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坚定从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继往开来 深化改革本文是2014年2月26日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2月26日)

今天的全校干部大会,主要目的是与全校干部交流一下有关学校重大发展的意见,并部署新一年的工作。刚才,张杰校长介绍了校领导寒假务虚会上研究讨论的成果,并对2014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完全同意。作为学校新任党委书记,我也借此机会与同志们交流一下一个多月来开展调查研究的主要感受和想法。我到任后与德秀书记和张杰校长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也认真阅研了两位同志的若干讲话和文章,同时,与校领导班子的每一位同志都进行了交谈,听取他们对自身主管工作的介绍。我也和部分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见面谈话,初步了解学校各方面的运行情况。此外,通过迎春茶话会和春节团拜会以及走访老领导和院士代表等形式,我听取了不少真知灼见。我和张校长共同听取了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汇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还听取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负责同志的汇报。本月中旬,学校领导班子利用三个单元(一天半的时间)召开务虚会,全体校领导及相关部处的同志都做了非常认真的准备,张校长在会前还对多位同志的发言提纲提出了修改意见,务虚会开得很有质量。通过问题导向的反思性讨论,从战略上、策略上对学校未来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作为一位老交大人,我深切地感觉到学校近年来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这既凝聚了德秀书记和张杰校长的突出贡献,更凝聚了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医护员工的辛勤汗水,大家都很有自豪感和成就感。与此同时,我也能感受到全校上下强烈的紧迫感。我觉得,也许正是这种自我加压的精神状态使大家的潜力得到激发,使我们的事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当然,学校在向基层和全校师生员工传递压力的同时,也要十分注意关心师生员工,让大家都有事业发展的舞台,既有自豪感和成就感,也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下面,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和扎实推进2014年学校的主要工作,我谈两点意见。

一、继往开来、追求卓越

这主要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不动摇、不松劲;第二层意思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先说不动摇、不松劲。过去20年间,我先后在10个岗位上工作过,其中当过6次一把手。我发现,一把手到岗后,下属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观望一段时间,可能想看看新领导是什么风格,有没有新思路或者“三板斧”,而这正是我特别希望避免的。我想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动摇,坚持已达成共识的办学理念和举措不动摇。1996年,在交大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学长欣然题词,确立了全体交大人创建世界一流的目标愿景和共同理想。我至今还记得在徐家汇万体馆出席学校百年庆典的盛况。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总书记代表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由此形成了著名的“985工程”。十几年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带领下,上海交大紧紧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抢抓发展机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格局基本形成,基础更加厚实,高原逐步凸显。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以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我们要遵循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规律,担当中华民族强国之梦的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坚定不移地走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更加积极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展现交大的身影。这些都是学校最重要的发展理念和既定部署,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并落到实处。新书记没有新套路,我对同志们的要求就是保持交大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开拓性,保持交大的好势头。

与此同时,我们要保持舍我其谁、追求卓越不松劲,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不松劲。我回到交大后的这段时间里,看到大家身上展示出来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学校这几年在不少方面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马书记、张校长经常被邀请在国内外重要场合介绍经验,大家都为此感到自豪,也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但是大家又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感都很强,这是十分可贵的,也是交大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前不久的务虚会上,每位校领导的发言都聚焦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上,除了张校长有主旨发言外,我们还分别就“关于文科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林忠钦)、“关于工科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梅宏)、“关于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徐学敏)、“学生奖助学金一体化管理方案”(朱健)、“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胡近)、“关于医学学科发展战略的思考”(陈国强)、“关于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思考”(张安胜)、“关于院(系)公有用房定额管理方案的研究”(吴旦)、“学校与闵行区合作的思考与展望”(吴旦)、“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思考”(黄震)10个题目交换了意见。大家都意识到我们目前的相对优势还不够稳固,我们的短板还比较突出,也都看到了“985”高校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因此,大家都主动自我加压,主动适应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见解。

“继往开来、追求卓越”的第二层意思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为什么会有历史性的进步?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带动的。当然,反过来高等教育也为国家的振兴提供了力量源泉。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远大前程,中国经济将持续中高速的发展势头。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按汇率法计算将达到美国的80%左右,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可能达到美国的1.3倍,而教育总投入将保持在GDP总量的4%以上。保持法定增长,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得天独厚的历史机遇,将为我们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奠定物质基础。

我们要善于把交大的发展放到世界竞争、国家发展、上海建设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和谋划。从国家层面看,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涉及15个领域和330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改革理念、广度、力度和路径都与以往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改革内容很多方面都直接或间接与我们的学科布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相关,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部已明确提出,2014年要落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袁贵仁部长在和我进行任职谈话时提到,教育部决定在“两校一区”进行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试点。“两校”就是清华和北大,“一区”就是上海教育改革试验区。前几天,我利用在北京开会的间歇,拜会了北大的朱善璐书记、清华的陈旭书记和陈吉宁校长,以及教育部的领导同志,清华和北大都在谋划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全国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主动参与上海市政策方案的制定,从全局的高度献计献策,为提升上海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此外,教育部在“985”和“211”建设、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留学生教育、“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等方面都有新的重大举措。全校上下在考虑新一年的工作计划时,必须及时掌握情况,主动对接需求,争取先发优势。再从上海的全局看,上海迈向世界城市的步伐坚定而有力,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寄予厚望并给予了有力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上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它的巨大开放性,不仅有助于上海在更高的水平上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更在改革发展的思路上给我们很多启迪,比如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的政策思路和做法对我们提升学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扩大办学自主权就很有借鉴意义。我们要更好地发挥地处上海的区位优势,通过加强与上海的共生互动,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快速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深化改革、突出重点,持续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一是坚持人才强校主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学校提出并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已经有10年了(2004年第八次党代会确立了人才强校主战略)。通过积极而又稳妥的实践,全校的人才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上了新的台阶。2014年,我们正式提出建立学术荣誉体系的战略任务和目标,既体现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客观要求,也契合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我在与清华、北大主要领导交流时,他们都明确提出了要借鉴Tenure制和TenureTrack的政策,其他“985”高校领导对此也有共识,可以说,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呼之欲出。交大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是走在前列的,比如,较早启动了高层次人才引进、较明确地提出并实施了师资分类发展改革等。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未来的交大一定要形成一支以进入长聘教职学术荣誉体系的教师为中坚的师资队伍。最近,我认真阅研了学校还在继续征求意见的文件(试行稿),总体感觉比较成熟。在建立学术荣誉体系的具体实践中,首先要打开两扇门,既要有引进国内外一流人才这扇门,也要有现有的优秀教师进入学术荣誉体系的门;既要形成师德高尚、造诣高深的长聘教职队伍,也要形成后劲十足、考核严格的长聘教轨队伍。另外,我们的事业也还需要一批潜心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党的建设、行政管理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以及一批专注教学或专注科研工作的师资,他们中的大多数或许进不了学术荣誉体系,但都是学校的宝贵财富,都需要被珍惜和善待。

因此,学校要进一步深化师资分类发展政策,形成引得进、留得住,人岗相适、合理流出的人才活水。20世纪70年代末,学校曾有过一次力度很大的人事制度改革,一批年富力强的工农兵学员教师,走出校门,开辟创业新天地,其中不少人获得了成功。当前,全国各类高校都开始关注内涵发展、提高师资质量,都把目光聚焦到人才选拔、培养、考核、流动等机制改革上,目的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吸引、激励、稳定优秀人才潜心从事教学科研的生态环境。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各类教师的发展提供帮助,让大家在不同的舞台、不同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总之,在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二是以开放促发展,进一步发挥天时地利之优势。这里的“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就是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这方面的空间很大。地处上海市是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比较优势。过去一个时期,学校发展上的诸多重大布局都离不开上海市和相关区以及委办局的有力支持。比如,闵行校区的建设,“985工程”建设资金1:1的配套,交大与原上海二医大的强强合并,建设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转化医学重大科学设施落地等。在当前上海加快建设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看到校地合作的巨大潜力,要充分认识到,世界城市与一流大学的共生互动并不是自然发生的,也不是必然发生在同一个地理单元中的。在知识经济和网络化时代,世界城市与一流大学的互动可以跨越空间,只有视野开阔、目光敏锐、行动迅速、主动适应城市进步发展需要的大学,才能与该城市产生共生效应,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成效和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不能把所在地政府对学校的支持看成理所当然的,更不能低估地方政府支持学校发展的潜力。相互之间理解越深,支持力度就越大。2014年,学校在科技创新上有很重的任务,如“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必须要有突破,关键还是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在后天的学校科技工作会上,会对2014年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进行部署和讨论,请各相关方面做好准备,全力以赴。

对外开放,也就是国际化,是交大与生俱来的优势。从20世纪70年代末率先派出教授代表团访美,到80年代初率先接受海外捐赠建设包兆龙图书馆,到90年代初,学校投入骨干力量兴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及21世纪初以来成功举办的交大密西根学院、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的范例,都有效发挥了试验田的辐射带动作用。另外,国际学术交流频繁,去海外游学的学生比重逐年上升,130余门用外文讲授的专业课的开设等,都体现了学校国际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当然,我们也还有短板,比如学位留学生培养、国际科研合作等。2014年,我们要争取在这两方面有所突破,要力争在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认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深入推进以激发办学活力为导向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要以中央和教育部最近下发或即将下发的文件精神和学校章程为依据,完善依法治校制度。学校已成立了由我和张杰校长任组长的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对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设立7个专项工作组。领导小组发挥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作用,重心在专项工作小组,每个小组都由校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处和学术组织参与,广泛听取教授及各方面人士意见,尽快拿出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初稿,形成交大重点改革的内容,争取国家和上海市的支持。

另外,要积极推进校办院向院办校的转变。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学院的支撑。院系是学校办学的主体,要以进一步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为着力点,做好院系综合预算改革试点,学校层面要加强调研,改善对院系的指导,加强对院系的服务,及时总结试点的经验,发挥好示范和辐射作用。各院系尤其是试点院系,要健全院内议事决策规则和民主参与制度,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为推进办学重心下移提供保障。同时,各院系要在培养学术大师和学科团队上下功夫。

四是着力打造一支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干部队伍。有什么样的干部就能营造什么样的环境,就能开创什么样的事业。近年来,学校的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校领导和院系及部处领导都有很强的专业背景。有些院领导还是学校从世界一流大学引进的知名学者,这样的领导团队,对于增强学校发展的学术导向和促进教授治学都很有意义,应当坚持和发扬。与此同时,我们首先要求各级干部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上周召开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专题培训班上已讲过了,讲话摘要会发给大家,这里不再重复。其次,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奉献精神。最近,教育部党组专门发文强调加强直属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包括6个方面的23条意见,其中包括要求强化职业意识,领导干部要全身心投入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各院系、部处的领导也要参照执行这一精神。当然,我们还是要强调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或合并会议与文件,政治学习和业务活动都要提高效率,注重效果。最后,为了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科学发展的先行者,上海市对干部队伍提出要敢担当、敢负责、敢碰硬、敢闯、敢干。对于我们学校而言,同样适用,同时我们的干部还要带头清正廉洁,弘扬克己奉公之风。在资源的分配,津贴、奖金的发放,科研论文的署名以及评优报奖的机会面前,我们的领导干部要高风亮节、以德服人。同时要坚持原则,抵制腐败之风对学校的侵蚀,全力守护、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发展氛围。我们还要结合学校《2014—2018干部工作规划》的制定,研究新情况,拿出新对策,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合理调整现职干部,并在后备干部蓄水池建设上有超前谋划,在干部培养锻炼机制建设上有实招,真正把干部队伍建设这盘棋做活。

五是深化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前不久,我去钱学森图书馆参观,看到钱老求学时的试卷和教材,颇为感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回升,目前已居于全国高校前列。但在校领导和不少教授看来,学校在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品质和激发学生学术志趣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近年来,通过密西根学院和致远学院等试点计划,学校在生源质量和培养方式上都有了新的进步。我们下一步要把试点拓展为示范,加大实施致远荣誉计划的力度。大力支持机动学院国家试点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把江泽民学长在母校110周年校庆时题写的“思源致远”作为激励青年学子报效祖国、成就伟业的精神动力。既要“志存高远”,又要“宁静致远”,克服小富即安、患得患失的功利思想。

对于今天的上海交大来说,人才培养还包含了研究生及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内容。我特别要提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它们不仅在招收全日制MBA方面门槛很高,更招收了一大批已经是社会精英的EMBA学员。如何确保学院的培养质量,并努力增强学生对上海交大的归属感是值得我们努力破解的课题。由此推而广之,我们还要进一步做好上海交大校友会的工作。要尽快用新媒体与广大校友建立起密切联系,要把“祝你成功”和“助你成功”更好地结合起来。在这个方面,要认真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顶尖大学的经验。

同志们,今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键之年。全校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上来,锐意改革、发愤图强、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实现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今年的工作安排,在张校长的报告中做了重点布置,各分管校领导还会以不同的形式做出具体部署,请相关院系和部处细化并落实具体工作要求。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对落实好今年的工作,简要地提三点要求。

一是确保令出即行,务期必成。要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还要防止点到即止,逢难即退。有许多工作,都是靠精诚所至,方能金石为开的。

二是加强调研、破解难题。我们昨天的党委常委会,根据刚刚开过的校领导班子寒假务虚会的内容,凝练出了“5+7”个重点调研和重点推进的工作。开学前后,各院系领导班子都在积极讨论新一年的工作,希望大家更加重视调研,并能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三是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抓落实。今年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很艰巨,我们既要突破思想“禁区”,又要突破利益“雷区”,特别需要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敢于碰硬的精神。过去,交大人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才能始终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前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地位。交大今天的事业发展,更需要我们继续保持这种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