1.36 对角线和曲线构图
小提示
对角线和曲线构图作品中往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有元素,整体美感强于局部美感。
6. 俯视构图和仰视构图
俯视构图常用于从高楼拍摄车流、拍摄日常小物件等,它可以用“上帝视角”观察全貌,获得独特的感受。
仰视构图所拍摄的主体经常是楼宇、树林以及天空。我们抬头甚至躺下观察楼宇间的线条,让线条从画面的四角向内延伸,拍摄出的作品会使观赏者有种置身其中的感受。
对于人像拍摄,仰视构图可以以“女友视角”的形式捕捉画面,俯视构图可以以“男友视角”的形式捕捉画面,两者也适用于拍摄动物。拍摄动物时,将相机放到与动物齐平或者低于动物的位置,会展现平常观察视角无法观察到的可爱面。
图1.37展示了一些常见的俯视构图和仰视构图作品。
图1.37 俯视构图和仰视构图
小提示
俯视构图并不意味着你非得爬到建筑物顶端,通常可以站得高一些或是窗边记录周围风景全貌。当然,如果使用无人机进行俯拍,可以更容易获得精彩而震撼的作品。
7. 对比构图
前面介绍的三分法构图等方法聚焦于让画面中前景与背景分布和谐,而对比构图则致力于制造强烈的反差。反差可以来自前景与背景的大小对比、颜色对比、浅景深带来的虚实对比和动静对比等。
图1.38展示了一些常见的对比构图作品。
图1.38 对比构图
图1.38(a)展示的是前景与背景的大小对比,通过宏大的背景来展示人物的渺小。
图1.38(b)展示的是颜色对比,通过保留主体颜色,去除背景颜色,进一步强化了前景。
图1.38(c)展示的是动静对比,通过对背景制造动态模糊效果,使作品更有动感和冲击力。
图1.38(d)展示的是大小与虚实对比,通过在一定方向虚化背景、保留前景,拍摄出了微缩世界的效果,这也被称为移轴摄影或者微缩摄影。
图1.38(e)展示的是剪影对比,通过对颜色的调整使得作品专注于目标的轮廓。
图1.38(f)展示的是虚实对比,这也是常见的对比构图,用于突出主体。
小提示
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让作品中的元素布局和谐,但是有的时候也会故意制造构图失衡,如使人物即将超出画面,从而突出焦虑感。
8. 竖直构图
严格来说,竖直构图并不是一种构图方法。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采用横拍的模式,但是有的时候采用竖拍会更加符合主体的空间分布特点。
图1.39展示了一些常见的竖直构图作品。
图1.39 竖直构图
在图1.39中,无论是从上至下的航迹云,还是站立的猫的上半身、高楼上的日落,以及竖直结构的签名,都适合采用竖直构图。
9. 其他构图
还有许多特殊的构图方法,例如,鱼眼构图拍摄建筑,可以拍下比正常拍摄更多的空间;人物摄像时故意倾斜画面以突出对象的活泼感;留白构图故意将主体分到较小的空间,留出大量空间让人思考;全景构图记录超广角场景。这些都需要摄影师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审美进行大胆的创作。
图1.40展示了一些其他构图作品。
图1.40 其他构图
小提示
摄影中有“三分靠前期,七分靠后期”的说法,当你在拍摄照片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如何构图,可以留出足够多的空间来供后期构图调整。
1.3.3 光线
摄影就是“用光线进行绘画”,因此摄影用光是一种基本功。光线的运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正确曝光,第二个是学会使用各类光线来拍摄作品。
1. 曝光
如何利用光线达到正确曝光?怎样才算正确曝光?这取决于摄影者具体的创作意图,不同类型的作品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正确曝光至少要使得作品中的元素明暗对比度合理,因为曝光由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及感光度决定,所以正确曝光需要对摄影参数熟练掌握。
虽然正确曝光无法进行统一描述,但是错误的曝光却很容易被识别,包括两种,即欠曝光和过曝光。所谓欠曝光,即曝光不足,重要元素偏暗,在外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如图1.41所示。
图1.41 欠曝光
图1.41(a)是清晨在卧室中拍摄的,图1.41(b)是夜晚在室内拍摄的,图1.41(c)是在博物馆暗光下拍摄的。这几幅作品都处于一定程度的欠曝光状态,增加全图的曝光是有必要的。
所谓过曝光,即曝光过度,出现大量亮度超出动态范围的像素,或者某些主体亮度过高,在光线充足场景下使用错误的参数或者逆光等场景下容易发生,如图1.42所示。
图1.42 过曝光
图1.42(a)是白天在室内拍摄的,此时室外阳光照射充足,猫的脸部存在一定程度的过曝光;图1.42(b)是日出过后一段时间逆光拍摄的,此时太阳亮度已经非常高,导致天空背景过曝光;图1.42(c)是普通数码相机逆光场景下自动拍摄的,人的脸部存在一定程度的过曝光。这几幅作品的部分区域都处于一定程度的过曝光状态,拍摄前期的时候应该控制好曝光程度。
小提示
欠曝光的作品在后期比较好调整,因为照片细节往往都被记录下来,只是亮度较低。而过曝光的作品则往往难以“拯救”,因为被过度曝光的部分容易丢失纹理细节,难以恢复。
2. 光线的运用
自然光是最常见的光线,当我们在室外进行拍摄时大多采用自然光,自然光按照光的强度和方向分为许多种。
就强度来说,自然光可简单分为3种:强光、弱光、微光。
强光,出现在晴天阳光直射的户外,尤其是中午时分。强光下拍摄难度较大,需要控制好曝光。
弱光,出现在阴雨天或者室内,此时光线相对较暗和柔和,控制曝光相对容易。
微光,多出现于夜晚,此时光线非常弱,需要镜头有较大光圈并设置较高的感光度才能进行拍摄。当然,如果在城市等环境中,还存在其他较多光源,拍摄时可以合理运用。
就方向来说,自然光可以简单分为4种:顺光、侧光、逆光、散射光。
顺光,就是顺着光的方向拍摄,此时拍摄者背对光源,光线直接照射在被摄主体上。
在这样的光线环境下,主体色彩和形态等细节特征都可以得到很好地表现,适合记录自然风景。不过顺光拍摄会使主体没有明显的明暗变化,从而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表现略显平淡,如图1.43(a)所示。
侧光,此时光源与拍摄方向形成夹角,可以使被摄主体产生鲜明的明暗对比效果,用于表现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立体感的画面,如图1.43(b)所示。
逆光,就是逆着光的方向拍摄,此时前景、背景在亮度上有很大的反差,因为空气中的粒子,逆光充满光线的氛围感,常用于在清晨或者傍晚拍摄人像和景物,制造唯美的氛围,如图1.43(c)所示。另外,逆光环境下可以拍摄各种剪影作品,突出主体的轮廓。
散射光,常见于阴天户外,此时光线没有方向感。当云层挡住了太阳后,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柔光光源将光线均匀地铺洒到每一个角落。散射光适合记录拍摄,作品光线表达能力一般。
图1.43 不同方向的自然光
除了自然光的运用,我们还会经常运用人造光,如室内和夜景中的各种灯光、闪光灯等。人造光其实是模仿自然光,不过摄影师可以有更高的自由度来对它进行控制,所以专业摄影师,尤其是在室内从事人像摄影的摄影师需要熟练运用。
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则可以从擅用各种室内光源开始学习。图1.44展示了笔者借用室内光源和家具拍摄的作品。
图1.44 室内光源
图1.44(a)使用了浴室的暖灯,光线比较均匀、柔和;图1.44(b)使用了床柜等家具来遮挡,完成对猫的脸部特写;图1.44(c)使用了窗户对逆光进行过滤,然后寻找最佳角度来进行水果的特写。
用光的恰当与否,可以直接影响摄影作品的艺术魅力,各种光线的熟练运用需要大量实践。
从第2章开始我们将结合技术来讲解摄影中的各个维度的知识,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会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