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桥保护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上海古桥的分布现状

根据2007年4月至2012年12月开展的上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数据,上海市现存古桥有459处。同时,笔者所在研究中心近几年陆续做了一些关于古桥的调研活动,新发现古桥158处。两者相加可知上海现存古桥数量为617座。其中613座位于郊区,中心城区 上海中心城区一般指虹口区、长宁区、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普陀区、杨浦区共七个区,郊区范围则包含奉贤区、嘉定区、宝山区、青浦区、浦东新区、松江区、闵行区、金山区和崇明区,共九个区。仅存4座,分别为黄浦区豫园内的九曲桥、长宁区华阳街道的香花桥、普陀区桃浦镇的绿杨桥和徐汇区华泾公园内的宾贤桥。

图1-3 上海市各区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数量分布图

截至2019年,上海市现存古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处,另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8处,文物保护点356处,以上约占上海现存古桥总数的74.39%,受到了较好的修复和维护。其中奉贤区和青浦区,是拥有文物古桥最多的区县(见图1-3、图1-4),青浦共有保护古桥80座,奉贤有133座。此外,浦东新区有76座,金山区有64座。其他几个区古桥数量相对较少,闵行区39座,嘉定区26座,松江区22座,宝山区16座,崇明区没有古桥。中心城区中,黄浦区、徐汇区、普陀区、长宁区各有一处古桥,其余区均无古桥。不过奉贤区、青浦区和浦东新区的古桥很大一部分因为交通形式变动,不再有人行走,处于被弃用状态;比较理想的是在历史村镇内或者公园景区内的古桥,使用和维护都较为正常。

在上海现存459座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代桥梁中,明清时期建造的古桥数量最大(见图1-5)。这一方面是因为原始建造数量以明清时期为多,另一方面,时间较早者毁坏的概率大,留下来的自然也就数量不多。其中最多的是建造于清朝的桥梁,共277座,占总数的60.35%。此外还保存有宋朝的古桥12座,包括位于奉贤的通津桥,嘉定的熙春桥,金山的玉秀桥、寿带桥,松江的望仙桥,以及青浦的普济桥和万安桥等;元代古桥13座,包括青浦练塘的顺德桥、馀庆桥和迎祥桥,嘉定的永宁桥、普济桥,金山的致和桥,松江的东、西杨家桥等。

图1-4 上海各区古桥年代分类统计图

图1-5 上海地区古桥各历史时期数量统计图

从整体分布情况看,上海地区现存的古代桥梁具有以下特点:

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郊区,这恰好反映了上海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顺序。上海于1843年开埠,租界的发展使得西方先进的营造技术开始传入上海。为满足上海城市化中新增轮式交通工具的需求,上海中心城区窄小带有阶梯踏步的古代桥梁,逐渐被起坡的铁桥、钢桥、钢筋混凝土桥等近代桥梁替代。这些新的桥梁多数可以满足车型交通工具,取代了以步行为主要流通形式的古代桥梁。同时,新的交通方式需求迫使城区内的许多河道被填埋以修建马路,古桥也随之被拆除或者直接填埋在地下。

随着上海城市化由中心向郊区推进,近代桥梁的演变循着这个规律由东向西(今天的松江、青浦、嘉定、金山等区)、由北向南(今天的浦东、奉贤等区)发展建设起来,而古代传统桥梁的建造活动逐渐走向衰退。作为远郊的青浦、嘉定、松江、金山一带因为城市化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到今天则成为保留古代桥梁较多的地区。

由于不同地区自然、文化条件的区别,产生了不同的建造特色。比如松江地区的主要河流为流贯上海南境的黄浦江,以及淀浦河、泗泾塘等,因为河道较宽,对其上桥梁的跨径要求较大,故松江地区现存的古桥有较多的多孔石拱桥。

在地域分布上,古桥的地域分布数量随不同时期有显著变化。比如松江地区和嘉定地区的古桥建设,在明清时期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并没有展开大量的桥梁建设。这一方面与河道的情况相关,吴淞江的淤塞和黄浦江水系在明清时期的成熟降低了实际对古桥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和古桥的修缮重建有关,松江府、嘉定府到宋元时期已发展成熟,明清时期很多是对原有桥梁的修缮或是原址拆除重建。而随着上海地区海岸线不断向东推进,浦东地区桥梁的数量在明清时期有了非常显著的增长,这既与吴淞江水系的变化有关,也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关。总体来说,上海古桥的数量在明清时期到达顶峰,在民国以降则逐渐减少(见图1-6),这在各区现存古桥的分布上都有明显体现。

图1-6 上海各区文物古桥数量历史变化趋势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