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习惯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模仿: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孩子的身心发展离不开模仿,除了模仿家人,他们还会模仿一些公众人物,如娱乐明星、时代偶像、特定职业的人员等。他们模仿别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也模仿别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模仿在思维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也正是因为孩子通过模仿父母,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儿童青少年在各个年龄阶段,如何通过模仿来发展认知水平和提高思维能力,以及模仿如何影响他们的思维习惯。

婴儿期的模仿习惯及心理分析

很多家长认为婴儿什么事情都不懂,没有思考能力,因此不需要跟他们说什么,只要管好他们的吃、喝、拉、撒、睡就可以了。可是无形之中,父母的言行还是会在婴儿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记。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说话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态度、对待难题的思路等。

8个月大的诚诚正在牙牙学语。诚诚的父母经常在陪孩子时打电话,还经常在电话里大发雷霆。电话打完后,他们一转眼就换了一副面孔来逗诚诚。天真无邪的诚诚每天看着父母阴晴不定的脸庞,心里充满了困惑与恐惧。有时诚诚会忽然大哭,或是大发脾气,父母怎么哄怎么逗都不起作用。他们急得发脾气,想装出凶狠的样子来恐吓诚诚停止哭泣,可是诚诚却哭得更凶了。诚诚的父母觉得诚诚的性格变得阴晴不定,却想不明白原因。

欣欣的父母在和欣欣相处时,时刻堆满笑容,他们希望给欣欣阳光的心态。因此,在欣欣遇到问题时,他们总是急着帮欣欣解决。比如,欣欣拿到一个新玩具,不知道怎么操作,这时,欣欣的父母总是先亲自操作,反复演示,然后再手把手教欣欣怎么玩。看起来,这是多么有爱心又有耐心的父母啊!可是,欣欣却越来越懒了,对展示的环节也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她不想知道“为什么”,她要的就是一个现成的结果。

幼儿期的模仿习惯及心理分析

幼儿期的儿童如果有不顺心的事情,可能会想打人、想大声尖叫;如果有人批评他们,不论自己是否有错,他们都会很生气;他们的情绪总是容易失控,纵情哭喊之后,眼泪一抹,又轻松地说“我哭好了”。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正处于高速发展,他们的认知水平也在快速提高。因此,父母、老师、同学以及他们认识的其他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思维习惯。

小伍和小圆约定晚饭后,一起去小区的游乐场玩。晚饭后,小伍兴奋地来到游乐场,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小圆。小伍很生气,陪小伍来的奶奶也很生气,她不停地责怪小圆:“怎么还没来,怎么说话不算数呢?”听奶奶这么一说,小伍更加沮丧了。奶奶继续唠叨:“这么不诚信的小孩,以后不跟他玩了。”小伍气呼呼地准备回家了,迎面却看到了拿着两个荧光竹蜻蜓的小圆,小圆高兴地把竹蜻蜓塞到了小伍的手里,并抱歉地说:“对不起!我迟到了!我看见竹蜻蜓,就求妈妈买了两个,我们一人一个。”原来,小圆并不是不守信用。

峰峰的外婆是退休老师,她深知鼓励对于孩子建立自信心大有益处。于是,她总是习惯性地跟峰峰说:“你是最好的!”“你是第一名!”久而久之,峰峰对于夸奖的言辞有了很高的辨识度,如果别人说“你表现不错”“相当可以”,他会很沮丧,他要强调一句“我是第一名!”尽管4岁的他,还不清楚“第一名”意味着什么,但是他已经习惯了这个标签。不论他的表现到底如何,他都期望别人称他为“第一名”。得不到“第一名”,他就会难过失望,甚至痛哭。同时,他会主动避开得不到第一名的活动或竞争。

青少年期的模仿习惯及心理分析

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正在逐渐向成年人的水平靠齐。很多家长为了帮助孩子提高思维能力,都在想方设法地给孩子做思维训练。网络上,关于思维训练、思维导图、思维模型等的概念宣传也是铺天盖地。然而,就学校和家庭而言,青少年的思维习惯更多的还是来自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思维模式。

“3岁看小,7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个性特征的初步形成是在学龄前期,而个性的发展和定型是在青少年时期。学龄前期所形成的总的心理特征是人最初的比较鲜明的心理倾向,这些特征在儿童的心理上出现了最初的模样,所以,一个人在一生中所表现的个性特点和心理活动的总特征的雏形,一般在7周岁已经表现出来。那么,思维模式是不是也是如此,在学龄前期就已经形成了,青少年时期就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呢?

正在读高中的李悦,成绩不太理想。李悦的妈妈从家长会回来后,经过多方咨询,给她报了一个思维导图的网课。网课老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概念,以及具体如何通过思维导图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妈妈期待上完课后,李悦能够改变思维习惯,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可是,课程结束后,一切都没有改变,包括李悦的妈妈焦虑不安,四处打听学习方法的状态。事实上,李悦的妈妈自身的思维习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孩子:不具体分析自己家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而是四处打听别人的成功之道。

要想养成好的模仿习惯,我们该怎么做

第一,家长在孩子面前要做到言行一致。如果家长想让孩子的情绪平和,自己就要注意调整好情绪。遇到必须发火的情景,也要努力避开孩子。如果家长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就要做到在孩子失败时,表示出理解与支持,而不是批评与纠正。简单来说,家长要做一个好榜样,成为孩子可以放心模仿的对象。

第二,养成评论过程,而不是评论结果的成长型思维习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威克在《看见成长的自己》一书中提出,人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另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的人,不惧怕改变、不惧怕失败,他们坚信挑战能够促进成长,失败能够积累经验,带来成功。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惧怕改变、惧怕失败,他们认为改变会带来不安,失败会引发不能承受的后果。要从固定型思维中走出来,把焦点放在过程中,看到过程中的改变与收获。鼓励孩子跳出舒适区,迎接挑战,在过程中不断完善思维。家长在评价孩子的活动时,要看到孩子的具体表现,不是笼统地说:“你真棒,你最好!”而是要具体分析细节,比如,“你的起跳做得很好,用时短,速度快!”“你对这个故事的复述很完整,每个人物的特征都刻画出来了。”

第三,塑造“最强大脑”。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有很多负责传递信号的神经突触。这些突触会根据环境刺激和学习经验不断进化,因此新的知识和经验会刺激大脑形成新的神经元。很多“最强大脑”都是通过后天的训练养成的。儿童模仿积极的思维方法,并通过刻意的练习,会改变大脑结构,形成新的思维习惯。