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捡史 中国历史上唯一成功的“清君侧”(上)
“清君侧”[1]的目的不是“清”,而是“君”,所谓的“侧”,只是个借口罢了。古往今来,“清君侧”都是造反的一块最美好的遮羞布。
此时此刻捧着这本书的读者里边藏龙卧虎,哪一路的高人都有,我在这里信笔由缰,也不知道写得对不对,所以我永远都是那句话,我是抱着一个学生的心态来写这本书的,您如果觉得我说的哪儿不对,哪个字用得不准确,哪个词说反意思了,您千千万万得提出来,我还指望着跟您各位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刚才我跟几个不错的朋友聊天,他们还问呢:“你这回打算给人家写点儿什么啊?”我说:“我真没想好,我也不知说点儿什么。”他们说:“你别一上来就老说什么做饭哪,炒菜呀,显得没什么水平。”我说:“我本来就没什么水平,我就一说相声的普通的民间闲散艺人,从幼儿时学到现在,连个初中的文凭都没有,我只能是分享些‘记问之学’。”
当然,天下所有人,没有人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你说哪个孩子一落生就什么都会?每个人都是通过上学念书获得知识的。“记问”二字的意思是,不会的就去问,不懂的就看书,每个人都是这样成才的。
有一哥们儿跟我说:“爱听你说书、讲故事,可这里边的好些东西,你说的都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怎么说呢?你要真上升到说书的艺术了,那是另一回事儿。但是我们这个,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些是从历史中来的,这些事情就来不得半点儿虚假,不能给人胡编。当然有的也是艺术的虚构和创造。今天咱们要成书,就先从一个名词开始说起,我是今儿个无意中看了一眼电视,里边演的是什么戏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是一部历史片,提到了“清君侧”,那我今天就从“清君侧”这三个字开始写起。
“清”是清除的清,“君”是君王的君,“侧”是身侧、身边的意思。“清君侧”,如果从字面上来解释,说的大概就是清除君王身侧那些个亲信、奸臣。
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清君侧的故事发生了不少,但是清君侧要成功不是那么容易。我也不知道您各位有哪一位是历史专家,哪一位是这方面的学者。但是您要问我什么叫清君侧,我只能很遗憾地说,我个人认为清君侧其实就是造反的借口。
“清君侧”的人都是觉着皇上很好,皇上身边的坏蛋太多,你看皇上身边这个张三、李四、王五和赵六,这厮坏蛋在皇上的身侧,老教皇上学坏,我们实在看不下去了,怎么办呢?得了,咱们带点儿人一块儿去吧,去把君王的身边打扫干净,这就是“清君侧”的人名义上的说法。可是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有的人就忽略了,我们去清理了君王身侧,之后又当如何?我带着十万人来了,君王身边的人都清理干净了,挺好,得了,皇上,我们也忙完了,您还当您的皇上吧,我们回去了,该摆摊的摆摊,该卖菜的卖菜,该干吗的干吗,再见。这显然是不可能啊,对不对?
所以,“清君侧”的目的不是“清”,而是“君”,所谓的“侧”,只是个借口罢了。古往今来,“清君侧”都是造反的一块最美好的遮羞布。
我大概想了想,反正太小的事儿想不起来了,有的“清君侧”就跟起哄似的,三五个人就造反了,那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清君侧”。我不知别人怎么看,反正我觉得能够称得上“清君侧”的事儿,在中国历史上好像只有四次,但这四次里面,好像只有一次成功了。
头一个,发生在汉朝,故事的主人公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叫刘濞——你听这名字起的。刘濞是个挺厉害的主儿,为什么呢?他好像20岁不到就被封为了沛侯,到后来又被封为吴王和诸侯王,管辖三郡五十三城。好家伙,五十多个城市都归他管,你想他还错得了吗?他又是汉高祖的亲侄子,亲侄子跟儿子差不了太多,所以说这个身份也很厉害。但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汉文帝继位之后,觉得像刘濞这样的诸侯,权势是越来越大了,到最后已经集中地影响到了皇上的执政能力,对江山社稷是一个威胁,于是就开始逐渐地削弱这些诸侯的势力。景帝继位之后,干脆就正式翻脸了,直接开始削藩,今儿把这个诸侯王给弄了,明儿又把那个诸侯王给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濞不干了,你这清来清去,清到我这儿来了,这样的话,咱们就反了吧!于是刘濞就联合了和他关系不错的几个王,一共凑了七家,起兵造反了。在中国历史上,刘濞的这次造反被称为“七国之乱”,他们打出来的旗号就叫“清君侧”。
好家伙,七家王一块儿造反,那还了得?当然了,这次“清君侧”虽然闹得挺大,但是最后没能成功,刘濞本人也兵败被杀[2]。所以说造反这种生意,它的本钱太高了,而且结局只有两个极端,要么成功,要么就失败。成功了自然最好,江山社稷都是你的了,如果失败了,江山社稷哪儿都能埋你,必死无疑。
第二次“清君侧”发生在唐朝,主人公是安禄山[3]。安禄山做到节度使之后,率兵造反,他不是一个人,还叫了一个叫史思明的人一起,历史上称这次造反为“安史之乱”,他们也是以“清君侧”为名。安禄山和史思明哥儿俩好,一块儿热热闹闹地造反,等到打下天下来,哥儿俩如何如何分设计得不错,但是也没能成功,最后都垂败身死。
接下来就到了元朝,帖木儿[4]也来“清君侧”,而且差点儿就成功了,他已经攻入元大都了,元朝太子一瞧,好家伙,这忒厉害了,赶紧逃命吧,于是元朝太子流亡了。到了最后,元顺帝派人把这位“清君侧”的帖木儿给杀了,这次“清君侧”也没成功。
三次“清君侧”都没成功,第四次终于成功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清君侧”,主人公就是明朝的朱棣[5]。朱棣当上皇上之后就是永乐大帝。当皇上之前,朱棣是燕王,是朱元璋的四儿子。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燕王的爸爸朱元璋去世了,到了这一年的六月,新帝登基坐殿,名叫朱允炆。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大太子朱标的儿子,始称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登基闹得不太愉快,为什么呢?朱元璋的膝下有一大堆儿子,大儿子朱标虽然早逝,但还有其他的儿子呢,在其他的儿子里再选一个当皇上呗,但朱元璋没有这么做,他偏疼皇孙。这按下棋的术语来说就是“炮打隔一位”,朱元璋不让儿子继承皇位,而是让孙子继承皇位,儿子们心里就不痛快了。建文帝当了皇上之后,其实他心里也不踏实,为什么呢?他往那龙椅上一坐,往下一看就看明白了,我什么人,我这个年纪,我的这些叔叔一个个虎视眈眈地看着我的皇位,而且现在只有首都南京在我手里,天底下的其他地方都分出去了,这个叔在那儿雄霸一方,那个叔在这儿占山为王,到处都是他们的势力,这皇位怎么坐得安稳?
当然了,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想得很周到,这些儿子都长大了,都被封为了藩王,有的在湖南,有的在湖北,燕王朱棣在北平,封到哪儿的都有。平时没事儿的时候,不允许他们到首都来,而且不允许他们同时离开各自的属地。山东的儿子要到首都来瞧瞧爸爸,可以,但湖南那个就别来了,非得等山东这个回去了,湖南那个才能来,反正就是想方设法地把这些儿子都牵制在各自的领地里。为了什么?就为了让孙子朱允炆能拥有一个太平天下。
建文帝登基之后,身前有这么两位不错的官员,一个叫齐泰,一个叫黄子澄。这俩人跟皇上说,您琢磨琢磨吧,我们建议您削藩。削藩的理由是,您这几个叔的能力太大了,您瞧,哪个叔叔都比您厉害。比如说您二叔,您跟他一块儿跑步,同样的路,人家跑十五秒,您得跑半个钟头,这不成;再比如说您四叔,您和他一起做仰卧起坐,同样的时间,您做三十个,人家做七百来个。反正哪个叔叔要是一翻脸,都够您受的。建文帝心想,当初我爷爷给我留下的这些叔叔,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办呢?没办法,干脆就削藩吧。总之,一个齐泰,一个黄子澄,两人一起给皇上出主意,建文帝越听越觉得有道理,认为这两个人确实是站在建文帝的角度,为了建文帝好,才说的这些话,于是就决定开始削藩。他这一削藩,几个叔就遭殃了,今儿被拿下一个县,明儿被逮起来。到最后,建文帝的四叔,也就是燕王朱棣,一瞧不成了,不能再忍了,再忍下去,建文帝该弄我了。得了,我“清君侧”吧。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清君侧”,而且朱棣的这次还算是师出有名,为什么呢?朱元璋当初写过一个《皇明祖训》,就是他们皇家内部流通的一本杂志,是专门写给孩子们看的,里面规定了什么许做、什么不许做,其中提到了这么几句话:“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或领正兵讨平。”意思就是说,如果朝廷里边没有好官了,都是奸臣、坏蛋当道,就可以带着兵来征讨,以清理皇上身边的奸佞。这几句话算是给朱棣找到了合适的借口,你看我爸爸当年说过这话。我侄子建文帝是好孩子,我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他非常有礼貌,不随地吐痰,特别听话,但他身边净是些坏蛋,不行,我得带着兵去南京,清理我侄子身边的这些坏蛋。民间也就传开了,有的说燕王造反,有的说燕王扫北,反正就是燕王做的这点儿事儿吧。
战争当然是很残酷的了,战争的过程有机会我再单独细说,这里不赘述,总之到了1402年7月13日,朱棣的“清君侧”终于成功了,此处应该有掌声,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清君侧”,圆满成功,很顺利。
朱棣打南京城大获全胜,明天就要带着兵进城,到时候天下就是他的了。
就在今天晚上,南京城里有一个饭局,有几个人凑到一起吃饭,他们不是在饭馆里面吃饭,而是在一个人的家里边吃饭,这个人叫吴溥,是翰林院的一位修撰。这些人凑到吴溥家吃饭,摆张桌子,南京的小龙虾、盐水鸭、鸭血粉丝汤、拍黄瓜,各种好吃的摆了一大桌,吴溥和他的儿子在席间忙活着,端菜、端酒、盛米饭。
那么在吴溥家里吃饭的是什么人呢?有三个人,一位叫解缙[6],一位叫胡广,一位叫王艮。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出了名的神童,其中就有解缙。我们在单口相声里经常提到的解学士、解缙赶考、解缙闹店、解学士对诗等段子,说的就是这个解缙的故事。我记得动画片好像也演过神童解缙的故事。解缙这个人很聪明,文化水平也很高,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也很器重他。但是解缙有点儿小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太聪明了,经常不过脑子地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导致朱元璋很头疼。后来朱元璋只好请家长,把解缙他爸爸叫进宫里,说你把你儿子带回去吧,这孩子“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学,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这孩子还行,你带回去让他好好念书吧,过十年再来也不晚。朱元璋为什么要把解缙送回家继续念书呢?就是因为朱元璋疼孙子。朱元璋是真爱他的孙子朱允炆,他让解缙十年后再回来,好给自己的孙子干活儿,也可见朱元璋对解缙的器重。
饭桌上还有一个人叫胡广,他是庚辰科的进士,赶考的时候是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挨着胡广坐的那个人姓王名艮,字敬止,是庚辰科的榜眼。
熟悉科举制的人都知道,赶考第一名的是状元,第二名的是榜眼,第三名的是探花。今天这饭局,状元和榜眼都来吃饭了,但探花没来。跟胡广和王艮同一届的探花叫李贯,因为他没有来参加饭局,这里就不细表他了,单说说状元胡广和榜眼王艮,以后有机会再讲他的故事。
其实王艮这个榜眼当得有点冤,因为按当时考试的卷面成绩来说,王艮的水平最高,应该是状元,但是王艮长得不太好看,殿试的时候,建文帝一看王艮这脸,就觉得这个人的颜值有问题,让这样的人进朝当官,大家该说大明朝没人了,怎么能让长成这样的人当状元?挨着王艮进来殿试的人就是胡广,胡广长得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很投建文帝的眼缘。建文帝立刻拍板,得了,让胡广当第一名的状元,王艮来当第二名的榜眼吧,就这么硬生生地把状元和榜眼两人调个过儿,王艮和胡广二人就是这么一种关系。
今天晚上,解缙、胡广和王艮三个人在吴溥的家中一起吃顿饭,因为明天朱棣要进南京当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