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沟通学(励志人生之美好心灵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幽默是语言的酵母

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把幽默称作“语言的酵母”。幽默是智慧、爱心与灵感的结晶,是一个人良好素质和修养的表现。创造出幽默就是创造出快乐。幽默能表现出说话者的风度、素养,使人在忍俊不禁之中,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工作。

恩格斯说过:“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的优越感的表现。”幽默能表事理于机智,寓深刻于轻松,给周围的人以欢笑和愉快。幽默运用得当时,能为谈话锦上添花,叫人轻松之余又深觉难忘。

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南方时,曾虔诚地接受过基督教的洗礼,由于这段经历,记者们常常喜欢让他就道德问题发表看法,其中不乏一些不太礼貌的难题。

有一次,有一位记者问卡特:“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女儿与别人有不正当的恋爱关系,你将作何感想?”卡特回答说:“我会大吃一惊,不知所措。”稍作中断后他又加上一句:“不过现在还不用操心,她才刚刚7岁。”

幽默能够迅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并为说者增添魅力。通常,幽默是将生活中的各种令人烦恼的问题以轻松诙谐的语言表达出来,但是幽默不是毫无意义的插科打诨,也不是没有分寸的卖关子,耍嘴皮。

幽默要在入情入理之中,引人发笑,给人启迪。幽默和表情分不开。德国哲人黑格尔曾说过:“同样一句话,从不同人嘴里说出来,具有不同的含义。”其实,同一句话,即使是从同一个人嘴里说出来,也可能因为音量、音调、音质的不同,面部表情有异,而带有不同的含义,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鲁迅先生讲话生动幽默。一次,几个朋友和他谈起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下令禁止男女同在一个学校上学,同在一个游泳池里游泳的事。

鲁迅先生说:“同学同泳,皮肉偶尔相碰,有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之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了,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止空气流通,又防止抛头露面。这样,每个人都是……喏!喏!”

鲁迅先生边说边站起来,模拟戴着防毒面具走路的样子。朋友们笑得前仰后合。

山间清泉之所以汩汩流淌,是因为它的下面有大地永远不竭的水源;幽默者之所以语言风趣幽默,是因为他的内心永远都是一种豁达开朗的境界。

心情沉重的人,是笑不起来的;充满狐疑的人,话里肯定不会荡漾着暖融融的春意;整天牵肠挂肚的人,话里肯定有着化不开的忧郁。只有心胸坦荡、超越了得与失的大度之人,才能笑口常开,妙语常在,话中总是带着对他人意味深长的关爱,带着对自己不失尊严的戏谑。

当然,幽默并非某些人的独家专利,幽默是一门任何人都能掌握的语言艺术。林语堂在论及幽默时说道:

幽默是由一个人旷达的心性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其语言中丝毫没有酸腐偏激的意味,而油腔滑调和矫揉造作,虽能令人一笑,但那只是肤浅的滑稽笑话而已,只有那些巍巍荡荡、朴实自然、合乎人情、合乎人性、机智通达的语言,才会虽无意幽默,但却幽默自现。

阳光普照大地,无为无欲,但却造就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幽默的人,说出话来虽让人感到如憨似傻,却因心境豁达,反而令人感受到幽默者厚实的天性和无穷的智慧。当我们也拥有一份旷达朗润如万里晴空的心境时,我们说的话,其实也可以达到“无意幽默,但却幽默自现”的境界。

重复的幽默就成了尴尬

我国古代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出自《韩非子》,原意指多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经过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希特勒的宣传部长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如果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的话,那么幽默呢?还是让我们从春晚说起吧。

韩寒曾在博客里面说:

在十年前,春晚是全国下一年流行语的发源地,春晚提供给大家笑料。在今天,春晚本身就是一个笑料,它只能在网络上捡一点儿已经过时的流行语和段子,居然还捡了我十七岁时候的一句比喻句,而且这个比喻句光央视其他节目我就看到用过三次。

我们仔细想想也会发现,现在的春晚小品很难出现像之前的《主角与配角》《吃面条》这样的经典之作了。除了赵本山的作品还能让大家偶尔一笑之外,其他的语言类节目几乎陷入了与笑绝缘的境地。

我想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春晚小品里的“包袱”,很多都是从网上借鉴来的段子,而这些广为流传的段子几乎家喻户晓,所以人们在春晚舞台上再次看到的时候,就很难笑出来了。

据说国外的社会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验证:他们随机请来二十位实验者。说一些笑话给他们听。统计后的数据表明,在他们第一次听到某个笑话时有十八人笑了起来,而当他们第二次听到同样笑话的时候,却只有三个人笑了。

这样的实验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很无厘头,但是却说明了一个现象:笑话一重复便不那么好笑了。

重复是扼杀笑话的最大杀手。试想在书里提到的这么多幽默技巧故事,如果当事人反复的使用,不仅杀伤力大减,还会让别人觉得无趣。

我们在展现自己幽默才华的时候也要切记这一点,不可将同样的技巧在同一人面前使用两次。好比你曾经讲的某个笑话把气氛充分的活跃了起来,如果你再讲的时候,不幸原来听你讲过的人又在现场,那么你就无比的尴尬了,本来是成功的喜剧,瞬间就变成悲剧了。

不要逼着别人笑

让我们先从电影说起。对于能够拍出《风语者》;《夺面双雄》,《碟中谍2》等一系列经典电影的吴宇森来说,他的新作品《赤壁》无疑得到了很多影迷的期待,但是当这部电影真的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尤其是里面的对白,更是让许多观众觉得就像吞了一只苍蝇般恶心。

也许一些抱有支持态度的观众会认为这是吴宇森成功转型的标志,他在电影里也适当地加入了些幽默的元素,但是更多的人认为,这种牵强附会的幽默,只会给人以生搬硬套的感觉,没有任何的笑点。让我们看看里面的一些对白:

(1)刘备为前往东吴游说孙权的诸葛亮践行,盛了一大碗饭,说:“去东吴的路途遥远,需要体力,多吃点儿。”

(2)“大人,不好了,难产了!”一个老臣慌忙跑来报告给周瑜,而镜头一转,原来是小乔在给一匹马接生。

(3)周瑜给小乔介绍诸葛亮:“他姓诸。”

(4)诸葛亮给那匹马接生,周瑜问:“这个你也懂?”诸葛亮说:“略懂,我帮过牛接生,马应该是一样的吧。”

(5)孙尚香主动请缨要参与赤壁大战,她眨着一对小燕子式的大眼睛,笑着说:“天下兴亡,匹女有责。”

(6)曹操出神地望着小乔的画像,侍卫有些暧昧地说,“丞相,欲望过多,思念过盛,也会引起头风症。”曹操回答,“你难道没听说过,欲望使人年轻?”

(7)诸葛亮在摇着扇子,周瑜说,“这么冷,你还要扇扇子?”诸葛亮回答:“它可以让我冷静。”

(8)诸葛亮正在给白鸽扇扇子,周瑜问:“你在做什么?”诸葛亮回答,“我刚给它们洗完澡,正在给它们扇风”周瑜冷冷地回答:“你也不怕它们着凉?”

首先抛开历史人物如此说话是否合适不谈,也许导演还寄希望于这样的对白能给观众带来许多快乐,但是这样的对白只会给人生硬的感觉。

比如第8条里的周瑜冷冷地回答:“你也不怕它们着凉?”就让人觉得很不合适,“着凉”二字用在白鸽身上的确有些反差的效果,但是在这样的语境中只会让人觉得十分的不合适。

还有第3条中的“他姓诸”,明显是想用小学生级别的口误来达到幽默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大将周瑜身上,观众会喜欢吗?

在之前的报道中提到观众在听到这些台词的时候发出阵阵的笑声,这看似达到了导演的期望,但是这样的笑声不是因为幽默而笑,我想更多的是被雷到后尴尬的笑声吧。

同样是喜剧,让我们再来看看周星驰的电影。他电影里的幽默来得更自然,没有丝毫强加的感觉,不是单纯地为了让观众笑才去幽默,而是更多地注重电影本身的需要。周星驰的电影有很多的无厘头片段,但正是由于他电影本身基调的确定,还有剧情上的前后呼应,才让这些笑点显得恰到好处。

说完了电影,再让我们回到生活中来,其实在生活中的幽默也是一样。不可刻意地去幽默,也就是说,如果你仅仅只是想给别人一个幽默印象而去故作幽默的话,别人就会觉得你的幽默有些牵强了,一点也不好笑。曾经听到某个同学说起这样一个故事:

巴顿将军为了显示他对部下士兵生活福利的关心,对下属食堂来了次突击检查。来到食堂后,他看见两个士兵站在一个大锅汤前。“让我尝尝这汤。”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可是,将军......”士兵的脸上有些尴尬。

“没什么‘可是’,我就是要突击检查,不给你们准备的机会。给我勺子!”

将军拿过勺子喝了一大口,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太不像话了,”他厉声呵斥道:“怎么能给战士喝这个?这简直就是刷锅水!”

“我正想告诉您这是刷锅水,没想到您已经尝出来了”士兵答道。

这便是幽默,虽然反差那么大,但是前后连贯的极其自然。这样的笑话定能让人开怀大笑起来。

幽默恰恰就是需要这些反差,才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是反差这东西不像瀑布,越大越壮观。我们在口才中运用反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然,不要给别人生搬硬套的感觉,要让一切转折都那么自然,不然笑点全无。幽默便是这样,宛如蜻蜓点水一般,却似画龙点睛的一笔。

幽默也应有个度

凡事都要有个度,俗话说“物极必反”。过度的幽默就不叫幽默了,这样变质的幽默不仅让人笑不起来,还可能会伤害别人,成为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导火索。有个老师在他的日记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一节英语课。课上,我发现李磊的头发还没剪。他额前的头发故意留了两绺,比较长,前两天我已经提醒他剪掉了,结果今天上课一看,那两绺头发还弯弯曲曲躺在额前,我就想怎么能让他在轻松的氛围下理解我的用意,回家把头发剪了呢?我马上想到了何不幽他一默。

于是我叫他回答问题,答完后,我说“以后李磊出去可丢不了了,因为我们看到他额前那两绺头发,就能把他认出来!咱班同学太有特点了!”话音一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有同学接话说:“老师,他还说自己是偶像剧《陪你去看流星雨》中帅气的男主角叶烁呢!”

我答道:“我看怎么像小沈阳呢?”说完,同学们又是一阵乱笑,边笑边把目光投向李磊。

我又接着讲课了,但是李磊像是受了什么奇耻大辱似的默不作声,还用手一直捂住前额,把头埋得很低,很低。我感觉到不对劲,不一会又叫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继续调侃道:“李磊不好意思了吧,来回答个问题吧!”他站起来匆匆回答完后,又匆匆坐下了,在这一过程中,手一直捂着前额。放学的铃声一响起,他简单收拾起书包,连队都没站就不见了踪影。我预感到,我可能伤害了他。

回到办公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怎么会这样呢?我只是想跟同学开个玩笑,我只是想换一种幽默的方式提醒他改进,怎么会伤害了他呢?或许我的幽默过了头吧?或许我没有考虑到他性格中内向脆弱的一面吧?总之,一定是我错了!

我坐立不安,马上给他家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是他妈妈,他还没有到家,我嘱咐她让孩子到家给我回个电话。半个小时后,电话响起,电话那头很沉默。“生老师的气了吗?”我问“嗯!”他低落而坚定的回答。“为什么呢?”“因为我就受不了别人侮辱我!”

我很震惊,原来我自认为的幽默居然让他感到受了侮辱!“你认为老师跟你开玩笑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恶意的!”他依然坚定。我一时语塞,不知说什么。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尽全力去解释我并无恶意,而且承诺:我会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他道歉,以挽回他的尊严!他终于轻松了许多。

这便是幽默过度的事例。老师本是出于好意的提醒这位同学,不想因为玩笑开的有些过分了,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所以说幽默一定要适可而止,不然便会适得其反。

我们在幽默的时候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注意三个问题:首先不要进行人身攻击,一定不要抓住对方的身体缺陷进行调笑,比如调侃残疾人。

这样的行为只会招来对方反感和旁观者的厌恶,这种无情的揭别人伤疤的行为,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赵本山的小品固然好笑,但是也因为调侃弱势群体而遭到许多非议,从一开始的嘲笑残疾人到最新的贬低寡妇,都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

其次不能冷嘲热讽。不管是否出于好心,冷嘲热讽的言语都会被别人理解为恶意的攻击,只会让你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就像上面例子里的老师一样。

最后,要对自己的幽默所造成的结果有预见性。比如捉弄别人的恶作剧就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也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